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很多癌症源于感染

 昵称44586049 2020-02-22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 尤长宣

记者 任琳贤

众所周知,癌症与基因突变密切相关,造成基因突变的原因也多种多样,人类的探索也只是凤毛麟角。近日,一则来自国际癌症研究中心的全球调查显示,在全球1810万癌症新发病例中,有220万病例是由于传染性病原体(细菌、病毒等)感染引起的,约占13%。令人惊讶的是,这其中有1/3都发生在中国,大约78万例。

调查显示,在全球引起感染的传染性病原体中,90%以上都是这四类:幽门螺杆菌(81万)、HPV病毒(69万)、乙型肝炎病毒(36万)和丙型肝炎病毒(16万)。而在中国,因幽门螺杆菌引起的癌症(34万例)占了全球的42%,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癌症(25万例)更是占到69%。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尤长宣介绍,幽门螺杆菌感染容易引发胃癌,特别是胃粘膜相关淋巴瘤的发生密切相关。HPV病毒与宫颈癌、阴道癌、外阴癌、肛门癌和喉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HPV病毒有很多亚型,16和18两个亚型是致癌风险最高的。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则主要会引发肝癌。此外还有一些常见的感染归因癌症,例如,与白血病和淋巴瘤相关的的人嗜T细胞淋巴瘤病毒1型;与卡波西肉瘤相关的艾滋病病毒;与鼻咽癌、淋巴瘤的发生相关的EB病毒。

传染性病原体感染导致癌症的机制比较复杂,目前比较认可有:1.病毒基因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中,导致抑癌基因失活或者致癌基因启动;2.病毒在细胞内增殖,会生成大量的病毒蛋白,蛋白抑制抑癌基因发挥作用,从而导致细胞的分裂不受控制而致癌。但针对不同的病毒,可能还存在一些复杂的致癌机制,不是特别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

尤长宣表示,感染引起的癌症都是可预防的,通过预防或治疗这些传染性病原体引起的感染,可显著减轻不断增加的癌症负担,并挽救许多人的生命。如何避免预防相关癌症呢?

第一,接种疫苗,即加强一级预防。HPV疫苗有助于减少HPV相关癌症的风险,当前我国已经批准的包括HPV二价(适合9~45岁)、HPV四价(适合20~45岁)、HPV九价(适合16~26岁)三种类型疫苗。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接种对象主要是新生儿,其次为婴幼儿、15岁以下未免疫人群和高危人群。

第二,减少传染性病原体感染。HPV病毒主要与性行为有关,因此要注意性行为的安全,避免过早开始性生活、性伴侣固定、使用安全套、注意个人卫生等。肝炎病毒、艾滋病毒等也可能与性行为有关,另外还通过血液传染,要警惕针头、有创治疗等不卫生可能引发传染。幽门螺杆菌、EB病毒主要经口传播,所以应防止病从口入,如采用分餐制,或使用公筷,饭前便后要洗手等。

第三,积极治疗癌症相关的感染。对HPV病毒、肝炎病毒、幽门螺杆菌等感染阳性的高危人群进行定期筛查,可早期发现癌症。而一旦确诊为癌症,应到规范医院和专科进行科学的综合治疗。

最后,预防癌症,良好的生活作风是基石,每个人都应该注意合理膳食,戒烟限酒。▲

很多癌症源于感染

很多癌症源于感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