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A104:不可逆转的伤害!

 lion__ 2020-02-24

对人对事都需要从本质上做判断,而不是凭着感觉走。生活中许多人的状态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一步一步陷入被动的泥潭,然后被裹挟着往前走,既感觉自己什么都做不了,又心有不甘。时而挣扎,时而放弃,付出成本却毫无收获——小时候都抓过麻雀,麻雀目光所及之处只有谷粒,稍微过去一点就能看到的陷阱都会被自动忽略掉——繁杂的细节往往会遮蔽双眼,然而,有些坑是自己承受不起的——因为那些伤害会带来连锁反应,其造成的危害是不可逆转的!

生活中许多人虽然很努力也很辛苦,甚至身心疲惫,到了崩溃的边缘,却一直深陷其中不见起色。整个状态不是在挣扎着逃离,就是正在掉入新坑的路上。苦难如果不能让人完成精神结构的升级,苦难就只会是苦难,一点价值都没有——它只会让人深陷自我怀疑、急功近利、自卑又恐惧的深渊——就算挣扎着逃出来,也不得不用更高的代价和更多的时间去修复它所造成的创伤。即便如此,依然回不到原点。

原本可以轻装上阵,却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负重前行!在生存竞争的竞技场上,要突破一些先天性的边界才能改变命运,即便是轻装上阵也未毕能如愿以偿,何况是负重前行!每一次负重都是给自己背负“债务”,这种“债务”的累加一旦超过某个阀值之后,人就彻底绝望了——急功近利又自暴自弃,遇到任何不如意就轻易放弃,越是容易放弃就越容易讨厌自己,路也越走越窄。时间一长就陷入一种死循环,像驴拉磨盘一样一点一点的把自己消耗殆尽…

有句话在投资圈备受推崇:现在已经腐朽者,将来可能重放异彩;现在倍受青睐者,将来却可能日渐衰朽。它虽然暗示了万事万物的周期性切换,单并没有告诉你切换的周期是多长。在历史的周期跨度中,人这一辈子或许不到整个跨度的十分之一,这种周期切换对你而言又有什么意义?!何况任何一次变轨都需要巨大的推力才能完成。对于背负了太多“债务”的人而言,时刻都在为迫在眉睫的窘迫而腾挪,哪里还有多余的精力去发现机会。即便偶然发现,也不会相信,即便相信也不会有勇气,因为自己手上只有这么三瓜两枣的,自然也不敢去下注。命运就内外一起形成的牢笼,它把人困住,同时又让被困住的人中获得安全感,继而彻底失去跳出去的勇气和意愿!俗话说,常人畏果,圣人畏因,起心动念的那一瞬间,往往就决定了后续连锁反应的结局。这如同围棋中的关子棋,走了第一步,后面的攻防都在固定的套路之中演化。

冲动和悔恨

生活中有一种人决策非常快,不是因为性格特别果决,恰恰相反,这种人遇到事情最容易犹豫不决。如果不做决定,自己就会陷入一种左右为难的纠结之中。为了摆脱这种不确定对自己的折磨,他们往往会比较冲动的做决定。这样性格特征的人往往比较讨厌自己,所以,多多少少有些自卑。而自卑的人自尊心往往比其它人都强,特别渴望被特别关注和特殊的尊重,哪怕是正常的对待,也会被看成是对自己的轻视。这种被忽视的感觉会在其内心发酵,想象中的伤害往往是这种情绪的发酵剂。为了摆脱那种内心想象的伤害、想象的委屈和想象的侮辱,他们往往会不断强化破坏性的情绪,然后催生破坏性的行为,其目的是为了抵消内心的自卑感,引发关注和重视。事实上,爱和恨是同一事物的不同侧面,爱的真正反面不是恨,而是无视!

一个冲动决策的人,往往也会立刻反悔。他们在生活中常常给人一种言而无信,反反复复的不靠谱的感觉。而外界的这种反馈又会进一步灼伤其敏感而自卑的内心,并加速上面的恶性循环。这就造成一个恶劣的后果:遇到任何决策的时候会更害怕出错,更期待完美的结果,更在意别人的看法,更加的自卑和无力。在人际关系中会进一步既渴望又退缩,在做事的时候往往是先拖延,尽量避免决策,错过各种时机,然后又不管不顾的冲动。紧接着陷入懊悔和反复之中,然后就自暴自弃的破罐子破摔,需要别人的理解、安慰和原谅。需要很久的时间来平复这种冲动和懊悔死循环造成的破坏性后果…

