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朝宋武帝刘裕简介

 [南国风] 2020-02-24

  刘裕(363.4.16—422.6.26),字德舆,小名寄奴。南北朝时期宋朝的建立者,史称宋武帝。祖籍彭城绥里(今江苏徐州),曾祖刘混时随晋室南迁,客居京囗(今江苏镇江)。据《宋书·武帝本纪》记载,刘裕是汉高祖刘邦之弟楚元王刘交的后代。刘裕早年嗜赌成性,一事无成,后来当了冠军将军孙无终的司马。从隆安三年(399年)第一次参战军事行动算起,到义熙十三年(417年)灭亡后秦,刘裕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对内平息战乱,先后击败了孙恩、卢循的海上起义,消灭了桓玄、刘毅等军事集团;对外致力于北伐,取巴蜀、伐南燕、灭后秦,从一名普通的军人成长为名垂青史的军事统帅,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北魏军事谋略家崔浩称他:“奋起寒微,不阶尺土,讨灭桓玄,兴复晋室,北擒慕容超,南平卢循,所向无前,非其才之过人,安能如是乎!”赵宋文豪辛弃疾也曾写下“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样豪迈的词句,赞扬他功绩。

  出身于破落士族。年轻时以农为业,兼作樵夫、渔夫及卖履小贩,后加入“北府兵”。自东晋隆安三年(399)起,随前将军刘牢之镇压浙东农民起义,升任建武将军、下邳太守。元兴二年(403),荆州刺史桓玄废晋帝自立。次年,刘裕被推为盟主,从京口、广陵(今扬州)等地起兵击败桓玄,拥戴晋安帝复位。义熙四年(408),任侍中、车骑将军、扬州刺史、录尚书事,控制了朝政。为了提高威望,扩大势力,取代晋室,他在此后十年间,相继灭南燕、后秦;翦除在益州(治今成都)称王的割据者谯纵和刘毅、诸葛长民等异己势力。十四年,任相国、宋公;十二月,派人缢死晋安帝。元熙二年(420)六月,称帝,国号宋。宋永初三年五月,病逝于建康(今南京)。谥武帝。

  虽说刘裕是西汉楚元王刘交的后裔,其祖辈也不乏在朝显宦者,但到其父刘翘这一代时,家道明显衰落了。刘翘一生,仅居郡功曹(郡守属吏)职位。

  少时,刘裕家贫,以种地、砍柴维持生计,但他性格强悍、坚韧,喜冒险。东晋孝武帝时,刘裕投身行伍,开始了戎马生涯。

  镇压孙恩起义

  刘裕初为北府旧将孙无终的司马,事迹不显。安帝隆安三年(399)十一月,孙恩从会稽(今浙江绍兴)起兵反晋,东南八郡纷起响应,朝野震惊。

上一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