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度】安徽宗亲徐凤柱用大数据思维破解若木世系及联谱对接难题

 全球徐氏一家亲 2020-02-24

徐氏世系研读

1、古徐国君王世袭表

2、中华徐氏1—120世总世系表

3、中华徐氏世系:北祖丰公世系(66——86世)

4、中华徐氏十大分支及世系图

5、徐懋功六世孙国瑛公后裔分布探寻

6、第3卷 宰相世系表校正(一)

7、章禹失国世系表

8、中华徐氏南祖霸公世系考证详解及世系图


用大数据思维

破解若木世系及联谱对接

文/徐凤柱(安徽)


我不懂“史、典、籍”,对联谱修缮更无发言权。近来拜读了徐承钦、本芳、东军、绍成、九洲、宝兴等宗亲关于续写联谱方面的文章和讲话后,才对此产生了兴趣和思考。

文章一致认为通谱、联谱的最大难题是源流世系枝干对接问题。由于研究数字是我的兴趣所在,能够记录表达和传承世系功能的只有数字,所以很快进入异质思维,人类进入了数字化时代,没有数字化解决不了的难题,现将我的思考写出供争论。

为了便于思考,先进行一番形象思维。公元前两千多年,夏启把位于山东郯城周边的一块肥沃徐地封给伯益的二子若木,徐姓诞生,血缘始祖为若木。我们把若木想象成深山竹海中一颗破土而出的竹笋,第一节是若木,他的儿孙成为直系宗亲,儿孙的后裔为旁系宗支,一节一节,年年叠加,集聚成系,把系列数码排序为编码,这个编码,就是竹节的序号即若木源流世系。节与节之间称为节距,这里称为世距,世距值用年轮数表示。时光流逝,转眼四千多年过去,若木成为参天巨竹,没有文字记载他有多少直系宗亲和旁系宗支,一句话繁衍生息了多少节。我们的课题就是要把世节算清,把宗支对接到参天巨竹之干上。

一、编写若木世系年谱

为什么世系和对接称为两大难题?世系难是因为可考证的资料不多,而编写的版本不少,说法不一,没有主流意见可以达成共识,也无人认真地做这个统一共识的工作。对接难,是不知道往哪里联,接到什么地方。本文就是吸收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搭建联谱对接的平台----联到年谱上,对接到世系上。

1、确认若木世系的起止时间

原来流传较广的说法就是夏启九年,公元前2197年封若木于徐地。现根据国家历史夏商周断代工程2000年11月9日公示的《夏商周年表》显示:禹公元前2103年---2085摄政18年,公元前2085年---2073年执政12年,公元前2073年禹逝,启守孝三年,袭取帝位,国号大夏,家天下时代开始,公元前2070年为夏朝元年。

公元前2076年,禹举荐授政于伯益达三年之久,准备禅让帝位于伯益;禹子启惟权是钻,禹又存私心辅而助之。公元前2073年禹逝,伯益淡泊权位,仁义为重,主动让位于启,隐居于箕山之北(古箕国之徐山,原治水重地,郯城之东)。启守孝三年后轻易袭取帝位,世袭取代禅让,家天下时代开始,国号为大夏,前2070年为元年。这毕竟是一场社会大变革,反对者有之,扈氏首先起来反对,伯益起兵助之,但启早有准备,里应外合荡平反对者,杀死了伯益,伯益成为新旧制度变革的牺牲品。但因伯益佐禹治水执政之功,让国之义,实因伯益族人之伟力,为了收买人心稳定权位,不得不于夏启六年(公元前2064年)封伯益长子大廉于陆地,封次子若木于徐地,徐姓诞生,若木为血缘始祖。

本文确认徐氏若木世系起始时间为公元前2064年;截止时间为当今公元2018年,起止时间区间为4082年。

2、确认世距理论值

“世距”即参天巨竹之干上,节与节之间的年轮距离,巨竹的生长受气候,旱涝和肥料多少的影响,竹干上每一节长短尺寸是不一致的。同样,人类的生育繁衍受到社会因素、战争、自然灾害、迁徙等因素的影响,世与世之间(即繁衍速度)年轮数值也是不一样的。因此,人们产生对数据值的争论是正常的。到底人类繁衍的速度是多少年为一世,说法不一,版本较多,大致从21年---35年(或更长)各不相同。既然我们要在历史的长河中通过计算来确认我族的世系编码,那么确认世距年轮值就成为关键要素,一定要从众多的版本中确认一个相对靠谱的数值。

