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瘟疫条辨》《寒温条辨》清 杨栗山】序、目录、跋 1

 昊晟堂 2020-02-22

《伤寒瘟疫条辨》又名《寒温条辨》清·杨瑞(字玉衡,号栗山)撰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

书中杨氏撰写辨析之论92则,力主寒温分立。同时,书中所载升降散等方,因切合临床实用,备受医界关注。

该书共6卷。前三卷为辨析之论,后三卷为方药。

卷一系总论诸项,其中 "温病与伤寒根源辨"、“温病与伤寒治法辨"、“温病是杂气非六气辨"等篇,尤为 辨的精细。

卷二、卷三为辨证,对瘟疫伤寒见证之异详加辨析。

书中集群言之精 粹,加上作者丰富的临证阅历,对辨温病与伤寒之异,辨治温病与治伤寒之异, 作了精辟的阐释。作者著书立说宗旨,谓“务辨出温病与伤寒另为一门,其根源、 脉证、治法、方论,灿然昌明于世,不复搀入《伤寒论》中,以误后学,是则余 之志也。''

该书核心思想在于指出“伤寒得天地之常气,风寒外干,自气分而传入 血分;温病得天地之杂气,邪毒入内,由血分而发出气分。杂气伏郁血分为温病 所处之源。"

杨氏在温病学说脱离伤寒藩篱之初,发展了吴又可学说,大力推动建 立完全独立的温病学说体系,功不可没。

书中畏斋先生的眉批高度评价杨栗山先生学术上的贡献,并指出其学说渊源,“《温疫论》杂气一语,开温病无穷法门; 《缎论》血分一语,开温病无穷方论。”

书中精华之处在于所记载的以升降散为首的治温十五方。追溯其学术发展源流,需要从《二分析义》谈起。

清雍正年间,中州大饥,继而疫病流行。陈良佐秉承吴又可学术思想,遵从 瘟疫"下不嫌早"的治法原则,拟方赈灾,定方名为陪赈散,并撰写了 “陪赈散 论说陪赈散由僵蚕、蝉蜕、姜黄、生大黄四味药组成,用于治疗发生于春分之 后至秋分之前的“热疫",疗效十分显著,此后陪赈散在世间流传。现存的《二分析义》一书,如实地记载了此事。

嗣后,杨栗山把此方收入《伤寒瘟疫条辨》书 中,更名为升降散。在升降散条下有明文记载:"是方(指升降散)不知始自何氏,《二分析义》改分两,变服法,名为'陪赈散',用治温病,服者皆愈,以为当随赈济而陪之也。予更其名曰'升降散专治热疫的陪赈散,流传了一个甲子之后,至栗山先生之手,更名为升降散,学术上升华到更高的层次。一升一降,内外通和",栗山先生在此提出了升清降浊的理论。他指出此方"可与河间双解散并驾齐驱耳,名曰升降,亦双解之别名也”,“升降”="双解"的等式,这一说法将刘河间学说精憧导入温病学术体系,从而大大地丰富了温病辨证论治的学术内涵。

《伤寒瘟疫条辨》为温病学名著之一。刊行之后,备受医家的推崇。

据记载: “金陵医士周杓元,顷见是书,即先录副本以去",用之于临床,功效赫然。周杓元后来亦成为温病名家,并著有《温证指归》。

《伤寒瘟疫条辨》多次刊刻流传, 直至当今仍有不少名医,如当代名老中医蒲辅周先生推崇此书。

杨栗山晩年,以 “三折其肱"的阅历,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针对时弊,力辨寒温之异,书中对温病与伤寒辨析不厌其烦,这是那个年代环境所需,在寒温刚刚分立之初,在温病学初创时期,不作反反复复的诠释,业界就不能理解并接受新的学说思想。后世因嫌此书过于冗长,便有多种删节本问世,如《温病十五方》即是节取于本书 而成。

《伤寒瘟疫条辨》

以乾隆五十年乙巳(1785年)孙宏智校刻本为底本, 

以光绪元年乙亥(1875年)湘潭黎氏黔阳藩署刻本(简称“黎本”)为主校本进 行校点。

学术思想

杨栗山论述伤寒主宗仲景,而瘟疫诸说多源于刘河冋、吴又可等医家。

杨栗山的学术思想核心为“伤寒得天地之常气,风寒外干,自气分而传入血分;温病 得天地之杂气,邪毒入内,由血分而发出气分。杂气伏郁血分为温病所处之源。” 

