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夏始祖轩辕黄帝关于“黄帝”的称谓并非远古就有!

 宏罗观史 2020-02-25

中国古代历史的开端,从五帝时代开始,生于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的黄帝,被认为是华夏民族共同的始祖,也称“人文初祖”。

黄帝像

根据历史记载,黄帝本姓公孙,后改称为姬姓,居于轩辕之丘,又称姬轩辕。

看完这段史料,这时候,有人不禁疑惑,既然黄帝从来都没有姓过黄,那为何在今天我们却普遍将其称之为“黄帝”呢?“黄帝”的称谓究竟代表了什么意思,又从何而起?

当然,关于黄帝为何叫做“黄帝”的说法,这在司马迁所著《史记.五帝本纪》中也有论述,曰“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尽管司马迁已经大致告诉了人们“黄帝”称谓的缘由,即使这样,由于说法太过笼统,今天依然有很多人不大明白“黄帝”二字具体因何而称。特别是“黄帝”这一称谓在人们的感觉中,觉得应该在远古的黄帝时代,黄帝就已经被称作为“黄帝”了。其实,非也。

黄帝之城

实际上,关于“黄帝”称谓的来源,如果从历史发展推演来讲的话,它的命名,是和我国最早产生的“五行观念”关系甚大。在中国最原始的“五行”指的是“金木水火土”。此后,五行又被对应到了五个方位,即“东西南北中”,由此而来,于是分别掌管人间五方的各方天神“五方帝”应运而生。

于是:东方青帝(属木)、西方白帝(属金)、北方黑帝(属水)、南方赤帝(属火)、中央黄帝(属土。因为土的颜色是黄,所以称黄帝)。在这“五方帝”的天神职责中,他们各守一方。 而中央之帝的“黄帝”因其地位居中,归集而显赫,在民间往往被视为五帝之首。

五行观念

接着来谈我们华夏共同的始祖姬轩辕。他在战败蚩尤后,为天下归心,并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而且在位期间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如:

其一、黄帝创立了政权系统,黄帝的军队称作“云师”;

其二、黄帝教导百姓播种五谷,大力发展生产。

其三、黄帝发明礼仪制度,带领人们造屋宇、制衣服、营殡葬、制乐器、兴文字、做干支、推历法,创医学(《黄帝内经》)等。

《黄帝内经》

使得人们从野蛮状态逐渐向人类文明时代迈步。

正因为黄帝在当时对人类划时代的伟大功绩,因而为古人认为黄帝正是天帝的化身,下凡来拯救万民,同时,再加上姬轩辕所创下的伟大功绩中,其中有一项最为重要的就是发展农业,刚好农业与土地直接相关,而土的颜色为黄色,尤其是五行中的土,也正好对应了“五方帝”中的“中央黄帝”。为了昭示华夏始祖姬轩辕对华夏子孙意义的极为重要性,历史发展到了战国时代,邹衍提出“五德终始说”,将最高天帝的“中央黄帝”和人类始祖的人王姬轩辕搭配起来,于是“黄帝”的名字自此后就代替了人类共同始祖姬轩辕,我们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了炎黄(炎为炎帝,黄为黄帝)子孙。

黄帝像

总体而言,黄帝这一个体(姬轩辕)出现在人类历史中很早,但被正式冠以“黄帝”称谓,则在自战国时期之后。

『文/淳帧通安,笔名宏罗,本文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欢迎留言、探讨,感恩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