其实,老祖宗对世距值早有定论。我国古代人早就对“三十年为一世”有了基本认识,甲骨文“世”就是由三十转化而成,可见老祖宗对人类自身生育繁衍的一些基本现象有了基本了解。

(2)关于世距值的估算标准最早见于东汉和帝永元12年(公元100年)由许慎所撰《说文解字》,世距值为“三十年一世”,为学术界所公认,传承至今。

(3)唐时,为避李世民(598-649)讳,“世”曾被改为代,但人们把世代相连使用,称为世代和世世代代。

(4)科学家验证了“三十年为一世”的结论。从古以来,我国社会学、人口学等科学工作者,经过对我国众多姓氏家族的长期生育繁殖情况进行深入统计研究分析之后得出结论:即我国各氏族繁衍一代人的速度大约为三十年,验证了“三十年一代人”的统计规律。因此三十年则可认为是我国氏族繁衍一代人的理论值,文章称为“世距值”,也称“世距常数”。这一结论内容也被《辞海》所收录。随后这一成果也被广泛应用于家谱编修、世系研究之中。

(5)徐氏族谱“三十年一修”成为族制,也就是一世一修。徐氏几部经典族谱基本上都符合“三十年一世”规律。

(6)若木世系4000多年,是不是也符合这一规律呢?为此本文草拟了一份不同历史时代若木世系验证一下。

《若木世系》五篇:

(1)公元前2064年-公元前512年44世国君,世距为36年

(2)公元前480年-268年26世,世距为30年

(3)公元295年-618年,12世,世距为27年

(4)公元618年-1368年30世,世距为25年

(5)公元1368年-2018年23世,世距为30年

世距平均值=(36+30+27+25+30)÷5=30年

若木世系完全符合“三十年一世”的理论值。“三十年一世”的理论值是大量的数据经过统计分析整理,通过“兼高扯矮”和平均处理得到的结果,因此具有普遍性、适用性特点,虽然有特殊性个案出现正负偏离,但不影响大局。本文欣然确认这个理论值作为计算若木世系的“世距常数”。

3、若木世系编码年谱

(1)若木世系的理论计算

若木世系起源于夏启六年,即公元前2064年,截止到当今2018年,经历繁衍了漫长悠久的4082年。在这额定的时间段内,按“三十年一世”的理论值计算,理论世系为(4082-30)÷30=135世

