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本草求是:功近實異的佛手與香櫞

 jiezhukuaile 2020-02-24

本草求是:功近實異的佛手與香櫞

明代蘭茂《滇南本草》中將香櫞、佛手柑明確分條論述,記載佛手柑“味甘、微辛,性溫。入肝胃二經,補肝暖胃”,用途為“止嘔吐,消胃家寒痰,治胃氣疼,止面寒疼、和中、行氣”。香櫞“氣味辛,性溫,無毒”,主治“下氣,除心頭痰水,痰氣咳嗽”。且認為香櫞主治較佛手柑稍遜“主治較佛手柑稍遜了”。進而提出質疑說“本草但有佛手柑名,香櫞本名枸櫞,無此香櫞也。豈此與佛手柑氣味相類而置此不論耶?”蘭茂筆下的佛手柑即是佛手,蘭茂將香櫞、佛手明確給予區別開來,認為佛手力道較佛手稍遜色。蘭氏尚認為之前的本草中香櫞是以枸櫞為名進行記載的。至清代張璐《本經逢原》則將佛手與香櫞的功效進行了更為明確的區分,其在柑櫞條下載“柑櫞乃佛手、香櫞兩種,性溫相類,故《綱目》混論不分。蓋柑者,佛手也,專破滯氣。今人治痢下後重,取陳年者用之。但痢久氣虛非其所宜。櫞者,香櫞也,兼破痰水。近世治咳嗽氣壅,亦取陳者,除去瓤核用之,庶無酸收之患。”隨著人們植物學概念的逐步清晰,古人從明清開始也便逐步將佛手與香櫞予以區別並對功效加以區分。

明清之前古本草出現更多的則是“枸櫞”。南北朝陶弘景《本草經集注》載“枸櫞,溫”,只此三字,別無所言。唐代蘇敬《新修本草》則說其“性冷,陶景雲溫者,誤矣”。五代孟貫《藥性論》講“枸櫞生嶺南,大葉,甘桔屬也。子大如盞。味辛、酸,性溫。皮,去氣,除心頭痰水,無別功。”對枸櫞的生境、形貌、性味、主治有了更為明確的論述。宋代蘇頌《本草圖經》言“如小瓜狀,皮若橙而光澤可愛,肉甚厚,切如蘿蔔,雖味短而香氛,大勝柑橘之類,置衣笥中,則數日香不歇”,並且“今閩、廣、江西皆有,彼人但謂之香櫞子”對枸櫞的形狀、用途、生境有了更加明確的表述,也提到人們多呼其為“香櫞子”。元末明初賈銘的《飲食須知》首載“佛手柑”一詞,其香櫞項下載“佛手柑,味辛甘,性平,與香櫞功用相同”。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講枸櫞“其實狀如人手,有指,俗呼為佛手柑”,很明顯此處枸櫞應當是佛手了。但李氏所言其“其核細”並且引《異物志》雲:浸汁浣葛紵,勝似酸漿也!佛手無核無瓤,何來“核細”、“酸漿”?也難怪張璐說“《綱目》混論不分”了。由李時珍的混淆可印證,至少在明代之前並未能將佛手、香櫞予以明確清晰的區別開來,受當時社會條件的限制,這也無可厚非。

而今,佛手、香櫞早已辨別清晰,佛手為芸香科植物佛手的乾燥果實,香櫞為芸香科植物枸櫞或香圓的乾燥成熟果實。但實際上現在藥材市場流通的香櫞主要以香圓為主,枸櫞已經很少見。佛手、枸櫞和香櫞植物外形較為相似,極易混淆,儘管明代開始逐漸給予糾正,但限於當時社會資訊不發達的狀態卻也未能完全普及開。即便如當時的醫學名家也未免還有不能分清者,如吳儀洛《本草從新》就記載香櫞“俗作圓、一名佛手柑、古名枸櫞、音矩員”,吳氏將佛手、枸櫞和香櫞三者混為一談,且說“理氣止嘔、健脾進食”功效相同。原植物尚且如此,遑論切片乾燥了。但是,佛手與香櫞總歸基質差異,其功效也實屬近而有異。兩者辛、苦、酸,溫,性味相同,作用靶點均為肝、脾、肺,都有疏肝理氣、燥濕化痰之用。但從古人實踐經驗來講,一般認為佛手理氣止嘔的作用優於香櫞,香櫞化痰的作用優於佛手。在實際應用中兩者作為“藥食同源”的純天然植物,安全可靠,又常常作為對藥相須伍用。不過,儘管枸櫞和香圓統稱為香櫞,但枸櫞含橙皮苷不含柚皮苷,香圓含柚皮苷不含橙皮苷,因此枸櫞與香圓來源的香櫞也必然存在藥效差異。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對於不同基質來源的漢藥必然會提出更高標準的要求,這是當今中醫圈無法規避的客觀現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