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艾灸】崩漏的灸法大全(纯干货,建议收藏)

 天下明医平台66 2020-02-23

导读:

崩漏是指妇女不在行经期间,阴道突然大量出血,或淋漓下血不断者,称为“崩漏”、“漏中”、后者称为“漏下”。若经期延长达到2周以上者,应属于崩漏范畴,称为“经崩”或“经漏”。

一.
疾病概述

一般突然出血,来势急,血量多的叫崩;淋漓下血,来势缓的, 血少的叫“漏”。崩与漏的出血情况虽然不尽相同,但其发病机理是一致的,而且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常相互转化,如血崩日久,气血耗伤,可以变成漏;久漏不止,病势日进,也可以发展成为崩。所以临床上常常崩漏并称。本病属于常见病,常因崩与漏交替,因果相干,致使病变缠绵难愈,成为妇科的疑难重症。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中的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生殖器炎症和某些生殖器肿瘤引起的不规则阴道出血。

本病病机主要是冲任不固,不能制约经血。引起冲任不固的常见原因有肾虚、脾虚、血热和血瘀。

二.
辨证论治

阴虚可以见到经血非时而下,出血量少或多,淋漓不断,血色鲜红,质稠,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手足心热,舌红,苔少,脉细数。

肾阳虚可以见到经血非时而下,出血多,淋漓不断,色淡质,腰痛如折,畏寒肢体寒冷,大便溏薄,面色浮肿,舌淡黯,苔薄白,脉沉弱。

脾虚可以见到经血非时而下,多如崩,或淋漓不断,色淡质稀,神疲肢软,气短懒言,四肢不温,食少乏力,舌淡胖,苔薄白,脉缓弱。

血热可以见到经血非时而下,量多如崩,或淋漓不断,血色深红,质稠,心烦失眠,渴萚冷饮,舌红,苔黄,脉滑数。

血瘀血热可以见到经血非时而下多或少,淋漓不断,小腹疼痛拒按,舌紫黯,上有瘀斑点,脉涩或弦涩有力

三.
艾灸偏方

偏方一

取隐白穴、三阴交穴、神阙穴、大敦穴、肾俞穴、合谷穴进行艾条灸,每穴每次悬起灸15 ~20分钟或实按灸6〜9壮。根据病情每1 次,7次为一疗程。

偏方二

取隐白穴、三阴交穴、阙穴、大敦穴、肾俞穴、合谷穴进行艾炷隔姜灸,每穴每次灸治10壮,艾炷如枣核大小。每日灸治1次,7次为一疗程。

偏方三

取隐白穴、三阴交穴、神阙穴、大敦穴、肾俞穴、合谷穴进行艾炷隔蒜灸,取大蒜10,捣烂如泥,压成圆形薄饼1个敷于神穴上,将黄豆大小的艾炷放置于蒜饼上,连灸1015壮,每1 次,灸至血止为度。灸后局部出现水泡者,按照常规处理即可。

以上三个偏方适用于肾阴虚、肾阳虚的崩漏(症状如上所述)

偏方

取隐白穴、三阴交穴、神阙穴、大敦穴、血海穴、水泉穴,进行灯火灸,每次用灯芯草灼灸隐白穴、大敦穴、三阴交穴,每穴每次爆灸3〜5壮2 ~ 3天灸治1次,3次为一疗程。

偏方五

取隐白穴、三阴交穴、神阙穴、大敦穴、血海穴、水泉穴,进行线香灸,每次用线香灼灸隐白穴、大敦穴、三阴交穴,每穴每次爆 3〜5壮,2 ~3天灸治1次,3次为一疗程。

偏方六

取隐白穴、三阴交穴、神阙穴、大敦穴、血海穴、水泉穴,进行火柴灸,每穴每次爆灸3〜5壮,2〜3天灸治1次,3次为一疗程。

以上三个偏方适用于血热的崩漏症状如上所述)。

偏方七

取隐白穴、三阴交穴、神阙穴、大敦穴、地机穴、太冲穴,进行艾炷无瘢痕灸。令患者端坐,两足并拢,用一根细绳将两足指并捆在一起,将黄豆大小的艾炷放置于隐白穴上施灸,灸至局部灼烫时,再坚持1〜2分钟即可去掉,再换新艾炷进行施灸。一般 灸5 ~7壮,如出血仍然不止时,可以再灸1020分钟。

此偏方适用于血瘀的崩漏症状如上所述)。

偏方八

取隐白穴、三阴交穴、神阙穴、大敦穴、足三里穴、脾俞穴,进行艾炷隔盐灸,取精白食盐适量纳人脐孔,使之与脐平,再取生姜 一片放置于食盐上,上放置艾炷施灸,艾炷如枣核大小,每次灸 5〜7壮,每天灸治1次,5次为一疗程。

此偏方适用于气虚的崩漏症状如上所述)。

【附注说明】

(1) 灸法对于治疗崩漏效果较好,一般灸治13次即可以见效。

(2) 绝经期妇女反复多次出血,需要做妇科检查,应替惕 肿瘤。

(3) 大童出血可以出现虚脱,经过灸治仍然不能控制时,速 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温馨提示:灸至发泡有感染风险,临床请慎重使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