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作文技巧
2020-02-24 | 阅:  转:  |  分享 
  
立意技巧

1.文有中心军有帅

我们写作文,无论是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都要有一个明确的目的,一切都要为文章的中心服务。可有的同学却认为,写作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写出来。他们写呀写呀,直累得鼻尖挂汗,小手发酸。虽然有的文章写了好几页,但让人读了之后觉得,他好像想说这,又好像要说那,却怎么也搞不懂,他到底要说明或表达什么问题。其实,这就是陷入了不会立意的困境。

所谓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立意对于写作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古人曾把中心思想和材料等的关系,比喻为元帅和士兵的关系。一支军队有了智勇双全的元帅,才能成为能征惯战的军队,否则,就会成为一群乌合之众。一篇文章有了正确、鲜明、深刻的中心思想,才能成为优秀文章,否则就会变得杂乱无章,一盘散沙。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文有中心军有帅”。下面,我们就结合实例来谈谈如何立意的问题。有一位同学在《晚饭之后》这篇文章中,是这样写的:

爸爸、妈妈和我组成了一个三口之家。晚饭之后,我们每人都要做自己的事情。爸爸坐在沙发上,一边抽烟,一边专心地收看《新闻联播》。随着新闻的播出,他的神情在不断变化。妈妈麻利地收拾完碗筷,就又开始洗衣服。卫生间那边不时传来洗衣机的转动声。我吃完饭,就来地自己的房间,先复习当天的功课,再做作业,然后预习明天的功课。这就是我家晚饭后发生的事情。

在这篇文章中,小作者写了爸爸看电视,妈妈洗衣服,“我”学习三件事。这三件事分别表达了三个不同的意思:爸爸关心时事,妈妈勤劳,“我”热爱学习。这三个意思各自独立,彼此不相干,缺乏联系。而且小作者平均使用了笔墨,没有主次之分。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而在这篇文章中,你无法看到小作者要集中表达什么意思。可见,小作者陷入了不会立意的困境。如果作者在动笔之前,先为本文确立一个中心,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那么,表达的效果就会不一样。比如把“关心时事”确立为本文的中心思想,材料就要围绕这一中心作调整。爸爸看电视就成为重点内容。如当爸爸看到一条重大的或最感兴趣的新闻时,激动得大喊起来。“我”和妈妈不约而同地放下手中的活儿,都围在电视机前观看并议论起来……这样,全家人“关心时事”的中心就会被明确地表达出来。除此之外,本文还可以以“我”为线索,通过“我”看到爸爸辛苦一天之后,仍在关注国家大事;看到妈妈为了一家人更好地工作学习,她不顾劳累仍在操持家务。在他们的精神感染下,“我”珍惜时间,发愤学习。这样也能表达一家人为了积极进取这一中心。当然,文章也可以妈妈为中心,突出妈妈的勤劳能干,对我对爸爸的关心。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只要确立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找到了贯穿各种材料的线索。只要中心思想这个“元帅”站出来一指挥,原来那些看似不相干或很平淡的材料,就会一下子显得有了联系,就会变成一串闪亮的珍珠。因此,对于初学作文的小学生来说,一定要充分认识到立意的重要性,在确立文章中心思想方面下大功夫。

