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结构学概论 (草稿)

 lion__ 2020-02-22

自然学科不作价值判断,只研究为了达到特定目的,哪些手段是行之有效的。与人类行为相关的各种学科的主要责任是审查这些为了达到目的而采取的手段及方式是否恰当,但不对行为的最终目的做判断。这个恰当与否取决于价值取舍和是非判断的标准。一直以来,不以是否符合宗教教义为判断标准,就是以道德作为这种判断的终极标准。《结构学》试图用完整的逻辑系统阐述人类的道德、法律、文化和经济活动,从而构建一个包括人类全部社会生活的完整学科。此学科中的三个关键词是:存续、增量和秩序——存续是生命的基础,增量是经济活动的基础,而秩序是一切的基础。

所有的学科都专注某个细分领域的问题,哲学研究根本性的问题,因此,哲学处于所有专业学科的顶端,就如同金融处于所有产业的顶端一样。形而上学讨论总体性问题,其它讨论具体领域的问题:美学讨论艺术,认知论探讨知识,伦理学讨论价值…纷繁复杂的问题往往会从某个原点悖论衍生出一个能逐渐深入到个体行为方方面面的体系。对结构学的阐述,我将遵循这样的脉络来逐步展开。

载体

结构学研究生命体在其生存结构中的求存之道。这一切都源于能量和载体之间的终极矛盾。结构是能量的有序稳定状态。生命体是能从外部攫取资源并转化为能量维持自身有序状态的结构——它是能量转化的载体。

基因定义了能量应该以何种有序的方式形成稳定态。生命体是基因的载体,生命体对资源的无限需求源于基因对载体的无限需求。如果把基因比作算法,那么包括生命体在内的所有载体都等同于计算资源和计算力。载体不仅用来验证算法,还反过来迭代算法,使其无限的接近最佳状态并持续传承。

为了提高能量转化的水平,能量转化的载体会相互叠加组合形成更高级的载体:人类一直试图组织起来以应对所处的生存环境。为了生存繁衍的需要有了家庭,家庭的繁衍扩大了宗族,宗族相互之间的结合形成亲族,亲族不断扩大有了氏族,氏族间的联合形成部落,部落之间的冲突和融合最终形成国家。人类应对生存环境的方式就是不断的组织起来形成更大的共同体。

载体都以一种结构形式存在,那些具有生命基本特征的载体,我们称之为生命体。生命体能从外部攫取资源并转化为能量维系自身的存在。它既是基因的载体也是资源的聚合点还是能量转化的工具。

结构是一种有序的存在,而生命体这种结构能够形成结构力量并一直处于不断的扩展之中,建立秩序和打破秩序会一直交替存在。构建和维系秩序都需要能量,搭建结构工具是为了锻造更强大的能量转化工具。载体形态和规模的层出不穷都是为了缓解终极悖论及其衍生出来的各种问题。

生命体

生命体的核心特征包括:死亡、存续和扩展。具体来说,生命体必须面对死亡,其一切行为都是为了维系自身的存在,作为基因的优化的一种载体并保障反馈和修正得以延续。生命体自我复制的方式有两种:

1.   扩展生命体自身属性和功能(扩展)

2.   同化其它载体并构建联合体(复制)

构建生命体的要素蕴藏在《F1:底层逻辑》、《F2:精神结构》、《F3:结构工具》之中。这三篇是研究“生命体在其生存结构中的求存之道”的基础框架。生命体在其生存结构中的求存行为源自其内在的驱动力,生命体所能构建的传导体系对传导路径的选择决定其生存策略作用于其生存结构所能产生的效果。底层逻辑造成的路径依赖和边界约束形成了结构的内在制约力——要突破边界的约束需搭建结构工具,结构力量三要素是形成结构力量的关键所在!

