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79年7月初六的晚上,一辆驴车从硝烟滚滚的战场蹿了出来,直奔涿州而去。 车上坐着一个四十岁上下的中年男子,并无甲胄在身,而是一袭布衣打扮,这名男子表情呆滞,显然是受了极大的惊吓,只见他手中不停的抡鞭子,恨不能这个小毛驴长了翅膀,好立马飞过去。
经过一夜疾驰,在清晨终于赶到涿州城下,赵光义并没有下来,而是绕城而过,继续南下,到了一个叫金台屯的地方,那头毛驴再也跑不动了,赵光义这才壮着胆子往北看,发现后面甚是安静,辽兵铁骑并没有追来,就连大宋的逃兵都没有赶来呢。 就在赵光义单枪匹驴南逃的时候,辽军统帅耶律沙押送着宋军留下的辎重器物北上,在这里面,还有一名花容月貌的女子------李芳仪。 1、出身高贵李芳仪,本名其实不叫李芳仪,芳仪,是辽景宗给她的封号,她是南唐永宁公主,是中主李璟的女儿,后主李煜的妹妹。
不过,幸福的生活总是短暂的,生在帝王家,在国破家亡时,亦是面临更大的灾难。 公元974年,赵匡胤和南唐才子徐铉朝堂上争论,当兵的终究理论不过秀才,急赤白脸的赵匡胤,情急之下说出了千古名言: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之后便向南唐发起了总攻,李煜据守金陵城,坚持一年有余,终因独木难支,开城纳降。975年,李煜及其后妃、公主等一行被押解北宋都城汴京。
赵匡胤对李煜一家还算是比较厚道,封李煜为违命侯,小周后为郑国夫人,虽然名号难听了点,但也是部级待遇了,比寻常百姓不知道好了多少。 不过,一年后,随着赵匡胤的驾崩,李煜一家的命运再次发生转变。
这还不算完,李煜的妹妹李芳仪,他也没有放过,将之纳入后宫。谁说女子无才便是德?谁说亡国之女不祥?对于这些,赵光义都不在乎,眼下的片刻欢愉才是紧要。 要说这个赵光义还真是异类,所谓“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御驾亲征倒是精神可嘉,但是他还带着李芳仪,敢情这是出来游山玩水呢?
2、辽国后妃宋军溃败后,在清点战场的时候,耶律休哥发现了李芳仪及其随从侍女。不由叹息,行军打仗却不忘逍遥快活,焉有不败之理? 那些辽兵久在行伍中,哪里见过这等如花似玉的姑娘?辽兵各个两眼放光。好在耶律休哥发现此女子不同寻常,此次又是赵光义御驾亲征,能在军中有权利带女子的,估计也只能是他有这个资格了。 思忖及此,便好吃好喝的供着,一路护送到了上京临潢府。
从现有资料看,辽朝的后宫制度与唐朝有些类似,为一后三妃六仪,更低等级的还有世妇、御妻、二十四司等。其中的六仪分别为淑仪、德仪、贤仪、顺仪、婉仪、芳仪,级别为正二品。 可见,辽景宗还是非常宠幸这位李芳仪的,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能嫁给两朝皇帝,在古代史上也是绝无仅有了。 不过,李芳仪真是一位命运多舛的女子,三年后,辽景宗驾崩。刚刚平静下来的生活再次被打断。 关于李芳仪的最终去向,史书并没有交代,,但是从北宋晁补之所写的《芳仪曲》中,我们可以推断出来,她的命运实在是凄苦:
关于李芳仪第一任丈夫,《直隶深州总志》中记载,她最初是嫁给了宋军的一位都监,在太平兴国八年的时候,契丹南下武强,宋军兵败,将李芳仪虏到了辽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