应当说,若木世系尘埃落定,从得姓至当今,徐氏若木繁衍生息理论计算编码为135世,与实际的正负偏差不超过一世,偏离过多,可信性会降低。

(2)若木世系编码年谱的编写

第一篇 夏、商、西周、春秋

自公元前2064年夏启封若木于徐地,以地得氏,以氏立国,至公元前512年,历时1554年,44世国君,若木世系世距值为36年/世。

若木世系编码

世序年份

中国历史年表

若木世系编码

世序年份

中国历史年表

公元

干支

公元

干支

0

-2064



23

-1264



1

-2034



24

-1229



2

-1999



25

-1194



3

-1964



26

-1159



4

-1929



27

-1124



5

-1894



28

-1089



6

-1859



29

-1052



7

-1824



30

-1016


西周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

8

-1785



31

-986



9

-1754



32

-944


偃王元前994-947年, 926年弃国

10

-1719



33

-908



11

-1684



34

-872



12

-1645



35

-836



13

-1614



36

-800

辛丑

周宣王28年

14

-1579



37

-764

丁丑

周平王宜臼7年

15

-1544



38

-726

乙卯

春秋周平王宜臼45年

16

-1509



39

-692

乙丑

周庄王佗5年

17

-1474



40

-655

丙寅

周惠王阆22年

18

-1439



41

-618

癸卯

周顷王壬臣元年

19

-1404



42

-582

乙卯

周简王夷4年

20

-1369



43

-546

乙卯

周灵王泄心26年

21

-1334



44

-512

乙丑

周敬王匄8年

22

-1299







第二篇 战国、秦、西汉、东汉、三国

自春秋末公元前480年到三国末265年,历时745年,若木世系繁衍25世,世距值为26年

若木世系编码

世序年份

中国历史年表

若木世系编码

世序年份

中国历史年表

公元

干支

公元

干支

45

-480

辛酉

周敬王匄40年

58

-90

辛卯

征和3年

46

-450

辛卯

战国周贞定玠19年

59

-60

辛酉

元康6年

47

-420

辛酉

周威烈王午6年

60

-30

辛卯

汉成帝刘骜建始3年

48

-390

辛卯

周安王骄12年

61

1

辛酉

元始元年

49

-360

辛酉

周显王扁9年

62

30

庚寅

东汉光武帝刘秀6年

50

-330

辛卯

周显王扁39年

63

60

庚申

汉明帝刘庄永平3年

51

-300

辛酉

周郝王延15年

64

90

庚寅

汉章帝刘炟章和2年

52

-270

辛卯

周郝王延45年

65

120

庚申

汉安帝刘祐元初7年

53

-240

辛酉

魏景涽王3年

66

149

乙丑

汉恒帝刘志建和3年

54

-210

辛卯

秦始皇37年

67

178

戊午

汉灵帝刘宏熹平7年

55

-180

辛酉

汉高后吕雉8年

68

207

丁亥

汉献帝刘协建安12年

56

-150

辛卯

汉景帝刘启7年

69

236

丙辰

三国魏明帝景初5年

57

-120

辛酉

元狩3年

70

265

乙酉

西晋司马炎泰始2年

第三篇 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隋

自西晋初295年至隋末618年,历时323年,若木世系繁衍12世,世距值为27年。

若木世系编码

世序年份

中国历史年表

若木世系编码

世序年份

中国历史年表

公元

干支

公元

干支

71

295

己卯

晋惠帝元康5年

78

484

甲子

齐武帝永明2年

72

322

壬午

晋元帝永昌元年

79

511

辛卯

梁武帝天监6年

73

349

己酉

晋穆帝永和5年

80

538

戊午

梁武帝大同4年

74

376

丙子

晋孝武帝太元元年

81

565

乙酉

陈文帝天嘉6年

75

403

癸卯

晋安帝元兴2年

82

593

癸丑

隋文帝杨坚开皇13年

76

430

庚午

南北朝宋文帝元嘉7年

83

618

戊寅

隋灭

77

457

丁酉

宋孝武帝大明元年





第四篇 唐、五代十国、北宋、辽、南宋、金、元

自唐元年618年,至元末年1368年,历时750年,若木世系繁衍30世,年轮世距值为25年。