如果一定要找一个自我消耗的例子,没有比这样的更生动了!揭示现象是为了看清本质,然后找到形成的机制,最后寻求到破解之道。这也是整个《结构学》在应用层面的初衷。

潜在的危害

一个人如果老是在生活中遭受挫败,它就会感到不安。这种不安会让它主动切断于外部的联系,追求一种静止状态的安全感。要么就以攻击的姿态进行自我保护。所有的攻击都是为了让外界感觉到自己不好惹,其目的依然是断绝于外部的连接,从而把自己孤立起来,求的一份静态的心安。不管是逃避还是攻击,都是为了把自己与外部隔离,从而人为的营造一个静态的世界。然而,这种安全感会非常脆弱,甚至自己都会充满质疑。

低级的欲望可以通过放纵来满足,而高级的欲望必须通过自律才能满足不管是健康的身体还是人与人之间持续的良性关系,都是一种运行的井然有序的秩序,都需要消耗能量才能维系。放纵的身体和糟糕的关系都可以轻易的拥有,但这种混乱并不让人感觉舒服,而且非常脆弱,也无法持续。

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着你。这是一种驯化!正向的驯化之所以很难,是因为它是一个逐渐建立秩序的过程——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变好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甚至是克服人性本能的惯性。比如说自律,比如说掌握技能,比如说提高认知,比如说做成一件事。我们在《结构学》的框架中及阐述过:建立秩序需要消耗能量,但拆毁秩序反而能释放出能量。匮乏的人本身就缺乏多余的能量去建立秩序,所以才会呈现出虚弱和混乱的状态,所以会习惯性的:等、要、靠!这样的人比较容易驯化别人,而不容易被人驯化。因为拆房子谁都会,而建房子需要建筑师才搞得定,从有序变成无序是没有门槛的,而能从无序中建立秩序者都是英雄豪杰。所以,在哪里摔倒就在哪里躺下是最舒服的,试图挣扎着站起来才会特别的困难。

人的行为受其精神结构的驱使,扭曲的状态必然引发另一个扭曲的状态,恶的因必然结出恶的果,一个谎言往往需要更多的谎言来掩饰。一个情绪化的母亲很容易驯化出一个情绪化的女儿,一个逃避的父亲很容易驯化出一个懦弱自卑的儿子。人在探索外部世界的时候,会从最高频的反馈中获得某种佐证。这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会不断的雕塑其抽象的自我和主观世界,继而形成其整个精神结构。由此奠定了对自己的看法,也决定了筛选外部信息的偏好,从而基于以上判断形成驱使自己行为的源动力。然后在这个自循环之中不断强化。为什么自卑的人会越来越自卑,偏激的人会越来越偏激?因为这种机制决定了它会在这种自我遮蔽的循环中不断的自我强化一代人的终点会变成下一代人的起点——这是一条永恒的赛道,需要不断的接力。自己的缺陷,往往会从源头上决定了下一代人的起点和负重量!

不可逆的痛

生命体拥有求存的本能,你听说过成年人因为各种原因自我逃避,甚至自杀,你听过过婴儿自杀么?婴儿的所有反应都是一种本能,那种求生的本能会把抓到的一切的东西都放进嘴巴里。似乎每一个小孩都很聪明,都很独特,都对这个世界好奇并充满了探索的欲望。凡事都不能深究,一旦深究就会捅娄子——既然本源是积极向上,小朋友都聪明、独特还有探索的动力,那么,这么多平庸的成年人是如何一夜之间冒出来的呢?

