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疫情之下:放弃自律,是一个人废掉的开始

 music米妮 2020-02-22
有人说:这次疫情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人性,也照出了真实。




撰文/柳条
编辑/小叶
出品/马孔多跑步研究室


01  

如果想让一个人废掉,那就让他闲着


春节期间跟大姨视频拜年,聊聊家常。
 
视频那边大姨一家刚吃完饭,我问:才11点多就吃午饭,这么早?大姨说到:这哪是午饭,是早饭,你表弟昨晚打了一晚上游戏,说了好几次让睡也不听,睡到现在才起床。
 
果然,坐在大姨旁边的表弟尴尬地笑了,嫌弃大姨又爆他黑料。因为平时跟表弟很熟,又跟他闲聊了几句。他告诉我,因为不让乱出门,这段时间他从刷短视频刷到脖子酸,到睡觉睡到腰疼,这几天又跟同学网上打游戏到深夜。
 
我随口问了句:除了吃睡玩,就没别的事儿了,寒假没有作业吗?表弟笑了笑:现在大二我们专业哪有作业,假期那么长又不让出门,闲着也没事,不然要干嘛?
 
听到这句话时,我沉默了。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普通的我们成了失去自由的人,有限的空间与重复的生活,让很多人觉得这个漫长的假期闲到无聊。
 
当一个人无聊至极,情绪开始掌控大脑,为了打发时间,哪里能让他们瞬间获得短暂的快乐,他们就会往哪里钻。那就快活吧,反正有大把时光。
 
2020年春节对于中国大部分企业来说,寒风凛冽,然而却有一个行业热火朝天,那就是网络游戏。20亿元,这是《王者荣耀》除夕一天的流水。
 
据报道,春节期间《王者荣耀》的峰值DAU(日活跃用户数量)在1.2-1.5亿之间,创历史新高;《和平精英》的峰值DAU在0.8-1.0亿之间,也创历史之最。
 
其他游戏也很火,“玩吧崩了”“玩吧又崩了”曾一度冲上微博热搜榜。


看到这些数据,不由震惊:上亿年轻人,在这个疫情笼罩的漫长假期,不约而同地用游戏打发时间。适度娱乐无可厚非,但很多人却忘了三餐,忘了昼夜,忘了新年list中的读书计划、健身计划……而沉溺于种种的廉价快乐当中无法自拔。
 
有人说,想要看一个人是否优秀,那就看他闲下来做什么。
 
沈从文曾说:我一生最怕闲,一闲就把生命的意义全丢去了。他的学生汪曾祺曾这样描述他:冬天屋里生不起火,用被子围起来,还是不停地写。
 
你之前是否抱怨自己太忙,没有时间静下来好好读书,好好思考,可是现在给你大把的时间,你是否抓住了?
 
爱因斯坦说:“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当你放弃对时间的自律,沉迷于消耗性的事物,而很少做创造性的事情时,正是一个人废掉沦为平庸的开始。而真正有格局的人,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懂得把握时间,精进自己。
 

02 

限制你运动的不是场所,而是你懒

 
疫情之下,尽管很多人沉迷在娱乐中无法自拔,但还是有些人始终自律而清醒地活着。
 
没有操场、没有器械,体能还能练吗?河南开封正在读高三的体考生张英魁也面临这个问题。因疫情学校延期开学,体育招生考试又迫在眉睫,体能一两周不练,身体素质保持不住,之前的努力岂不白费了?

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他爸爸帮他从村子里借来的两个六七十斤的汽车轮胎和农用板车轮毂,成了他的训练器材。腿部训练没器械,爸爸就亲自上。


早上7:30起床,8点开始晨训;8:30吃早饭,饭后开始晨读和学习;下午2点到5:30,继续体能和力量训练。

他说在家也不能松懈,自己的目标是北京体育大学,冲击一下,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吧。
 
有网友评论:所以说,限制你健身的从来不是场所和其他的,就是你自己懒。
 
是否记得之前为了不跑步我们总给自己找一些借口:今天上班太累了,外面太冷了,没有人一起练我坚持不下来……而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更是有了心安理得的理由。
 
李开复说:“千万不要放纵自己,给自己找借口。对自己严格一点,时间长了,自律便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你的人格和智慧也因此变得更加完美。”
 
