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二年级数学下册二单元第2课时 平均分(2)(教案)
2020-02-25 | 阅:  转:  |  分享 
  
第2课时平均分(2)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页例3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

2.通过操作、交流,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3.初步感受“平均分”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的意识。

【重点难点】

在实践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复习导入】

1.谈话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讨论了春游时分配食物的问题。大家都能积极思考,并解决问题。现在,我们来分果冻,看看又出现了什么问题。

2.出示教材第10页例3分果冻情景图。

3.提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4.汇报、交流信息。

【新课讲授】

1.教学例3。

(1)引导观察,提出问题。

师:看到分果冻这个画面,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

板书:分几份?

(2)分组探讨解决“分几份?”

提问:根据你收集到的信息,能帮助他解决分果冻的问题吗?你有什么办法?

小组讨论。

全班汇报、交流本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

小结:8个果冻,每2个一份,8里面包含4个2,能分成4份。

2.拓展应用。

师:如果每4个一份,要怎么分?

让学生自己动手用卡片分一分,再说一说自己是怎么分的。

小结:如果每4个一份,8里面包含2个4,能分成2份。

【课堂练习】

完成教材第10页“做一做”第1题。

首先让学生思考题目。

提问:12根木棒,每2根一份,能怎么分?每6根一份,能怎么分?

师:这一道题就是问12里面有几个2,12里面有几个6。

答案:

62

【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这节课我们运用所学习的“平均分”的知识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我们生活中“平均分”的例子有很多,希望同学们留心观察。

【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



第2课时平均分(2)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本课时教学中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身边的实例创设情境,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安排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练习题,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轻松突破难点,使学生爱学、乐学,更好地掌握除法,能够准确、迅速地进行计算,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数学思考的能力。













献花(0)
+1
(本文系中小学教育x...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