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谢顶、变色、染发,哪个才是丹顶鹤头顶变红的原因?

 昵称m5Gu5 2020-02-21

这周《博物历》的主角

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丹顶鹤

丹顶鹤

说到丹顶鹤,一定绕不开这么几个问题:丹顶鹤的头顶为什么是红色的?丹顶鹤和鹤顶红是什么关系?

等等,“鹤”这个字念什么?


是鹤,不是鹳


“鹤”字,如果不和“丹顶”两个字放在一起,可能有些朋友还真不一定认识它;不过,就算把“鹤”和“丹顶”放在一起,也有可能会被读成“丹顶鹳(guàn)”。

我每次带活动的时候,不但会带大家看真的鹤和鹳这两类鸟有什么区别,还会给大家讲这两个字是怎么造的。

     hè

guàn

我们总是忽悠大家买《博物》杂志,提倡“博物学”复兴,重视文化自信,实际上这是有渊源的——中国古人对自然的观察,要比我们细致得多。这些细致的观察,也会以各种形式被表现或记录下来。

例如鹤这个字,好多书上都简单地说它是“形声字”,“鹤”的发音随左半部分的“隺”。隺也念hè,而右边的鸟字旁则是因为“鹤”是一类鸟。

大篆和楷体的“鹤”字

隺又是什么意思呢?

隺可以拆成上下两部分,上边的“冖”先留着一会再说,下边的“隹”念zhuī,是一个独立的汉字,意思是“短尾巴的鸟”。现在常用的汉字中,许多都有隹这个偏旁。

比如麻雀的雀,“沙雕”的雕,还有“我太难了”的难。难字的繁体字是難,左边的偏旁意为“鸟儿哀鸣”,本意指被人抓住的鸟,引申义为受困和困苦。一只鸟被人抓住受困,确实太难了。

我也挺难的,抓住这只白眉姬鹟,它拉了我一手

注:上图是为科学研究,请勿随意模仿捕捉野生动物

而隺上边的“冖”是由“冂(jiōng)”这个字压缩而成的,《说文解字》是这么解释“冂”的:“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野,野外谓之林,林外谓之冂,象远界也。” 这么说,冂描绘的是一幅天苍苍野茫茫、特别辽远广阔没有边界景象。

这不就是《诗经·小雅·鹤鸣》中对鹤的描述嘛:“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 鹤这类鸟在开阔沼泽地里高声鸣叫,声音传播到很远很远都能听到。多么辽阔的景象啊!

蓑羽鹤在蒙古大草原上飞翔

说完了鹤,我们再来说说鹳。

篆体的鹳字是左右结构,右边鸟字旁指鸟类,左边的“雚”是上中下结构,中间两个并排的圆就像是两个大眼睛,眼睛周围的区域还被特别标注出来了,感觉像皱着眉头似的。

这指的是眼睛周围毛发浓密吗?不是,而是用寥寥几笔表示眼睛周围的眉宇之间没有什么羽毛,是裸露的。

我们来看看现在中国有分布的七种鹳。仔细观察它们的眼睛周围的区域,确实都是裸露无毛的,有些甚至整个头都是秃的:

从左至右,从上至下:白鹳(Ciconia ciconia)、黑鹳(Ciconia nigra)、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白颈鹳(Ciconia episcopus)、白头鹮鹳(Mycteria leucocephala)、秃鹳(Leptoptilos javanicus)、钳嘴鹳(Anastomus oscitans)。

 这下你分得清鹤和鹳了吧!

别急,我们再来做个小测验。下面这个陶器,属于公元前5000~公元前3000年的仰韶文化。左侧画了一只鸟叼着一条鱼。请问,这只鸟是鹳还是鹤?

鹳鱼石斧图彩陶瓮,现藏于国家博物馆

答案是:鹳。除了眼睛周围被画了一圈,可能表示眼周裸露之外,还有什么能证明它是鹳而不是鹤呢?

首先,从形态上讲,鹳站立时尾部羽毛较短,就像彩陶翁上画的那样,而鹤站立时尾部的羽毛多长而下垂。其次,从食性上讲,在全世界15种鹤类中,特别是近几十年中国有分布纪录的9种中,绝大多数种类的鹤、在一年中的绝大多数时间里、食物中的绝大部分是植物性的食物。而陶器上的鸟吃的是鱼,所以它很可能不是鹤。

一连说了三个“绝大多数”,那谁是例外呢?本周《博物历》的主角——丹顶鹤。


丹顶鹤头顶是怎么变红的?


