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伊莱莎情结:女大不避父,后果很可怕,将陷入病态共生

 谢耳朵馆长 2020-08-13
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儿大避母,女大不用避父,女儿就该和父亲亲近。
其实,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3岁后都要和父母保持界限感,这样有助于孩子的心理成长。
下面,我们将结合精神分析引论和发展心理学观点,对父女关系及其影响进行剖析。
1岁前的婴儿,处于和母亲的共生关系之中,此时的婴儿是不具备区分我与你的能力的,他认为我就是妈妈,妈妈就是我。
1~2岁的婴儿,已经具备了区分我与你的能力,在和妈妈一次次的互动之中,他意识到妈妈是存在于我之外的独立客体,不受我的意志所控制。
2岁前的婴儿对于父亲的印象是模糊的,这个阶段婴儿还不具备处理三方关系的能力,一直处于和“和母亲融为一体”和“妈妈和我”的状态之中。

伊莱莎情结

根据弗洛伊德的性发展理论,儿童在3-6岁阶段会进入俄狄浦斯期。这个时期的男孩会产生“恋母弑父”情结,而与之相对的,就是这个阶段女孩的恋父情结,也是弗洛伊德所说的伊莱莎情结(Electra Complex)。
伊莱莎情结也被称为“爱烈屈拉情结”,指女孩亲父反母的复合情绪。相传古希腊神话中,爱烈屈拉公主因母亲与其情人谋杀了她的父亲,故决心替父报仇。最终与其兄弟一起杀死了自己的母亲。
伊莱莎情结被弗洛伊德用于说明儿童性心理特征,他认为,女孩对父亲深情专注,其实是潜意识埋怨并妒忌母亲占有父亲,于是产生了取代母亲位置的愿望。
相对于俄狄浦斯情结,知道伊莱莎情结的人很少,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大家普遍关注母子关系,对于父女关系,大家并不是特别在意,甚至是忽视,这导致很多父女关系向不健康的方向发展。


孩子三岁左右的时候,正是培养界限感的黄金时期。在这个年龄段,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应该和父母划清界限,这对孩子将来的成长、个人发展至关重要。
不过,在目前的文化中,无论是普通家庭还是公众人物,似乎对于父女过分亲密都习以为常了。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儿童心理学家夏洛特·雷茨尼克(Charlotte Reznick)曾提醒家长们:“如果你和自己的孩子嘴对嘴亲吻,那要亲到他们几岁为止呢?这种行为只会给孩子造成困惑。
雷茨尼克说道:“孩子在4到6岁的时候性意识开始萌芽(有些孩子则更早,我们有发现一些孩子2、3岁的时候就开始自慰),嘴对嘴亲吻则会刺激这种性意识。
“就算孩子没有自慰,亲吻也会让他们产生困惑:爸爸妈妈相互亲吻,那我一个小男孩或者小女孩,和爸爸妈妈亲吻是什么意思?”因此,这种行为其实是认知层面的误导。

共生的浆糊逻辑

东方社会比较看重集体意识,认为集体利益大于个人利益。
集中力量的确可以办大事,但是就这导致了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共生。这个问题在家庭生活中尤为明显。
西方国家一般父母把子女抚养到18岁就已经完成任务了,但是在我们国家,父母通常都养供子女读完大学才算完成任务,有的人甚至年近30还要接受父母的接济,这其实就是一种严重的共生心理。
心理学家武志红曾对这种心理进行过剖析:
小时候,父母会说:“你是我生的,日记就得给我看”;
长大了,恋人会说:“谈恋爱这么久,手机密码为啥不让我知道”。
共生即,我的事,也是你的事,你的事也是我的事,一切都是我们的事。我们社会的人际关系,都带着共生性质。
心理学家玛格丽特·马勒将6个月前的婴儿期称为正常共生期。意思是,只有这个阶段的共生,才是正常共生,以后的共生,都是病态共生。
正常共生的基础是,婴儿是无助的,能力是最差的,他必须和妈妈共生在一起,依赖妈妈的帮助,通过“剥削”妈妈才能生存下去。有些妈妈甚至可以感觉到:宝宝好像要完全霸占自己,时刻在一起,不过在婴儿时期,这都是正常的。

那什么是病态共生呢?
很多妈妈和爸爸会说:我家孩子没有秘密,什么事情都和我说,日记也给我看。其实,这样反而是不正常的。
共生关系中有两组心理矛盾:付出与剥削;控制与服从。即,谁剥削,谁被剥削;谁说了算,而谁只能听话。
婴儿需要这种感觉:我无情地在剥削妈妈,我还说了算。这样,他可以形成这种感觉——我可以自由地使用这个世界。
不过,这个过程中,养育者就需要不断告知他,“我和你”之间有界限,你能自己搞定的事,尽可能自己去搞定,我不允许你继续无情地使用我。
养育者要让孩子懂得,他们严重入侵别人时,别人是不喜欢的,是愤怒的,具体而言,要培养孩子的界限意识。

培养界限意识
培养孩子的“界限感”,就是教会孩子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该同意,什么该拒绝。
“界限感”有两个层次,初级层次是保护自我,高级层次是尊重不同。
遇到陌生人的时候,保护自我很重要,有的孩子见到陌生人什么都喜欢说,什么名字、学校、住址都告诉别人,这时候“童言无忌”就很危险。
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3到5岁的孩子身上,家长怕孩子走丢的时候找不到家,让孩子背家长的电话和家庭地址,这种安全意识很好,但如果信息被别有用心的人拿去了,就会有危险。

界限感的另一个层次是尊重不同。有界限感的人不会随便评论别人,也不会强迫别人和自己一致。
有的孩子很受欢迎,就是因为他有清晰的界限感,很少提出超过界限的要求。但这种界限感是很难培养的,因为很多家长都没有这种界限感如果家长每天在家里说东家长西家短,对别人品头论足,怎么阻止孩子有样学样呢?
要培养孩子的界限意识,家长要以身作则,尊重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权力。我们可以爱孩子,但是爱是发自内心的,表达爱的方式有很多,行为上的亲密绝不是最好的表达。
儿大避母,女大也要避父。我们要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们彼此之间存在界限。而不是“粘稠的”共生在一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