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北人游河北之保定六、刘守庙,一曲传唱了800年的民间赞歌

 唯我英才 2020-02-24
河北人游河北之保定六、刘守庙,一曲传唱了800年的民间赞歌

  保定向为京南重镇、畿辅要地,又是“北控三关、南达九省、地连四部、雄冠中州”的“通衢之地”,京畿首善之称。保定曾是直隶总督驻地,是河北省最早的省会,从1669年至1958年,包括文革期间的1966-1968年,一直是河北的政治、文化中心。

  作为国务院命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定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历史上曾有“36座庙,72道衙”之说,刘守庙是这36座庙中比较箸名的一座。刘守庙其实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庙,是纪念我国金代名医刘守真的祠堂,因此叫刘守庙。

  河北省历史上有两位名医有庙祭祀,延续至今。一是战国时的扁鹊,即秦越人,鄚州人(今任丘市以北约二十公里的鄚州镇),据说鄚州药王庙占地三百余亩,飞檐斗拱,行制一如北京故宫三大殿,工艺精湛,雄伟壮观。每年农历四、九月份,设有庙会,后毁于大火。另外在河北省内丘县城西26公里的鹊山脚下,有我国现存扁鹊庙中保存最好、规模最大、历史最久,占地八万平方米的扁鹊庙一座。第二座名医是金代名医刘完素。因其字守真,故名刘守庙,河北有三座刘守庙,一座在刘完素出生地肃宁,早已毁坏,1992年重修。 一座在河间,抗战时期日军为修炮楼而拆毁,近又重建。一座在保定,建于清代,因年久失修,文革中受到严重损坏,1984年重修。


河北人游河北之保定六、刘守庙,一曲传唱了800年的民间赞歌

  保定刘守庙地处保定
城外,城东南刘守庙村的村北,联盟路(现改名天威东路,但保定人还是爱叫联盟路)和刘守庙街路口的西南角,保定糖尿病医院(保定中医院)东院的院子里。去刘守庙比较简单,从保定火车站或裕华西路上坐3路公交,到刘守庙站下车,站牌旁就是刘守庙。



刘守庙位置示意

河北人游河北之保定六、刘守庙,一曲传唱了800年的民间赞歌

  保定市中医院又叫保定市糖尿病医院,一个医院,两块招牌,公立二级甲等医院。该院建立于1986年,目前以糖尿病专科为主要发展方向。该院开设糖尿病综合门诊、糖尿病急症抢救门诊、糖尿病肾病专家门诊、糖尿病脑血管病专家门诊、糖尿病心血管病专家门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专家门诊、糖尿病胃肠病专家门诊等十余个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专家门诊,使每一位就诊患者都能得到相关专家的专门治疗,从而确保了患者的疗效。已成为保定市糖尿病权威重点专科医院,国内比较完整和系统治疗糖尿病的特色医院

  说到中医院,保定还有一家中医院,原名保定中医院,现名保定市第一中医院。该院始建于1952年,是保定市唯一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康复、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河北省三星级文明单位,也是保定市唯一一所“河北省示范中医院”。医院现有在职职工312人,卫生技术人员277人,其中教授级职称88人。医院确立以中医药为主体、发挥中医药特色、传承创新、中西结合、优质服务、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办院宗旨,努力把医院建成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康复保健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中医院。现在保定市第一中医院是北京中医药大学,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在保定市中医药界起着龙头和带动作用,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和知名度,承担着全市人民的中医医疗保健、疑难病诊治以及基层医疗单位业务指导任务,在全省中医医疗康复保健等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河北人游河北之保定六、刘守庙,一曲传唱了800年的民间赞歌
河北人游河北之保定六、刘守庙,一曲传唱了800年的民间赞歌

  走进保定糖尿病医院(保定中医院)大门向东拐,首先看到一个文物保护碑。原来的刘守庙有山门,前后殿等,规制完整。时代变迁,现刘守庙存建筑有正殿三间,前院左右厢房各五间,后院有后殿五间,保存完好碑石十余通。但其山门已经不存,院落也已经改观。所以这个文物保护碑竖在前殿后的路边,正对着医院的前院。

