分享

山河记忆:谍报队的给养和武器(33)

 冬不拉拉 2020-02-21

新一军老兵梁伯滇缅抗战回忆录

到了谍报队才知道,曾队副说什么校官给养等等都是骗人的。老队员听了我们抱怨就开玩笑:“校官给养?有哇,就是还没空投下来!”他们说,过去伙食是比较好一点,领给养宽松一点,后来就与普通士兵基本一样了。加入谍报队后,吃饭也没有学生队时那样定时和标准,只有在回队部休整时,外出侦察遇到村庄里有华侨时,或者是在饭点上正好遇到自己的部队时,才能吃到热饭菜。

山河记忆:谍报队的给养和武器(33)

二战美军,午餐,军用罐头

放单兵或是两个人外出执行任务,基本上只能吃干粮。一般都是在师部集体领回给养大家分。牛肉罐头是首选,还有粗粮做的饼干,用五加仑煤油那样方形铁盒子装着,每层四小块,油纸包裹,没味道,都不爱吃。有人瞎编说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留下来的。

山河记忆:谍报队的给养和武器(33)

美国第二种比较出名的军用罐头则是一些以巧克力为主的罐头,这些罐头里面会塞入专门为士兵们准备的巧克

我们这些烟民最惦记铁盒子里配香烟,一般在表面,少量,通常都被抢先开盒子的人顺走,后面等着拿干粮的全没份。给养里还配有奶粉、“锡兰tea”(锡兰红茶)、方糖等等。有的人扔掉茶叶只留方糖,我就都保留着。干粮刚开始吃还觉得可以,后来吃厌了也怕。

山河记忆:谍报队的给养和武器(33)

不少美国大兵用这些罐头里面的巧克力换来了德国女人的一夜春宵,对于那个时期的德国人来说,这些巧克力

但有一条曾队副没骗我们,那就是武器随便挑,想拿什么就拿什么。 刚开始不懂,什么都想拿,特别是冲锋枪。后来才知上当。冲锋枪重啊!加上子弹、弹夹,差不多有十来斤,还有其它东西,比如救急包、钢盔、干粮,手榴弹!在热带丛林里面,象谍报队这样经常着便装长途跋涉带着很累赘。后来学精,能省就省,越轻越好,反正谍报队又不用直接参加战斗。

山河记忆:谍报队的给养和武器(33)

毛瑟C96 80后童年梦想拥有的盒子炮

山河记忆:谍报队的给养和武器(33)

二战德国毛瑟C96 驳壳枪

到最后我着便装侦察时,经常只拿一把德国制驳壳枪。曾经还给我们配备过步话机,当时属于稀罕物,号称在8英里内可以通话。有的人图新鲜争着要,我可不喜欢,嫌它又笨又重,电池用不了多久就得换。所以每次我都主动让出来:给你,给你吧。结果这东西一用就知道:哪里有8英里的功率,隔了几座小山就叫不灵了。后来谁都不用了。

山河记忆:谍报队的给养和武器(33)

二战纳粹德国鲁格与毛瑟C96手枪

山河记忆:谍报队的给养和武器(33)

当然,有时也带冲锋枪。冲锋枪的好处是火力强,射界宽,可单发,可点射,可连发,对敌有一定的震摄作用。谍报队员配属前卫团或营的时候,如果带着冲锋枪,就很受欢迎。我们活动范围在部队攻击前进方向的正面及两侧的地段,可谓处于临危涉险的状态,多一支冲锋枪就多了一份强力火力支援。

山河记忆:谍报队的给养和武器(33)

大量装备新一军的美国 汤姆森冲锋枪,在国内被当成“手提机关枪”

山河记忆:谍报队的给养和武器(33)

汤姆森冲锋枪在国内被当成“手提机关枪”

山河记忆:谍报队的给养和武器(33)

汤姆森冲锋枪

与尖兵班协同行动时,我们经常与他们约定,有什么情况就以冲锋枪声为号,点发是没有敌情,发现敌情则打连发!在丛林中大家彼此既隔得不远,又互相看不见,接敌开火时,我经常处于两侧位置,如果我打连发,对敌震摄,使其有所顾虑,不敢轻易迂回袭击,这样就能对尖兵班两侧起到掩护作用。

山河记忆:谍报队的给养和武器(33)

美军 M3A1冲锋枪

山河记忆:谍报队的给养和武器(33)

装备M3A1的国军新一军士兵(左),与国内国军士兵装备有明显的差别

砍刀有时也不得不带上。丛林和山谷里经常无路可循,我们要披荆斩棘砍出一条路来。有时还需要在经过路段斩草斩树,留下记号指引后面部队。砍刀不用时候挂在屁股后面,沉甸甸地并不舒服。打出胡康河谷后丛林渐稀,才把砍刀丢回给后勤。

口 述:梁振奋 --------/------- 文字记录:李 蓓

图文提供:架势堂----------/-------- 山 河 记 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