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穹 桂枝 南方多湿 南方多湿,脾本性湿,脾最容易聚湿,所以,脾也最怕湿,湿气进入人体,先伤脾,土克水,长久脾湿不得治疗,日久必伤肾,所以,南方脾肾寒湿体质非常普遍。南方的冬天,寒湿间杂,没有北方的暖气,湿裹在寒中,对人的伤害更大。在南方,因受湿侵入,而打坐腿疼,心烦意乱,几乎多半人都受此困惑,不过是轻重不同罢了。就算那些可以双盘几个小时一动不动的高手,可不可以,高双盘一味专注松果体呢?答曰,非也。为什么呢?如果身体中没有寒没有湿,没有阻碍气血循行的因素,牵拉筋腱的力量能转化成推动气血循行的力量,那么,盘得越高,气血循行越顺畅,这真是奇特的自然现象。如果有身中有寒湿,只能低双盘,在与五盖交战中耗尽光阴,对最上一步望洋兴叹! 本文旨在提出去湿良方,对普通者,能轻松双盘几小时,对打坐高手,能高双盘一味专注松果体,向上一路。 除湿 要能安然宴坐,就要祛风除湿,化痰通络,活血止痛,要达到这一功效,从历史上有名的大活络丹说起,大活络丹出自清代名医徐大椿撰《兰台轨范》,药物组成: 再看小活络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编写,是全世界第一部由官方主持编撰的成药标准。 祛风除湿,化痰通络,活血止痛。 此方治病可以,但是,不宜用于助禅方,因为天南星、川乌、草乌均为下品药,有毒,修禅要养人之天性,宜于上品药,中品药可适当添加,下品药唯独治病时用(而且病好到六成就需停药),助禅不宜使用。 再看从经方思想看看湿的根源: 风湿:桂枝汤或麻杏苡甘汤,九味羌活汤(羌活、防风、苍术各9克,细辛3克,川芎、白芷、生地、黄芩、甘草各6克)。暑湿:六一散(滑石、甘草 )、三仁汤(杏仁、半夏各15g,飞滑石、生薏苡仁各18g,白通草、白蔻仁、竹叶、厚朴各6g。宣扬气机,清利湿热 )或清暑益气汤。寒湿:理中丸。水湿:五苓散。湿热:龙胆泻肝汤,或三黄泻心加茵陈五苓散(茵陈4g,白术9g,赤茯苓9g,猪苓9g,桂枝6g,泽泻15g。)或当归拈痛汤(羌活、甘草、茵陈(酒炒)各15g,防风、苍术、当归身、知母(酒洗)、猪苓、泽泻各9g,升麻、白术、黄芩(炒)各3g,葛根、人参、苦参(酒浸)各6g。 禅修之人,女性湿寒多见,建议理中汤;男性湿热多见,建议茵陈五苓散(茵陈4g,白术9g,赤茯苓9g,猪苓9g,桂枝6g,泽泻15g。),或龙胆泻肝汤(当归、龙脑、川芎、栀子、羌活、防风、竹叶)。 上面的这些方子,虽然简洁有效,但主要是治疗,没有考虑静坐的因素,修禅本身具有疗愈功效,气血畅通是关键,保证了气血畅通,不仅治愈风寒湿,而且将打坐的煎熬化为禅悦,对生命智慧具有重大意义。 祛湿助禅方 深入医藏,经千百次实践,考虑种种因素,今提出祛湿助禅方如下: 【祛湿助禅方义】 在温阳化湿药里,阳药一般都用附子,附子是壮火,随生随灭,故在中医里有“附子,不遇干姜炙甘草不暖”之说,加干姜炙甘草,将其固护在中焦,增强的是脾胃的功能,土并不是五行相生的源头,土生金,金寒凉,阳气随之灭去,阳气与身体蓬勃生机能维持但并不能很长久。其次,去湿药通常用白术,半夏,这两味药主要是就湿治湿,白术虽能去湿,可是自己本身性滞,对疏通气血不利,而静坐的关键,就是疏通气血,如果气血循行顺畅,不仅解除腿疼,而且百病皆治,而气血循行不畅,不仅腿疼,而且,湿能被重新制造出来,只能再服药,并未铲除其根。