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壬寅宫变中,16个宫女齐上阵,为什么却杀不死熟睡中的嘉靖帝?

 小白兔日记 2020-08-06

文/蓝梦岛主

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

古代的皇帝是绝对的高危职业,平均寿命还不到40岁,其中的短命皇帝,很多都是死于被刺杀。权臣弑君,外戚弑君,宦官弑君,敢于谋刺皇帝的人五花八门,但是,壬寅宫变却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绝无仅有的宫女起义,而那个差点被宫女勒死的奇葩皇帝,正是大名鼎鼎的明世宗朱厚熜,即我们常说的嘉靖帝。

过程:

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十月二十一日夜,嘉靖皇帝服药后,在端妃曹氏的翊坤宫就寝,夜深人静,趁着嘉靖帝和端妃曹氏各自熟睡后,以杨金英为首的16位宫女一窝蜂涌入了翊坤宫,来到嘉靖帝的卧榻旁,用事先准备好的黄绫布套住了嘉靖帝的脖子,用力拉扯,企图将嘉靖帝弑杀于睡梦中。

但是,无论16个宫女如何用力拉扯,却始终无法勒死嘉靖帝。这些年轻的女孩子们见嘉靖帝迟迟不死,便以为他果然是真龙天子,有不死之身,难免害怕起来。

其实,十几个宫女齐心协力,却杀不了熟睡中的嘉靖帝,并非因为嘉靖帝有神龙护体,而只是因为宫女们没有杀人经验,太紧张,把黄绫布打了死结、使不上力而已。

但是,其中一个胆小的宫女却因此惶恐万分,吓得魂飞魄散,竟然跑到不远处的坤宁宫,把情况报告给了方皇后。

(嘉靖皇帝剧照)

结果:

方皇后急忙带人赶到翊坤宫,嘉靖帝并未被勒死,但由于惊吓过度,已经昏厥,口不能言,神志不清。方皇后当机立断,将16位涉事宫女,以及端妃曹氏和宁嫔王氏迅速处死,等嘉靖皇帝清醒后,案件已结。

这次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宫女弑君事件,由于是发生在嘉靖朝壬寅年,所以史称壬寅宫变。

(壬寅宫变图)

影响:

壬寅宫变虽然没有成功,嘉靖帝只是受到了惊吓,并未留下特别严重的后遗症,但是,此事却对嘉靖帝乃至大明王朝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壬寅宫变后,嘉靖帝便开始独居西苑,潜心修道,不理朝政,开启了漫长的怠政不上朝时期。从此以后,严嵩专权愈演愈烈,官场黑暗,国势衰微。总之,壬寅宫变是嘉靖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在壬寅宫变发生前后,疑点重重,甚至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以下,就让我们一一解开这些疑点。

(宫中女子剧照)

疑点一:宫女为什么要杀嘉靖帝?

宫女弑君,这不仅是史无前例,而且对于后果,杨金英等16位宫女不可能不知道。纵然是弑君成功,她们也绝不可能逃出戒备森严的皇宫。既然如此,这些平时唯命是从的弱女子,又为什么宁可付出诛九族的代价,也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韪去弑君呢?

众所周知,嘉靖是历史上著名的道士皇帝,他笃信道教,已经到了一种癫狂的地步,尤其痴迷于炼丹吃药,以求长生不老。

明太祖朱元璋曾立有宫规,宫女的年龄一般应在15到20岁之间,特殊情况也不得小于13岁。但是嘉靖帝却从民间搜罗了大量11到16岁的年幼宫女。这是因为,嘉靖皇帝炼制丹药所需的“红铅”,其原料实则是处女经血。

为了保证宫女经血的多产和纯净,嘉靖帝强迫她们服用药物,使经期延长,并且在经期时,只能吃桑叶、喝露水。这让宫女们苦不堪言,血崩而死和虚脱而死者不计其数。

另外,嘉靖帝为了延年益寿,需要饮用大量甘露,每天凌晨,宫女们都必须到御花园采集露水,长此以往,身心疲惫。再加上嘉靖帝长期服用丹药,燥热异常,脾气愈发古怪暴虐,鞭打宫女致死已是家常便饭。

据统计,在壬寅宫变发生前的短短几年时间里,因各种原因被嘉靖帝折磨致死的宫女超过了两百人。

种种原因下,宫女们不堪其辱,左右都是死,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先下手为强,杀掉嘉靖帝以解心头之恨。

(明世宗朱厚熜画像)

疑点二:参与弑君的女子只有16人,为什么最终被诛杀的却是18人?

无论是《明实录》还是《明史》,都明确记载了当时参与弑君的女子是16人,并且个个有名有姓,来历清楚。但是,最终受诛者却是18人,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弑君大案,按理说必须交由刑部处理。但是上文提及,真正负责主持壬寅宫变案的却是方皇后。她在未经严格审讯的前提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掉了18个女子,其中,除了16位参与弑君的宫女,还有端妃曹氏和宁嫔王氏。

按照方皇后的说法,端妃曹氏和宁嫔王氏也参与了弑君,或者说,她们才是幕后主使。但是,这种说法根本站不住脚,事发当夜,嘉靖帝确实是住在端妃的翊坤宫没错,但是,她最多也只是有连带责任,罪不至死。如果端妃真要杀嘉靖帝,怎么会傻到在自己的寝宫动手?这岂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更何况,端妃曹氏是嘉靖帝最宠爱的妃子,她完全没有弑君的动机。宁嫔就更冤枉了,她在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的情况下,就稀里糊涂被方皇后处死了。

其实,这只是一场血雨腥风的后宫争斗。方皇后虽然贵为后宫之主,却并不得嘉靖帝宠爱,所以,她便借由壬寅宫变,除掉了自己的两位重要情敌。

由于确实是方皇后救了嘉靖帝一命,所以当嘉靖帝醒来,得知两位宠妃已死,虽然既悲愤,又难过,却也不好立马对救命恩人方皇后发作。但是,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若干年后,后宫起火,嘉靖帝却见死不救,眼睁睁看着方皇后葬身火海。

参考资料:《明实录》、《明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