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国志》—「华佗传」

 老刘tdrhg 2020-02-22

《三国志》—「华佗传」

《三国志》—「华佗传」

  • 摘录《二十四史》
  • 鸣谢—陈寿
  • 编辑/刘易泽


    原文

    《三国志》—「华佗传」

    华佗像

    华佗,字元化 ,沛国谯人也,一名旉【fū】 ,游学徐土,兼通数经。

    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

    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

    《三国志》—「华佗传」

    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

    若当灸,不过一两处,每处不过七八壮,病亦应除。

    《三国志》—「华佗传」

    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

    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

    《三国志》—「华佗传」

    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

    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人亦不自寤,一月之间,即平复矣。

    译文

    华佗字元化,是沛国谯县人,又名敷。

    离开家乡,到徐州地区求学,通晓数种经书(指《诗》、《书》、《易》、《春秋》等儒家经典)。

    沛国的相陈圭推荐他为孝廉,太尉黄琬征召任用,(他)都不去就任。

    (华佗)懂得养生的方法,当时的人都认为他年将百岁可外表看上去还像青壮年。

    《三国志》—「华佗传」

    又精通医方医药,他治病时,配制汤药不过用几味药,心里明了药物的分量、比例,用不着再称量,把药煮熟就让病人服饮,告诉病人服药的禁忌及注意事项,药渣倒完后病就痊愈了。

    如果需要灸疗,也不过一两个穴位,每个穴位不过烧灸七、八根艾条,病痛就应手消除。

    如果需要针疗,也不过扎一两个穴位,下针时(对病人)说:“(针刺感应)应当延伸到某处,如果到了,告诉我。”

    当病人说“已经到了”,应声便起针,病痛很快就痊愈了。

    《三国志》—「华佗传」

    如果病患集结郁积在体内,扎针吃药的疗效都不能奏效,应须剖开割去的,就饮服他配制的“麻沸散”,一会儿(病人)便如醉死一样,毫无知觉,于是开刀后取出结积物。

    病患如果在肠中,就割除肠子患病部位,清洗伤口及感染部位,缝合刀口用药膏敷上,四五天后,病好了,不再疼痛,病人自己也不觉得,一个月之内,伤口便愈合复原了。


    @话说文化 汇聚精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