又指出“杂气由口鼻入三焦,怫郁内炽,温病之所由来也。"“论杂气伏郁血分, 为温病所从出之源,变证之总。"

杨栗山在温病学说脱离伤寒藩篱之初,发展了吴 又可学说,吸收了刘河间表里双解的治法,大力推动建立完全独立的温病学说体系,并创设以升降散为首的治温十五方,既发展了温病辨证论治理论,又切合临 床实用,对后世影响极其巨大。

畏斋先生高度评价杨栗山先生在学术上的贡献, 并指出其学术渊源,“《温疫论》杂气一语,开温病无穷法门;《绩论》血分一语, 开温病无穷方论。"

自序

汉长沙太守张仲景《伤寒论》为医家鼻祖,其论治伤寒曰,未有温 覆而当不消散者,至于治温病则曰,可刺五十九穴,可知温病伤寒划然 两途矣。况世之凶恶大病,死生人在反掌间者,尽属温病,而发于冬月 之正伤寒百不一二。仲景著书,独详于彼而略于此,何与?盖自西汉至 晋,中历两朝,数经兵燹,人物几空,相传《卒病论》六卷,不可复睹 矣。《伤寒论》十卷,温病副之,想已遗亡过半。王叔和搜罗遗稿,编 为序例,或得之传写,或得之口授,或得之断简残编,使三百九十七 法,一百一十三方,流播人间,传之奕祀不为无功。惜其杂以己意,以 温病为伏寒暴寒,妄立四变搀人《伤寒论》中,以致无人不以温病为伤 寒,无人不以伤寒方治温病,混淆不清,贻害无穷,将经论亦不足传信 于世,此其罪有不容道矣。自晋以来千有余年,以伤寒名家发明其论 者,不可以数纪。其尤者如庞安常、许叔微、韩祗和、王海藏、赵嗣 真、张璧、王实、吴绶、汪机,与林氏校正、成氏诠注、朱氏《活人 书》、陶氏《六书》、《景岳全书》、王氏《准绳》,其于冬月正伤寒,各 能援古准今,自成一家,无可拟议。道及温病,无一人不崇信叔和,先 3 传后经,一字不能辨别,附会支离,相沿到今,故《尚论篇》曰:有晋 g 以后之谈温病者,皆伪学也。惟刘河间《直格》、王安道《溯洞》,以温 病与伤寒为时不一,温清不同治方,差强人意。然于温病所以然之故, 卒未能阐发到底,使人见真守定,暨于临证,终属W,何以拯危殆而 济安全。一日读《温疫论》,至“伤寒得天地之常气,温病得天地之杂 气”,而心目为之一开。又读《缎论》,至“伤寒自气分而传入血分,温 病由血分而发出气分”,不禁抚卷流连,豁然大悟。因绎经论平脉篇,*土 有曰清邪中于上焦,浊邪中于下焦。又曰清邪中上曰洁,浊邪中下曰 浑。清邪、浊邪便是杂气,中上、中下便是血分。热淫于内,故经用刺穴之法,断非伤寒常气,外感气分所有事,乃论杂气伏郁血分,为温病 所从出之源,变证之总。所为赤文绿字,开天辟地之宝符,岂叔和序例 之造言,与百家剿说雷同之所可比哉。呜呼!千古疑案,两言决矣。于 是集群言之粹,择千失之得,零星采辑,参以管见,著《寒温条辨》九 十二则,务辨出温病与伤寒另为一门,其根源、脉证、治法、方论,灿 然昌明于世,不复搀入《伤寒论》中,以误后学,是则余之志也。知我 罪我,何暇计乎。编次已定,撮其大要,弁于简端,夫犹祖述仲景“伤 寒温覆,温病刺穴之本意云尔。

