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细说中药 | 射干——左升开通辅枢机,肝湿下结破瘀痰

 xyf4345 2020-02-22

【性味】苦,寒。

【归经】心、肺、肝、脾经(原书:肺经)
回忆的理由 小青 - 宋普照作品集

射干[yè gàn],这味药常见于咽喉痛的方子中,中药书记载其有清热解毒、消痰利咽的功效,用于热毒痰火郁结、咽喉肿痛、痰涎壅盛、咳嗽气喘等病症。知道我的读者朋友们已经不满足于这样记忆中药了吧?

图片来自网络

射干的花属于观赏花种,非常美丽鲜艳。其实射干植株本身,有着非常长、且迷人、且神奇的传说,我专门开一栏分析这个传说,大家喝喝茶,静下心来看,可能有不一样的收获。

 

射干的传说故事:历劫升仙

传说来自网络《物种学》大V记载

在我国民间有五鬼的传说,五鬼也就是所说的瘟神,如果说起瘟神大概无人不知,但是,具体怎么回事可能知道的不太多。(词条“五鬼”,是指瘟神,又称五瘟,此是五方力士,在天上为五鬼,在地为五瘟(神)。其中春瘟张元伯、夏瘟刘元达、秋瘟赵公明、冬瘟钟士季、总管中瘟史文业。一人执杓子并罐子,一人执皮袋并剑,一人执扇,一人执锤,一人执火壶。每年一些寺庙都会拜五鬼,以求家畜平安,指的就是这个五鬼。)这五位其实是道教的五位神明,古代民间也管他们叫五灵公、五福大帝、五瘟神。而那秋瘟手中拿着的扇子叫鬼扇,又名射干。

传说,在长白山中仙人点化一条青蛇,并起名“清溪,青兮”,那条蛇有了名字后,在松林里吞吐着四时精气。鳞目之虫,为龙族所辖。天地间介子之物,山河之相兽,则是龙。青蛇想要化龙,聆听道法。五百年青蛇长成青松巨蟒,一千年长白轻钟,青兮成蛟。(点化——发愿——成长)

青蛟化龙必要遭雷劫(雷、震、东方),此为天劫。雷声落下,走蛟的蛇被逼入空湖。雷声九道,闻公降雷。第九道雷光是真龙之形,毁天灭地。遍体鳞伤的青蛟眼神中有着惶恐、无奈与不甘,它想起道人的话,本来无一物。“道友手下留情!”,雷声里传来道人的声音,最后一道雷光被松枝挡住。雷公笑,喊话人是镇元仙(《 西游记 》第二十五回记载镇元仙的外貌: ' 头戴紫金冠,无忧鹤氅穿。履鞋登足下,丝带束腰间。体如童子貌,面似美人颜。三须飘颌下,鸦翎叠鬓边'。为地仙之祖)。(受劫——闪一念无我——仙人来救)

图片来自网络,原谅当时电视难截图太清

镇元救下了青兮,但所幸青兮没有因为疼痛而大开杀戒。蛟蛇遇见雷劫,道行尽毁。西方(秋应西方)有一种草木,原是鬼王的扇子,叫射干。如果能找到那种草木,取回来便能隔绝阴间在阳界的秽风,算是一桩功德。镇元答应青兮,它若取回鬼扇,便取一枚人参果子助其疗伤(记得西游记中师徒四人遇到的人参果树吗?镇元仙人帮忙化解,重种果树)。(历经雷劫得震之气,未能化龙——欲取西方辟秽之草——功德方能圆满)

山高路远,鬼扇在千仞之上(必是险难)。青兮往昏晓山(仙界名山)赶去,山上有一只阴间的恶鹰。蛇没有脚,蛟没有翅膀。山间的荆棘划破了青兮的肚皮,石头的楞割破了它的尾巴。那只黑鹰往下,要抓瞎它的眼睛,蛟胆让恶鹰垂涎。鹰是蛇的天敌,青兮不想死去。

图片来自网络,示意昏晓山

想起松枝青竹,回想起山间岁月,还有那翱翔九天的愿望,它要化龙!!!鹰的利爪深深刺进蛟的身体,鲜血淋漓。青兮缠住鹰的翅膀,忍着剧痛,躲开鹰的喙。黑鹰啄瞎了青兮的眼睛,青兮绕紧了黑鹰,勒断了鹰的翅。晚风吹起,干涸的血液,零碎的羽毛。(躲无可躲,已瞎双眼,忍痛折翅)

