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点 | 赵昭:做东的范儿

 老鄧子 2020-02-22

吃过很多次请,偶尔也做东。待客之道实在不懂,久而久之,见得多了,也颇有山高水低的感慨。

有客光临,门楣生辉。竭诚款待,地主之谊。热情都是洋溢,礼仪力求周至。谁做东都是这样想的。客人们享受主人的尊重和美味,自然是发自心底的舒坦和感激。

七零年正月初三,妻子的续大姨请新姑爷吃饭。天年不好,家家拮据。菜不多,四凉四碗。烫酒一壶,酒盅红糖一小撮,陪客的只有老姨夫一个人。大姨夫满酒,欠身,伸手护壶口。我见状慌忙欠身做掩杯口感谢状。布菜谨让,谦逊回礼。我极尽古典小说涉猎到的饮食礼仪点滴常识应对。虽然有点拘谨,却备感新姑爷的受人抬举。平生第一次微醺。

七三年冬,在北关中学代课,兼职电工。爬电杆架电线。中午学校管饭。适逢学校招待“检查团”酒宴款待,我们有幸随喜沾光。那时,依旧饿肚。学校清廉,陪客的只是张书记讳盈陆。三桌。张书记举杯依主次挨桌敬酒一巡,礼周酒未抿。回到主位,屡屡布菜让菜,一箸不曾入口。笑吟吟举止得体,情殷殷满堂喧哗。当时的张书记,三八老干部,“抗大”学员,个菜菜正县团级。

八二三年吧,同校教师常日新请吃饭。大家炕上言笑晏晏,常日新端坐对面凳子上,春风满面,劝酒添菜,热情恭敬,彬彬有礼。退伍军人,正襟危坐,愈觉谦和。

社会进步,文明礼貌自然应该进步才是。这样的现象本不该稀缺。也许是“家不叙常礼”亲近的人无须客气?然而偶尔一遇,油然而生敬意。

昨天中午,老同学祁兆武和夫人款待我们数人家宴。饭菜精致齐楚,味正色鲜。纯正的老朔州传统。口颐生香已是难以言表,礼仪风范尤其令我感沛。都是老同学,又都是古稀之年,平常厮混玩笑无所不为。酒席筵前却不苟规矩。三嫂端菜上饭不误招呼我们一顿饭未曾落座,热情似火忙而不乱,三哥面色蔼蔼关顾同学祥和周到。亲切殷勤,霭霭如春风十里。笑语满堂,实在是宾至如归。

尊敬未必是因为客人多高多贵,文明是骨子里几代人传承下来的教养修为。

做东如此,何以客气为?

是为记。

(责编:付建慧

A

编者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