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中医绝招排出结石,无一例复发!保存45年的秘方,太有效了.

 邹沁洋 2020-02-22
症状:右上腹剧烈疼痛,恶心呕吐,甚或有不同程度黄应及商热,发作时间短暂,也可延及数小时。
秘方:
1.大枣50克,茵陈60克,放在一起用水煎服,吃枣,喝汤,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
2.中医艾灸胆囊穴、阳陵泉穴、胆俞穴、肝俞穴、日月穴、期门穴,每日1次,每次15分钟。
我的一个侄女,由于工作繁忙,每天来不及吃早饭就去上班了,到了中午,又会吃一些荤食,工作闲暇时,还会吃点甜点什么的,久而久之,开始出现右上腹持续疼痛,尤在吃完东西后加重,疼痛往往会放射到右肩。前两天休假在家,吃完饭后腹部疼痛难忍,还伴有呕吐,被家人送到我这里,诊断为胆结石,并安排了碎石治疗。
我们都知道,胆结石是一种顽固性疾病,很多人碎石后没过几年,新的结石又出现了,为了防止结石复发,我又给她开了一个药方,即取大枣50克,茵陈60克,放在一起用水煎服,吃枣,喝汤,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

中医认为,胆结石是由于脾胃虚弱,酿生痰湿,瘀血内停,瘀而化热,煎熬胆汁以致痰浊,瘀血相互胶结而成结石。大枣,具有补虚益气、养血安神、健脾和胃等功效,《神农本草经》中说:“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助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茵陈具有保肝利胆、清热止痛的功效,《本草正》中说:“茵陈,用此者用其利湿逐热,故”能通关节,解热滞,疗天行时疾,热狂头痛,利小水。”两者配合在一起,具有益气养血、去湿热、利胆化石的功效,治疗胆结石正对症,对预防胆结石再次发生具有很好的疗效。
传说华佗给一位患了黄疸的人治病,苦无良药,无法治愈。过了一段时间,这个病人突然好了,华佗忙问他吃了什么药?病人指着一种绿茵茵的野草说:“没吃什么药只吃了它。”华佗一看是青蒿,便到地里采集了一些,给其他黄疸病人试服,但试了几次,均无效果。华佗又去问已痊愈的病人吃的是几月的蒿子,他说三月里的。华佗醒悟到,春三月阳气上升,百草发芽,也许三月蒿子有药力。第二年春天,华佗又采集了许多三月间的青蒿,给黄疸病人们服用,果然吃一个好一个,但过了三月青蒿却又没有功效了。为摸清青蒿的药性,第三年,华佗又把根、茎、叶进行分类试验。结果证明,只有幼嫩的茎叶可以人药治病,并取名“茵陈”。这就是“华佗三试青蒿草”的传说。他还编歌供后人借鉴:“三月茵陈四月蒿,传于后人切记牢。三月茵陈治黄痨,四月青蒿当柴烧。”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茵陈可以治疗黄疸,进一步说明了它的保肝利胆功效。
有的病人会问:“除了饮食可以预防胆结石再次复发外,还有其他方法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艾灸就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具体操作如下:
1.取穴:取胆囊穴、阳陵泉穴、胆俞穴、肝俞穴、日月穴、期门门六6个穴位。
胆囊穴位于小腿外侧上部,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直下2寸,具有利胆通络的功效;阳陵泉穴,位于小腿外侧,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具有降浊除湿的功效;胆俞穴,位于背部,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具有外散胆腑之热的功效;肝俞穴,位于背部,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具有疏肝利胆、降火、通络利咽等功效;日月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乳头直下,第七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具有收募胆经气血的功效;期门穴,位于胸部,乳头直下,第六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具有健脾疏肝、理气活血的功效。

2.方法:将姜片切成片状放在上述穴位上,艾柱放在姜片上,即可。每日1次,每次15分钟。
当然,良好的生活习惯对胆结石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比如注意情绪的调节,让自己时刻保持欢快的心情;在饮食上,一日三餐有节制、荤素搭配均匀、少饮酒等,抓住细节,赶走结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