深以为然。对于真正热爱运动的人来说,办法总比困难多。
 
杭州一跑友,绕床6450圈跑完50多公里;西安一大神客厅跑了100公里;70岁老兵耿孝忠,室内完成了13场全程马拉松;还有跑者在家办起了室内马拉松赛;一些很少做力量训练的跑者,居家练起了核心……
 
只要有一颗想运动的心,哪里都能变成训练场。


 

03 

灾难之时,也是修行之日

 
2月6日,武汉方舱医院正式启用当天,这张照片感动了很多人:
 

作为感染了病毒的轻症患者,这位年轻人还能定下心来专心致志地看书,不得不让人佩服。

据媒体报道,这名男子姓付,武大博士毕业后去美国深造,目前是博士后,在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教书。这次他回武汉探望父母,没想到和家人都被感染了。而他手中在读的书是《政治秩序的起源:从前人类时代到法国大革命》。
 
一个人的淡定从容和优秀,不是没有理由的。有些网友这样评论:
 

这不由让我想起了英国作家毛姆的一本书:《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一本书就如同一个精神的小宇宙,总会给人带来无穷的慰藉。静静地读书,也是一种“治疗”;内心安宁也是一剂抗疫良药。
 
我们常常用浮躁代替了思考,用焦虑代替了行动,然而居家隔离的日子,也是闭关修行的日子,不要忘了:读书才是门槛最低的高贵。这次疫情再一次让我们看到了知识的强大。
 
84岁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79岁建筑学家火神山医院总设计师黄锡璆,73岁传染病学专家李兰娟……他们虽然七八十岁的高龄,却在国家危机时刻,冲锋在前。

 
还有上海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很多看过他在CC讲坛讲病毒的视频的网友这样评价:

“什么是专家这才叫专家。”
“所有问题都是脱口而出,而且都给你解答得明明白白的。”
“我终于知道了什么叫‘把厚书读薄’‘深入浅出’了。”


年龄不是财富,才华却是高山,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会是。
 
疫情当下,不要放弃自律、放弃严格要求自己,灾难之时,也是修行之日,找点事做,找本书读,去遇见更好的自己,成为建设者,而不是堕落者。


04 

对未来的真正慷慨,是把一切献给现在

 
“我好想出去跑步呀~”这可能是这段时间跑友们最想做的一件事。
 
你是否也有这种感觉:觉得之前生活平淡如水,每次出去跑个10公里、20公里也是寻常,而现在跑个5公里也要绞尽脑汁,才知道以前的奔跑时光是多么平凡可贵。
 

这时跑步似乎回归了最初的本质:只是想跑,不为攀比,不为较劲,仅仅因为不跑就难受,仅仅因为想出去呼吸一下外面的新鲜空气,或许偶尔发现公园的腊梅开了,小草冒出了绿芽,你笑了笑,心想着春天快来了……
 
是呀春天快来了,疫情也该快结束了吧。记得有位记者采访上海第一批援鄂专家钟鸣,问他:“疫情过了之后您第一件事想做什么?他说:

我想去平常的上一天班,
我想平常的过一个周末,
然后重新体味一下过去每一天每一天,
我并没有意识到
这么重要的、这么珍惜的平凡的生活,
是那么的重要,那么的可贵。
我下次还要回来,
我要脱掉口罩,自由地呼吸着武汉新鲜的空气。


等疫情过去,你最想做什么?有跑友说的好: 

  • 等到恢复正常,我会好好坚持跑步,经此一“疫”,我更加明白了身体的重要性;
  • 等到恢复正常,我不会再跟别人比跑量比速度,我跑步只为了自己,只要坚持锻炼,人生总是有意义的;
  • 等到恢复正常,我会坚持晨跑,去看清晨第一缕阳光,去听清晨露珠滑落的声音;
  • 等恢复正常,我不会在为了跑步而忽视家人,我会把生活和爱好平衡好。



如果说这场疫情让我们明白了什么,那可能就是:身体的重要和平凡的可贵吧。这一年才开始,好像全世界就一直在提醒着你,学会珍惜:珍惜家人,珍惜时间,珍惜阳光,珍惜空气,珍惜平凡的生活,珍惜自在能跑的日子。那么当下呢?
 
加缪在《鼠疫》中说:“对未来的真正慷慨,是把一切献给现在。”
 
所以,也请珍惜现在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