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很现实、很暴力的面试法则

 一起学电脑 2020-02-25

面试应该是所有求职者最熟悉的场景了,说起面试,小编记忆犹新的记得,刚毕业那会,我第一次面试,紧张的直打哆嗦,就连说话都在抖!现在想想都有些尴尬,所谓经历就是成长!现在的小编作为一个职场老油条,啥面试都不在话下,每次面试都能知道下句面试官都要问啥!

现在正处“金三银四”,正是面试者竞争博弈的时候,你懂得包装,面试官也懂得拆装,那么究竟怎样做才能顺利地通过面试,亦或是从海量面试者中找到最匹配的人才?

一、初选如何鉴别劣质简历

培训机构除了提供技术培训,往往还提供简历编写指导、面试指导。很多潜移默化的东西,我们很难甄别。但培训机构包装的简历,存在千遍一律的特征。

1、年龄较小却具备高级文凭

年龄较小却具备高级文凭,这个或许不能作为一项标准,但是大部分的应聘者,均符合传统文凭的市场情况。个别技术爱好者可能通过自考获得文凭,这种情况需提供独有的技术亮点。

2、年龄较大却几乎不具备技术经验

年龄较大却几乎不具备技术经验,相对前一点,这个问题就比较严重了。大家都知道,一个正常的人,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互联网技术也包括其内。

如果一个人年龄较大不具备技术经验,那么只有两种情况:

中途转行(通过培训、自学等方式强行入行);

由于能力问题,已有的经验不敢写入简历中(能力与经验/薪资不符)。

3、项目经验多为Crm系统、商城、XX管理系统、调查问卷系统、课堂考试系统等

项目经验,这一项用来评估应聘者的水平太合适不过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迭代,每一年都会出来很多创新型的互联网公司和新兴行业。

笔者最近发布的招聘需求里面,CRM系统、商城、XX管理系统、问卷系统、课堂系统占了90%的份额。试问现在2019年,内部管理系统这么火爆吗?

言归正传,我们对于简历的评估,应当多考虑“确有其事”的项目。比如说该人员当时就职于XX公司,该公司当时的背景下确实研发了该项目(外包除外)。

4、项目的背景不符合互联网发展背景

项目背景,每年的市场走向不同,从早些年的电商、彩票风波,到后来的O2O、夺宝、直播、新零售。每个系列的产品的出现,都符合市场的定义。

如果简历中出现2018年、2019年才刚立项做彩票(15年政府禁止互联网彩票)、O2O、商城、夺宝(17年初禁止夺宝类产品)、直播等产品,显然是非常不符合市场需求的。这时候需考虑具体情况是否存在理解空间。

5、不同工作经验下多个项目技术架构或项目结构一致,缺乏新意

一般情况而言,不同的公司技术栈不同,甚至产品的走向和模式完全不同。因此,当一个应聘者多家公司的多个项目中写到的技术千遍一律,业务流程异曲同工。看似整洁,实则更加缺乏说服力。

6、技术过于新颖,对旧技术却只字不提

技术过于新颖,根据互联网技术发展的走向来看,我们在不断向新型技术靠拢。但是任何企业资历深厚的CTO、架构师,都往往倾向于选择更稳定、更成熟、学习成本更低的已有技术;对新技术的追求不会过于明显。而培训机构则是“哪项技术火我们就教哪项”。

所以,出现了很多走入互联网行业的新人对旧技术一窍不通的情况,甚至很多技术都没听过。

7、工作经验较丰富,但从事的工作较低级

工作经验比较丰富,但从事的工作比较低级,这里存在很大的问题,要么就是原公司没法提供合理的舞台给该人员更好的发展空间,要么就是该人员能力不够,没法完成更高级的工作。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该人员包装过多的经验导致简历中内容不和谐,这种情况需要评估公司规模和背景。

8、公司背景跨省跨市

可能很多用人单位和我一样,最近接受到的简历,90%为跨市跳槽的人员。其中武汉占了60%以上,均为武汉XX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公司规模均小于50人。也有厦门、宁波、南京等。这个问题笔者就不提了,大家都懂的,跨地区跳槽不好查证。

9、缺少业余热情于技术的证明

有些眼高手低的技术员,做了几个管理系统,用到的技术确是各种分布式、集群、高并发、大数据、消息队列、搜索引擎、镜像容器、多数据库、数据中心等,期望的薪资也高于行业标准。

一个对技术很热情的人,业余时间肯定在技术方面花费过不少时间,那么可以从该人员的博客、Git地址入手。甚至可以通过手机号、邮箱、昵称、马甲,去搜索引擎进行搜集,核实该人员是否在论坛、贴吧、开源组织有过技术背景。

二、进入面试阶段,如何甄别对方的水分

在甄别对方水分这一块,并没有明确的标准,但是笔者可以提几个点,这也是笔者在实际面试中惯用的做法。

1、通过公司规模、团队规模、人员分配、人员合作方式来判断是否具备工作经验

当招聘初级、初中级IT人员的时候,可以询问一些问题,比如公司有多少人、产品团队多少人、产品、技术、后端、前端、客户端、UI、测试各多少人。工作中如何合作的、产品做了多少时间、何时上线的、上线后多长时间迭代一个版本、多长时间迭代一个活动、发展至今多少用户(后端)、多大并发等(后端)。

根据笔者的经验,如果一个人没有任何从业周期,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或多或少答非所问或者给出的答案非常不合理。

2、背景公司入职时间、项目立项实现、完工时间、产品技术栈、迭代流程的核实

很多应聘者对简历过分包装,只为了追求更高的薪资。

当我们问起:你是xx年xx月入职的该公司?项目是xx年xx月上线的,使用到xx技术?你们每次上线前夕是如何评审的。面对这些问题,应聘者给出的答案经常与简历不符合。这样问题就来了。

关于项目使用到的技术,很多项目我们可以通过搜索该项目的地址、APP和http协议、技术特征、抛出异常特征来大致判别对方使用到的技术。如果应聘者给出的答案明显与之不匹配,嘿嘿。

3、通过技术深度,甄别对方的技术水平

笔者最近接待的面试者,他们很多人的简历上写着层出不穷的技术,为了不跨越求职者的技术栈,笔者专门挑应聘者简历写到或用到的技术来进行询问,举几个例子:

某求职者简历上写着熟练使用Redis:

介绍一下你使用过Redis的哪些数据结构,并描述一下使用的业务场景;

介绍一下你操作Redis用到的是什么插件;

介绍一下你们使用的序列化方式;

介绍一下你们使用Redis遇到过给你印象较深的问题。

某求职者声称熟练http协议并编写过爬虫:

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几个http head头并描述其用途;

如果前端提交成功,后端无法接受数据,这时候你将如何排查问题;

描述一下http基本报文结构;

如果服务器返回cookie,存储在响应内容里面head头的字段叫做什么;

当服务端返回Transer-Encoding:chunked 代表什么含义;

是否了解分段加载并描述下其技术流程。

当然,不同的技术,对应的技术深度自然也不一样。

但是笔者碰到的问题是:使用Git两年却不知道Github、使用Redis一年却不知道数据结构也不知道序列化、专业做爬虫却不懂Content-Type含义、使用搜索引擎技术却说不出两个分词插件、使用数据库读写分离却不知道同步延时等等。

三、写在最后

笔者认为在招聘途中,并不是不允许求职者包装,但尽可能满足统筹平衡。

虽然这篇文章没有完美的结尾,但是笔者提供了面试失败的各种经验。我最终招到了如意的小伙伴,也希望所有技术面试官早日找到符合自己产品发展的IT伙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