  1984年6月1日,刘守庙为保定市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刘守庙街,南至府河,西至护城河,北至联盟路。并拨款对刘守庙正殿及东西配殿等主要建筑进行了维修, 现刘守庙现存建筑保存基本完好。


河北人游河北之保定六、刘守庙,一曲传唱了800年的民间赞歌

  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刘守庙后殿。后殿面阔五间,因殿门紧闭,不清楚殿内是何景色。


河北人游河北之保定六、刘守庙,一曲传唱了800年的民间赞歌

后殿正面

河北人游河北之保定六、刘守庙,一曲传唱了800年的民间赞歌

紧闭的殿门,从门楣上的字牌看,殿里是保定中医史展览

河北人游河北之保定六、刘守庙,一曲传唱了800年的民间赞歌

  刘守真,本名刘完素,字守真,别号通元处士。因行医从不留名,人们只知他住在河间,姓刘,因此人称"刘河间"或"河间先生"。

  刘守真出生有三说,一说北宋大观四年(1110年),二说南宋宁宗二十九年,三说南宋建炎二年(金天会六年,即1128年),三说生日均认可农历三月十五日。根据其箸《素问病机气宜保合集》自序推断,应是建炎二年。 刘守真籍地有说洋边村(今肃宁县师素村,也有说是刘守真的生地),有说河间周吴村。他家境贫寒,因水灾随父母逃难,定居在河间县十八里营村(今后刘守村)当时的北宋政治腐败,金人不断南侵,河北一带战事不断,饿殍满地,疾病流行。12岁时,刘守真的父亲死于霍乱,后来他母患病,也因三次延医不至,不幸病逝,遂使之刘守真立志学医,决心救民众与水火之中。刘守真初拜陈先生(陈师夷)为师,10年后独立行医。起初他的医术并不高明,也没么名声,在家坐诊很少有人光顾。为提高医术,25岁的刘完素一边潜心研究黄帝《内经》的素问,一边背起药箱串村行医,一边遍访名师求教,坚韧的毅力和虚怀若谷的品格使得刘守真医道日益臻熟,声誉渐隆。



刘守庙后院里,靠前殿后墙处摆放的七、八通古碑

河北人游河北之保定六、刘守庙,一曲传唱了800年的民间赞歌

  经过长期钻研,刘素真根据北方的实际,结合临床实践,写了《素问玄机原病式》一书,详细的阐述了五运六气盛衰之理,并首次提出“火热论”的观点。他认为风、寒、暑、湿、燥、火等外邪致病,多生热症,六气皆可化火。五志过极,皆为热甚,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志太过,损伤内脏,引起热病。他还将医著《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的病机19条大加发挥,把六气引起的21种病症扩大到81种,提出了火热病理论及治疗措施,这与当时一些因袭局方、专以辛、温、香、燥要形成为宗的陈规相比,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奠定了中医温病学说的基础,成为“寒凉派”的创始人,名列当时金元四大家之首。随着他的创新理论广泛流传,师从者甚多,先后有荆山浮屠、葛雍、穆子昭、马宗素、镏洪、常德、董系、刘荣甫等从之,私淑者也不少,如张从正、程辉、刘吉甫、潘田坡等,最终形成明显的寒凉攻邪医风。开创了金元医学发展的新局面,形成金元时期一个重要学术流派"河间学派"。


河北人游河北之保定六、刘守庙,一曲传唱了800年的民间赞歌

  有一天,刘守真游医走到保定,为一汤姓大户人家快死的老太爷诊病,经他一番巧手,那家老太爷病去重生,汤姓大户十分高兴,就把他家靠近府河河边(现刘守庙位置)的一块菜园子送给刘守真,从此刘守真就在那儿定居下来。 

