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晴雯和袭人判词里,写着曹雪芹对人生的真实态度

 少读红楼 2020-02-23
文学是一种书写生命历程的艺术。在我们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总是能看到各种人生姿态。因此,阅读文学作品的同时是反思生命的过程。从而调整生命态度,成就更加丰富的自己。

我相信在每个人的生命历程中,总会有一部文学作品影响着你的生命轨迹。《红楼梦》便是一部救赎我生命的文学著作。阅读《红楼梦》以来总有所思,特别是那怀金悼玉的金陵十二钗的判词。
金陵十二钗判词,是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所见的《金陵十二钗正册》《金陵十二钗副册》《金陵十二钗又副册》及《红楼梦》十二曲。这些词曲书写着与宝玉较亲近女子的命运。
即使这些女子与宝玉较亲近,可宝玉读到判词时并未彻悟。我想这就是生命的执迷,在我们身在其中时,并不易彻悟。就如苏轼所写: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我们回想自己走过的生命历程,是不是有或多或少的遗憾?你是不是这样说过: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如何如何。但我想再许你一次,你还是会有执迷,会有遗憾。也许这就是人生,纵使你活千次,也终难圆满。
既如此,我们何必回避生命中的遗憾,生命中经历的一切,我们都要去感念。或喜,或悲;或沉重,或闲适;或执迷,或彻悟。一切经历的总和不就是生命本身吗?
一、晴雯判词:对儒家礼教的反思和对生命价值的认同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霁月便是晴,彩云便雯。这首判词是写宝玉身边的一个丫头,名唤晴雯。心比天高,身为下贱,讲的是晴雯的性格与出身的矛盾。在《红楼梦》中晴雯几乎有小姐般的心性。他其中一根手指留着很长的指甲,在古代封建社会留长指甲是贵族的象征,可奈何他身为下贱。
在我们身边是不是也有这样的人呢?我很难说心比天高是好或是坏。可小说中晴雯却因为心比天高的性格招人怨,毁谤生,最后夭寿。风流,是说行为,晴雯行为举止与他人不同,灵巧,红楼梦后面写道晴雯补孔雀裘。
可风流灵巧,心比天高正是晴雯真正的性格,在我看来他没有半点的娇作。只是他的不同,触犯了传统儒家礼教思维。我们身边是不是也有这样的事?想想自己,有时我会去议论别人,希望他的待人接物是这样的,而不是那样的。可是他真的那样做了,对他来讲真的是正确的吗?真的会更合适吗?我想未必。
在儒家文化中,这种现象尤其明显。在儒家文化的世界里,一个婴儿哇哇坠地之时,父亲就想好了要把他培养成为忠君报国的臣子。可你想过吗?这个生命他想成为他自己,而不是别人眼中的他。他来到的世界是绽放自我的。
我在这里讲这个并不是否定儒家的哲学,我是去反思儒家在发展历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好的现象。我相信孔子讲的克己复礼,不是程朱理学讲的存天理,灭人欲。我更愿意相信孔子讲的克己复礼,是用适当的方式引导你的生命去完成自我的同时兼善天下。因为生命在绽放自我的时候需要有效的引导。就如同花儿的绽放,需要春风雨露。可如果是疾风骤雨呢?非常庆幸,在儒家文化产生之际,老庄思想也在中国思想史上绽放。
可以这么说,在日后儒家思想僵化之际,老庄思想是多数中国人精神的救赎。在庄子中就有对自我生命的讨论。也有对不同生命价值的理解。《庄子:骈拇》中讲“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故性长非所断,性短非所续,无所去忧也”所以如果我们可以去理解每个生命存在的价值,这样也许会对生命有更大的包容。
如果贾府中的人可以理解这一点,晴雯是不是能够免于早夭呢?庄子在《齐物论》中讲对生命的认知分为有限的观点和无限的观点。贾府中的一些人是不是一直以来都是用有限的观点去认知生命和生命中的事物呢?因此,风流灵巧的晴雯就应该招人怨,因为他的风流灵巧不符合儒家封建礼教的知。
回想我们的生命历程,我们在议论他人是非的时候。是不是也是在有限的观点下讨论的呢?虽然我们无法达到无限的观点,可是是不是可以扩展我们有限的观点以更高的观点去看待不同生命存在的价值呢?