野生丹顶鹤的食物中,动物所占比例可以高达90%。除了小鱼,它还会取食各种螺和贝。即使在笼养条件下给丹顶鹤喂食人工混合饲料,饲料中的蛋白质和脂肪比例一般也都比其他鸟类更高。

成年丹顶鹤吃肉,幼年丹顶鹤也不是吃素的。不过刚孵化时,觅食的能力还很弱,需要亲鸟帮忙喂食。当年冬季,幼鹤会随着爹妈一起迁徙到南方越冬。

丹顶鹤冬季迁徙路线

图片来自:国际鹤类基金会

丹顶鹤有三个种群。

东部种群生活在日本北海道,当地人从1952年的冬季开始给它们喂食,因此北海道的丹顶鹤基本就变成了留鸟。你看到的丹顶鹤在雪中起舞的照片,大多数都是在北海道拍的;

北海道的丹顶鹤

中部种群繁殖于中俄交界的黑龙江流域,越冬于朝韩非军事区,即三八线两侧数十公里宽的范围内。那里人类的活动少、干扰强度低,于是变成了丹顶鹤栖身的乐土;

西部种群繁殖于嫩江流域、松嫩平原等地,丹顶鹤之乡扎龙就是在这里,此处野生的丹顶鹤会迁徙到江苏盐城等地越冬。

小鹤生命中的第一个冬天里,还是能得到亲爹亲妈照顾的。可是等到来年春天,小鹤屁颠儿屁颠儿地跟着爹妈迁徙回到北方的繁殖地后,爹妈就翻脸不认人了。亲鸟会把小鹤无情地赶出领域,毕竟今年还是要继续生娃的,去年生的娃,就自求多福吧!

那些无家可归的“孤儿”暂时还没有繁殖能力,会组团在“大人们”领域之间的夹缝中游荡求生存,顺便也观摩“大人”们求偶炫耀的舞蹈。

繁殖时,成鸟翘起尾部,翻起翅膀,颈部上扬,头部随着鸣叫而前后摆动。这一系列行为既有助于驱赶领域内的其他个体,也有助于巩固配偶关系。

丹顶鹤求偶

与此同时,更加微妙的变化发生了。在血液和激素的共同作用下,丹顶鹤头顶的颜色不但比冬季时更红,而且比刚抵达繁殖季时也更红了,这是它们极度兴奋的表现。之后,就要发生不可描述的事情了。

这是爱情的力量!

一岁的丹顶鹤看在眼里,可能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可是等到明后年这时候,两岁、三岁的小鹤仍然不具繁殖能力,这可让它们愁秃了头!(误)

愁到头秃


头顶为啥会变红?


小鹤在半岁时就基本长成了大鹤的体型,但羽毛的颜色却是棕黄色的,头部和脖子的颜色相对较浅

此后的一两年里,羽毛逐渐退换成纯白色,颈侧的羽毛逐渐变黑,头顶的羽毛也开始慢慢变得稀疏。

小鹤头颈颜色虽然不怎么好看,但人家头不秃

直到三岁以后,“丹顶”才逐渐显露,不过彼时的颜色是暗淡的棕褐色至深红色。等到四岁繁殖时,头顶的羽毛基本就全秃了,只剩下稀疏的、像兽毛一样的黑色短羽

丹顶鹤头顶红色的皮肤,实际上是一个个富含浅层毛细血管的小肉瘤,它们会因充血而变红。 

除了站立时羽毛外观的变化,飞翔时也能看到一些变化——自丹顶鹤三个月大可以飞翔时,飞羽就是黑白两色。

二级飞羽和三级飞羽,即“胳膊后边”的羽毛为黑色,初级飞羽即“手部”长出的羽毛为白色,只不过“手指尖”为黑色。随着年龄的增长,等到三岁时,手指尖的黑色也将完全变成白色。

注意幼鹤黑色的“手指尖”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仙鹤”形象,大多是以丹顶鹤为原型。很多时候我们只需看看它们的飞羽,就能判断出画师画的是否准确。

👇

饮品包装上的丹顶鹤,基本正确

👇

宋徽宗赵佶的《瑞鹤图》

好像就差那么点儿意思了


鹤顶红跟丹顶鹤啥关系?


像丹顶鹤这样到了繁殖季裸皮充血变红的例子还有很多,例如非洲秃鹳。

它们不但头是秃的,喉部和上背还各有一个肉囊,平时是淡褐色,到了繁殖季就变成鲜亮的粉红色。

非洲秃鹳飞翔的时候感觉很帅,但近距离观察你会发现它丑到没朋友

非洲秃鹳这么丑,吃垃圾还那么脏,怎么能和高贵优雅的丹顶鹤相提并论呢?等等,丹顶鹤不是冷艳无情的杀手吗?

-我听说传说中的鹤顶红取自丹顶鹤的丹顶?!

-请问,这是你从家庭亲戚群里听来的吗?

丹顶鹤:“如果你说的是真的,那我的鹤顶红第一个给你吃!!”

毒药鹤顶红的另外一个名字叫做砒霜,就是潘金莲轻声细语的说完“大郎,喝药了……”之后,给武大郎灌下的毒药。

砒霜的化学成分是三氧化二砷As2O3,粉末状时为白色,结晶状态下因含杂质而略呈红色——跟丹顶鹤的丹顶半毛钱关系没有。

图片来自:《水浒传》



丹顶鹤是日本的国鸟吗?


