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场惊心动魄的暗杀成就了大明“三不朽圣人”王阳明

 猫条山 2020-02-23
《明史》记载,正德年间, 大太监刘瑾权倾朝野,势焰熏天,一旦有大臣反对,刘瑾就罗织罪名,让东厂逮捕治罪。一时间,大明朝臣人人自危,朝堂上万马齐喑,无人敢触犯只手遮天的权阉刘瑾。初出茅庐、刚当上兵部主事的王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却逆流而上,不避凶险,执意呈上了一份奏章,要求正德皇帝促逼刘瑾释放因仗义执言而被逮捕下狱的戴铣等大臣,刘瑾恼羞成怒,立刻展开报复,找个由头将王阳明的兵部主事革除掉,再廷杖四十,贬往贵州修文县龙场驿做驿丞(招待所所长)。刘瑾并未善罢甘休,而是遣刺客在途中暗杀王阳明
龙场驿地处云贵高原的大山深处,和明都北京相隔万里,境内山势险峻,偏僻异常,人烟稀少,蛇虫出没,且有烟瘴,自古被人视为畏途。史载:龙场驿“万山丛薄,苗僚杂居”,极为荒僻。刘瑾虽然将王阳明贬往万里之外的贵州龙场,但心中恨意未消,不肯轻易放过这个骨鲠钢直、敢以下犯上之人,王阳明刚刚离京,刘瑾就派一刺客尾随其后,暗暗跟踪他。这人很有耐心,一直悄无声息地跟踪着王阳明主仆,走到江南钱塘(今杭州)一带时才准备下手,这一带 江海交汇,水网密布,芦苇丛生, 刺客打算一刀将王毙命,将尸体抛到钱塘江中,神不知鬼不觉的,再回京向刘瑾复命。
王阳明可不是那只知埋首书斋的单纯书生,他心细如发,深谙自保之术。他很清楚刘瑾除了统领东厂和西厂两大特务机构,又增设了内行厂,行事不择手段,残酷异常,得罪他的人很难逃脱一死,因此他一路都小心谨慎,非常警觉。
某日天晚,王阳明一行投一旅店准备打尖歇息,他用眼角偷偷一瞥,发现那个一路尾随自己的大汉也跟着进店了。王阳明假装不知,命店家上酒菜,和随从们围桌吃喝起来,不一会儿他起身离坐,匆匆出去,好像要解手的样子。那刺客不敢跟去,怕被王阳明察觉,加上他以为王阳明还会回来继续吃饭,便在店里耐心等待。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等了好长时间仍不见王阳明回来,刺客感到有些不妙,急忙冲出去,只见房前横着一条川流不息的大江,哪里还有王阳明的踪影 ?他四处寻找,却见江岸边有一双鞋子,一件袍服,上面还压着一张纸条,上面写有“阳明绝笔”四个大字,内容大意是自己被罢官流徙蛮荒之处,万念俱灰,不想活了,在此投江自尽云云。刺客见状大喜,哈哈一笑道:读书人真是脆弱,这么点打击都受不了,他竟然投江自杀了,倒也省的由自己亲自动手。听说这小子是文曲星下凡,一封绝命书写的如此婉约,文采斐然,让人真有几分同情他。
刺客收拾起王阳明的鞋履、衣服,昼夜兼程赶回北京向刘瑾交差。刘瑾见了十分满意,对刺客大加赏赐,认为这眼中钉、肉中刺终于被彻底拔除了。
王阳明当然不会这么轻易就自我了断的,这只是他玩的一个小小计谋。他早就发觉自己被人一路跟踪,担心到了荒无人烟之处被谋杀,于是灵光一现,假装做出投江自尽的样子,来了个金蝉脱壳,悄悄拦了艘过往贩茶商船离开这凶险之地。
当船来到今天的福建武夷山一带时,他见这里环境清幽,且位置偏僻,便弃舟登岸,准备在此隐居下山,不再出山为官,当然更不会去贵州龙场驿当什么迎来送往的驿丞了。
天一黑,刚逃过一劫的他自然慌不择路,深一脚浅一脚的走了数十里,发现前面隐约有灯火,走近一看才知道是一所荒山野寺。他上前敲门,想进去借宿一晚,可无论如何敲,寺僧也不肯开门,还隔门告诉他,这一带有猛虎出没,天一黑就出山游荡,常常噬人,如果给你开门,若有老虎刚好经过,岂不是把咱也给吃了吗?
见和尚死也不开门,王阳明只好无奈离开,另寻藏身之处。他跌跌撞撞在山野间走了半里地,见山野间有一处荒废已久的土地庙,既没有菩萨像,也没有打坐念经之人,连庙门都不知去向,只有一座孤零零的香案,庙外杂草丛生,显然废弃已久。王阳明千里奔波,饱受惊吓,又 饥又困,顾不得那么多了,便靠着香案躺下,不一会儿便呼呼睡去。
他做梦也想不到的是,这座久已荒废的古庙竟然是老虎巢穴。
半夜时分,老虎觅食归巢,却惊觉自己的“虎窟” 被人占据,但不知为何,这噬人猛兽始终不敢进去,或许它以为此人已经暗设机关,引诱自己自投罗网呢,所以在庙外徘徊、嘶吼了一夜,终不敢越雷池一步。
或许是太疲劳了,王阳明酣睡一夜,竟然不知道自己卧在虎穴里。在不远处的寺院中,僧人们听到老虎吼叫了一整夜,吓得颤栗不已,彻夜难眠。
僧人们想,那个深夜敲门投宿的书生恐怕凶多吉少,早已经成了老虎的盘中餐了。原来,这些山僧除了畏惧猛虎外还包藏祸心,他们之所以不愿开门让王阳明进庙,就是想让他被饿虎吞食,这样,就可以堂而皇之把王阳明的行李据为己有了。
第二天一早,已经听不到老虎的怒吼,众僧结伴兴冲冲来到那座废弃的土地庙外,壮胆伸头向里望去,只见香案前躺着一人,还在呼呼大睡呢。众僧大吃一惊,惊叫连连:这厮胆也太大了吧,竟敢在虎穴里酣睡?于是走进去,推醒了王阳明。众僧咂舌道:“非常人也!不然,得无恙乎” ,于是再也不敢心存恶念了,忙邀他回寺用斋,王阳明吃饱喝足,准备歇息一下。恰好寺里有一位行者(游方道士),当年在南京曾和王阳明有一面之缘,认出他后问他为何到此。王阳明告诉他事情经过,道士听后问他,先生日后有何打算,准备去哪?
经过这场惊心动魄的追杀和逃亡,王阳明心里早就彻底绝望了,如今刘瑾专权,群鸦蔽日,忠良遭陷,他又能去哪?他长叹一声道,自己准备找个清净的去处隐居起来,远离是非之地,从此不问世事,以了却残生。道士摇头道:“你若想隐逸山林,落个自在,只怕将来会祸及三族呢” 。
阳明大惊,忙问何故。道人解释说:“你王阳明大名鼎鼎,天下皆知,现在你藏匿起来,将来如果有人借你的名义蛊惑大众扯旗造反,想夺取天下,若皇帝追究起来,肯定会灭你三族的”。
王阳明觉得此话在理,点头称是,闭目沉思一会,便借来笔墨,在禅房墙壁上题诗一首: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弄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此刻,他忽而觉得心静如水,再也察觉不到恐惧、危险之念了,如一轮明月,在惊涛骇浪之上稳稳高悬,闪耀着耀目的清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