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铁路局单位封闭、职工隔离观察指导意见》

 书中淘乐 2020-02-24

为进一步适应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按照集团公司防控领导组(指挥部)的要求,领导组(指挥部)综合协调组结合铁路实际情况,制定了疫情防控期间集团公司单位(部门)集中封闭管理职工隔离观察指导意见,现予公布。


单位(部门)集中封闭管理指导意见

集中封闭管理是指单位(部门)组织重点岗位人员,在工后休息时间集中到指定处所,提供食宿等基本生活条件,与外界相对隔离,形成生活清洁区,不与区外人员接触的一种封闭式管理方式。
为控制新冠肺炎疫情扩散,保障铁路运输生产,各单位(部门)要根据当地政府疫情防控要求,结合实际,组织实施铁路“三乘”职工、通勤职工以及重点行车岗位职工退乘、下班后集中封闭管理工作。
本指导意见涉及一个处所、三个单位(部门)、四种人员:    
实施集中封闭管理的处所,简称为“封闭处所”。
实施集中封闭管理单位(部门)及其集中封闭管理职工,分别简称“集中单位” 和“集中职工”。其派驻集中封闭处所负责集中封闭管理措施落实人员,简称为“常驻人员”  
铁路疾控所及其派驻集中封闭处所负责指导集中封闭管理疫情防控专业人员,分别简称为“疾控所”和 “疾控人员”。
封闭处所日常管理单位及其为集中封闭管理提供后勤保障人员,分别简称为“管理单位”和“服务人员”。

封闭处所设置


1.利用集团公司资源,优先选择管内酒店、宾馆、公寓、单身宿舍等处所安排职工入住。(责任单位:集中单位牵头、管理单位配合)
2.本地区无适合封闭处所的,可向地方政府提出需求,协调地方政府解决封闭处所。(责任单位:集中单位)  
3.地方政府无法解决的,由集团公司统筹协调解决或经集团公司防控领导组(指挥部)同意,集中单位面向社会租赁符合条件的处所进行集中封闭管理。(责任单位:集中单位)  
4.封闭处所要与外界相对独立,有正常生活的基础设施,具备通风条件。(责任单位:集中单位、管理单位) 
5.封闭处所应控制进出通道,避免、减少集中职工与外界人员接触。(责任单位:管理单位)   

集中管理要求


6.封闭处所可以由一个或多个集中单位共用,集中职工20人及以上的,指定一名领导班子成员常驻,集中职工20人以下的,指定一名专职干部常驻。(责任单位:集中单位)   

7.多个集中单位共用封闭处所时,由集中职工数较多的常驻人员牵头负责。(责任单位:集中单位)  
8.当地有疾控所的,应派驻疾控人员。(责任单位:疾控所) 
9.常驻人员、疾控人员要与集中职工同吃同住。(责任单位:集中单位、疾控所) 
10.配合做好对入住职工的管理工作。(责任单位:管理单位) 
11.封闭处所配备四套防护服、两副防护眼镜、若干乳胶手套、一次性鞋套、帽子以及防护口罩。(责任单位:集中单位) 
12.在疾控人员的指导下,管理单位负责建立封闭处所通风、消毒管理制度。(责任单位:管理单位、疾控所) 
13.在保证室温的条件下,每天至少两次,每次20分钟以上打开门窗通风换气,集中职工入住房间由职工负责,公共区域由服务人员负责。(责任单位:集中单位、管理单位)  
14.封闭处所的消毒,按照有关规定负责组织实施。(责任单位:管理单位)    
15.疾控人员负责封闭处所通风、消毒的专业指导,常驻人员负责定期检查落实情况。(责任单位:集中单位、疾控所)  
16. 制定集中职工作息制度,并督促其执行。做到劳逸结合,保持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责任单位:集中单位)
17.集中职工不得外出;严禁聚餐、喝酒、打牌、聚众闲聊等人员密集的聚集性活动;避免或尽量减少外来人员(包括家属,下同)到封闭处所探视,确有必要,要与外来人员保持距离,并佩戴口罩。经常驻人员同意后,外来人员方可入封闭处所,应测温,并佩戴口罩。(责任单位:集中单位牵头、管理单位配合)  
18.常驻人员负责集中职工每天早晚定时体温检测,了解其有无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做好记录,并每日向集中单位报告。(责任单位:集中单位)  
19.封闭处所内公共区域和房间内两人及以上情况,集中职工必须佩戴口罩,随时进行手卫生。(责任单位:集中单位)  
20.加强电梯管理,控制人数,提倡步行,并定时对控制面板等部位进行消毒。(责任单位:管理单位)  
21.集中职工出现发烧、呼吸道症状或体温检测≥37.3℃时,在疾控人员的指导下,由常驻人员负责组织开展应急处置,并立即向集中单位、疾控所和防控领导组(指挥部)疫情处置组报告,安排到定点医疗机构就医。(责任单位:集中单位、疾控所)    

