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由心生

 精粹文华 2020-02-24

  淮北的春天,总是姗姗来迟。就算是来了,也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怯怯懦懦的。

  春天,于淮北而言,确有些吝啬,有些名不副实。满眼望去,万物萧瑟,倒是春节挂在树枝上的大红灯笼,略有些喜气。还有雨后的泥土,透出枯草的香味,呼吸起来让人平添欢喜。

  可是,朋友却不这样认为,在朋友圈一条一条地发着春天的讯息,那股欢喜劲,就好像桃红柳绿已触手可及。或许,朋友的感觉是对的,淮北的春天似乎已经来了,虽然我还没感觉到。

  说起春天,自古以来很多人都赞美它。我也爱春,哪怕听到春字,眉头就会舒展开。闭上眼睛想一想,春风、春水、春花、春光,哪一个不让人心驰神往。“二月春风似剪刀”“万紫千红总是春”“小楼一夜听春雨”……这些诗词里的春天,也许能在江南找到。

  说起江南,我想到杭州的春天。想必西湖已是草长莺飞,红花绿树了,灵隐寺的钟声也会在夜半隐隐约约敲响。当然还有江南的春雨,密密的,似有若无,不像淮北的雨那么冰凉。若此时,乘画舫游于湖上,或临窗而立,听雨打青石,自是一番意境。生活在那里的人们,脸上定是挂满了盈盈的笑意。

  淮北春的景象,虽不及江南,但只要仔细探寻,依然有它的美。最先漏泄春的消息的,无疑是我家屋后的两株梅树。不知道是哪一天清晨,我偶然发现枝上长出了米粒大小的梅花骨朵,像音符一般,含苞欲放。还有家门前的一池湖水,被轻风吹拂得起了鱼苗似的波痕,层层叠叠。投在水面的阳光,便也跟着波动起来,好像阳光在水面打起蝴蝶结。不经意间,发现两只野鸭在芦苇间嬉戏,便觉得“春江水暖鸭先知”是不虚的。

  其实,凡事都有两面性。文人笔下的春天,亦是如此。周作人说,北平的春天似不曾独立存在,如不算他是夏的头,亦不妨称为冬的尾。丰子恺说,春所带来的美,少而隐;春所带来的不快,多而确……

  江南的春天,有江南的味道;淮北的春天,有淮北的风采。在潜意识里,我还是更爱故乡淮北的春天。它不是依节气而来的,它是靠着自身顽强的拼争,一点点摆脱冰雪的桎梏,曲曲折折地展示出美的一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淮北的春天来之不易,是一点一点苦熬出来的。

  乍暖还寒时候,一切看似还是冬天的模样,一切却又开始苏醒。不信,你看,在料峭的春里,一大早便有晨练的人,跑步、练拳、舞剑,一个个精神抖擞,气宇轩昂,一招一式,有板有眼。还有一群人,用优美的舞姿和动听的歌声,给冷寂的春带来热闹和喧哗,把淮北的春渲染得热气腾腾。

  其实,春是从心灵深处滋养出来的一种美,一种暖。(作者王超 单位安徽省淮北市纪委监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