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中四关之:大散关

 成博士旅游频道 2020-02-22

(一)背景知识

前面说过,大秦岭是青藏高原以东最高的山脉,对于古人来说,简直就是不可逾越的天堑。

不过你不能不佩服中国古人,他们不仅开辟了六条秦岭通往南方的道路,而且居然找到了最优路径!

这两条最优的路径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陈仓道和褒斜道。两者都无需翻越太高的海拔,就可以越过秦岭主脊,到达汉中盆地。

陈仓道,又名故道、嘉陵道。从陈仓向西南出散关,沿嘉陵江上游(故道水)谷道至今凤县,折西南沿故道水河谷,经今两当(汉故道)、徽县(汉河池)至今略阳(汉嘉陵道)接沮水道抵汉中,或经今略阳境内的陈平道至今宁强大安驿接金牛道入川。另外一条是褒斜道,我们后面再讲。

看地图你就明白了,嘉陵江和褒河对于沟通关中和巴蜀地区的重要性。陈仓道比褒斜道更有优势。陈仓道只要找到嘉陵江,就可以直通巴蜀。理论上,只要找到嘉陵江源头,不借助任何导航设备,傻子也可以沿着嘉陵江一直走到重庆。

所以,古人从关中入巴蜀,大部分走陈仓道或褒斜道。只要沿着河逆流而上,到水源尽头的时候,翻过一个不高的秦岭垭口,找到通往南方的褒河或嘉陵江,就再也不会迷路了。

大散关就是扼守这条交通要道的秦岭隘口。所以它非常重要,秦人的西关。正如《史记》所载:“北不得无以启梁益,南不得无以固关中”。

历史上,巴蜀地区军事力量弱于北方,巴人和蜀人对秦人主要采取守势,因此大散关作为防御南方军事力量的功能没有怎么发挥。反而是从关中征伐巴蜀,一般会从这里南下。从交战结果来看,关中地区占据绝对优势。

战国时,秦将司马错通过陈仓道出兵灭蜀,成功。关中赢一局,1:0

秦末,刘邦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自汉中北伐关中,成功。勉强把当时的刘邦算南方,秦岭南坡赢一局。1:1

东汉末年,曹操征伐张鲁,张鲁投降。关中再赢一局。2:1

那一次,曹操路过大散关,心情一定是极好的。他写了一首《晨上大散关》。

“晨上大散关 ,此道当何难!

晨上散关山,此道当何难!

牛顿不起,车坠谷间。

坐磐石之上,弹五弦之琴。

作清角韵,意中迷烦。

歌以言志,晨上散关”

三国时,诸葛亮北伐,双方谁也没有彻底打败对手,勉强算个平手吧。

三国后期,曹魏伐蜀,关中赢。3:1

所以说,从巴蜀伐关中的战争,似乎没有怎么成功过。也就刘邦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成功了一次。

不过一直到南宋前,大散关的战略意义主要是对关中和巴蜀地区来说的。南宋的时候,宋高宗逃至临安(今杭州)后,决定放弃淮河一线,退守长江,固守半壁河山。金人占据了今天秦岭---淮河以北的所有土地。由于在正面战场一时半会很难突破长江天险,加上韩世忠等顽强的狙击,金人遂改变战略部署,将全面进攻改为东守西攻,集中力量进攻川陕,企图控制长江上游,为迂回包围南宋创造条件。

大散关的战略意义一下提升到了影响南宋生死存亡的高度,瞬间成为战场的焦点。

金人的统帅,是金兀术。南宋的守将,叫吴玠。双方对垒数年,力量占绝对优势的金人终于没有突破大散关。大散关不失守,对于偏安的南宋政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今天似乎没有几个人知道这个人,很大程度上主要是因为岳飞关注度更高,抢了他的风头。

在这场持久战当中,陆游有机会亲临大散关前线。有一天,他站在大散关关口,眺望着已经沦陷的关中盆地,感慨万千,写下了一首诗。800年后,这首诗入选了语文课本。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后来的蒙古人,思路比金人开阔的多,借道青藏高原,先灭亡了今天云南的大理国。之后两路夹击,秦岭也就无法阻挡蒙古人的步伐了。

民国时期,以陈仓道为基础,修了宝汉(宝鸡汉中)公路,作为川陕公路的一部分,也是今天S212省道的雏形。当时这是唯一一条沟通关中和四川的大道,因而十分繁忙,中共领导人周恩来、董必武、林彪等为国共合作抗战的事情,曾多次坐汽车走川陕公路路过宝鸡,重庆的知识分子、青年学生奔赴延安要经过宝鸡,然后转乘火车到西安再去延安。

解放后,第一条沟通西北、西南的铁路干线,还是选择了这条线,这条铁路叫宝成铁路。于1958年建成,是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这一路要穿越秦岭、巴山,施工难度非常大。尤其是穿过大散关这一段的时候,线路以30‰(每一千米提升30米)的大坡度急速爬升,为了克服地势高差,过杨家湾站后以3个马蹄形和1个螺旋形(“8”字形)的迂回展线上升,线路层叠3层,高度相差达817米。作家杜鹏程当年路过宝成铁路修建现场,写下了《夜走灵官峡》,不妨读一读,温习一下当年修建铁路的艰辛。

(二)实地考察

今天,大散关是陕西三关中唯一开发为旅游景区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A级景区,门票好像40元。

广义范围的大散关,应该包括秦岭垭口周围几十公里的范围。但目前的景区开发,其实只选择了当年的一个关卡二里关,范围非常小,所以难以代表雄浑险峻的大散关。

景区修了台阶路,所以很方便到达一个小山顶,再往上就没路了,也没有办法考察。所以关于大散关,我也只是参观过景区。下面各位可以跟着我的照片欣赏一下。

大散关景区入口在S212省道路边,从宝鸡过去大概20来公里。“古大散关”四个字,是当年主持修建川陕公路的总工程师赵祖康写的。



沿着台阶一路往上,会有烽火台、古战场这些景点。古战场那一带是参观重点,游人很多到此就结束参观了。






曹操的《晨上大散关》


再往上的登山步道,走的人就很少了。可以到半山腰的一个小平台,几个石桌石凳。登山到此为止了。


其实远处的垭口才是大散关。

站在高处往南看,秦岭山脉连绵不绝。中间一条细长的峡谷,峡谷边是川陕公路。还可以欣赏到峡谷的另一侧火车在山壁上螺旋式下坡。



关中四关到这里,介绍了其中的三关。抱歉萧关就暂时不写了,因为当初列考察计划的时候,因为萧关位于宁夏,没有进行实地考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