时乾隆四十九年岁次甲辰正月既望 栗山老人杨琲书于深水县署之槐阴轩 时年七十有九

刻《伤寒瘟疫条辨》序

智薄宦金陵五年矣,今年夏,第三儿忽感温病,延医治之,百方不 效,半月而殒。既悼儿命之不永,而益伤治温病之旧无善方也。盖自张 仲景《伤寒论》冠绝古今,然未尝言治温病。非不言也,其书经兵火之 余,散佚过半,厥后刘氏《宜格》、王氏《溯洞》,虽亦辨伤寒、温病之 不同,然未能直抉其所以异之故,是以后之医者,仍以治伤寒之方治温 病,而愈治愈危矣。自亡儿逝后,合署染此病者几至十人,惊弓之后, 益惶迫不知所从。适明府杨公,自澆水来,出其尊甫栗山先生所著《寒 温条辨》见示,其言伤寒温病之别也,曰伤寒得天地之常气,风寒外 感,自气分而传入血分;温病得天地之杂气,邪毒内入,由血分而发出 气分。又曰伤寒治法急以发表为第一义,温病治法急以逐秽为第一义。 又曰伤寒不见里证,一发汗而外邪即解,温病虽有表证,一发汗而内邪 愈炽。其言明白洞悉,如易牙之辨淄濯,如离朱之分五色,如冰炭之不 同气,南北辕之不相及也,而要归仍本于仲景伤寒用温覆消散,温病用 刺穴泻热之两言,盖直以其一心之精微,与古人相揖让于千载之上,每 7 向无字句处千搜万索,钩其玄微而显出之。呜呼至矣!智反复细读,旷 若发矇,急以其方治家人之病,无不应手而愈。呜呼!使智早见此书, 儿之亡或犹可道,然因此书以救吾家之多人,则凡病此而获免者,皆先 生之赐也,先生之德其可忘耶?又据其方合药,施诸外人,凡以温病来 告者,予之药无不霍然起目,踵门求药者至数十百人。因念先生是书, 旷代宝书也,智于先生之德,无以为报,爰捐资付镂木之工,以广其 停 传,俾后之治温病者,悉据是书以治之,活人之数当过于于公矣,则先 生之德,岂不更大也耶。金陵医士周杓元顷见是书,即先录副本以去,见今治温病,赫然有效,使见此书者,皆如周君之信而是式也, 民生其有赖也夫。

乾隆五十年十一月朔日 北平孙宏智叙

世尝谓伤寒家,如戴复庵偏于温补,刘河间偏于寒泻,是殆循迹以 求,而未深尝其味者。盖复庵以伤寒汗下失宜,寒凉太过,始为热中, 末传寒中,诚得治伤寒坏病之要诀,而非偏于温补也。河间以伤寒为杂 病,温病为大病,特制双解、凉膈、三黄石膏表里两解,诚得治温质郁 热之要诀,而非偏于寒泻也。各擅其胜,易地则皆然矣。不得要领,而 动相非议,又何怪人异其旨,家异其学耶!余才浅学疏,未入阊奥,惟 是博考先哲议论,零星辐臻,详辨温病脉证与伤寒大异,病分常气杂 气,治分气分血分,与夫阴阳寒热,表里虚实,条分缕晰,而理归一 贯,其论证处方,于先哲之隐深者明显之,诘屈者流利之,以就浅近 非,故点金成铁也。将使因证检书,而求治方者,寒温补泻各适其宜, 不至多歧而惑,则幸甚。

戊子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春 栗山琳书

目录

伤寒瘟疫条辨卷一

治病须知大运辨

脉义辨伤寒脉

证辨温病脉

证辨温病与伤寒根源辨

温病与伤寒治法辨

行邪伏邪辨证候辨

寒热为治病大纲领辨

发表为第一关节辨

温病非时行之气辨

温病是杂气非六气辨

杂气所伤不同辨

杂气有盛衰辨

温病瘟疫之讹变四损不可正治辨

六经证治辨坏病辨

两感辨

伤寒合病并病辨

温病大头六证辨

伤寒瘟疫条辨

卷二

阳证

阴证

阳证似阴

阴证似阳

阳毒

阴毒

表证

表里兼证

里证

下后脉反浮

下后脉反沉

下后脉反数

下后身反热

下后反痞

下后邪气复聚

急证急攻

发热

恶寒

恶风

头痛

身痛

不眠

多眠

自汗

盗汗

头汗

手足

心腋

下汗

结胸

痞气

腹满

小腹满

腹痛

烦热

潮热

往来寒热

谵语

郑声

发狂

发斑疹

发黄

蓄血

衄血

吐血

伤寒瘟疫条辨卷三

头目眩

咳嗽

口燥咽干

咽痛

渴漱水不欲咽

呕吐

短气

呃逆

蛔厥

厥逆

大便自利

大便脓血

小便不利不通

小便自利

心悸

肉瞤筋惕

舌卷囊缩

循衣摸床

烦躁

懊𢙐

怫郁

郁冒

动气

脏结

狐惑病

百合病

主客交病

妇女伤寒温病

热入血室

妊娠病

产后病

小儿温病

复病伤

寒瘟疫条辨卷四

医方辨引

医方辨

伤寒瘟疫条辨卷五

医方辨引

伤寒瘟疫条辨卷六

本草类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