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格林巴利重证案一则&让疗效为中医代言

 梅香斋21 2020-02-23

中医书友会第2342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格林-巴利综合征是一种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炎,严重者可影响呼吸、循环、神经等各系统,临床特点为四肢进行性、对称性、迟缓性的软瘫,可能与免疫损伤有关。王彦权老师对如此重症,将复杂问题简单化,辨为“太阴病”,选用理中汤,一个稍微动一下就要休克的病人慢慢地好转,可以自由活动,疗效好极了!或许还是有人会说:这个病有自愈的可能性,未必是中药的功劳。小编对此等言论,表示呵呵……疗效一直是中医的代言!(编辑/千诚)

方证对应,起死回生!(附:格林巴利重证案一则)

作者/王彦权

两月前的一天,接到一个求医电话,是病人儿子打来的,说父亲患“格林巴利病”,已辗转五家大医院住院,诊断都一样,可就是治不住,现在病人“吃不下,一天拉肚子无数次,不会动,在床上稍一抬头即翻白眼、面色苍白,就休克啦,一天休克七八次。”,问,能治不能治?我说:“不瞒你说,这洋气的病名,我第一次听说,不过,中医看病治病,和西医理论完全不同,如有信任,可来看看,可有一点,这么重的病,随时有生命危险,治好治不好,只要不埋怨,你就带病人来”,病人儿子说:“现在病情重,我们也知道,你放开治,结果不论好坏,不会找你麻烦……”。

初见病人,吓我一跳,病人躺在面包车后座上,头枕在其女儿腿上,见我来啦,用全身力气,想和我打声招呼,可头刚抬高一两公分,即面色苍白,又想休克,我赶紧示意他和家人不要让他动,血压一量,量不住,没血压,一摸脉,两手寸关尺,不是微弱,根本就没有,您也别不信,手摸不住脉,人还有口气,我也是第一次见到,病人妻子说,现在病人不敢动你也见啦,一动即休克,另外天天说肚疼,吃不下饭,有时还吐两口,拉肚子一天无数次,从得病到现在,就没停过。

我就问,这病咋得的?病人妻子说,7月23日,他想大便,但大便不出来,自己在家喝了点大黄叶子、蓖麻油,当晚拉的太历害,赶紧送医院,就这样,从县到市再到省,单省级医院去了三家,一共住了五家医院,住院二月余,越来越重。我一看各级医院病历,加起来有一本“解剖学”那么厚,这报告那报告,这数值那数值,看着头都晕。

附上其中一家医院的入院出院证,大家大概了解一下:

再附上病人面色及舌象(前几次看时病人太重,没拍,这是中药治疗20天好转后拍的)

人都拉来啦,病再重,只要有一线希望,咱中医人也不能坐视不管,管,咋管?“顽证痼疾,法循仲景”,还得从《伤寒论》中找答案。

《伤寒论》太阴证条文:“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咱再看看病人,吐、吃不下饭、拉肚子、肚子疼,这不是照着条文,症状都有啦。

您该问啦,那不会动,一抬头就休克,这条文上没有?如都照条文得病,病人自己也会治,咱中医也得动动脑子,您想,别说他是64岁的老人,就是棒小伙,拉两个月肚子,也起不来,“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吃不下饭,又吐又拉,谁受的了?

所以“误下伤及脾阳,温煦失司,运化失常,气血乏源”是这个病的病机,咱中医如给定个病名,那就叫“太阴病”,咋治疗?大阴病篇还有条文“当温之,宜四逆辈”,四逆辈,指四逆、理中、附子等汤而言,主要是热药,过下伤阳,胃肠太寒啦,用热药温一温,补一下。

我选的理中汤加了点山楂,中间有吐加了半夏,吐止去半夏加附子,久病伤及气阴加了点黄芪、山药,方子我不写啦,主要提供一思路,服药20付左右,脉摸到啦,吃药一月余,能起来稍转转,腹泻也好了八九成,用药两月余,前天病人来诊,已会自己走着下车,自述能吃能喝,平时没事也能在村子里自由活动活动,一家人还给我送了面锦旗,其妻子高兴的对大家说“来时只剩一口气,现在又能起来走路啦,中医真了不起、真了不起……”。