二、袭人判词:因果无常本就是生命的常态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这首判词是写袭人。袭人,温柔和顺,似桂如兰。可作者用枉自、空云来形容。既写了作者的惋惜,悔恨,也带出了作者对人生的看法。
小说中袭人是最讨王夫人贾母喜欢的丫头。因为在王夫人和贾母看来,袭人是最符合儒家礼教的丫头。温柔和顺,体贴周到。从来没有什么脾气,很少有大喜大悲,在儒家文化中是一种最成熟的个性。可这个袭人表现是真正的自我吗?还是封建礼教下压抑的个性呢?
不要忘了他是第一个与宝玉发生关系的丫头。看似最规矩,可实则呢?回想到我们生活,我们在公众视野中表现的是真正的自我吗?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梦的解析》中就讲到那个潜意识才是真正的我。在公众视野下,我们会把潜意识隐藏。
因此,我们在生活中看到的他人是真正的自我吗?我想未必。也许你看到的他是社会希望他成为的样子。因此,温柔和顺的袭人,一生中又有多少时光是为自己活的?有些人惧怕孤独,可有些人直面独孤。孤独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好,在孤独的环境下,至少你可以脱离社会关系做回自己,真正的与自己的潜意识对话,从而真正的定义和认知自我的生命。但袭人这样的人生,可能又是另一种存在的价值。
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优伶讲的是讲蒋玉菡,公子讲的是贾宝玉。这两句似乎触碰到了佛家的两个人生命题。无常和因果。堪羡优伶有福是说袭人最后嫁给了蒋玉菡。红楼梦都是写“分离聚散皆前定”,黛玉与宝玉,是前世的因果。蒋玉菡与袭人何尝不是因果。
蒋玉菡与袭人因宝玉结缘,《红楼梦》后面写蒋玉菡与贾宝玉交换汗巾子,可阴差阳错蒋玉菡的汗巾子又让宝玉许给了袭人,这难道不是因果?我们生命中是不是也存在着这种因果?你因为某人,和结识另一人,甚至后面结识的人,对你人生的影响会更大。
有时候我和人赌气时,会去想如果当初我没认识他,他能在我生命中消失该有多好。可现在想想当时真幼稚,如果生命中真的少了那个他,那是不是就断了许多因果的联系?这样的生命历程完整吗?所谓牵一发动全身。我们生命中存在的每一个人都有他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他不因为你的不喜欢而消失,也不因为你的溺爱而永存。我们能做的只是包容和珍惜,就像小时候喜欢春天,讨厌秋天,那时候我总幻想着只有春天该多好,可长大之后便再也没有这种设想了,甚至还喜欢上了秋天。我想这就是成长,成长不是让你剔除生命中的某一个部分,而是让你去包容并理解他存在的意义。
无常又是一种不可知的因果,我们常说事与愿违,这是一种无常,我们人生也有峰回路转,这也是一种无常。因此我们很难说无常是好或是坏,因为每一事物都是在运动和变化着的。
因为有无常,在生命最沉沦的时候,可能会有峰回路转,因为有无常,可能在你生命中最圆满的时刻,你会遇见更美好的自己和懂得欣赏你的另一半。也因为有无常你会遇到挫折,艰难磨难,可换个角度看挫折艰难磨难,给你的不只是痛苦,更多的是磨练与反思,它会成就更美满的自我。
乌台诗案成就了苏东坡,抄家沉沦之痛成就了曹雪芹。所以生命中的无常并不可怕,不是事与愿违而是人生前路上有更大的因果等着你。
作者:
作者:轩邈,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