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会泽古城火巷的传说 文/郭胜美 图/刘光信

 冷面人生2012 2020-02-25

  在会泽,大家对城内的巷道都不陌生,如头道巷、二道巷、三道巷、卖草巷、卖酒巷、瓜子巷、丰乐巷等等。因为巷子里住的是普通的百姓,所以巷子的命名也表现得朴实无华,或以巷道顺序命名,或以经营商品命名,但都以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

  这些巷子记载着会泽历史的兴替,也流传着各种各样的故事,这些故事,或表达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或表达对清官贤吏的怀念与崇敬。例如,会泽古城内的“火巷”,虽然不大为人所知,但记载的却是东川府(府衙在今会泽古城东内街南面)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知府义宁拯救百姓于水火的故事。


  火巷位于会泽古城东内街92号“长河书社”店铺旁,在府治前原“体国宜民坊”也就是现在“府前坊”的斜对面,至今,巷子里还居住着茅姓、裴姓和张姓三户人家。巷子里有一古井,至今可用。岁月和历史的痕迹深深印在井口的凹槽中。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现在,就让我带大家穿越历史的时空,去看看修筑义通河的义宁知府,是如何因救火而留下“火巷”的故事吧。


  话说清朝雍正年间,会泽石城建设完成,城里最繁华的是东起绥宁门,西至丰昌门,穿城一里的东西正街和纵连南北,南起藩甸门,北至罗乌门的南北正街,呈十字形交叉于会泽城内。

  由于当时会泽盛产铜矿,江西、湖南、湖北、广东等八省奉朝廷之命前来采办,运往京城供宝源、宝泉两局铸造钱币。因此会泽成为了当时的经济特区,至使会泽街头店铺相连,商贾云集。客栈、马店、酒楼、茶馆、药铺,饭店,粮店、油行、轿行、丝绸铺、银器铺、马鞍铺、铃铛铺、典当铺,甚至赌馆、青楼......应有尽有,白天熙熙攘攘,夜晚灯火通明。使会泽这个边陲小镇,一时成为“五方杂聚,百物竞流,商贾辐辏,酒旗茶旌,辉映相望',“俨然一都市”的繁华之地。建于东内街南面的东川府衙,坐南朝北,气势恢宏。衙门前一对脚踏绣球的大石狮子,怒目圆睁,威武雄壮,平添了府治衙门的庄严肃穆,令人油然起敬。


  乾隆十八年(1753),满洲正白旗人义宁千里迢迢到会泽就任东川知府。义宁不但文学功底十分深厚,而且特别精通堪舆之术。传说他曾在会泽境内撵了二十四棺风水宝地,什么“凤凰担书”呀,“太公钓鱼”呀,“将军打座”呀,“苍龙点尾”呀等等,谁家葬着一棺,子孙后代小则兴旺发达,大则出将入相,所以人们称之为”地仙”再生。他所撵的这二十四棺大地,至今还吸引着多少风水先生翻山越岭,到处寻找。


  义宁在任内组织百姓修了一条新河,引以礼河水灌溉望天栽秧的万亩海田,解决了百姓的生产生活用水,使百姓安居乐业,从此,“蔓海秋成”才成了东川府名副其实的“十景”之一。为纪念义宁的功德,人们就把这条新河称为“义通河”。


  一个天气晴朗,月明星稀的夜晚,喧闹的东川府城逐渐安静了下来,劳累的人们进入了梦乡,操劳了一天的义知府也放下案牍文书,躺到床上。还没等他安然入睡,忽听得府衙前边人声鼎沸,高喊“着火了,着火了!”“快去救火,快去救火!”从睡梦中惊醒的人们,纷纷拿着水桶,盆子,涌向着火的地方。


  义宁翻身爬起,捻亮马灯,急问衙役出了什么事?衙役说,府衙前面的民宅着火了,人们正在救火。义宁急忙穿上衣服,挂上朝珠,匆匆来到府衙前,只见前面火光冲天,浓烟滚滚,火随风势,一阵灼热的气浪扑面而来。义宁不顾衙役的劝阻,快步赶到火场,只见大火已经烧过屋脊,平时有隔火作用的猫弓墙在猛烈的大火中无可奈何地默默哀泣,眼睜睜望着几丈高的火舌狂舔着邻居的房屋而无能为力。


  火势越来越大,人们泼水出去,多半到不了房顶,起不到丝毫抑制的作用,即使泼到火中的水,也成了名副其实的“杯水车薪”,瞬间就被猛烈的大火吞噬得无踪无影。眼看大火无法扑灭,周围的房屋正受着极大威胁,百姓的生命财产即将化为灰烬。


  义宁想到自己奉朝廷之命,为官一任不仅不能造福一方,还眼看百姓遭此灾难,自己无力回天,不禁心如刀绞。心想只要能扑灭大火,使百姓少受损失,不要说官位俸禄,就是豁出生命,也心甘情愿。说时迟,那时快,只见义宁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说:“我义宁身负皇恩,今不能救百姓于水火,当官何用!”说罢,就一把扯下顶戴花翎和项上朝珠,攒足平生气力,往火里扔去,同时站起身来,准备向大火扑去,决心以死殉职,报国报民。


  说来也奇怪,顶戴花翎才一丢进火中,天空骤然刮起大风,乌云密布,不一会,瓢泼大雨从天而降,熊熊烈火顿失凶相,不一会就渐渐熄灭了。人们看到光头赤足的义宁知府还站在废墟前双手合十,为百姓默默祈祷,也才明白是义宁知府救了大家,顿时,欢呼声撼天动地,经久不息。


  此刻,天已微明,东方一抹朝霞映红山尖。人们看到义宁刚刚丢进火里的顶戴朝珠竟然丝毫无损地挂在府衙门口的两只石狮子上,一只挂着朝珠,一只戴着花翎。人们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两只石狮子被义宁为民救民的诚心感动,请来龙王帮忙,灭了这场大火。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件事,让子孙后代永远记住义宁知府为百姓做的这件大好事,就在烧出来的空地上重新建起了房屋,并特意在中间留出了一条巷子,把它叫做“火巷”。据说,在日子好的时候,半夜还会听到石狮子脖子上的铃铛声呢。可惜,这对石狮子早已不知去向。如今,只有火巷还在,民间流传着的这句话还在:“当官能把百姓爱,火神来了也无奈!”


作者:郭胜美   刘光信

编辑:段国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