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此人助敌攻灭故国,盗掘王墓、鞭尸泄愤,为何还被赞为忠良

 读万卷书破万里 2020-02-25

伍子胥是春秋时期的著名忠臣,可惜并不是其祖国楚国的忠臣,而是吴国的忠臣,还一度率领吴军攻陷楚国都城,当时在位的楚昭王君臣仓皇出逃,伍子胥就掘了上代国君楚平王的坟墓,鞭尸泄愤。如此一个帮助敌国攻打家乡,还有着掘坟鞭尸恶行的人,为何反倒成了后人称颂的一代忠良,还衍生出了“渔丈人”、“过昭关”等诸多典故呢?

伍子胥助吴灭楚,是为了复仇

伍子胥的父亲伍奢是楚国太子太傅,负责教导太子建,太子被奸臣诬陷,伍奢也受到了牵连,要被处死。但楚平王听说伍奢的两个儿子都很有才干,怕将来留下后患,就派使者去见他们,并说道:“你们若来,就让你父活命;不来,马上就杀掉伍奢。”最终,长子伍尚到了郢都赴死,而身为次子的伍子胥则逃往其他国家。后来,伍奢、伍尚都被杀死。

因此,吴灭楚,不少人都认为这是一个伍子胥为报家仇的复仇事件,势单力薄的伍子胥要找国君复仇,只能借助另一国的力量。而中国自古以来便一直有着深刻的血缘宗法观念,这种观念本身就为血亲复仇提供了很大的合理性。尤其是随着孔孟儒学的兴起,“杀人之父,人亦杀其父;杀人之兄,人亦杀其兄”、“父之仇弗与共戴天,兄弟之仇不反兵,交游之仇不同国”、“君弑,臣不讨贼,非臣也。不复仇,非子也”等等关于复仇的言论和思想,更是深深的影响了政风民俗及民众思想。

伍子胥助吴灭楚,是为了尽孝

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极为重视“孝”的民族,提倡“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讲求“百善孝为先”,还专门著有《孝经》等诸多著作来教育后世之人,倡导为人定要尊崇孝道。而伍子胥复仇的出发点便也是缘于一份孝心,因为对父亲有孝心而更坚定、不畏艰难地为父报仇,而非避隐于世。

因此,他的复仇便能得到更多人在情感上和道德上的支持和理解。更重要的是,他的父亲伍奢是个受百姓称颂的好官、大忠臣,而他一直针对的楚平王则私德有亏。楚平王之所以要杀自己的太子,还要杀死德高望重的太子太傅,完全是因为其好色,竟然抢夺了太子的未婚妻——秦女孟赢,此举本身就被世人诟病,也相应的增加了大家对伍子胥复仇的同情。

当时的时代,儒家愚忠思想还没有流行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的一个大分裂时期,诸侯纷争,群雄争霸。在伍子胥之前,已经有无数的名臣良将都不是只为一国服务,而是在各个诸侯国之间游走,为赏识自己或同自己观念一致的诸侯服务,以便能够发挥自己的才干、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秦国名臣百里奚本身是虞国人,还先后在晋国、楚国为奴,最后却在秦国辅佐秦穆公称霸。

同时,春秋战国时期正是诸子百家百花齐放的时代,儒家那种“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忠思想还没有流行起来,反倒是“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的刚直畅快更有市场。不过随着后世华夏大地的统一,封建化的不断加深,后世的臣子们再面对冤屈只能俯首就死,鲜少有复仇的。

久而久之,伍子胥躲避追杀终究复仇成功的往事逐渐沉淀成了后人们的一种理想,甚至是一种羡慕,人们受到昏君、暴君的压迫却无从发泄,就对伍子胥这种不畏艰险复仇的孝子志士更加同情和赞赏,各种溢美之词和传说也就纷至沓来,最终将伍子胥神话成了一代孝悌忠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