练习一:根据倒数二、三自然段的提示,任选一个,写一篇作文。





2.立意要正确——两首诗歌分优劣

所谓立意要正确,就是指无论写任何一篇文章,作者的立场观点和思想感情必须是正确的,健康的。立意的正确与否,决定着文章思想质量的高低,而思想质量的高低,则直接关系到文章的成败。可见,立意是否正确对作文是否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文立意与作者本人的思想认识水平有直接关系。就是同一类型的题材,不同作者可以挖掘出不同的主题。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文如其人”。我们有的同学,因为年龄小,对一些问题的认识比较模糊或因对立意不够重视,所以,他们有时写出的文章在立意方面常常出问题。如写《我最喜爱的一个人》,有同学写爸爸很能干,一次他带“我”到村边的小河边,钓了好多青蛙。回来后,我们美美地饱餐了一顿。有同学写爷爷很关心“我”。他常常带“我”出去玩。“我”需要什么,爷爷就给“我”买什么。在这两篇作文中,爸爸钓青蛙、吃青蛙。爷爷溺爱“我”。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是错误的。可小作者却没能意识到这一点,仍把他们的错误作法,当成“我”喜欢他们的原因来写。在平时的作文中,有人把盲人误撞在电线杆上视为“有趣”;有人把出歪点子捉弄人视为“开心”;还有人把搞野炊活动而不打扫场地视为“愉快”。其中有的作文写得相当生动有趣,可是成绩却是“不及格”。原因就在于小作者的立意不正确。大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文当然要做的,但是要紧的在乎做人”。大家要写好好作文,要走出不会立意的困境,首先必须重视自己思想觉悟的提高。平时要多注意学习,逐步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认识问题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如果说写作有什么“秘诀”的话,那么,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和认识水平,就是写好作文的最重要的“秘诀”。

唐朝时,元稹和白居易是最亲密的朋友。他们都写过反映宫女生活的诗《上阳白发人》。他们所用的题材和题目都完全相同。但因两人的思想认识水平有很大差异,使得两首诗的主题和艺术性都显得极为悬殊。在封建社会,皇帝把一些民间美女选进宫去作嫔妃(pínfēi),实际上就是霸占民女。当时的唐玄宗特别宠幸杨贵妃,就把其他宫女关到别的地方。上阳宫就是幽禁这些宫女的地方之一。这些宫女15岁入宫,一关就是50年。到了唐德宗时,这些宫女都变成了白发老太婆,可她们连皇帝的面都没见过。白居易在诗中充分描写了这些宫女的悲惨遭遇,他指出“上阳人,苦最多。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两如何”。表达了对皇帝选妃制度的极其痛恨和对这些被剥夺青春的宫女们的无比同情。而元<稹在诗中,不但不为“上阳白发人”说话,反而认为“此辈贱嫔何足言”,他只是借“上阳白发人”来慨叹唐肃宗没有儿子,嫔妃再多也没用。从两首诗的主题上来看,白居易的主题深刻鲜明;而元稹的主题腐朽落后。从艺术性上来说,白居易的诗形象鲜明,催人泪下;而元稹的诗没有主角,没有形象,苍白无力。无论从主题还是从艺术性上来说,两首诗都有天渊之别。其实,他们两人都是唐朝著名的大诗人,元稹的表现能力并不比白居易差多少。但在写这首诗上,元稹同白居易的差距却被拉得如此之大,关键就在于落后的立意影响了元稹艺术技巧的发挥。可见,立意在写作中是如此重要。

范文《钓鱼》

星期天的早上,天刚蒙蒙亮,邻居宝宝和李叔叔叫我和他们一块儿去钓鱼。我赶紧起来洗了脸,饭也没吃就走了。我坐在李叔叔的自行车后面,一阵凉风吹来,真舒服。我又高兴又激动。钓鱼,嘿!多有趣,我还是第一次呢!听奶奶说,钓鱼能锻炼一个人的意志,是一种高尚的娱乐。可是又想今天会不会钓到鱼呢?李叔叔好象看透了我的心思,他得意地打着车铃对我说:“放心吧!小白,跟着叔叔,包你钓到一桶鲜美的鱼。”“真的吗?”我还是不放心。“真的,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一路上,我们说说笑笑,不一会儿,李叔叔停住车说:“到了,下车吧!”真奇怪,我还以为是到小河边钓鱼呢!想不到叔叔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四四方方的养鱼塘边。我说:“这鱼塘是谁的?”李叔叔说:“放心钓鱼吧。”边说边垂下鱼竿。养鱼塘?我和宝宝有点莫名其妙,照理说养鱼塘是不许钓鱼的呀?叔叔看我们疑惑的样子,笑着说:“钓吧,到时候给他们点钱就是了!”好吧,我和宝宝坐在柳树下钓起来。