一条蛟的尾断了,岩石上有血迹,它在寻鬼扇草。日月在昏晓山被割断,不知多少寒暑,青兮拖着残躯往上。鬼扇长在峭壁上,在多年后的一个深秋,失明的青蛇循着味道(有辛香),坠入深渊。青蛟裹挟着一株草,草木味苦,坠落声新,骨节尽断,十死无生。阴间游荡的魂魄,渴望化龙的青蛟。一株草碎在骨血里发出精光,天地间传来一声清吟。有生灵化龙了。(死后得升,射干植株碎在青兮的骨血之中,此幕泪目

图片来自网络

据说,青蛟化龙之后,秋瘟神仙因受青龙坚持不懈的精神所感动,特意将手中的鬼扇之王射干,赠与青龙,承青龙之志、托青龙之福,相助人间。

 
射干的生长环境和生理(产地与格物)

射干为鸢尾科射干属多年生草本,野生于林缘或山坡草地,大部分生于海拔较低的地方,但在西南山区,海拔2000~2200米处也可生长。喜温暖和阳光(亲热证),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为主;耐干旱和寒冷(对证寒但局部有热者亦可搭配复方使用),亚热带及温带地区亦有分布。射干植株对土壤要求不严,山坡旱地均能栽培(根保水),不耐涝(水分堆积超过了根吸水功能后,容易烂根),以肥沃疏松、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为好。中性壤土或微碱性适宜,忌低洼地和盐碱地。

图片来自网络

论形态,其根横粗壮、实心、横生于土中,形似卧蛇,色黄棕,须根丰富(有富艮汲水之象)。茎直立,叶互生,嵌迭状排列,剑形、阔富且润泽(示震升有力);茎顶生花,花色紫红,花瓣内侧可见散状紫红点点(花象离位,色应离红,提示可走血分),似青兮之血散于其上。青龙的传说,应其整体左升之象。

图片来自网络

其花开后螺旋回缩,其下子房膨胀生果(离转坤),果熟而子房白(坤转兑),白色枯开,可见果色黝黑(子应乾坎,水之位本黑)。其果落土,得寒发芽,应一阳生之象。以整株格物,射干植株升降均有,整个生命周期可谓复刻了完整的八卦模型(此处感叹果然为仙草)。

图片来自网络

入药的射干饮片,是取自射干的根,一般在栽种后2~3年收获,当代人于秋季地上部分枯后采,《神农本草经》著农历三月三日采根阴干,其于春初取“天三生木”之数。

其根外须根丰富,去掉后可见主根外表皮黄褐色、棕褐色或黑褐色,皱缩,可见残留的须根和须根痕,有的可见环纹。切面淡黄色或鲜黄色(富禀土性),具散在筋脉小点或筋脉纹(入经脉之中,行震通之气)。饮片味苦性寒,又具有收引、清热之性,在其通筋活络之时,擅同时清理在经之热。

图片来自网络

 
历代医家评述按

注:经文均为本草类权威古籍,可有查证。

对射干的格物讨论

《神农本草经》:一名乌扇,一名乌蒲。生川谷……三月三日,采根阴干。

《雷公炮制药性解》:味苦,性微温有毒,入肺肝脾三经……射干温能下气行血,宜入肺肝,苦能消痰,宜入脾经。

《本草备要》:能泻实火,火降则血散肿消,而痰结自解,故能消心、脾老血,行太阴(肺、脾)、厥阴(肝)之积痰。 

《冯氏锦囊秘录》:根禀金气而兼火,金火相搏,则苦辛微寒而有毒。入手少阳、少阴、厥阴经。苦能下泄,辛能善散,故行太阴、厥阴之痰积,使结核自消。

《本草乘雅半偈》:冬至射干生,为阳气始生,律名射出也。为柴胡、半夏使,合入足少阴、少阳,枢机之气分药也。故主咳逆上气,喉痹咽痛,及不得消息,此少阴不能转阖与开也。主结气腹中邪逆,及食饮大热,此少阳不能转开与阖也。

《冯氏锦囊秘录》:能泻实火,故多功于上焦。

按:总结古人格物,射干入心、肺、脾、肝经,具辛开苦降双性,下气行血、消心脾之老血(血不动者为老,不动久者为瘀),行太阴、厥阴之积痰。冬至射干生,禀地之初阳,而春初采收、则以取“天三生木”之数。辅柴胡、半夏之枢机,开少阴解咽喉痹、阖少阳解腹邪逆。

