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时系统和日常系统

 昵称44943940 2020-02-22

前天看了北大历史系罗新教授的一篇访谈,有很多有价值的思考。今天就已经看不到了,很可惜。其中一些观点,我认为不应该局限于学术上的讨论,如果能被更多普通人看到,反思,吸收,会帮助我们变得更好。我写这篇文章,想在罗教授的基础上,从个体的视角阐发其中之一。

文章的一个讨论主题是语言。它指出,我们习惯用一种「战斗」状态下的语言框架,比如:消灭,斗争,敌人,毫不留情(absolutely no mercy)。这种语言会带来一定的风险,当然也有好处——后面这半句是我加的,但我觉得很重要——好处我们都非常熟悉:效率高,能量大,人心齐。

风险在于,它给极端行为赋予了某种合法性,也就是所谓的「战时法律」,「特事特办」。

这次疫情期间,我们见过很多这样的例子。有一些破坏行为,信息封锁,侵犯财产和隐私权利的决策,因为在「战疫」的大背景下,就显得理直气壮,不容讨论。个中情况当然很复杂,但如果问这中间没有超出分寸的,弊大于利的,甚至是错误的操作?我想大家心里都有数。但现在是「战时」,这些行为就具备了最高合法性,为了胜利而「不惜一切代价」是不容争议的最高价值(哪怕这个「代价」就是你我)。这是战时语言的暗示。

语言具有强烈的暗示性。乔治·莱考夫有一本书叫《别想那只大象》,讨论这个问题讨论得很精彩。他是一位认知语言学家,也是美国政府的智囊团,致力于研究语言为思考设定的框架。他举例说,小布什上台之后,提出过一个「税收缓解(relief)计划」,民主党试图反对这个计划,却不得人心。问题就出在「缓解」这个词上。既然叫做「缓解」,那就意味着有痛苦和灾难,消灭痛苦的人是「英雄」,反对的人自然就是「坏蛋」。——那么,假如换一个语言框架,把同样这个东西叫做「财政紧缩计划」,你觉得会怎么样?

我经常举的例子是,如果你和一个人观点不同,你说:「我们俩的观点正好互补」,你们就可以相谈甚欢。你说:「我不同意你的观点」,就可以心平气和地讨论。但如果你说:「你这是三观不正」,你们就会开启争吵。这就是语言造成的影响。更极端的时候我们说:「你这样想,非蠢即坏!」,甚至认定对方是洗地,带节奏,受到别有用心的势力指使,这就在无形中使用了「战时语言」的框架。这种框架下我们只会吵得两败俱伤。

现在我想把这件事稍微展开一点:

战时语言本身并没有错。它驱动的这套应对机制,是一个民族经历过漫长岁月的演化之后,保留在文化中的一种求生策略。所谓「不惜一切代价」,「毫不留情」,都具有生存层面上的价值。

我在《害怕的时候都会犯蠢》讲过,人有两套反应系统,用来应付不同的情况。一套比较慢,思虑周全,是在相对安全的环境里起作用的另一套用来应付紧急状况,追求的是速度和力度。丹尼尔·卡尼曼把它们叫做「慢系统」和「快系统」。你也可以叫「日常系统」和「战时系统」。战时系统的任务就是求生,它不经济,也不聪明,它的目标是活下去。一个人在生死存亡关头必须壮士断腕,不能怕疼;面对敌人要凶狠,除恶务尽。否则这个人活不到现在。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遇到危险,通过我们的语言唤起战时系统的应对模式,最大限度地争取存活,可以被看成是一种正面的能力。

但我们要知道,它只是一套临时的应对模式。

这是重点。作为一种语言和思维偏好,它不能常态化。不能在任何时候都给「不惜一切代价」,「毫不留情」的思想开绿灯。很多时候我们必须权衡轻重:代价是什么?哪些代价不可以忽视?哪些情况应该留情?中间的分寸怎么把握?——这是在和平,安定的,生存危机不明显的情况下思考的。这时我们不只是要活着,还要学习,要发展,要建设。要学习,就需要反思;要发展,就需要自由;要建设,就需要对私人权利的保障和尊重。

它是另外一套语言,另外一套应对系统。

我们把它叫做「日常语言」或者「日常系统」。在这个系统里,我们相对更推崇的是审慎、自由,和多元:多分辨,多尝试,多反思,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我们不急着下结论,我们会说「慢慢来,不着急」,我们鼓励试错,「错了也没关系,重新再来就好」,鼓励不同的声音,因为「兼听则明」,也尊重每个人的利益,「这事取决于你的个人意愿,不强迫」。这些话在打仗的时候不会说,但放到平常就意义重大。人在这种状态下感觉更幸福,更有干劲,从神经功能上看也更聪明。

往上说,两种系统的区分包含了宏观层面,社会的层面。往下说,也包括每个人的个体反应层面。对每一个普通人来说,了解这两种系统,认识自己在不同系统中有不同的策略,这是有好处的。

这只是一个基础。里面还有很多问题不清楚,有待完善,有些是专家学者要考虑的,比如:

  • 战时系统的启动标准是什么?谁负责?是否有一套标准化(合法)的启动程序?

  • 战时系统如何建立更明确的运行规则?

  • 什么情况下可以回归日常系统?

  • 群体层面和个体层面有什么区别?

  • 如何帮助人更顺畅地在不同系统间切换?

  • 战时的应对策略还有没有优化空间(社会的、经济的、公共卫生的考量)?

  • 是否需要将一定程度的「危机」常态化,类似于消防演习,以提高应对能力?

之类。这些问题可以留给专业讨论,但对于普通人来说,我们至少可以学会对自己说出来的每句话有觉察,有要求。这对每个人都会有好处。当我们脱口而出「不惜一切代价」,「毫不留情」的时候,如果注意到这些用语,知道这是在特殊时期,生死危亡关头才讲的话,而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那我们回到常态的生活之后,就可以更有意识地克制这些语言,慢一点,柔软一点。避免犯更多的错误,也避免刺激自己和身边的人不得安宁,时刻活在危机四伏的想象里,延误正常的生产建设。

我希望这篇文章对你有这样的作用。

语言、心理状态,和决策,这几者是相辅相成的。某种心理状态导致我们偏好某一类语言框架。反过来说,有意识地改变我们的语言框架,也可以激活不一样的心理反应系统,进而影响更高的决策对此有兴趣的,推荐你读《别想那只大象》)。所以,这不只是几个学者无足轻重的议论,这是和你我息息相关的生活。你活在一个怎样的世界里,就会讲怎样的语言。反过来说,改变自己说话的方式,也就是在为自己想要的世界投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