微风吹来,树枝摇曳着,一股股野花的香味沁人心脾,让人心旷神怡!虽说是第一次钓鱼,因为是在鱼塘钓,当然很顺利。浮子一动,往上一提竿,就是一条斤把重的鱼。两个多小时,我就钓了不少的鱼。我伸头一看,李叔叔钓的比我们还多呢!这时,鱼塘的主人来了,他热情地说:“李科长,中午饭好了,今天咱们得好好喝几杯!”原来,李叔叔是饲料公司的干部,好多人求他买饲料。他的这位朋友对他也特别热情。两个大人在前面走,我和宝宝在后面跟。我猛一抬头,看见李叔叔拿着一张纸条塞到他朋友手里,说:“条子批好了,半价!”那人哈哈直笑,更热情地说:“李科长,以后还得请你多关照,啥时候想吃鱼、钓鱼,打个招呼就行了。”

我听了觉得心里很不好受,原来的高兴劲儿再也没有了。心想,以后再也不来这里钓鱼了!

点评:刘白同学在立意方面真不简单!钓鱼本是一种高尚的娱乐,可这次钓鱼却成了一种权利交易。如果小作者还继续表现钓鱼的乐趣,那在立意方面就会出现大问题。但我们的小作者笔锋一转:“我听了觉得心里很不好受,原来的高兴劲儿再也没有了。心想,以后再也不来这里钓鱼了!”表现出了新时期少年,不与权利交易同流合污的鲜明立场。可见,刘白同学的立意非常明确。这也使文章情节的发展给人以出其不意的感觉,收到了出奇制胜的艺术效果。

练习二材料:我的表妹过10岁生日,舅妈在高级酒店请亲戚、同学聚餐。大家吃喝玩乐,非常尽兴。请你根据上面材料重新立意写一篇作文。























3立意要深刻——反复开掘创名剧

一篇文章质量的高低,价值的大小,往往取决于它的立意是否正确、深刻。只有立意正确深刻的作品,才能给人们以深刻的启迪,甚至能起到推动社会前进的重大作用。

文章的立意能起到这么重大的作用,那么如何才能使我们的作文立意深刻呢?对此,鲁迅先生曾说:“选材要严,开掘要深。”所谓“开掘”就是往下挖掘。这就像开矿一样,只有不断往下挖掘,才能在地层深处挖出宝藏。文章的中心往往蕴含在具体的材料之中,只有通过不断地深入分析,才能从中提炼出正确深刻的主题。

19世纪美国作家斯陀夫人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立意深刻鲜明,它真实反映了当时美国黑人奴隶的悲惨遭遇,揭露了奴隶主的凶残本质和黑奴制的罪恶,表现了废除黑奴制的先进思想。这部小说在当时的美国社会引起了强烈震动。不久,美国总统林肯领导的黑奴解放战争爆发。由于战争得到了工人、农民和黑奴的大力支持,南方奴隶主军队遭到了彻底失败。通过这场战争,美国废除了野蛮的黑奴制度,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林肯总统在接见斯陀夫人时,曾风趣的称她为“写了一部书,酿成大战的小妇人”。

歌剧《白毛女》的主题开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1940年,在晋察冀边区,流传着一个“白毛仙姑”的故事。这位“白毛仙姑”原来是一个贫苦农民的女儿。恶霸地主逼死了她的父亲,还想害死她。她只好逃进深山,非人的生活使她变成了一个白毛女。后来,八路军为她报了仇,白毛女才过上新的生活。后来这个故事传到了延安。贺敬之等作家听了很感动,决定把它写成剧本,搬上舞台。但在剧本主题的开掘方面,却经历了一个很长的过程。开始有人认为“白毛仙姑”是个人,但村民们却把她当成“鬼”,还给她烧香上供,这是迷信,想把它写成一个破除迷信的故事。后来人们又意识到,白毛女是被恶霸地主逼上山而变成“鬼”的,又想把它写成一个揭露地主阶级罪行的故事。这个主题比原先的要深刻多了。但作家们并不满足,经过反复分析,他们认为,白毛女的故事不仅反映了地主压迫下农民的苦难,也反映了农民自发的反抗,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农民才能获得胜利,获得新生。这样以来,作家们就挖掘出了“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这个最能表现白毛女故事实质的既深刻又新颖的主题,并据此创作出了著名歌剧《白毛女》。

