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南诗人李静获得“诗词中国”一等奖的作品到底怎么样?

 梧桐树边羽 2019-11-05

从来对这些奖项不是很感兴趣。相信大部分人也并不熟悉这位得奖的诗人,即便是我老乡,我也是没听说过。所以对诗人的了解为零,那么就只能从她获奖的作品来看了。

先看七绝《春阶》:

伞放新花随雨开,

风掀衣袂脚沾苔。

春阶千叠如琴键,

又把流光弹一回。

这是一首押平水韵“十灰”部的仄起平收的七言绝句。从格式上来说没有问题。别说什么不看格式看意境了,一首七绝不合律押韵,连初赛都进不去的。除非是草台帮子亲戚奖,基本上古诗词类比赛不会出现那种低级错误。

再看内容和意境。诗人这首诗的意境营造是成功的,成功在于三四句带有儿童纯真比喻的奇思妙想,将春阶比作琴键,既合情合理,又多少让人有些意外。这首诗的成功,居功至伟的就是第三句“转”得妙,至于第四句,不过是把第三句转换蓄力之后的诗意高高地发射出去,让我们顺着她的思路,再惊叹一回。一个懂古诗词的人,看到第三句,就知道她将如何收尾。

而诗人的结局是合乎这种想象的,没有跑偏,所以,这首诗的三四句新奇却中正,纯真却又老辣,确实是好句。

话说回来,前两句倒是没什么好恭维的,第二句甚至可以说是出离了整首诗的格调。另外就是虽然合律,但是前两句明显读起来不顺畅。很大的问题没有,只是和后两句比起来,差得太远。

当然,一首好诗,有两句出挑已经是非常难得,唐诗宋词如此经典,我们不也只记得最好的那些句子么?

没看到其他参赛的诗,所以不知道整体水平如何。但是诗人的这首《春阶》,算得上近年来格律诗中的上乘之作。

再看七律《咏梅岭玉》:

山有精魂亘古藏,偶来世上带寒霜。

微含春水三分碧,暗惹梅花一缕香。

扣以清音闻妙曲,佩之明月漾流光。

宜磨宜琢洪荒后,真性万年终不伤。

这是一首押平水韵“七阳”部,仄起平收的七言律诗。第八句“万”字出律,但是“终”字做了句内拗救,是一首符合平仄格式的七律。这两首诗可以充分证明诗人是格律中人。

七律普遍文法为“起承转合”,我们来看看这首《咏梅岭玉》是否符合。

首联“山有精魂亘古藏,偶来世上带寒霜。”起笔写玉的来历(山有精魂)、形态(带寒霜)和难得(偶来)。

颔联“微含春水三分碧,暗惹梅花一缕香。”颔联需要对仗,对得不错,这里是承接首联继续写玉的形态和神态。

颈联“扣以清音闻妙曲,佩之明月漾流光。”颈联也需要对仗,这一联没有颔联对得工整,但还是过关。这一联仍然在写玉,不过是写声音和光泽。

尾联“宜磨宜琢洪荒后,真性万年终不伤。”写玉的用途和永不更改的特色,“万年终不伤”回应首联“精魂亘古藏”

很明显可以看出,“起、承、转、合”中间第三步“转”没有到位。所以整诗就是一首从各个方面写梅岭玉的作品,也许尾联做了稍许拔高,但是为时已晚,整首诗没有波澜起伏,从意境上来说流于平淡。

不过从咏物诗来说,这已经非常不错了。

第三句没转到位是个小问题,因为所谓普遍文法,也不一定要遵守的。如能奇峰突起,转换自如,只要能达到篇幅内的情感起落,也是没有问题的。

这首七律,没有达到诗意纵横起伏的境界。

不要以为我在这胡说,这些分析都是有大量赏析作为依据的,真正懂格律诗的人基本上都能看出来,只是大多数人不说罢了。

另有一点,读诗读得多的人就能体会出来,这首七律的颔联极为精妙,但是给人一种熟悉的感觉。细细想来,正是林黛玉的《咏白海棠》的名句: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你可以说明显不同呀,可在写诗的人眼中,这有什么不同?换几个字词罢了。

当然,化用名句没什么问题,好多人还用成句成诗,反而名噪天下呢。比如前几天讲过的晏几道的“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就是用了五代诗人翁宏《春残》中的颔联,化用得极好,以至于句子出名,晏几道出名,翁宏却少有人知了。

总的来说,这首七律还是很好的。

我指出来这些东西呢,只是想说明,还可以更好。

没有看到其他参赛作品,但是我相信这个第一应该算是实至名归,远比《诗刊》的评奖要老实得多。

祝贺李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