集中管理后勤保障


22.提供集中职工餐饮、住宿、保洁、水电、供暖等后勤保障工作。(责任单位:管理单位)  
23.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严格执行进货查验记录制度,不得购买野生动物作为食材;规范餐饮服务操作,避免生熟混放造成交叉污染;食物烧熟煮透,做好餐饮具消毒。(责任单位:管理单位)  
24.实行送餐制,餐食制作完毕后打包成盒饭,分别送至集中职工所住房间。(责任单位:管理单位)  
25.管理单位无提供餐饮服务的条件,由集中单位协调当地酒店集团公司或生活段所属酒店、公寓等有条件的单位提供餐饮服务,并将盒饭送至封闭处所。(责任单位:集中单位牵头、相关单位配合) 
26.安排专用交通车辆和专职司机统一接送职工上下班。(责任单位:集中单位牵头、相关单位配合)  
27.管理单位要对涉及集中管理的工作人员(包括服务员、保洁员、司机、厨房从业人员等)严格管理,每日进行班前班后体温检测,工作时佩戴口罩。(责任单位:管理单位)  


职工隔离观察指导意见

本指导意见主要是针对以下六类人员:  

接触者:与确诊病例有过接触,但未被地方疾控部门认定为密切接触者的人员;  

感染接触者:与无症状感染者有过接触的人员;    

疑似接触者:与疑似病例有过接触的人员;   

症状接触者:与发热或呼吸道症状病人有过接触的人员;    

二代接触者:与地方疾控部门认定的密切接触者有过接触的人员;    

其他人员:防控领导组(指挥部)认定应采取隔离观察措施的其他人员。  

采取的隔离观察措施分为集中隔离观察和居家隔离观察。

隔离观察措施的确定,应根据当地政府的防控政策,结合铁路实际情况确定,原则上对接触者、感染接触者、疑似接触者宜采取集中隔离观察措施,对症状接触者、二代接触者及其他人员可采取居家隔离观察措施。    

注:此隔离观察并不包括因地方政府采取严格防控措施而致外来人员自行居家观察人员。


一、集中隔离观察



集中隔离观察涉及一个处所、三个单位(部门)、四种人员: 

实施集中隔离观察的处所,简称为“隔离处所”。 

实施集中隔离观察单位(部门)及其集中隔离观察职工,分别简称“隔离单位” 和“隔离职工”。其派驻集中隔离观察处所负责集中隔离观察措施落实人员,简称为“常驻人员”

铁路疾控所及其派驻隔离处所负责指导集中隔离观察疫情防控的专业人员,分别简称为“疾控所”和 “疾控人员”。

隔离处所日常管理单位及其为集中隔离观察提供后勤保障人员,分别简称为“管理单位”和“服务人员”。


集中隔离观察处所设置


1.隔离处所设置可参照上述“集中封闭管理指导意见、封闭处所设置1至3条”相关要求执行。(责任单位:隔离单位)    
2.隔离处所应尽量选择下风向,相对偏远,交通便利区域;距人口密集区较远、相对独立的场所。(责任单位:隔离单位) 
3.隔离处所内部可根据需要适当分区,分为生活区、物质保障供应区等,分区标示要明确。有隔离人员正常生活的基础设施,具备通风条件,并能满足日常消毒措施的落实。(责任单位:隔离单位、管理单位)
4.隔离处所应控制进出通道,避免隔离职工与外界人员接触。(责任单位:管理单位)   
5.隔离处所应安排单人间入住。(责任单位:管理单位)     

