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池学书,池水尽墨”——书无百日功

 鸿墨轩3dec 2020-02-22
书法屋 2020-02-20 04:54:44
“临池学书,池水尽墨”——书无百日功

(一)

读书渐多,方知“书无百日功”之说早已流传,早到一千多年前的唐朝。中唐书家徐浩(703—782)写过一篇《论书》,评前代书家,谈学书方法,最后一段提及“书无百日功”这句话,他说:

张伯英临池学书,池水尽墨。永师登楼不下,四十余年。张公精熟,号为“草圣”,永师拘滞,终著能名。以此而言,非一朝一夕所能尽美。俗云“书无百日工”,盖悠悠之谈也,宜白首攻之,岂可百日乎!

徐浩与颜真卿(709—785)同时而稍长,书法齐名。代宗大历(766—779)年间,两人并称“颜徐”。

徐浩以张芝、智永为例,认为书法“非一朝一夕所能尽美”,指斥“书无百日工”是毫无根据的“悠悠之谈”,可知当时俗传“书无百日工”意为速成。徐浩深知学书甘苦,岂能相信这等“白日梦”,可谓是悠悠之谈绝于智者之口。文言的“悠悠之谈”,用今人的大白话说,就是“忽悠”。

“书无百日工”一语,源自托名王羲之的《笔势论十二章并序》。传世文献中,这篇谈论笔势技法的文章,最初收录在晚唐人汇编的《墨薮》里,却题为《笔阵图十二章并序》。篇首的序文,一副王羲之向王献之私授秘诀的口吻,末有这样一段话:

今书《乐毅论》一本,及《笔势论》一篇,贻尔之心,勿播于外,缄之秘之,不可示诸知友。穷研篆籀,省工而易成。纂集精专,形彰而势显。存意学之者,两月即见功成;大无灵性者,百日亦乱其本。

北宋朱长文《墨池编》、南宋陈思《书苑菁华》都收录了这篇王羲之《笔势论》,都有序文,也有关乎“书无百日工”的那段话。

《墨池编》本曰:“存意学者,两月可见其成;天灵性者,百日即知其本。”《书苑菁华》本云:“存意学者,两月可见其功;天性灵者,百日亦知其本。”这段话夸耀笔势秘诀的功效,短则“两月即见功成”,长则“百日亦知其本”。如此“神话”,就有人信,如果做不到,只能自责驽钝。好事者欣然于“功省而易成”之意,简缩为“书无百日功”的口头禅。世俗相传,耳食者不问究竟,所本的那段话反而不为世人所知了。

“临池学书,池水尽墨”——书无百日功

《书谱》(局部)

朱长文《墨池编》收录多篇托名王羲之的论书文章,他加了一条按语提醒读者:“晋史不云羲之著书言笔法,此数篇盖后之学者所述也。今并存于编,以俟详择。”唐宋人既知《笔势论》非羲之所作,却又存目或录存其文,原因之一,当是看重其实用价值。

“临池学书,池水尽墨”——书无百日功

《笔势论》的流传,贯穿唐朝始终。唐人的传抄本,现在只能看到一个残本,估计是唐末抄本,二十世纪初才发现,在偏远的敦煌莫高窟石室,旋流失海外,现藏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编号P .4936)。残本的幅面不大,纵约二十九厘米、横约四十一厘米。存二十行,每行二十四字上下;正文单行,有双行小字夹注;行文鄙俗,笔迹不佳。因首尾俱残,篇首是否有序文,不得而知。这件抄本出现在西北边鄙,可见当年《笔势论》流传之广。

(二)

曾经想,古人生活在毛笔书写时代,七八岁就学,开始习字日课,练到十七八岁,作字应该熟练自如。于是留意古代书家早年学书的记载,存心收集书家早年书迹,所见不多,某些为世所重的名家还留有踪迹,却不是我想象的那样。

东晋王羲之,历代推崇,冠为“书圣”。少学卫夫人,年限不详。去羲之未远的刘宋时代,虞龢在《论书表》里说到,羲之少年之迹“既不足观,亦无所取”,不如同辈的庾翼、郗愔。他的章草书,练到三十二岁才逼似张芝,庾翼叹为“顿还旧观”。

“临池学书,池水尽墨”——书无百日功“临池学书,池水尽墨”——书无百日功

唐朝颜真卿传世的楷书,过去以四十四岁所写《多宝塔碑》最早,笔力外耀,笔画方板,结字欹侧,未若五十岁之后的成熟面貌。近年出土的颜真卿楷书《王琳墓志》, 三十三岁所写,笔力未能遒劲,结字周正平稳,却稚嫩。此前的水准,可想而知了。

“临池学书,池水尽墨”——书无百日功

北宋黄庭坚的书迹,最早一件是一九七三年出土的行楷《王纯中墓志》,为四十三岁时手笔,与苏轼书法极相似。黄庭坚四十一岁时由地方调入秘书省为校书郎,结识苏轼,成为“苏门四学士”之一,此时“学书于东坡”。苏轼也说:“黄鲁直学吾书,辄以书名于时,好事者争以精纸妙墨求之。”此前,黄庭坚学过王安石的字,他说“见少年时书,便自厌”。

(三)

也是在明朝,嘉靖年间著名书家丰坊(1492—1563 ?)专为学书者撰写了一篇《童学书程》,订出详细的学书次第:

楷书:八岁至十岁学唐人大楷,十一岁至十三岁学唐碑中楷;十四岁至十六岁学魏晋小楷。

行书、草书:十七、十八岁学王右军行书《兰亭序》;二十一岁学章草《急就篇》;二十一岁至二十四岁学右军草书;二十五岁学唐人大草。

篆书:十三岁开始,至十七岁,以秦小篆为主;学古篆,十八岁开始,至二十三岁,由《石鼓文》而钟鼎文。

八分隶书:二十四岁到二十五岁,由唐隶而汉隶。

按这个兼习各体的理想化童学书程,自八岁而二十五岁,长达十七年。这是练就基本功的年限。丰坊说:“所限年数,止为中人设耳,若天资高者,十年之功可了众体。”十年也不短。

其间,练习楷书的时间最长,八岁至十六岁,前后八年。但是,在这个年龄段,文徵明、董其昌的楷书不佳,二十岁前后还在发愤攻习楷书。一般人“童学”阶段的学书状态,可想而知了。因此,古代所举幼学颖悟之神童,其才在咏诗,其学在饱读,其能在弈棋,而未见书法神童。

书法是读书人日常手艺活,尽管历来视为“末技”、“小道”,但古今书家并不相信学书“百日”即能功成的捷径。共识也是有的,即学书的关键在用笔、结字,过此两关,才算入门。

清初书家杨宾《大瓢偶笔·论学书》还提到:“学书有二诀,一曰执笔,一曰用意。”知此二诀,“加以习之勤而用之熟,不出三年,可以纵横上下,奴视宋元矣”。这个“三年”之期,在跨过初学阶段进入成年之后,前提是,已得执笔用笔之法、以意驭笔之方,并且“加以习之勤而用之熟”,而后熟能生巧。至于在成年后哪个年龄段,二十岁之后还是三十岁之后,甚至更晚,因人而异。董其昌有段自述,或可做个注脚:“余十七岁时学书,初学颜鲁公《多宝塔》,稍去而之钟、王,得其皮耳。更二十年学宋人,乃得其解处。”如此算来,年近四十了。

古代书家学书有得,都在成年之后,张芝、钟繇、“二王”概莫能外。

学书无止境,故徐浩主张“宜白首攻之”,杨宾也说:“百艺率三年可成,独书用毕生之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