其中“根禀金气而兼火”,金火相搏,为本文格物所未述。而金火并见之处,正属人身之上焦,《冯氏》有提“多功于上焦”,可作为补充。

关于作用

《神农本草经》:味苦平。主咳逆上气,喉痹咽痛不得消息,散急气,腹中邪逆,食饮大热。

《本草纲目》:喉痹不通。用射干一片,口含咽汁。二便不通,诸药不效,用射干根(生于水边者为最好),研汁一碗,服下即通。腹部积水,皮肤发黑,用射干根捣汁服一杯,水即下。

《雷公炮制药性解》:主咳逆上气,咽喉诸证,开胃进食,镇肝明目消痈毒,逐瘀血,通月经,行积痰,使结核自消。又肝经湿气,因疲劳而发便毒者,取三寸与生姜同煎服,利两三行效。

《本草备要》:治喉痹、咽痛,为要药(擂汁醋和,噙之引涎)。 

《冯氏锦囊秘录》:足厥阴湿气下流,因疲劳而发为便毒,及老血在心脾间,咳吐言语气臭;散胸中热气,疗喉痹咽痛,消瘀血,除疟母,皆消痰泄热散结之功也。

《千金翼方》:治蛊毒方用之。

按:主治和运用多在前文格物中所述,辛开苦降,辅柴胡、半夏之枢机,开少阴解咽喉痹、阖少阳解腹邪逆。《雷公》述“开胃进食,镇肝明目消痈毒,逐瘀血,通月经,行积痰”,结合《冯氏》“足厥阴湿气下流”而结毒,可知射干之用,气血、三焦均到。在治疗妇科月经不通时,与连翘之阳结的月经病有别,射干主瘀血、积痰为病机的月经病。

其所治疗上痹、瘀血、积痰病机的背后,有“胆热肝寒”之证;因为其破除下焦的瘀血痰积,故同时能治疗因瘀血痰积而致的腰痛,此二者,为临床运用的提示。

关于禁忌

《雷公炮制药性解》:久服令人虚。
《冯氏锦囊秘录》:不能益阴,故久服令人虚也。
《本草求真》:若脾胃虚寒。切忌。

按:泻火而无益阴之功,无实火者慎用,不可久服。

关于炮制

《雷公炮制论》:凡使先以米泔浸一宿,漉出,然后用堇竹叶煮,从未至亥,漉出,日干用之。

《本草备要》:泔水浸一日, 竹叶煮半日用。

《冯氏锦囊秘录》:以甘草水浸,晒干用。

按:因为古人认为射干有毒,故在使用射干前,多有“炮制”,而现代人多用水焯后晒干入药,临床使用时不妨用竹叶、甘草中和其毒性。

总结射干的特性


  • 射干植株喜温暖和阳光(亲热证),耐干旱和寒冷(对证寒但局部有热者亦可搭配复方使用),根保水但不耐涝。有富艮汲水之象,震升有力,花象离位,色应离红,提示可走血分,青龙的传说,应其整体左升之象。

  • 其花开后螺旋回缩,其下子房膨胀生果(离转坤),果熟而子房白(坤转兑),白色枯开,可见果色黝黑(子应乾坎,水之位本黑)。其果落土,得寒发芽,应一阳生之象。以整株格物,射干植株升降均有,整个生命周期可谓复刻了完整的八卦模型。

  • 饮片切面淡黄色或鲜黄色(富禀土性),具散在筋脉小点或筋脉纹(入经脉之中,行震通之气)。饮片味苦性寒,又具有收引、清热之性,在其通筋活络之时,擅同时清理在经之热。

  • 辛开苦降,辅柴胡、半夏之枢机,开少阴解咽喉痹、阖少阳解腹邪逆。《雷公》述“开胃进食,镇肝明目消痈毒,逐瘀血,通月经,行积痰”,结合《冯氏》“足厥阴湿气下流”而结毒,可知射干之用,气血、三焦均到。在治疗妇科月经不通时,与连翘之阳结的月经病有别,射干主瘀血、积痰为病机的月经病。

  • 其所治疗上痹、瘀血、积痰病机的背后,有“胆热肝寒”之证,此为临床运用的提示。因为其破除下焦的瘀血痰积,故同时能治疗因瘀血痰积而致的腰痛,此二者,为临床运用的提示。

  • 泻火而无益阴之功,无实火者慎用,不可久服。

  • 因为古人认为射干有毒,故在使用射干前,多有“炮制”,而现代人多用水焯后晒干入药,临床使用时不妨用竹叶、甘草中和其毒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