若木世系编码

世序年份

中国历史年表

若木世系编码

世序年份

中国历史年表

公元

干支

公元

干支

83

618

戊寅

唐李渊武德元年

99

1018

戊午

宋赵恒天禧2年

84

643

癸卯

唐李世民贞观17年

100

1043

壬午

宋赵祯庆历3年

85

668

戊辰

唐李治乾封3年

101

1068

戊申

宋赵顼元年

86

693

癸巳

唐武则天长寿2年

102

1093

癸酉

宋赵煦元祐8年

87

718

戊午

唐李隆基开元6年

103

1118

戊戌

宋赵佶政和8年

88

743

癸未

唐李隆基天宝元年

104

1143

癸亥

宋赵构绍兴13年

89

768

戊申

唐李豫大元3年

105

1168

戊子

宋赵昚乾道4年

90

793

癸酉

唐李适贞元9年

106

1193

癸丑

宋赵惇绍熙4年

91

818

戊戌

唐李纯元和13年

107

1218

戊寅

宋赵扩嘉定11年

92

843

癸亥

唐李炎会昌3年

108

1243

癸卯

宋赵昀淳祐3年

93

858

戊子

唐李漼咸通9年

109

1268

戊辰

宋赵禥咸淳4年

94

893

癸丑

唐李晔景福2年

110

1293

癸巳

元忽必烈30年

95

918

戊寅

后梁朱瑱贞明4年

111

1318

戊午

元拔力八达延祐5年

96

943

癸卯

后晋石重贵天福8年

112

1343

癸未

元帖睦尔至正2年

97

968

戊辰

宋赵匡胤乾德6年

113

1368

戊申

元灭

98

993

癸巳

宋赵炅淳化4年





第五篇 明、清、民国、共和国

自明元年1368年,到大系续编至2018年,历时650年,若木世系繁衍23世,世距值为30年。

若木世系编码

世序年份

中国历史年表

若木世系编码

世序年份

中国历史年表

公元

干支

公元

干支

113

1368

戊申

明朱元璋洪武元年

124

1698

戊寅

清康熙37年

114

1398

戊寅

明朱元璋洪武31年

125

1728

戊申

清胤禛雍正6年

115

1428

戊申

明朱瞻基宝德2年

126

1758

戊寅

清弘历乾隆23年

116

1458

戊寅

明朱祁镇天顺2年

127

1788

戊申

清弘历乾隆53年

117

1488

戊申

明朱祐樘弘治元年

128

1818

戊寅

清颙琰嘉庆23年

118

1518

戊寅

明朱厚照正德13年

129

1848

戊申

清旻宁道光28年

119

1548

戊申

明朱厚熜嘉靖27年

130

1878

戊寅

清载湉光绪4年

120

1578

戊寅

明朱翊钧万历6年

131

1908

戊申

清光绪34年宣统元年

121

1608

戊申

明朱翊钧万历36年

132

1938

戊寅

民国27年

122

1638

戊寅

明朱由检崇祯11年

133

1968

戊申

共和国19年

123

1668

戊申

清玄烨康熙7年

134

1998

戊寅

共和国49年





135

2018

戊戌

共和国69年

(3)若木世系编码年谱的编写特点

一是“四对应”格式:即世系编码与世序公元年份、干支纪年和《中国历史年代简表》同栏对应,增加了年谱的历史性、系统性、统一性和可信性。

二是彻底摆脱了以往各种名讳世系的传统编写方法,舍弃了名讳内容。这是因为名讳在联谱对接平台上起不到什么作用,而且容易使人产生误解,认为对接到名讳下,那个名讳就是你的祖宗;另外,从史以来一直存在着利用名人、世系颠倒、抄录错乱等问题,而成为争论的焦点,影响和限制了族人世系问题的思维,难以达成共识,苦苦追求找不到突破难题的出路。再者,从顺应历史来看,名讳世系在当时人口不多的情况下出现的,现在徐氏人口已达两千多万,再编一个那样的名讳世系,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本年谱就是要摆脱无味的争论,为联谱对接搭建新的平台。但不影响专家、学者、谱人对世系名讳的研究和修正,它依然以主要内容收录在通(联)谱之中,作为辅助资料。

三是本年谱更方便、简单,是一份实用、可靠、系统的联谱对接工具。

二、纵联年谱 横接世系

所谓联谱对接到底往哪里联,接到什么地方?《若木世系年谱》解决了这个难题,提供了一个联谱对接的平台。用“认祖归宗”来说,就是认若木为始祖,归宗到若木世系,在参天巨竹上找到本宗定位的那一个节档,成为若木家族的成员。

连接的程序:先联后接,纵联横接

首先确定你宗族始迁祖的始迁年份,在上下4000年的历史长河中,在年谱上找到与你始迁祖始迁对应的年份,这个年份就是打开若木世系编码的钥匙,左边与年份横平行的那个编码就是你要对接的世系。