可见,主题的开掘需要不断比较,不断否定和不断深入。深入开掘虽说不是轻而易举的,但也并不是办不到的事。我们有的同学在写作时也能开掘。如不少同学写过有关南阳白河游览区的作文,他们在作文中细致地描绘了南阳白河游览区的迷人风光,抒发了对南阳白河游览区的热爱之情。但有的同学对这种立意并不满足,他们在此基础上展开联想,联想到过去的白河被严重污染,臭气熏天。而在建设者的艰苦奋战下,白河才旧貌变新颜。他们把原来单纯地赞美景物之美,深化到赞美劳动创造了美这一更为深刻的主题。还有的同学,能通过对小草、落叶、蜡烛的描写,赞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能通过对穷亲戚成为富裕户的变化,挖掘出歌颂党的富民>政策这一深刻的主题。

范文《两幅照片的联想》

前几天,我翻阅报纸的时候,看到了两幅对比鲜明的照片,至今仍深深地烙在我的脑海中。

这两幅照片,一幅是题为《混乱与恐怖中的巴格达》的照片。照片上一位年龄和我相仿的伊拉克小女孩,正在透过阳台的围栏向巴格达街道上胆怯地张望着。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士兵正在巴格达街头巡逻。另一幅照片是南京的两个小女孩在姹紫嫣红的公园里放飞风筝,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几天过去了,伊拉克小女孩的恐惧、无奈和中国小女孩的快乐、幸福那两种截然不同的眼神,不时地浮现在我的眼前,挥之不去。

我想,同在一片蓝天下,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命运呢?伊拉克的儿童也应该像我们中国的儿童一样,在和平、安宁的教室里读书,在百花争艳的春天里,享受快乐的童年。但是无情的战争把他们推进了灾难的深渊,他们有的在战火中丧生,有的被炸伤,有的失去了家园……我们一定要珍惜这和平、安宁的环境,好好学习,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强大,更美好。因为只有祖国强大了,才能不受外来势力的欺侮,才能远离无情的战争!

点评:小作者的选材很有新意,他通过介绍两幅照片的内容,使两幅照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表达了小作者对这场无情的战争的看法,抒发了小作者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思想感情。文章结尾呼吁人们珍惜和平、安宁的环境,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强大,更美好。因为只有祖国强大了,才能不受外来势力的欺侮,才能远离无情的战争。这样的结尾,小中见大,使文章的立意更为深刻。

总之,我们以后遇到写人的文章,不能只写人物的外表,而要注意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遇到写事的文章,不能只写事情的经过,而要注意反映事件的作用和社会意义。如果你能这样做,你的作文的立意就一定会比较深刻。

练习三:在下面的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作文。注意立意的深刻性。

1、这件事,令人难忘

2、蜡烛

3、我爱××





























4.巧设文眼——张僧繇画龙点睛

传说梁代时,有位大画家叫张僧繇,他在金陵安乐寺的墙壁上画了四条龙。龙虽然画得很好,却没有给龙画上眼睛。别人不解地问他为什么不给龙点上眼睛。他说如果给龙点上眼睛,龙就会飞走的。别人不信,就偏让他点上。在无奈的情况下,张僧繇只好给其中的两条龙点上了眼睛。眼睛一点上,那两条龙就立刻显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忽然,雷电大作,震破墙壁,那两条龙摇头摆尾地飞上天去了。墙壁上只剩下了两条没有点眼睛的龙。后来人们便用“画龙点睛”来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加上一两句关键的话,使文章内容更加精辟,更能突出中心。

