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邦哥 2019-10-03 三国时期,主要是曹刘孙三方的对垒,其中曹操最厉害,他统一北方,差点统一了全国,只因为赤壁之战失误了而已,曹操不禁是军事家、政治家,他还是文学家,在三国时期算是十分有才华的人,比刘备和孙权都要强不少。 刘备的成就虽然不如曹操,但他百折不挠,每次打仗失败都没放弃,像小强一起最终建立了川蜀政权,从成就上来看,刘备也超过了孙权,而且刘备的起点很低,比曹操、孙权都要低,刘备唯一可以利用就是"汉室后裔"的名声。 相对来说,孙权比曹操、刘备都要幸运,因为他是标准的"富二代",从父兄手里接过江东,而且孙权一辈子也没有进取中原,只是守好了江东一块地罢了,最后得到了荆州,还是跟刘备多次交手,运气好捡了个便宜,虽然孙权生前的成就不如曹操和刘备,但他死后的谥号却很牛。 谥号是古代皇帝驾崩后才有的称呼,是后人根据皇帝生前的成就进行点评,那些有丰功伟绩的帝王谥号都很好听,比如汉武帝谥号"孝武皇帝",那些没任何成就的皇帝,谥号很难听,比如汉献帝谥号"孝愍皇帝",刘备和孙权生前都称帝了,所以他们死后也有谥号,曹操虽然生前没称帝,但曹丕追封他为魏武帝。 曹操的谥号是"武皇帝",算起来是比较贴切的,表示曹操取得的成就,魏武挥鞭,一统北方,而刘备的谥号是"昭烈帝",表示光明似火,道出刘备一生的显赫功绩,这两人谥号还是比较恰当的,可孙权死后他谥号竟然是"大皇帝",这就不得了了,大皇帝是表示取得的成绩巨大。 所以孙权又被称为"孙大帝",要知道谥号是后人给封的,这并非孙权自封的,孙权掌管江东这些年,并没有取得多大成就,为什么能称为"大皇帝"呢?要知道历史上就只有孙权一人的封号是"大帝",想"武帝"这些谥号,历史上就有不少,为何孙权却独占鳌头呢? 很多人觉得,孙权的谥号言过其实了,尤其是在合肥之战中,孙权的十万人被张辽八百人杀得丢盔弃甲,于是孙权还有个外号叫"孙十万",不过这是贬义,孙权虽然自己打仗不行,但他会用人,他手下人能打仗,周瑜、陆逊打赢了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而且大名鼎鼎的关羽也是东吴所杀,这些或许就是孙权的成就吧。 孙权比曹操和刘备年纪小,所以等曹操、刘备去世后,孙权已经成为资历最老的皇帝了,曹丕、刘禅都不如他,从这个角度来说,称孙权一声"大皇帝"还是可以的,你觉得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