  此后刘守真名气越来越大,但他不忘初心,一心只为穷苦百姓解除病痛。1191年,金章宗的女儿得重症,御医无策。金帝传旨:各州府荐医。河间知府吴锐将刘完素推荐给皇帝。刘用三副中药将其治愈。章宗欲封其为太医,刘坚辞不受,并借故溜走,此后章宗三次召其入仕,守真坚决不从,继续在保定一带行医授徒,为民治病。因此深人民的喜爱。


河北人游河北之保定六、刘守庙,一曲传唱了800年的民间赞歌

  刘守真卒年不详,有碑记载“享年86岁,无疾而终”。如果是生于南宋建炎二年,则是逝于金卫昭王崇庆二年(1213年)(也有说是1200年,享年90)。

  守真后,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德高望重的神医,他出生的肃宁洋边村,他年青时生活过的河间十八里营村、他长期行医的保州等地纷纷为建祠祭祀,立碑竖传。不仅如此,十八里营村更名为后刘守村,旁边的周刘店村改叫为前刘守村; 肃宁洋边村更名师素村(纪念、师从刘完素之意); 保定刘守真生前居住的菜园子旁的村子则叫成了刘守庙村。每逢刘守真生日(三月十五),人们从四面八方纷纷赶来祭祀,久而久之,刘守庙形成了庙会,每年的几天,保定刘守庙的庙会成为直隶保定的的一大盛会,鼎盛时庙会持续时间过半月之久。


河北人游河北之保定六、刘守庙,一曲传唱了800年的民间赞歌
河北人游河北之保定六、刘守庙,一曲传唱了800年的民间赞歌
河北人游河北之保定六、刘守庙,一曲传唱了800年的民间赞歌
河北人游河北之保定六、刘守庙,一曲传唱了800年的民间赞歌

  沿两侧通道向南走,绕过大殿就是刘守庙的前院。刘守庙也称“刘守真君庙”、“刘爷庙”,是目前尚存的规模最大的刘守真庙。现在又叫刘守真纪念馆。

  刘守庙大殿面宽三间、进深一间,前有抱厦,也是三开间。此庙据说初建于元代(约1200年),至今有800多年历史。刘守庙开始只是在刘守真居住的菜园子处建的一个祠堂,面积不大。明正德二年(1507年)敕封其为“刘守真君”,明正德二年(1507年)敕封其为"刘守真君",以扬圣名。明万历年间,刘守庙扩为"刘守真君庙"。清朝,道光年间重修庙宇。清末西太后仰慕其名声,赐以匾额。直鲁豫巡阅使曹锟在保时也曾派人翻修刘守庙。

  人世沧桑,几经战乱,刘守庙屡遭破坏,屡次重修。文革时刘守庙大殿因年久失修,几近倒塌。文革结束后,当时的卫生部长崔月犁、箸名老中医,全国人大常委董建华提议,于1984年在原址重建了刘守庙大殿。同时兴建的还有这座中医院。

  1992年 ,有关部门又新建了刘守庙后殿。


河北人游河北之保定六、刘守庙,一曲传唱了800年的民间赞歌
河北人游河北之保定六、刘守庙,一曲传唱了800年的民间赞歌
河北人游河北之保定六、刘守庙,一曲传唱了800年的民间赞歌
河北人游河北之保定六、刘守庙,一曲传唱了800年的民间赞歌

中医有金元四大家之说,指金元时期(公元1115-1368年),中医的四个流派。

  刘守真生活的宋金时期是中医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由于长期的战乱,人民生活贫苦,疾病流行,这就奠定了中医发展的社会基础。由于治病的需要,不少医家深入研究古代的医学经典,结合各自的临床经验,来解释前人的理论,逐渐自成一说,这就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大大丰富了中医理论。当时有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等四位著名医学家代表四个不同的学派。刘完素认为疾病多因火热而起,在治疗上多运用寒凉药物,固此称之为寒凉派。张从正认为治病应着重驱邪,“邪去而正安。”在治疗方面丰富和发展了汗、吐、下三法,世称“攻下派。”李杲认为“人的胃气为本”,在治疗上长于温补脾胃,因而称之为“补土派”。朱震亨认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善用“滋阴降火”的治则,世称“养阴派”。