扩展与复制

生命体的结构特征决定其对资源的需求是无限的,除非遭遇制约而无能为力。为了增强自身的求存能力,生命体会主动模仿更有利于存续的结构来改造自身。这也为冲突后的融合奠定了基础。基因通过载体的繁衍这种封闭路径传递,也通过交流和模仿这种开放路径传递。越复杂的生命体就越容易进化出通信机制和抽象的符号系统——包括文字、音乐、语言、诗歌、绘画、逻辑和公式等。它不仅为个体的同化开启了方便之门,也通过开放路径在超越生命周期和活动范围的时空范围内相互传递基因的秘密。正是这种传递方式让个体之间能够联合成更大的共同体并呈现出同样的生命体结构特征。也让生命体之间完成超越时空限制的积累和传承,并通过主动模仿来改造自身。

生命体的精神结构在更底层奠定了这一切得以实现的机制。在《精神结构》的相关章节中再展开阐述和详细论证。生命体的精神结构的水平层次决定了个体的差异性,同时也决定了所能锻造的工具和构建的共同体的复杂度。蜜蜂建造蜂房是一种本能的重复,那是它的水平层次所决定的。人类的建筑更加的复杂,所用到的资源也更多,也依赖更复杂的分工协作,共同体内部的数量密度、工程密度和信息密度也高得多。建造更复杂的工具,其蓝图必须提前以符号化的形式呈现出来,继而让所有的参与者以图纸的指引为行动的准则。

任何有组织的共同体都存在一种具有明确导向性的内部激励机制,它不仅仅简单的表现为奖赏和惩罚,而是在多个维度形成相互支撑又相互制约的裹挟力量。既然生命体的所有求存行为都是由其精神结构决定的,那么,处于被激励机制所裹挟的洪流中的个体,其行为是否源于自我选择的结果呢?

自由意志

在我们的认知中,存在一种这样的普遍性观念:任何事情都存在因果对应的关系,一个条件触发另外一个条件。所谓复杂系统不过是条件的繁杂和相互交织,只要有足够的运算能力就能梳理清楚所有条件的相互关系,从而实现精确控制并得到必然的结果。当前所有的科学认知体系都在增强对未知前置条件的识别。同时在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强化这一种结论。最具代表性的科学巨匠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上帝不掷骰子。然而,世界并不像钟摆一样精准可期。量子纠缠的不确定性正在动摇其在微观领域的结论。海森堡的测不准理论预示着在更深的层面存在着本源的不确定性,而不仅仅是对前置条件的认知不足。

对生命体而言,自由体现在两个方面:意志的自由和实践的自由。前者是精神结构中的属性和调度,后者是精神结构依据其判断所形成的求存策略作用于生存环境时受限的边界。通俗的讲,实践的自由就是能不能去做某件事——即便遇到危险时大脑发出迈开双腿逃生的指令,如果没有双腿就不能走路。如果必须执行这种求存策略就需要借助工具,这种工具替大腿完成奔跑的功能扩展或辅助。

通俗的讲,自由意志就是生命体求存策略形成过程中的判断和选择:比如说,面对敌人,你可以选择抵抗也可以选择投降;面对困境,可以选择抗争也可以选择随遇而安。任何选择都存在一种对应结果。意志的自由其实就是生命体的精神结构依据得出的判断去选择承受哪种结果——不做任何选择的拖延,事实上也是一种选择!任何选择都是生命体在其生存结构中的一种求存策略。生存策略的形成依赖于生命体的精神结构对自我做出的判断和对自我与外部资源关系做出的判断——自我是通过内部感知形成的一种揽括了各种功能属性的抽象自我;外部资源是通过外部感知形成的主观世界中那些有利于自身存续的资源。因此,只需要改变感知的方式和范围,改变以上二者的判断就会形成不一样的生存策略,继而在内在驱动力的作用下使之作用于生存环境,并以感知的反馈更新主观世界和自我属性,形成新的判断和生存策略。生存策略作用于生存环境的时候能够突破边界和约束条件的限制,决定了实践自由的程度。因此,生命体可能被困在由某些边界构建的困境之中。然而,生命体依然可以通过锻造更强大的工具去增强和延展自身的功能和属性,提高能量转化的能力。同时,还能将个体组织成更大的共同体并结合工具的助力,形成结构力量突破边界和约束。这正是生命体求存之道的核心内容!

