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凤堰古梯田:深藏在秦巴山区的清代古梯田 阡陌交通宛如世外桃源

 山地之仔 2020-02-25

人散了人散了

陕西汉阴,是一座不大的移民小城,这里自从明清时期就有众多南方各省移民到此居住,久而久之,这座位于北方的小城似乎变得更像江南了,人们的生活习惯、饮食文化、建筑风格宛如南方一样。

汉阴

汉阴城山清水秀、物产丰饶,这里虽地处北方,但也是春麦秋稻、民风淳朴。因为地处雄秦秀楚丽蜀之间,这里的人文禀赋“既含北方粗犷豪爽,更兼南方钟毓灵秀”。明清时城内文庙、社学、钟楼、祖师殿和各省会馆等一应俱全,直至清末汉阴仍然是陕西城廓比较完整的古老县城之一。

城市风景如此,乡村也不例外,今天要说的就是汉阴著名的凤堰古梯田,那时一片位于汉阴境内秦巴山区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梯田。位于汉阴县漩涡镇的古梯田,距今已经有250多年历史了,而且这里连片的梯田面积竟然有1.2万余亩,这规模也是秦巴山区最大的,远远望去一片片的水稻在丘陵上起起伏伏,景象也是十分壮观的。

汉阴凤堰古梯田包括凤江梯田和堰坪梯田,依山傍水分布在海拔500米至650米之间的秦巴山区,连片梯田共有1.2万余亩。这里种植的农作物以水稻、油菜、玉米为主,一年两熟。

当地居民以从湖南长沙府善化县迁来的吴姓族人为主,梯田级数均在300级左右,梯级层高0.3米到1米不等,每级宽3米至15米,最长处达600余米。这些梯田的历史已经有250多年了,当年开凿这些田地的人们可能也未曾想到,如今这些梯田不仅能够种植农作物还成了这里一道独特的美景。

汉阴的这些古梯田不同于陕西宜君哭泉的旱作梯田,这里的梯田依靠黄龙沟、茨沟、冷水沟、龙王沟的溪水自流灌溉,这些分布在山中的梯田可都是真正的水田。绵延数十公里的凤堰古梯田,层层环抱山脊,从山脚盘绕到山顶,大小形状各异的梯田,又各具特色,阡陌相连,层层叠叠。从高处远望这些梯田好像画家笔下的山水画一般美丽。

据记载,汉阴梯田最早开垦于清代,大约在清朝乾隆年间,湖南人吴尚国带领着自己的两个弟弟来到陕西汉阴开垦拓荒。经过吴氏家族的不辍劳作,最终在北方的旱地成功造起了蔚为壮观的水田,吴氏家族自此在陕西汉阴扎根繁衍,与当地沈氏成为汉阴最富名望的两大家族。

岁月变迁,如今围绕着这些古梯田诞生了许许多多的农家乐,人们在这里呼吸着山里新鲜的空气,品尝着淳朴厚道的农家美味,还能欣赏着宛如江南水乡一般的梯田美景,这不正是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世外田园的生活吗。

春夏之交在这里可以欣赏陕南最具特色的油菜花美景,到了金秋时节这里万亩水稻丰收的美景也是十分壮观的景色。自驾出行的朋友,可以驾车这样走:西安出发-西康高速-安康,十天高速-汉阴,汉阴汉漩公路-凤堰古梯田。

乘坐公共交通的朋友,抵达汉阴县城后,可以采取包车或在汉阴汽车站乘坐客运班车到达漩涡镇。当地每天从早9点到晚6点20分,每小时有一趟客运班车可以抵达。需要注意的是,汉阴前往漩涡镇的路途较为曲折,自驾一定要注意安全行车,沿途风景优美但是一定要注意安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