集中隔离观察管理要求


6.隔离处所可以由一个或多个隔离单位共用,隔离职工20人及以上的,指定一名领导班子成员带领数名职工常驻,隔离职工20人以下的,指定一名专职干部带领一名职工常驻。(责任单位:隔离单位)  
7.多个隔离单位共用隔离处所时,由隔离职工数较多的常驻人员牵头负责。(责任单位:隔离单位) 
8.疾控所要根据集中隔离情况,至少派驻一名疾控人员。(责任单位:疾控所)   
9.常驻人员、疾控人员要与隔离职工同吃同住。(责任单位:隔离单位、疾控所)    
10.配合做好对隔离职工的管理工作。(责任单位:管理单位)    
11.隔离处所配备四套防护服、两副防护眼镜、若干乳胶手套、一次性鞋套、帽子以及防护口罩,其他防护应急用品配备,由疾控人员提供指导意见。(责任单位:隔离单位)    
12.在疾控人员的指导下,隔离单位负责建立集中隔离处所通风、消毒管理制度。(责任单位:管理单位、疾控所)   
13.在保证室温的条件下,每天至少两次,每次20分钟以上打开门窗通风换气,隔离职工入住房间由职工负责,公共区域由服务人员负责。(责任单位:隔离单位、管理单位)   
14.隔离处所的消毒,按照有关规定负责组织实施。(责任单位:管理单位)    
15.疾控人员负责隔离处所通风、消毒的专业指导,常驻人员负责定期检查落实情况。(责任单位:隔离单位、疾控所)    
16. 制定隔离职工作息制度,并督促其执行,保持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责任单位:隔离单位)    
17.隔离职工不得外出;严禁聚餐、喝酒、打牌、聚众闲聊、互串房间等聚集性活动;不得接受外来人员(包括家属,下同)来封闭处所探视;外来人员送来的生活物品应由常驻人员负责接收转交。(责任单位:隔离单位)   
18.管理单位应在公共区域设置废弃口罩回收箱,并安排专人按照有关规定处理使用后的口罩。(责任单位:管理单位)    
19.常驻人员负责隔离职工每天早晚定时体温检测,了解其有无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做好记录,并每日向隔离单位报告。(责任单位:隔离单位)    
20.隔离处所内公共区域和房间内两人及以上情况,隔离职工必须佩戴口罩,随时进行手卫生。(责任单位:隔离单位)  
21.管理单位应加强电梯管理,控制人数,提倡步行,并定时对控制面板等部位进行消毒。(责任单位:管理单位)   
22.隔离职工出现发烧、呼吸道症状或体温检测≥37.3℃时,在疾控人员的指导下,由常驻人员负责组织开展应急处置,并立即向隔离单位、铁路疾控所及防控领导组(指挥部)疫情处置组报告,安排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责任单位:隔离单位、疾控所)   

集中隔离观察后勤保障   


23.提供集中职工餐饮、住宿、保洁、水电、供暖等后勤保障工作。(责任单位:管理单位)    
24.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严格执行进货查验记录制度,不得购买野生动物作为食材;规范餐饮服务操作,避免生熟混放造成交叉污染;食物烧熟煮透,做好餐饮具消毒。(责任单位:管理单位)   
25.实行送餐制,餐食制作完毕后打包成盒饭,分别送至隔离职工所住房间。(责任单位:管理单位)    
26.管理单位无提供餐饮服务条件,由隔离单位协调当地酒店集团公司或生活段所属酒店、公寓等有条件的单位提供餐饮服务,并将盒饭送至隔离处所。(责任单位:隔离单位牵头、相关单位配合)  
27.管理单位要对涉及集中隔离的工作人员(包括服务员、保洁员、司机、厨房从业人员等)严格管理,每日进行班前班后体温检测,工作时佩戴口罩。(责任单位:管理单位)


二、居家隔离观察



1.职工采取居家隔离观察,应打破传统家庭生活观念,进行自我隔离,实行家庭分住、分餐、分用,常消毒、少接触等措施。    
(1)分住:房间温暖、住单人房、开门要小、物品消毒,开窗通风要保暖;  
(2)分餐:各吃各的、单独碗筷、单独消毒;    
(3)分用:单独使用生活用品。尽量单独使用卫生间,无条件的要通风和消毒;    
(4)常消毒:对共用设施设备的接触部位、垃圾及其存放处等要经常进行消毒;    
(5)少接触:同住人员接触居家隔离观察职工时,双方要戴口罩,着固定外衣并做好清洗消毒。尽量减少接触,勤洗手消毒。  
2.单位(部门)要安排一名中层干部负责居家隔离观察人员的健康监护管理,每日询问其身体状况,重点了解其有无发热及咳嗽等呼吸道症状,指导其每日早晚自测体温,定时向单位(部门)报告其身体健康状况。 
3.职工居家隔离观察期间,应避免外出,确有外出必要,应经单位中层干部批准,尽量少接触外人。  
4.居家隔离观察者出现发烧、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应立即向单位(部门)、疾控所、社区报告,并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

请铁路职工务必做好防护!

欢迎大家在留言区补充最新消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