底层逻辑

盗墓行业最终进化成这样的形态:父子组队,儿子下去拿墓中的宝物,父亲在上面拉住绳子。别的模型在漫长的行业进化中都被淘汰了——甚至儿子在上面拉住绳子,父亲下去拿墓中的宝物这种形式最终都被淘汰了——因为儿子拿到父亲递上来的宝物后会斩断绳子,只有父亲拿到儿子递上来的宝物后,依然会拉儿子上来。那些刻在基因里的本能行为,往往蕴藏着某种关于整个人类的秘密…

古代最恶毒的惩罚不是车裂、凌迟和腰斩,而是:株连九族!断绝基因的传递路径是对生命的最高绝罚,足以让所有人匍匐在地心惊胆颤。生命体无时无刻不处于生存竞争之中,所有温情脉脉的装饰下面都藏着那个无法回避的终极问题:存续或者死亡!你可以回避竞争,但无法回避死亡。物竞天择的源动力来自于基因对能量的无限需求——基因需要不断的进化,所有载体皆是它进化之路上的工具!可怕的力量并非权力,也非金钱,甚至不是人心,一切都是载体和工具,驱动一切的力量潜伏在更底层的暗处…

生命体是一种能从外部攫取资源并转化为能量维系自身存在的结构。基因是一种有序的能量组织方式。生命体作为基因的载体,需要通过维系自身的存续来达到不断优化基因的目的。具有生命体特征的结构会在争夺存续机会的冲突中逐渐消除差异并通过连接强化彼此的一致性,从而搭建起规模和密度更大且具有同样生命体结构特征的共同体。通过控制更多资源,锻造更复杂的工具,提高能量的转化能力来获得更多的存续机会。

这世间纷繁复杂又相互联动的一切叠加和冲突皆由生命体求存行为衍化而成。拥有生命体结构特征的载体,无论是个体还是由个体构建而成的更大共同体,都拥有着同样的结构属性。生命体属性中的天然悖论是更大时空范围内一切冲突的根源,不会因为工具改进而消弭。凡是由具有生命体结构特征的个体构建而成的复杂事物,都在突破约束和维系秩序的双螺旋中交织前行:一致性有利于形成结构力量突破外部的边界约束,多样性有利于增强适应性和存续的概率。

为了更好的理解生命体求存行为的外部边界和内在约束,需要深入的洞察与生命体结构属性息息相关的底层逻辑。除了《F1:底层逻辑》的阐述之外,会分别在以下章节中逐一展开论述:真正的力量,共识的形成,文化的本质,法律的本质,理性的缺陷,工具的极限,真理的周期,隐蔽的门槛,结构学思维。

精神结构

精神结构是生命体的基本功能和属性以及生存状况的综合性抽象,个体之间能相互理解、共情,甚至同化,皆源于生命体结构的基本属性。个体之间能超越时空的限制进行交流和协作得益于精神结构在相同频率中的场景传递与场景还原——不管用于传递的媒介是什么。精神结构的差异决定了彼此之间所能传递的内容及还原的程度。也决定了其生存结构和能用于求存的资源。

更多的占据资源有利于生命体的存续——不管是有利于个体,还是有利于共同体,或者有利于各种形式的存续机会的交换。占据资源的诉求会在精神结构中以信号和响应的方式呈现。通常将这种反馈机制称为情绪。情绪因子及其响应方式会被精神结构的同步机制在不同个体中相互传递并引发同频共振,继而在个体之间形成共识性的连接。为了便于理解和交流,往往会赋予这些连接不同的名称:比如,关爱、同情、理解、思念、感激……情绪能够被感染并相互传递源于精神结构的同步机制。个体之间更复杂的交流、传承和同步也得益于此!

