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玻璃器皿的静物摄影,你确定不看看怎么做的?

 互通lightroom 2020-02-23

  玻璃器皿,是摄影工作者和摄影爱好者最常见而又最感兴趣的拍摄题材。最常见的题材不一定就是最易于表现的题材。玻璃器皿的拍摄就是如此,拍摄时如果光线运用不当、角度选择不好,就很难表现出它那透明或半透明的特点和质感。

  初学摄影者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些表面纹理光泽的玻璃,或者细瓷、金属等制品,在光束中,晶莹发亮、绚丽多彩;在阳光下,五光十色、璀灿夺目。然而,一经拍入照片,这些鲜明的特点,便消失殆尽,变成单调而无细节的平面,毫无艺术感了。原因很简单,就是没有把光线运用好,没有把玻璃器皿光滑如镜的纹理、质感,生动地表现出来,普通的玻璃杯还是普通的玻璃杯,没有变成可视性很强的摄影艺术品。

  

  玻璃器皿和细瓷制品,表面都具有镜面反光式的纹理,拍摄时有一定的难度。怎样才能把它们生动地再现在照片上,拍摄出富有立体感而又有艺术性的影像,表现出它们的美来。最重要的是在光线的布置上下功夫,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拍摄玻璃器皿的光线,不外乎自然光和人造光两种。而自然光的光线比较分散,难以控制,不易取得理想的效果。很少被采用。用得较多而又好掌握的是人造光(包括电子闪光灯)。

  拍摄玻璃器皿和细瓷制品,不论采用何种类型的光线,都要避免使用很强的直射光。这种光线容易使物体表面形成很亮的光斑。而且这种光斑即使在后期制作时,也很难减弱。最好的方法是运用较弱的直射光及柔和的漫射光,来减弱物体表面所形成的光斑亮度,从而,有效地降低两者之间的反差。

  

  其实,对于玻璃器皿表面所产生的反光,及其光斑的情况,在拍摄用光时,就应该考虑到。如果漫射光不能使玻璃器皿光滑如镜的表面,达到所需要的亮度,就应该采取别的方式。例如,根据器皿上光斑大小所形成的规律,增强和减弱光线。我们知道,光斑处于镜面反射角度时,亮度最大;灯光的照射角度可以改变光斑的亮度。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纱网、纱布、白色的手帕等遮挡照明工具,减弱拍照时的光线,避免形成过亮的光斑。漫射光可以提高整个表面的照度,降低表面的色调和光斑之间的反差。但是不要求其完全消除光斑,那将是“画蛇添足”,因为玻璃器皿的表面特征就是有光斑,光斑恰恰能为玻璃器皿增加美感。

  拍摄玻璃制品时,采用最多的是逆光。玻璃品的表面纹理是通过逆光表现的。光斑很好地强调出玻璃的质感和它的立体感。以明亮的光斑勾画玻璃物品的轮廓,使之与暗背景进行对比,这也是静物摄影中常用的方法,而且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拍摄玻璃器皿除了一般的方法之外,最好是用两块较大的平滑无伤痕的玻璃板,分上下两层放置于特制的木架或者方凳上,中间留有一定的高度间隔。拍摄前将窗户遮挡严密,关闭其它光源,然后进行布光。把要拍摄的玻璃制品,置于上面的一块玻璃上,用一只灯(或一只闪光灯)直射玻璃器皿的背景(可以是白墙,也可以是白纸),另一只灯从照相机的位里投向被摄主体,但不能太亮。这种方法拍出来的照片,能较好地表现玻瑞器皿的纹理和特征。也可以采取用一只闪光灯照亮玻璃器皿白色或浅颜色背景的方法拍摄,由背景反射的光线将玻璃器皿的外形勾划出黑色轮廓,其余部分仍然保持玻璃原有的透明感,整幅画面被表现为浅色调,如同素描一般,明亮的玻璐物品与黑色的背景相映成趣,十分美观。

  

  这种利用背景反射光照明的拍摄方法,其曝光值的测定,一般是侧量背景的亮度,用普通灯光可以使用测光表测出准确读数,电子闪光灯则不易掌握,可以按照如下的公式计算:光圈值=闪光指数/背景灯至背景距离,拍摄时再开大一级光圈,即可获得准确曝光。比如闪光灯指数为16,灯至背景的距离为2米,这祥所得光圈位为f/8,开大一级光圈,即为f/5.6.假如拍摄距离较近,感觉景深不够,也可以光圈不变,重复一次曝光。其曝光量依然相同。

  另一种拍摄方法是闪光灯不直接照明主体,把玻璃器皿置于玻璃板上,背景为深色,灯置于下面。用从来自底部而又经过柔化的光线照明主体,整个画面呈现黑色调,只有玻璃器皿的轮廓和受光部分呈现白色,深色背景突出地衬托了主体,即使玻璃器皿中盛有液体,也能较好地表现出来。只是拍摄时要比用反射光照明复杂些。两块玻璃上面的一块以半透明的磨砂玻璃为好,如用普通透明玻璃,应在上面铺两层白纱或绘图用的描图纸。使光线得以柔化。拍摄时将闪光灯置于下层玻璃的底部。曝光量可按下面的公式计算:光圈值=闪光指数/灯到玻璃杯的距离,然后再开大一级半光圈。如果景深不够需要缩小光圈,则可采取重复曝光,增加曝光量。

  

  玻璃器皿的拍摄方法是很多的,拍摄时应该针对不同的玻璃器皿所具有的不同特点。施行不同的拍摄、布光方法。若拍彩色片,可以在灯的前面罩上一层彩色玻璃纸或闪光灯专用的彩色滤光片,以获得色彩绚丽的效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