以前的一个合作伙伴曾在一起喝茶的时候给我讲了他的成长经历。听完之后我真的是非常佩服:他是他们村唯一上大学的人,而村里其它同龄人都是念到初中,甚至小学就外出打工。他的父母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他们那个村子。他刚考上大学的时候,大家以他为傲,他父母也感到无上荣光。但没过多久,风言风语就来了。生活现实的压力让他的父母认为周围人的批评都是出于好意。于是,他的母亲曾经多次劝他退学,出去打工减轻一点家里的负担。他看到了周围人看不到的世界,他的信念一直支撑着自己。然而,他的父母则看不到他看到的世界,迫在眉睫的窘迫和周遭人的冷嘲热讽在一个封闭的人情社会中,让他的父母遭受前所未有的压力。而他的父母自己是消化不了这种冲突的,只能把压力转移给他。用亲情捆绑和道德指责的方式抵消压力无法释放的恐慌。她的母亲曾经对他说:“别人家的孩子多孝顺,都在挣钱了,你这么大的人了,不但不能给家里帮忙,还给家里更重的负担,你这个人真的好自私”。不同世界的人是无法共情的,观念的冲突如果从原点上就不同,完全不是沟通的技巧所能解决的。他说,他父母一直觉得他不孝,觉得他铁石心肠,还特别自私。他百口莫辩,他越是不屈服,反而更会激起父母的恨意。那种恨意经过不断积压之后,已经不再是为了某个具体问题,而变成了一种发泄压抑的情绪——因为他们本来就在现实生活和所处的生存环境中特别的无力和压抑,自己什么都做不了主,现在连儿子这个唯一能掌控的人都不听话了!所以,那些对儿子的主动伤害及偏执行为能够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力量,抵消无力感和压抑的侵袭。人越压抑,越恐慌,越无力,也就会更狠,也就越【作】!

人在与外部互动之中完成自我的雕琢和驯化,而有些驯化往往是不可逆的。最亲的人为什么会呈现出面目可憎的嘴脸?有的时候,人的行为往往是无意识的,那种本能对他人造成的伤害自己却浑然不觉。人在心平气和的时候总是能讲道理,而在失衡和混乱状态,总是顾此失彼,随时随地的心烦意乱和各种刺激的集中涌现,会不断的怂恿着自己重复着相同的错误。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如果不是自己亲身体验过,永远无法做到真正的感同身受。因此,求之不得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状况。彼此之间越是能够共情,经历和处境的相似性就越高。否则,即便能够理解也不想搭理。关于这一点会在《结构学》的《精神结构》部分从底层回答为什么会这样。人是要去经历和尝试,但有些风险是自己承受不起的,造成的后果是不可逆的。无论是人还是事,谨慎选择都尤为重要!见大行远,见微知著,都是为了让洞察、决策和选择尽量的向正循环的路上而去。

理性的出口

我们已经在觉悟社中更新了一部分的《C11:精神结构的形成机制》它是《结构学》第二部分《精神结构》十篇的第一篇。一直以来我们都存在一个误解,认为人是理性的,特别是某些学派的经济学家把人看作市场活动中理性决策的因子。事实上,千万次的事实证明,人的决策从来就不是理性的。何为理性?我们曾经定义过标准——所谓标准就是每一步都是确定的。理性则是在已知的条件内做最优的抉择。问题是,生命体的特征决定了每一个的已知条件是不一样的。就拿上面的案例来说,他父母的看到的世界,以及觉得重要的事情和他所看到的世界以及觉得重要的事情是完全不一样的。彼此的边界范围,节点权重都不一样,彼之蜜糖,我之砒霜。这就无法得出一个同一的最优解。只能在各自自己所能看到的世界和所在乎的关键节点上,按自己当下的判断来采取行动。如此一来,彼此都会觉得对方傻逼,冲突就不可避免。试图把别人驯化成自己的驱动力,来源于生命体的求存需要把未知变成已知,把不可控变成可控的基本安全需要!

当我们在试图驯化别人而不如预期的时候,习惯采用道德指责的方式去施加压力。区分好人坏人就是我们从小学到的判断方法。善恶是一种道德判断,而道德判断的依据是根据一个群体的原点共识及其衍生的体系来决定的。不管是公序良俗还是法律法规,价值判断的背后决定着资源的授予或剥夺。对生命体而言,这就是对生和死的判决。如果你的行为被大众的价值判断裁定为不义之举,那么,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就拥有了合法伤害和掠夺你的理由,而且还会拥有维护道统的神圣感和优越感。道德争论本质上是在争夺是非对错的判定权和价值取舍的标准。这一点大到国家之间的争吵,小到个人之间的谩骂都是如此。

事实上,每一个人在做判断的时候,都认为自己看到了全貌。在做决策的时候都认为自己的行为是理性的——至少有那么一瞬间觉得是想清楚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大千世界中,每一个个体自认为理性的行为,最终造成了乌合之众的非理性灾难。父母自认为对儿女好的行为,造成了不可逆的伤害。真正的理性的根本不是律法,不是规则,甚至不是暴力,而是精神结构上能够共通的某种机制的衍生物。我们在《结构学》的《精神结构》的相关部分中再详细的展开论证和阐述。在此,先抛砖引玉…

《结构学》版权限制,觉悟社内预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