在精神结构的抽象自我与主观世界之间,调度系统需要一些响应因子来触发调度,从而对主观世界进行重建或对抽象自我的属性进行修改。这些因子就是基本情绪和由基本情绪生成的各种复合型组合。这些基本情绪和组合而成的派生情绪,有的响应与自我判断有关的事件——比如对自我的评价;有的响应自我与外部资源关系的事件——比如,与另外一个生命体的关系,或者是获得或失去某种资源。

核心的基本情绪包括:快乐、悲伤和恐惧。当精神结构的抽象自我对主观世界形成主导性平衡状态,会触发快乐这种响应因子。反之,则会触发悲伤这种响应因子。处于二者之间的不确定状况则会持续触发恐惧这个响应因子。更细微的差异会由基本因子组合而成的派生因子来响应,而且会因人而异对应着各自不同的响应方式。为何会因人而异对应不同的响应因子,又为何会组合成不同的派生因子来响应细微差异呢?关于这些问题会在《F2:精神结构》中详细阐述。

精神结构中的抽象自我源于内部感知所形成的抽象,它如同计算机的开机自检后,将所有的软件、硬件、固件和初始化数据等资源抽象后注册到调度系统中。抽象的功能和属性以及围绕这些形成调度机制构成了这个动态的有序整体。

精神结构中的主观世界是通过外部感知和偏向性筛选后,对所处生存环境中的一切进行抽象建模。如同计算机系统将检测到与之有连接的一切外部资源都抽象后注册到系统中成为用于调度的资源。比如说,输出设备、输入设备、外挂存储设备、网络连接的设备等。如果某种外部资源在系统中缺乏对应的识别机制和通讯协议,这样的资源虽然真实存在,但对于不能识别和利用的系统而言就是不存在的!抽象自我的功能和属性决定了精神结构感知和筛选外部信息的偏好,从而决定主观世界的复杂度和资源的多寡。因此,人只能看到自己能够看到的,只能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这种自我遮蔽性源于精神结构的精密层次。既然具有生命结构特征的个体是这样的,那么,由个体构建而成的共同体同样具有自我遮蔽性。我们通常将它称之为文化的自我遮蔽性。在《结构学》中阐述过:所谓文化就是一个群体在其生存环境中共同的生存策略。文化的自我遮蔽性正源于个体的自我遮蔽性,都源于精神结构的底层特征,一脉相承!

包括诗歌、绘画、音乐、舞蹈等一切能引发情感共鸣的艺术形式,都能够在传递信息的同时引发受众的模仿。这种模仿会在受众之间形成一致性的观念并建立密切的触点和连接。强烈的认同感和熟悉度都源于密集的连接。真正的信任是不需要证明的,需要证明的信任产生于并不存在密集连接的生命体之间。即便是你养的一只猫或者一条狗,只要经年累月的朝夕相处,即便彼此无法用任何语言进行交流,依然充满了信任。反之,缺乏密集连接的同类之间会不可避免的产生质疑并相互提防。随着连接点的密集度越来越高,信任度也就越来越强。所谓知根知底就是这个意思。关于信任的本质,我们在《F2:精神结构》中会展开论述。

人的情绪可以相互感染。甚至不需要任何语言就能感受到周围人的情绪。不仅能感受到,还会在你的身上引发同样的情绪:当身边的人给你脸色看的时候,你即便是喜笑颜开也会立刻晴转多云给对方还以颜色,当有人对你微笑的时候,即便处于阴云密布之中也会逐渐感受到一种阴雨转晴的舒服感。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人会害怕孤独又渴望被关爱?为什么人处于密集连接和丰富资源中会感到安心?

人的天性是贪婪的,因为生命体无限占有资源的诉求在遭遇无法突破的内外边界之前是种本能——这源于生命体结构的基本属性和作为载体所衍生出来的终极悖论。然而,现实中的人并不能自由自在的随心所欲,而是在做出任何言行举止之前都会考虑自己的言行是否恰当,还会根据周围人的反馈来调整自己的言行——甚至面部表情和肢体状态。为什么会这样?另外,这个是否恰当的判断标准是什么?又是怎么形成的?每一个人的标准都一样吗?如果不一样,为什么会不一样呢?

