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奶痨是这样根治的

 草根随笔 2020-02-24

小时候,我可真是多灾多难,生不逢时,加上兄弟姐妹众多,爸爸一人收入满足不了十张嘴的需求。家庭条件先天不足本来就差,再来个灾害之年,对于一个家来说,算得上是雪上加霜。

听大姐说,我出生不久瘦弱不堪,不爱吃饭,经常把手指放在嘴里吮吸,邻居老人都说是“奶痨”,久治不愈,那是要找上帝报道的景象,妈妈哭天喊地,又有什么用呢?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我的赢弱病体亲朋好友远在天边是无能为力,近在眼前的邻居虽没有能力医治却也没有闲着,帮着东打听西询问,好不容易请到了一个老中医,老中医说“奶痨”是上海话的说法,中医称为疳积,多见于1~5岁儿童。根据我家现状,主要就是营养不足了。不愧是老中医,那不是白叫的

据大姐回忆,老中医让家人洗干净我的小手,取出银针,拿起我的十根手指挨个针刺一下,用手挨个轻轻拿捏顺着手指抚摸,流出来一种像奶水的液体。随后再开药方,让家人用中药和药膳调理一段时间后,身体渐渐趋于丰满,好了。

当时很是幼小少不记事,也不清楚具体操作方法。现在网络发达,搜索了一下,中医还真有挑破手指的治疗方法,把它摘录过来,后辈如需要可以备用:

1:挑液法(针挑四缝穴):

(1)选用三棱针(或圆利针、缝衣针),先予高压消毒,或用75%酒精浸泡30分钟,或煮沸20分钟消毒,取出置于消毒盒内备用。

(2)洗净患儿手掌,术者先用2%碘酊涂擦,稍干后再用75%酒精将患儿掌面第2、3、4、5指腹侧第一、二指间关节横纹处由中心向外周擦拭消毒。

(3)用消毒三棱针挑刺上述横纹中心,对准挑点,快速地向中心方向斜刺一分深度,稍提摇,术者以左手在第一指节腹面向针尖方向按准,随即出针,针口可见少许粘黄液体(也有清稀液体渗出量多),用指挤压,使液尽出,见血为度,再用消毒干棉球拭去。患儿两手8指均一一挑刺,血出则用干棉球压之,嘱患儿(或家长帮助)捏紧双拳,以压迫止血。

(4)疳积重者,刺出全是稠质粘液,轻者粘液夹血,未成疳者无粘液而见血。隔日或隔2、3日针挑1次,一般针挑3-6次,粘液渐少,直至无粘液,仅见血为止。

2:挑脂法(针挑疳积点):

(1)选用三棱针,先予高压消毒,或用75%酒精浸泡30分钟,或煮沸20分钟消毒,取出置于消毒盒内备用。

(2)洗净患儿手掌,术者先用2%碘酊涂擦,稍干后再用75%酒精将患儿手第2、3、4、5指第一、二指节腹面正中,即疳积点由中心向外周擦拭消毒。

(3)押手:因为挑脂要挑皮下脂肪层,取出脂肪团,容易出血,故要充分利用押手来压取脂肪和止血。可请助手协助。术者和助手用左手挟持住患儿手指,并以左手拇指分别向自身方向,经过挑点,滑压几次,然后固定在挑点的旁边,用力压着不动。其目的是要排除局部血液,压迫止血,并使挑点皮肤张露,皮下脂肪易被挤出。

(4)术者右手拿针对准挑点中心,用“挑点法”,动作迅速地挑开皮层,进入皮下。皮下脂肪小体由于受到两个指头在旁的压力,很快便会向针口冒爆出来,然后用针尖边挑边刮,把分布在脂肪团上的稀疏纤维挑断,尽量挤出脂肪小体,最后用针体把针口残留的脂肪刮干净。

(5)术后针口涂上红汞,用消毒纱布垫封压住针口,再用绷带包扎,加压3-5分钟,以防出血。在未封压好针口前,术者和助手的押手不能放松,否则即可引起出血。

(6)术后嘱患儿(或家长)不要沾污伤口,5天后可以拆封。

(7)因其针口较深、押手挤压,出血较多,留有微小创口必须用纱布垫加压包扎。5天后不能拆封洗手,不能用手拿取他物,以防感染。

本法不及针挑四缝穴之简便、安全,而疗效相仿,故临床多用针挑四缝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