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13.面瘫
翳风(初期,温针灸)、牵正(耳垂前方1.5寸)
1.急性期(小于一周):浅刺,局部减少,远侧加大,不可用电针
2.恢复期(1周-1月):电针接,以肌肉经络为单位。翳风-阳白;地仓-颊车接。
1. 后遗症期(3月-半年):从健侧弯向患侧
辨证
风寒
列缺、大椎、凤池
气血不足
足三里、脾俞、胃俞、三阴交
症状
眼闭不紧
风池(行针沿胆经跑入眼镜)
部位
近部
地仓、颊车、下关、瞳子髎、阳白、丝竹空、攒竹
远部(阳明经)
合谷、翳风、足三里
远部(少阳经)
中渚、外关、足临泣、地五会、阳陵泉
14.阳痿
中极、关元、命门、肾俞
15.网球肘
肩三针
16.落枕
外劳宫 、后溪
18.感冒
寒
大椎、凤池
热
合谷、曲池
暑湿
足三里、内关
19.肩周炎
拔罐、阿是穴、肩髃、肩髎、肩贞、臂臑(针并拔罐)
20.胃痛
足三里、中脘、梁丘、胃俞;
内关、公孙;
公孙、足三里;
鸠尾、气海
寒邪
梁门、上元、关门(灸)
热邪
阳明经证:内庭
阳明腑证:上巨虚、天枢
饮食
梁门
气滞
太冲、阳陵泉
脾胃虚寒
太溪、三阴交、脾俞、胃俞、关元(灸)
血虚
气海、足三里
淤血
血海、膈俞
21.腰椎间盘突出症
肾俞、大肠俞、夹脊、阿是、委中、承山、环跳、阳陵泉
22.颈椎病
23.痛经
太冲 、地机、血海、三阴交
气血瘀滞(固定一点,火罐)
太冲、气海、次髎
气滞(针灸)
寒湿
温针关元、地机、三阴交
湿热
期门、次髎、行间、
虚
24.蛇窜疮
局部围刺+夹脊
25.喉咙肿痛
风热
少商、尺泽、合谷
肺胃实热
阴虚肺燥
太渊、照海、
来自: 宋大山 > 《经络》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经典解读:针灸处方配穴规律,承淡安解读的很明了(下篇)
小便赤涩不利,乃小肠结热,宜加针阴陵泉、三焦俞、膀胱俞。三阴交与气海针治白浊、遗精之症,须俟湿热已净尽乃可针。五淋之针育俞、横...
难得一见的针灸处方
难得一见的针灸处方针灸治疗分类摘要。【梦遗泄精】心俞、白环俞、膏肓俞、肾俞、中极、关元、三阴交,或针或灸。【少气】间使、神门、...
【练习】针灸学
5.(2012B117)治疗腰脊中部刺痛,触之僵硬,除阿是穴外,还应选取的腧穴是(A)A膈俞、夹脊 B肾俞、太溪。6.(2012B118)治疗腰脊两侧冷痛重着,俯仰受限,除阿是穴外,还应选取的腧穴是(D)12.(2009A...
[转载]针灸治要赋——上篇
[转载]针灸治要赋——上篇。肩臂疼痛、肌肉萎缩,肩髃常用;痛经、止带必用三阴交。腰背正中痛,针委中勿疑;肾虚耳鸣针太溪;小腹疼痛、针照海靠壮元阳之力;脘痛呕逆当针内关;疟疾针间使宽胸降气;...
第十二章、针灸各穴治症185法(精华)
红斑性狼疮:心俞、肺俞、肝俞。胃病问题,胃溃疡、胃出血、胃下垂,胃痉挛(点刺放血):胃的背俞穴,第十二椎下外开一寸半,可以俞募...
针灸治证大全歌赋,学针灸必收藏背诵
针灸治证大全歌赋,学针灸必收藏背诵。遇秋按:这个歌赋是集中国历代有名针灸歌赋而成的,所以只需要记住这个歌赋,针灸学用起来就能得心应手!耳聋气否听会针,迎香穴泻功如神。若得璇玑针泻动,更取...
50年的针灸治病经验总结
群针就是取多个穴位扎多根针,才治好一个病。贺普仁1965年版的《一针一得》讲了一个故事,说明群针的缺点:“宣武区,有一个道士擅长针...
穴位归类 各个经络的要穴 针灸穴位歌诀
穴位归类。2、补血穴:脾俞、膈俞、章门、三阴交、阴陵泉、足三里。4、通脉穴:太渊、内关、神门、心俞、厥阴俞、膈俞、血海、三阴交、...
《“一针一得”针灸临证秘法》治百病——国医大师贺普仁70年秘籍传世(典藏)
32、翻胃:胃俞或针上脘。12、小儿疳积:针四缝。17、唇风(疮):针合谷,用烧山火手法。26、瘰疬:针曲池透臂臑,或针肘尖。12、腰髋痛不得久卧:针白环俞。14、妇人阴内湿痒疼痛:针膀胱俞。15、腰...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