附昨日图

咱中医看病,咋能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体现咱中医的简、便、高效的优势,我觉得,还得走《伤寒》的路子,用方证对应的方法,虽然这种方法,看起来有点野蛮原始,但效果往往直接高效,当然,这只是我小小卫生室医生的不成熟思维,希望各位老师不吝赐教,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让疗效为中医代言

作者/王希擘

放假回家,和父亲又聊起了中医,谈起了学校里西医老师说:“中医的三根手指能看出什么病?根本就不科学,就应该废除。”父亲一听,激动的说:“他说的根本不对,中医看病从诊断到分析到用药都是有章法可寻的,并且能治病,治好病,中医的疗效是客观的事实。啥是科学?客观事实就是科学。”下面我再讲几个最近的案例,目的是让你相信中医,千万不敢听个别西医老师的话,把咱们几千年来留下的宝贝给丢掉。

案一:小儿不自主眨眼

李某,男,6岁半,去年来诊,不自主眨眼一年余,夜惊,舌红,苔薄白,脉弦。西医治疗乏效。咱分析一下,用中医理论来讲,肝开窍于目,小孩纯阳之体,肝常有余,肝火旺盛,火热生风是主要病机。当时开方小柴胡加石膏汤加龙骨牡蛎,疏泻肝火,镇惊安神,用药十剂,诸证悉平。我想问问这个病如果让西医来看,抽动秽语综合征?用氟哌啶醇行吗?副作用大不大?

案二:顽固三叉神经痛

本村一嫂子,女,68岁,患三叉神经痛已数年,在某某大学附属医院手术治疗不满两年,疼痛又发,痛苦异常,伴胃脘不适,舌红,脉弦。名老中医夏度衡老先生认为此病病机为肝阴不足,肝风内动,上扰头面,并创立了四味芍药汤,方中重用白芍、牡蛎,柔肝潜阳熄风,芍药、甘草柔肝敛阴止痛,加丹参活血通络止痛。此病人用夏老的四味芍药汤合小柴胡汤,十剂即愈。我想再问问,吃中药和手术相比,中医的优势难道不明显吗?

案三:空洞型肺结核患者长期腹泻

余某,男,33岁,曾因糖尿病,空洞型肺结核反复住院多次,半夜拉肚子已数年,面暗唇青,身体消瘦,口干,舌红,苔黄腻,脉沉弦。咱分析一下,大病久病面暗唇青,阴证明显;半夜腹泻,阴寒内盛;口干苔黄腻,阳热之证;故此病为寒热错杂的厥阴证,方选乌梅丸加减。用药十剂即大效,用药二十余天,腹泻已好八九成。咱们想一下,西医遇到此类错综复杂的病例如何治疗?

案四:一侧耳聋四年

张某,女,45岁,右耳聋4年,吃西药无数,乏效,月经量少,腰疼,腿凉,有小产史,舌尖有瘀点。咱中医辨证既讲病因,还讲病机,也讲方证,此病人有小产病史,产后多虚多瘀,况且又有月经量少舌有瘀点等血虚血瘀的表现;腿凉,机体阳气不振,风寒外袭;关于耳鸣,一方面阴血不足,无以充养窍道,一方面寒凝经脉,窍道不利。处方生化汤合四物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病人服药到第十天微信告知,失聪四年的耳朵又听到声音了。我在思考,这病如果让西医来看,服用维生素类药中不中?

案五:一侧面颊自觉吹风感

陈某,男,56岁,左侧面颊有吹风感,已一年余,西医院住院数次不效,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紧。开方麻黄附子细辛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丹参、桃仁,服药40付,症状消失。中医认为有风吹感,一是机体阳气不足感受风寒之邪,二是气血不畅,所以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温阳驱寒外出,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丹参、桃仁,调和营卫通达气血,因方、证、病机对应,故显奇效。咱再思考一下,西医如遇此病该咋治?效果行不行?

……

中西医各有优势,理论体系不同,不能用西医思维来衡量中医,中医文化是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相信中医,努力学习中医,要让疗效为中医代言。

听完父亲的话,我学习中医的步子更加坚定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