  元末明初著名文学家宋濂(公元1310-1381年)在为朱震亨《格致余论》题辞时说“金以善医名凡三家,曰刘守真(刘完素)、曰张子和(张从正)、李明之(李杲),虽其人年之有先后,术之有救补,至于推阴阳五行升降生成之理,皆以《黄帝内经》为宗,而莫之异也。”又说:元朱震亨《格致余论》“有功于生民者甚大,宜与三家所著并传于世”。自此而后,“金元四大家”之称,则流于世。

  金元四大家的学说标志着中医发展的一个阶段,而且对后来的中医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河北人游河北之保定六、刘守庙,一曲传唱了800年的民间赞歌
河北人游河北之保定六、刘守庙,一曲传唱了800年的民间赞歌

  刘守庙大殿的前抱厦里挂有好几块匾,全是四方民众对刘守真的赞誉。刘守真是当时金元四大家之首,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常有起死回生之举,是中医的集大成者。刘守真一生不畏强权,不爱钱财,一心只为百姓解除病痛,仁术为人又平宜近人,因此深受保定河间一带的百姓爱戴。被人们奉若神明。


河北人游河北之保定六、刘守庙,一曲传唱了800年的民间赞歌
河北人游河北之保定六、刘守庙,一曲传唱了800年的民间赞歌
河北人游河北之保定六、刘守庙,一曲传唱了800年的民间赞歌
河北人游河北之保定六、刘守庙,一曲传唱了800年的民间赞歌

  走进大殿,正中是刘守真塑像,两侧墙壁上有刘守真介绍,关于刘守真事迹的壁画等 ,从中我们可以对这位神医有个大概的了解:

  成名以后,刘守真长年定居保定,时间长达数十年。在保定有关刘守真的故事、传说有很多,其中有个刘神医“一针救二命”的故事,传说刘守真成名以前,长年游走于保定、河间一带乡间行医,有一天,刘守真走进一村,正遇上一女人难产而亡,家里正准备将其放入棺中安葬。刘完素见那妇人身体并僵,烊定有异,便劝说主人给其把脉,一摸 果然还有气,刘守真便用银针穴灸。顷刻间,孕妇苏醒,产下婴儿。刘完素一针救二命,从此,神医大名远播,其事迹为人乐道,甚至被演绎成神话故事广为传播,民间都说他无所不能。


河北人游河北之保定六、刘守庙,一曲传唱了800年的民间赞歌
河北人游河北之保定六、刘守庙,一曲传唱了800年的民间赞歌

  有一天,附近一村有户小户人家的驴丢了,惊动三亲六眷找遍了附近也没找到,报官也没有下文。驴可是穷人家的命根子,没有它,就没了活路,那人可上火了,急的面红耳赤,口生燎泡,又无可奈何,胡思乱想中这想到了刘守真。他找到了刘守真,风风火火的说:“都说你治病救人,无所不能,你救救我吧!”然后就把前因后果说了一遍。刘守真一看有些哭笑不得:“你丢了驴应该报官呀,找我有什么用?”那人说:“我这事只能找你,你要是帮不了我,我就只能寻死了,二尺白绫一挂,死了算了。”,刘守真打心眼里不乐意,这不是一个医生能管的事。可刘守真斋心仁厚,他见那人真的急的上火,转念一想,牲口是庄稼人的命根子,这一家子丢了牲口够倒霉的了,万一这人再做出傻事来,这一家人可怎么过呀!他沉吟了一会儿,微微一笑说:“这样吧,我先给你开付药,回去赶紧吃了,驴回来呢你也不用谢我,回不来你也别怨我,毕竟你这种'病’我是头一回治。”说完就刷刷点点开了一付巴豆散,想先泄泄那人的的火气。