鲁迅先生曾指出:“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这是因为眼睛是人心灵的窗户,从中可以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同样道理,文章也是有“眼睛”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文眼”。所谓“文眼”,就是指文章中那些最能表现文章中心的词语或句子。设置文眼,就是指把文章的中心思想概括成一个词语或句子,写作时,要紧紧围绕这个词语或句子,从多方面去表现它,从而使文章的中心更加突出,更加鲜明。巧设文眼,是表现中心思想的重要方法。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在写《醉翁亭记》时,将文章的中心高度概括为一个“乐”字。围绕“乐”字,欧阳修写了山水之乐,饮宴之乐,游人之乐,禽鸟之乐,游玩之乐,酒醉之乐,最后归结为与民同乐。“乐”字对表达文章中心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小学课本中,这样的例子也很多。如在老舍先生的《林海》一课中,“亲切、舒服”这两个词就是文眼。老舍先生一进入大兴安岭,那茂密的原始森林和珍贵的树木,就使他感到了大兴安岭的可爱,从而感到它的名字是那样的“亲切、舒服”。当老舍先生看到大兴安岭的美景,并联想到它的美丽与祖国的建设结为一体时,就又一次产生了“亲切、舒服”之感。等到老舍先生来到林场,这种亲切之感就更加深厚了。他联想到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联想到大兴安岭所起的兴国安邦的重要作用,再次产生了“亲切、舒服”之感。老舍先生以“亲切、舒服”这两个词贯穿全文,有力地突出了对大兴安岭的无比热爱之情。再如《难忘的一课》《别了,我爱的中国》两课,作者分别将“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确定为文眼。随着事情的发展,这些句子反复出现,一次比一次强烈地表达了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

巧设文眼,关键就是要把中心思想,概括成一个或几个鲜明的词语或非常精辟的句子。其次要把这个“文眼”安排到文章中最恰当的地方。如《别了,我爱的中国》,作者把文眼安排在文章的开头、中间和结尾。这样,随着“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这个中心句的反复出现,文章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前呼后应,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范文《我当小经理》

当太阳公公红着脸爬上山来的时候,我已经把小店打扫得干干净净。因为今天是个星期天,爸爸说他要退居“二线”当什么顾问,由我来当俺这个经销店的小经理。

我坐在柜台里面,想着爸爸写在小店门框上的对联“笑迎天下客,誉从信中来”到底是什么意思。正想着,门开了,进来的是满头银发的王王奶奶。我连忙站起来,笑嘻嘻地迎接我上任以来的第一位顾客:“王奶奶,您买点什么呀?”王奶奶颠着一双小脚,颤颤巍巍地走到柜台前,说:“好孩子,给奶奶拿包洋火。”“不是洋火,王奶奶,叫火柴。”“别跟我磨牙了,洋火、火柴还不都是一样,波子,快给我拿吧,奶奶还等着做饭呢!”我把一包火柴递给了王奶奶,收了钱,记好了账,目送王奶奶一步一晃地走出了小店。接着,张小力来买了一包瓜子,孙二婶买了一个线团,“小结巴”王宾买了一瓶葡萄酒……

谁知,过了不久,王宾又来了,手里提着那瓶葡萄酒,进门就结巴起来:“刘......刘其波,我爸爸说你卖的酒是冒……冒牌货俺要退......退钱。”王宾越急越说不出话来,憋得满脸通红。虽然当时没有其他顾客,但我仍然觉得脸上一阵发烧。我没有和他争论,便把钱退给了他。

晚上,我们一家人一边吃饭,一边谈论着白天发生的这件事。原来这批葡萄酒是前天从一辆三轮车上进的,没想到被人骗了。经过爸爸的品尝,证明确实是冒牌货。爸爸说:“要学会经商,必须先学会做人,人家骗了咱,咱可不能再骗人家了。小波,今天经理是你,你说咋办呢?”我知道爸爸又想考我,我想了想说:“这些酒我看不能再往外卖了。”不知怎么,妈妈听了我的话,瞪了我一眼,爸爸却会心地笑了。只听爸爸说:“小波,快吃,吃完了和爸爸一起到王宾家赔礼道歉去。”我望着爸爸严肃起来的面孔,不禁又想起了小店门框上的对联:“笑迎天下客,誉从信中来”。

点评:这篇作文写得很有特色。小作者在表现经商要热情服务,诚信为本这一主题时,巧妙地将爸爸写在小店门框上的对联“笑迎天下客,誉从信中来”设置为文章的文眼。文章围绕着这一文眼,前半部分主要诠释“笑迎天下客”,后半部分再注解“誉从信中来”。文章的重点在后半部分。文章以“笑迎天下客,誉从信中来”作为结尾,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献花(0)
+1
(本文系赵磊1628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