在人类社会中,比法律渗透的更深和更广的是道德。道德的核心就是行为的适宜性。它是基于某种共识衍生出来的是非判断和价值取舍的标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东西方的先贤们都习惯性把道德无限的拔高。试图通过教育将每一个人都驯化成想象出来的那个最符合道德规范的完美个体,继而让整个社会达到井然有序的目的。为什么在危及生存的灾难面前,普罗大众求生的本能会瞬间将千百年的道德教化撕的粉碎?

结构工具

所有的群体性疯狂行为都起源于观念的营销,兴盛于对捷径的渴求,终止于秩序的重建。所有结构工具都为目的而存在,没有目标也就不需要工具——结构力量的聚集和释放都服务于它的目标——目标一旦丧失,聚集起来的结构力量反而会对秩序造成破坏性的反噬,继而被持续的内耗冲突消耗殆尽。

所有能够形成结构力量的媒介必须能穿透时空的限制不断累积并相互交换:科技是将遥远的资源用于解决当下的问题,金融是将未来的资源用于解决现在的冲突,情绪是把不存在的资源用于解决眼前的危机——这里的“遥远”不仅仅是距离,也包括资源转化的中间环节的长度和转化条件的复杂度。这里的“未来”是一个没有精确刻度的时间概念。这里的“不存在”是以跳脱自我的对象为参照。无论是科技、金融、还是情绪,都能形成递归循环、持续叠加、自我强化的结构力量。释放和阻断结构力量皆取决于以下三要素:

1.   为应对存亡所形成的共识;

2.   自我强化的内部激励机制;

3.   持续转移成本的传导体系;

共识确立是非判断和价值取舍的原点,激励机制天然具有明确的导向性,这种导向性源自于共识的求存指引。激励机制既包括显性的部分也包括隐形的部分,在不同维度发挥着作用——它会渗透到个体行为的方方面面,为个体的求存行为所引发的冲突提供是非判断和价值取舍的准则,继而为个体在不确定的未知中营造出一种确定性的指引。生命体的精神结构中的抽象自我对主观世界拥有主导性和控制力,才会感到安全并触发快乐这种基本情绪因子,驱动与之相关的反应。正因为如此,激励机制能够在底层驱使着人的行为,并在群体中发挥着引导作用。这种引导性能够让个体的行为在某种秩序之下呈现出井然有序的一致性,甚至通过自我约束来转移维系整体秩序的成本。

我们通常将这种自我约束的成本转移称之为自我牺牲。表面上看起来任何付出都是针对具体的对象,不管这个对象近在眼前还是远在天边。事实上,它是被激励机制牵引所形成的一种交换——交换的是获得的预期或未来满足自身存续的机会。

人类能在生存竞争中最终胜出,源于能将个体凝聚成共同体,以及能让个体之间相互协同的通讯机制。为了能更立体的传递和还原彼此的生存结构,还逐渐进化出能充当媒介的符号系统——包括绘画、语言、文字、音乐等各种形式。有了这样的媒介,精神结构对自我及生存结构的信息传递就能超越个体生命周期和活动范围的时空限制,从而组织起更大规模的共同体并在更深远的时空范围内,依据结构力量三要素,搭建起更复杂和强大的结构工具。结构工具能够集万钧之力于一点,瞬间聚集起资源并裹挟着一切冲破边界的束缚。人类为了自身的存续,一直试图组织起来以应对所处的生存环境,不管是遵道而行,还是逆天改命,求存之道一直徘徊在建造和连接的双螺旋相互轮替的周期之中。

《结构学》阐述过:力量首先是一种秩序。人类唯一信仰的就是力量,其它一切都是附着其上的装饰。之所会如此,源于生命体这一结构本身就是种能形成结构力量的有序存在。想一想,人为什么会本能的以自己为丈量一切的标准?

注:《结构学》的草稿正在 觉悟社 中持续更新,这是今天更新的内容。主体内容不能放出来,《结构学概论》是全书的概论。更新的章节会根据反馈做最后的修正并定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