半夏虽能除湿,可是湿和有用的津液一起除去,阴不足,血虚会导致血瘀。这两位除湿大将都没有解决气血循行不良的根本问题。要根本性地解决问题,又兼顾到静坐气血畅通的问题,就要用风药,风燥湿,有气血畅通作保证,以前的湿可以除去,新的湿不会形成,重点在激发肝阳生发,身体生病引起的疼痛与静坐引起的腿痛有共同点,都是气血瘀滞堵塞所致,如果气血畅通,百病皆除。不仅要针对目前的症状,还要考虑未来,动态地看问题,考虑静坐后发生的情况,这就回到中医的起源——观内景隧道上,得出的结论与易经的道理,完全一致,所以,为什么说“医易同源”呢,不观内景隧道,知道“医易同源”也无法运用于实践,总之,观内景隧道,无论在中医的理论与实践上,都是决定中医生死存亡的根本因素。反过来,除湿方又扫清打坐障碍,深观内景隧道,升华对中医的认识与体悟,实在是相得益彰。 【服用后的感受】 高双珈趺座,将光收敛为一点,摄心于白光中,一味专注松果体。专注成功,始知,松果体乃身体与心灵的中心,以这里为中心,一层一层扩散出去,形成身体与精神的天地。心回到这里,犹如王归位,回到了王宫,身心生机勃勃,而从前,心在外流浪,如同王流亡在外一样,难怪精神散乱身体羸弱呢!气血灌过臀部大腿小腿原来紧张的部位时,就如消防队使用的帆布作的水管,没有水时是瘪下来的,水流过时会鼓起来,流过后又再瘪下去。紧张解除时,就像河沙被河水冲走一样,有清晰的流动感,别有滋味!对肝郁者,胆经气一直灌到脚无名指,有时三焦经所在的手无名指会舒适地抽动,同属少阳之故,随后,肝气升到头顶,仿佛有东西上顶似的。 灵感来自何处?来源于激活的松果体。当灵感的泉眼井喷时,创作的冲动,跃跃欲试!的确,真正地接触到真理时是带有灵感与创新的,因为原来使用的固化的言语或模式,只是表达的手段,只是指向月亮的手指头,不是月亮本身,月亮本身是活泼泼的、超越语言文字。 【药性解说】 防风 甘甜,性温,口感不错,如同糖水一般,在兼顾口感同时,又有祛风祛湿祛寒的功效。力道中等,不如桂枝、羌活遒劲,作臣药则不辱使命,且口感良好,佐桂、活发挥功效,也调节药味。 独活,羌活 独活 羌活 独活有独动草的美名,“有风不动,无风独摇”。可见其风大何等充足,味苦平,治风寒要药,风燥湿,故也有极强的祛湿药力。羌活与独活同为一物,因产地不同而异名,产于羌地称羌活,羌活根嫩而气雄,治上身湿偏强,独活根老而气细,治下身湿偏强,故羌活独活并用。 天麻 风药多燥,天麻也是风药,但是能养血,所以,天麻刚柔得中,与川芎、羌活搭配尤佳。为上品药,贵州是天麻的天然优良生长地,天麻与灵芝、杜仲并称“贵州三宝”,贵州当地人常常把天麻做成药膳。 川芎 疏通血中之气与气中之血。心主血,肝藏血,所以,治疗心脏病肝病的药中,往往用川芎。肺主气,所以,治疗肺病的药中也往往用川芎。川芎能舒张血管,使血管有弹性,使用川芎,血管舒张,气血畅通,打坐哪里会有那么多疼痛呢?老年人平时就使用川芎作保健药,绝不会得冠状动脉血管硬化的。川芎也是祛风除湿良药,但是性走不守,性疏泄,少服治肝多服伤肝,有天麻搭配养肝血,一补一泻,则臻于完美。 【注意】 寒湿何等强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