丹顶鹤的学名为Grus Japonensis,种加词就是“日本的”的意思。不过日本的国鸟并不是丹顶鹤,而是一种鸡,叫做绿雉,和广布于中国大江南北的环颈雉是近亲。

日本国鸟绿雉

很多人误以为丹顶鹤是日本国鸟,因为北海道的丹顶鹤特别多,在雪景中特别好看。

我们前面说过,北海道的丹顶鹤冬天基本算是不迁徙的,在一定程度上依靠人工喂食存活。这主要是因为,历史上丹顶鹤曾广泛分布于日本。明治维新后,丹顶鹤数量逐渐减少。到20世纪20世纪初,丹顶鹤在日本基本绝迹了,然而1924年人们又在北海道的钏路发现了20只丹顶鹤,它们还在那里筑巢繁殖。为了保护“起死回生”但仍有灭绝风险的丹顶鹤,人们开始于冬季给丹顶鹤喂食,它们的数量也一路增长。

日本北海道的丹顶鹤

现在,北海道的丹顶鹤并为完全留居,每年春季飞到北海道东南部繁殖,冬季返回钏路湿地越冬——当地人并没有用食物“限制”它们的自然移动。


在中国 哪里能看到丹顶鹤?


在中国能看到丹顶鹤的几个地方中,最著名就要数黑龙江齐齐哈尔的扎龙了。很多人都以到扎龙看丹顶鹤的“野化放飞表演”、拍照发朋友圈为乐,这也给扎龙丹顶鹤之乡带来了经济收益。

然而,有研究表明,中国笼养丹顶鹤数量增长,即从1999年的555只,增长到2013年的1520只,绝非笼养种群自然繁殖可以达到。据估算,14年间要从野外补充至少244只,也就是每年10~27只,才能达到这一数字。

人挨人人挤人,期待丹顶鹤飞舞

实际上,丹顶鹤具有丢卵后补产的习惯,一窝两枚卵,要真是少了一个,鹤妈妈会再产一枚卵补齐两枚。

但人们把鹤卵取走,补产的卵质量会相对较弱,会延误繁殖时间,甚至还会导致丹顶鹤弃巢——“这里不安全,今年不生了”!直接结果就是繁殖失败,这不利于野外种群增长。

而这么做的原因,在外界看来,或许还是为了维持、扩大笼养种群,吸引旅游,增加收入吧!不过据估算,丹顶鹤西部种群的数量仅为400~600只,并且最近二十年处于下降的大趋势。

扎龙这些参加“野化放飞表演”的丹顶鹤,大概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

当然,这并不是说种群数量下降完全归因于“捡蛋”,盗猎也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原因,而另一个更加重要的原因是栖息地面积的减小。我们开垦沼泽种粮食,丹顶鹤无处繁殖,我们沿海建工厂,丹顶鹤迁徙时无处落脚......

野生丹顶鹤要种群要延续,当地的经济发展也很重要,难道我们就没有其他的办法平衡这对矛盾了吗?

有!

以非洲为例,很少有听说哪个机构把动物关在笼子里供人观看——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其实更热衷于观察完全自由自在的野生动物,虽然有时候这些动物并不怎么好找,但这不就是去野外看动物的乐趣所在吗?

乘船寻找鲸头鹳

与观察丹顶鹤比较相似的是,去乌干达划船看一次野生的鲸头鹳,需要人民币两千元左右,我指的是一天行程的花费。

船夫划着手摇的小船,在芦苇丛生、河道纵横的沼泽中,慢慢悠悠、安安静静地观察鲸头鹳,哪怕只是远远的一个小点儿,也足够让你震惊。

鲸头鹳

我只去过一次扎龙,那是一个寒风凛冽的十一,道路两旁的大标语令我对当时感慨万分,而对未来充满期待: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

我那次去扎龙只是在基础设施便捷、易于到达的游览区看了“野化放飞表演”,而没有深入保护区观察自然生长的丹顶鹤,也不熟悉它们的生存环境,不知道从自然环境和硬件来讲,“划船观鸟”的方式是否适合。

但我想,我们能围湖造田,能在湿地中排水造田,想必也能再次发挥我们的智慧来保护自然,找到真正与丹顶鹤和谐共生的办法吧!

希望有一天,我们可以和丹顶鹤真的“手拉手”

主要参考文献:

[1] 马逸清, 李晓民. 丹顶鹤研究. [M]. 上海: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2.6.

[2]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康熙字典: 标点整理本. [M].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7.12

[3] 顾建平. 汉字图解字典. [M]. 上海: 东方出版中心, 2008.10.

[4] 许慎. 说文解字. [M]. 北京: 中华书局, 2018.6.

[5] Zhou D , Xia X , Xu W , et al. A growing captive population erodes the wild Red-crowned Cranes (Grus japonensis) in China[J]. Avian Research, 2016, 7(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