概括起来说,联谱对接有三种方法。

一是始迁祖始迁年份对接法,如上所述,这种方法最接近历史真实,又体现个别特性,为联谱对接首选。

二是末世对接法,即以本宗末世数直接对接若木世系年谱中末世上,1998年亲出生,接到134世,1999年以后生对接到135世。

三是加减世距常数对接法。对于不知其本宗世系,知其生年者,以生年加30;知其逝年,以逝年减30,所得年份数纵联到年谱上,横接到世系编码上。

三、对《若木世系编码年谱》的验证

  若木世系源流编序为码,为联谱对接搭建了平台,提供了方法,这些方法灵不灵,世系年谱靠不靠谱?验证一下为好。

1、对比法验证,就是在众多的世系版本中选取一份本文认为比较全面、系统又靠谱的名讳世系,与经数字计算的本年谱对比,发现偏离度。

第一份是流传和共识度较广的44世国君世系表。第二份是徐悦堂依据台大教授徐子明集63年研究徐谱之成果新编45世到107世名讳世系。第三份是徐家泰编写的《徐氏大宗谱续编》从108世到134世。

这三份世系编码天然链接,纵的到1998年止为134世,传递了若木世系的繁衍信息。世系年谱延长到当今2018年为135世,名讳世系延长到当今也是135世。

比对:一为理论计算数字,一为名讳版本,两者世系编码吻合。

2、始迁祖对接验证,我始迁祖不知何时从山东迁来,从派字传承看,当今为第16世,求对接点。

16×30(世距常数)=480年

2018(当今年代)-480=1538年(始迁时间)

查世系年谱1538年居1548年轮节档,对应接列119世编码上,第16世为134世。

3、节点人物对接经典族谱验证

名称

生年

加30(世距常数)后年份数字

世系年谱所属年轮节档

对接世系编码

偃王

公元前994年

公元前964年

公元前978年

32

樨(稚)

97

127

149

66

210

240

265

70

懋功

584

614

618

83

布卿

879

909

893

94

1332

1362

1368

113

世昌

1855

1885

1878

130

(1)清谱《徐偃王誌》曰“其一,自始祖女修至徐偃王共三十五代”。注:女修为远祖五世,从若木起应为32世,与对接吻合。

(2)三国徐庶编天下第一谱《南州徐谱》曰:“为孺子公玄孙”。注:孺子为樨(稚),为66世,玄孙应70世,与对接吻合。

(3)唐《徐懋功家谱》曰:“汉孺子公十七世孙”。注:查年谱应为83世,与对接吻合。

(4)明《中山王徐达家谱》曰:“自黄帝一世至中山王徐达之玄孙徐维志计一百二十四代。注:从若木一世算应为117世,徐达为113世,后四代玄孙应为徐维志,与对接吻合。

(5)徐世昌编《徐世昌家谱》曰:“余为中山王十八世孙”与130世对接吻合。

(6)徐布卿924年定居江西鄱阳凰冈,繁衍至今40世,后裔遍布赣、皖、浙、鄂、湘,对接94世加40世为134世,与年谱1998末世吻合。

通过验证,《若木世系编码年谱》是可信的,可靠的,靠谱的。

四、用大数据确定徐达世系定位

据徐芳田《凝力集智包容编修安徽联谱》一文载“北图徐自强、四川徐鸿章收录的徐达世系就有十几个之多,就世代而言,也是记述不一,有106、109、110、111、112、113、128代等等。”

以下三个办法可以用数字确认:

1.查若木《世系年谱》、《中国历史年代简表》可以轻松作出如下排列:

世系

公元

朝代

109

1248

南宋淳祐8年

110

1278

南宋景炎3年

111

1308

元武宗海山至大元年

112

1338

元至元元年

113

1368

明洪武元年

128

1818

清嘉庆23年

虽然说法不一,各有根据,通过上表一眼看出,徐达是明朝开国元勋,1368年是明朝洪武元年,徐达为113世确定无疑。

2.用113世计算验证

查世系年谱当今档应为1998年,对应为134世,

134-113=21世

21×30(世系年轮)=630年

1998-630=1368年(明开国元年)

确认113世符合历史事实。

3.用《徐达家谱》验证

该谱排列出自黄帝一世至徐达玄孙徐维志共计124世,从若木起应为117世,上数5世为113世徐达。

这足以说明,该家谱与我们确认的世系年谱是吻合的、一致的、可信的。

从上述三个方面的计算验证,徐达世系确认为113世,是最接近历史事实的,没有确凿史证,不必再争论下去。

本文在撰写修改过程中,得到徐九州宗亲的帮助,提供修改意见和网搜相关参考资料,在此表示感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