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理学多了人会变傻,书读多了人会变笨(上)

 自律3dx2n99nop 2020-02-24

接下来两天的分享咱们分两步走,分别讨论一下“道理学多了人会变傻”以及“书读多了人会变笨”这两件事儿。

一、道理学多了人会傻

其实这个话题源于我对于辩论这件事情的思考:辩论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

辩论对于我们个人来说并不是要享受碾压对手的快感,而是能够让我们在辩论的过程中,能够多一个看问题的视角。就像人的眼睛,两个一起看事物,才会更加有立体感。

什么时候,才会有不同观点占绝对上风的情况呢?就是当前提条件发生了变化,这时候再讨论对错,才是有意义的。

但是生活中总是有很多抛开剂量谈毒性的人,遇到什么观点都要辩上三分,仿佛自己掌握了打开真理的钥匙,这种舍我其谁的霸气,很多时候往往会害了自己。

举一个小栗子,我昨天文章题目叫《同样是看书,为什么人家看一句话,都要比你记一本笔记还要强?》有的人可能就会这样评论:你怎么知道后者不能厚积薄发?

这个评论的目的是什么呢?我不知道,但是至少有一点我是知道的——他不赞成我的观点,认为我说的有问题。

而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给那些始终追求读书数量,但是却没有什么进步的人看的,我的观点至少能够给对方一点小启发:是不是读书的方法出了点问题?这才是这篇分享的意义。

所以我的前提假设已经很明确了,至于那些读书既多吸收效率又高的人,就不会点看从头到尾看了,因为他知道这篇文章的受众不是他,这才是我们最起码的默契啊。

不然为了争论而争论,只会浪费彼此的时间而已。

接下来我们再想想,在生活中我们没有发现很多道理总是互相冲撞的?随便举2个:“明哲保身”VS“奋不顾身”;“穷寇莫追”VS“斩草除根”,翻看那些观点类的文章会发现这种现象特别常见,比如我前几天直接遇到了现场撞车的情况:

哪篇文章更有道理呢?根本分不清。有些朋友可能会说了:我到底该听谁的?!!

我的建议就是哪个也别听,先看看自己目前是啥阶段,没有这两篇文章的出现,你现在的情况也没有任何的改变,所以千万别自我纠结。

下面我们再稍微深一点思考一下,文章是如此,生活中很多事情也是如此啊,人生就是由无数个选择构成的。

那么,我们在面对十字路口的时候,该怎么运用道理来指导我们做出更好的抉择呢?

我想到的就是,在平时的时候我们就要先弄清楚,不同的道理它的适用边界到底在哪里。如果弄不清楚,就很容易丢了方寸。举个例子:

老话说“只问耕耘,莫问收获”,这句话的适用范围在哪呢?

通常指的是在学术领域,讲究精益求精,如果乱用场合就很容易产生悲剧,比如我让郭敬明去和姚明比篮球,努力程度就算感动天感动地,也不会感动差距悬殊的实际.....

见微知著,以此类推我们会发现,如果我们遇到道理总是采用一种不求甚解的态度,那么我们的世界就是完全模糊的,是失焦的状态。我们每次做选择的时候与其说是“深思熟虑”的,还不如说是在随机押大小。

这也是我们和那些牛人差距越来越大的一个原因啊,想想看对于那些复杂的事情,涉及到的道理越多,对人的考验性也就越大。

比如一件事情需要5个道理才能做成,每次靠蒙全对的概率是多少?

1/2x1/2x1/2x1/2x1/2=1/32,如果这件事情需要是10个甚至以上呢?想都不敢想.....总有一种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悲壮感.....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越会做选的人在这个社会上的地位就越高,比如公司的高层就是善于做决策的一拨人啊。

以上就是今天的思考,那么问题又来了,今天我们讨论的话题“道理学多了人会变傻”的前提是什么呢?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点启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