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满怀敬意中彰显使命担当

 xxjjsdt 2020-02-25

刘小兵

《花巷》(湖南文艺出版社2020年1月出版),是冯骥才的最新散文精选集。在“用心生活”“生命真趣”“艺术人生”“远方诗意”四辑中,作家以温馨的语言,美好的寄寓,呈现着宽广的文化情怀,抒发着对生活独特的感悟。

身处网络时代,人们外出旅行,多会借助手机、平板电脑等现代化的通讯工具,浏览新闻和资讯。但与书本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冯骥才,却十分怀念旅途中读纸质书的那些日子,在书中的《无书的日子》一文里,他写道:“读书如听音乐,进入即换一番天地。”形象地把读纸质书比作听一段令人心醉的音乐,一旦投入进去,就好似进入到另一重境界。在他看来,枯燥的行旅中捧书而读是一种幸福,不但能消除旅途寂寞,而且,“书中世界与心中世界融为一体”,那种愉悦和欢欣是任何语言都无法比拟的。追怀中,冯骥才也对自己由读书到写书的经历,作了整体性的回顾。这种知行合一的文学实践,让他懂得了什么是初心,什么是使命。以至于多年以后,冯骥才还由衷地感慨读书与写作对他的帮助,“读书是接受别人的沐浴,而写作是一种自我净化。”

作为投身民间文化和艺术保护的学者,冯骥才对“古”与“旧”这些泛着历史底蕴的字眼,有着非同一般的理解。特别是对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可能涉及到对一些城镇、乡村的重新布局和规划,他更是从文化保护的角度,阐发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一些古民居、旧村落“存留着一种记忆,一种情感”,是传统文化的根脉,应该予以珍视,因为,在它们身上普遍蕴含着“一种割舍不得的具有精神价值的内涵”。针对一些自然村落日渐凋零消失的窘况,他吁求保护远比改造、拆迁意义更大,我们应多一点文化上的忧患意识。

作为一名作家,冯骥才有着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洞察力,他善于透过寻常物事,小中见大去挖掘平凡物事背后的真义。在《日历》和《除夕情怀》两章里,他的这一风格体现得尤为突出。一本小小的日历,一般人可能只会看到一天天数字的变化,而随着纸页的更迭,它所传递出的真正意蕴,恐怕鲜有人去深思。冯骥才却热情地歌咏日历的提挈作用,说它是我们生命忠实的记录,并慨言:“要用情感、忠诚、爱心、责任感,以及创造性的劳动去书写每一天的日历。”从冯骥才对日历的格外钟情上,足以彰显他对生命的敬畏,对社会和人类的无比热爱。再比如,他对除夕的诠释,更显其思想广博的一面。在他看来,除夕是中国人最具生命情感的日子,“其实过年并不是为了那一顿美餐,而是团圆。在这种文化氛围里,人人无需沟通,彼此心灵相印。”寥寥数语,就表达出了一个文化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倾心仰慕。

全书中,冯骥才谈得最多的是文化。何为文化?既有文学实践又有过拯救民间艺术的他,底气十足地写道:“文化,不仅是站在现在看未来,更重要的是站在明天看现在。”这种言说,体现了冯骥才既注重当下、又着眼于将来的宏阔文化观。他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精神价值与社会价值,有机地统一到一起。既关注文化对当代社会文明进步的精神助益,又能够以前瞻的眼光,用心思考文化对后世所产生的价值引领。这种眼光,不流俗,更不曲高和寡,在满怀敬意中,尽显使命与担当,称得上是一种纯粹的“文化眼光”。冯骥才深有感触地说:“这种文化眼光,不只是表现为一种文化素养,一种文化意识,更是一种文化远见和历史远见。”我们由此透过他深情的表白,自然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他写作事业正处高峰的时候,冯骥才会义无反顾地投身于民间文化的保护当中,可以说,正是这种襟怀和站位,决定了他会以这种远瞩的方式,去赓续文化、传承文化。

冯骥才因喜欢读书而爱上文学,又因文学结缘于文化的热心守护,这是个人之缘时代之幸。通过《花巷》饱满的文字,冯骥才搏击于生活的激流,无悔书写着他的生命真趣和远方诗意,这样的艺术人生令人动容,也分外精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