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联:“一日为日,二日为昌,三日为晶”,下联却成为经典的佳对

 今古言堂 2020-02-25

在中国,自古以来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会有贴对联的风俗习惯。这个习俗在当今社会上或许仅仅只是图个吉利这么简单,但在我国古代,对联对于文人可是一种能够借此比拼文采的重要方式。因此每逢佳节这种活动就越是热闹,文人们往往会聚在一边喝着酒,一边组织大家一起来比试作对联。

对于现代人来说,或许一副对联只需要上下联押韵就可以了。但事实上,按古代的标准来说,一副真正可以称作佳品的对联,不仅仅要符合押韵的要求,与此同时还有许多其他的要求对其进行限制。假若被邀请来作对联的人所作出来的对联不符合这些要求,那就不仅仅是作品沦为笑柄,本人也会脸上无光。这对当时极其注重自身的文人来说可以说是一生之耻。

一、作对联需要讲究的规矩

要想作出一副好的对联,首当其冲的就是必须工整。但对于我们现在的人来说,对联的意义或许仅仅是一张上面写满毛笔字帖于门口两侧的红色纸条而已。而买对联的人关注点往往都在写对联的纸张尺寸的大小能否符合自己所需,或者是对联的价格会不会太高,根本不会在意对联上到底写着什么内容。久而久之,自然也不会有很多人去了解作对联是到底需要讲究哪些规矩。

事实上,在作对联的时候,必须要严格执行工整和平仄协调的规矩。只有这样子,才能够在读起来的时候,才会有朗朗上口的感觉。假若是一个人作的对联连最基本的要求都没有达到,那即便是对联里的词多么优美,也只不过是一个失败的作品而已。

二、作对联常常成为文人聚会时的交友方式

古代的文人墨客通常会定期举行一次聚会,借此来交流各自的学习经验和心得。每次聚会,文人们都会一边喝酒一边以联会友。通常是有人先出上联,之后找人对出下联。假若对出的下联很好,那便会得到大家的掌声,如若对的很差,就会遭到周围人的嘲笑。因此对于当时的文人来说,聚会时的作对联不仅仅只是一个随意的小活动,更是关乎着自己的尊严和智慧。

在有一次文人聚会中,就曾经出现过一个有趣的故事:聚会上有人出了一个“一日为日,二日为昌,三日为晶”的上联,让其他人对出下联,在座的人一开始都觉得挺容易对出来的,毕竟中华文字博大精深,合字更是不在少数。但转念一想,要想对出一可以称作绝佳的下联也绝非易事。

原因在于三个方面:第一,下联必须与上联一样用到合字;其二,下联中不能够再次出现上联中的字,即不能再次出现一二三这三个数字;其三,上联中本就带有数字,若是想要下联能够对得工整且符合其他的所有要求,那就得在下联中也出现有数字性的文字。

经过如此的分析之后,原本还跃跃欲试的文人都开始打起来退堂鼓,生怕因此丢了面子。恰巧在这时候,有位文人误了聚会时间姗姗来迟。按照当时的规矩来讲,迟到的人需要自罚三杯,但恰好这个人不胜酒力,于是就想出了让他对出下联来免去罚酒的办法。结果出人意料,这位文人不仅仅对出了下联,而且还深受大家的认可。

一开始这位文人看了上联之后,也发现要想对出下联不是一件易事。经过稍加思索之后,他立即对出了下联:“七人是化,八人是仈,九人是仇。”这个下联一经说出,就立即得到了在座文人热烈的喝彩。不仅仅因为他所作的下联完全符合作对联所需要的各种要求,更重要的是他作出如此的对联仅仅用了很短的时间。

众人也因为此事觉得这个文人十分有才,就更加乐意和他交流心得了。这也是我国古代文人的特点之一:喜欢和比自己优秀的人结交。也正因为如此,在他们遇见了这样有才华的人的时候,都会表现得十分开心。

但即便是在古代对联的地位有那么重要,而流传至今却再也没能像当时一样引起人们高度的重视。也正因为如此,现在很多人连作对联最基本的要求是什么都不清楚,更别说能够随时随地随口作出一副令人赞不绝口的对联。这不仅仅是我们人民的损失,更是中华文化的损失。而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去了解这些知识,不让这些优秀文化从我们记忆中消失。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