  那人回家吃了药,这下可不得了了,就觉着肚子肌理轱辘一个劲的闹,赶紧往茅厕跑,一会儿一趟的跑。就这么一直折腾到半夜,后来干脆在茅厕一蹲,大声喊道:“我让你跑,我让你拉!我就在这儿蹲着,看你能跑到哪儿去!”喊完不动地方了。他这一折腾可把他的一个邻居吓坏了。原来他的驴是那个邻居偷了,那人本想等天黑把驴牵走,到集市上卖了。哪想到失主好像知道是谁偷了驴,多晚了还不睡觉,好象在盯着自己。好不容易等到后半夜,刚安生了一会儿,小偷就赶紧拉着牲口往外跑。刚要出门又听邻居家在喊:“你又想跑是吧,我看你怎么跑!”此时他很生气刘守真,自打吃了他的药就没完没了的拉稀,于是不指名的骂道 ,“好啊,你想害我是吧?你等着,天亮我就拉你去见官。”这一下把这个贼吓了个半死。赶紧把驴给牵了过去。“大爷,祖宗,你饶了我吧,我听说你去找刘神医了,我还想医生怎么能断了这个案,没想到这事真瞒不住他,驴我给你送来了,我知道错了,看在乡里乡亲的份上,千万别把我送官了。”丢驴的人一愣神,心里一琢磨:“我明白了,原来刘神医叫我吃巴豆丸拉稀是别有用意,是让我一夜不睡觉看着这偷驴的人啊”

  于是此人找裁缝镶金边走金线做了一面锦旗,上写八个大字:医世救人,起死回'牲’。乡亲们纷纷赞道:“刘神医,真神奇。一副巴豆散,断案大叫驴!”



河北人游河北之保定六、刘守庙,一曲传唱了800年的民间赞歌

河北人游河北之保定六、刘守庙,一曲传唱了800年的民间赞歌
河北人游河北之保定六、刘守庙,一曲传唱了800年的民间赞歌

  在保定,刘守庙可是大名鼎鼎,我最早知道它还是文革前,通过《敌后武工队》这部小说知道了保定有个刘守庙。刘守庙南邻府河,西靠保定城的护城河,历史上的刘守庙可非今日能比,那时这个地界是古城保定的水早码头,从刘守庙前的码头上船,可直下天津卫。从天津 运来的大量物资都在这儿卸下船,再分运到保定周边。直到文革前,这段河道还能行船。上世记60年代后期始,因长年干旱,府河开始断流,刘守庙码头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河北人游河北之保定六、刘守庙,一曲传唱了800年的民间赞歌
河北人游河北之保定六、刘守庙,一曲传唱了800年的民间赞歌

  关于刘守真的死也有不同说法,有碑记载刘真是无疾而终,但有传说刘守真是坠井而亡,传说刘守真晚年时,因金章宗一位公主久病不愈,刘守真奉旨进宫治好了公主的病,金章宗让刘守真留在宫中当太医,刘守真不愿意,偷偷的跑走了。后来金章宗三次派人来“请”刘守真,刘守真都躲避不见。有一天,刘守真见路上又来了一队官兵,以为又是来抓自己的,又急忙躲避,此时刘守真忆老迈年高,慌乱是掉进菜园子的井中,不幸溺亡。现在那口井还一直存在。



刘守庙的东厢房,右下角是那口古井

河北人游河北之保定六、刘守庙,一曲传唱了800年的民间赞歌

刘守庙的西厢房

河北人游河北之保定六、刘守庙,一曲传唱了800年的民间赞歌

  刘守庙的南院墙上嵌有十几块碑,上边刻有我国历代的20位名医的头像及简介。从东到西依次是:扁鹊、张仲景、王叔和、华陀、黄莆谧、龚庆宣、陶弘景、巢元方、孙思邈、王惟一、张元素、张从正、朱震亨、李杲、王好古、王清任、李时珍、吴谦、吴瑭、张锡纯,因篇幅原因,不能将碑刻全发上来。只能上传少量照片 


河北人游河北之保定六、刘守庙,一曲传唱了800年的民间赞歌
河北人游河北之保定六、刘守庙,一曲传唱了800年的民间赞歌
河北人游河北之保定六、刘守庙,一曲传唱了800年的民间赞歌
河北人游河北之保定六、刘守庙,一曲传唱了800年的民间赞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