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考语文复习--议论文阅读(考点针对训练二)

 滕训超 2020-02-25

议论文阅读

                                     考点针对训练二

四、论据、论证方法、议论文语言

一、(2019湖南长沙改编)议论文阅读。(8)

爱国的内涵

爱国是人类共有的感情,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和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传承了五千年的传统美德。新时代,我们青少年更应该懂得爱国的内涵。

爱国的内涵是什么?陆游在《病起抒怀》中用一句“位卑未敢忘忧国”做了最对的诠释。历史上,屈原流放中仍眷恋楚国,苏武牧羊数十年心志不变,都是炎黄子孙心系祖国的写照。

爱国的内涵是什么?曹植在《白马篇》中说得明白:“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更是荡气回肠。近代无数仁人志士正是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中华民族的灵魂之歌。爱国就是要以身许国,不存杂念。这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灵魂。

爱国的内涵是什么?西汉名将甘延寿流传千古的名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是最有力的回答。为保卫祖国的河山,维护祖国的统一和领土完整,无数中华儿女执着坚守,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戚继光,一代名将,面对倭寇入侵,奋起组建“戚家军”,潜心操练,英勇奋战,终于将倭寇赶出国门;__________________。爱国要以维护祖国统一为己任。这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爱国的内涵是什么?爱国就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化,从先秦诸子百家到汉魏六朝歌赋,从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中华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沉淀和发展,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爱国要以敬重的态度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青少年生活在一个幸福和谐的社会中,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进征途上,我们要肩负重任,做出自己的贡献。

1.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  】

A. 段从“爱国是人类共有的感情”切入,引出议论对象“爱国的内涵”。【论题】

B. 段采用引用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论证了爱国的内涵。【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C. 段从目的和行动上论证了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紧迫性。【信息提取与概括】

D. 全文从四个层面进行了论述,层层递进,结构清晰完整。【论证结构】

2. 如果要在第段的横线上补充一句话,下面最恰当的一项是(2)【  】【补写论据】

A. 詹天佑,我国第一批出国的留学生,学成回国,凭借杰出才能完成了京张铁路的修建,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一个有力回击。

B. 任正非,75岁的华为公司创始人,在众多媒体面前表示:要拥抱世界,依靠全球创新发展,为中国企业砥砺奋进树立榜样。

C. 李文波,一个普通的南海守礁士兵,二十年坚守,他从健壮小伙变成了两鬓斑白的“小老头”,他就是守护祖国的一块坚不可摧的礁石!

D. 林俊德,一位将军,也是一位院士,他参与了中国全部的45次核试验,他人生75年都默默无闻,一直工作到生命的最后时刻。

3. 爱国的内涵是什么?请依据文章的内容简要概括。(4)【信息提取与概括】

 

 

 

二、(2019江西)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4题。(13)

谈语言

王力

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是人们进行文学创作、新闻写作和其他一切写作的工具。我们既然爱好写作,又想在这方面成才,就不能不首先掌握好这个工具,而且要像木匠爱斧锯、画家爱颜料、战士爱武器那样爱我们赖以进行工作的工具。

许多写文章的人,从中学生到大学教授,从新闻记者到作家,拿起笔来总想我现在是写文章,跟说话不一样,要把语言装饰得“华丽”一点,把语句表达得“文雅”一点,把文章写得“美妙”一点。于是总想造一些时髦的句子,东拐西缠多绕一些弯子。实际呢?弄巧成拙,适得其反。他们不懂得,文章脱离了口语,脱离了人民大众的语言,就不可能是准确、鲜明、生动的。

有一篇描写英雄到大海救人的报道说:“他冒着刺骨的寒风,迈着冻僵的双脚跳入了沸腾的大海。”这是一个很费解又不准确的句子,作者在说话时绝不会这么说,这叫“故作姿态”。

还有篇报道,出现“他冒着七月流火在圩堤上东奔西走”这样的句子。“七月流火”出自《诗经》,指夏历七月星辰位置的移动,并不指天气炎热。用“七月流火”形容天气炎热就不对。我们平常说话从不这样说,可能说“冒着烈火”顶着烈日”,如果说“我冒着七月流火怎样怎样……肯定要被人大笑一番。

著名散文家朱自清晚年的作品比他早年的作品好,他晚年的作品更受读者欢迎,我自己就爱看他晚年的作品。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话怎么说,文章就怎么写。他早年的作品语句过于修饰、做作,读起来很绕口,理解就更不容易了。他晚年的作品朴素、自然、平易近人,就很受读者欢迎。这对我们后人是一种启发。

是不是说口语与书面语没有区别呢?也不是的。文章是有组织的语言,在这一点上,也可以说文章和语言不一样。我们平常说话的时候,往往不假思考,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有时候语言不连贯,甚至前后矛盾,句子不合逻辑,不合语法。有的同志在小组会上发言头头是道,娓娓动听,但是人家把他的话记录下来,仔细看一下,却又会发现毛病百出,缺乏逻辑性和科学性。所以,我不反对对口语加工。并且,我一直是主张口语要经过加工才能上升为书面语。

报刊上使用的语言更要认真推敲,反复斟酌,不要以讹传讹。报刊上的语言往往要被读者仿效,因而更应该强调准确性,规范化。否则,会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制造混乱。

比如,我曾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过意见,认为“最好水平”这个说法在口语中运用勉强说得过去,而在报刊上运用就不对了。“水平,原意是水的平面,水的平面永远是平的,只有高低之分,没有好坏之分。因此,说“最好水平”,是违背事理的。但是,至今有些报刊还在使用“最好水平”这个词。

又比如,有的报刊批评某些人对事情采取满不在乎的态度时,习惯用“不以为然”这个词。这也是不对的。“不以为然”是“不以为如此”或“不以为对”的意思,而不是“满不在乎”的意思。从这里我们再一次看到了不能随便运用口语。

但是在将口语上升到书面语的时候,一定不能忘了它的目的是什么,出发点是什么,这就是要使读者能读懂。在对口语进行加工时,既要考虑规范化,又要考虑大众化,要能够被读者领会、理解。否则,这种上升就失去了意义!

有些话本不符合书面语的要求,不准确,也不规范,但由于说习惯了,改不过来,叫什么“约定俗成”。谁“约定”的呢?恐怕总是从少数人说错开始,一直不去纠正它,变成“俗成”的吧!所以,不要把“约定俗成”拿来作语病的挡箭牌,该规范化的,能够规范化的,还是要尽量规范化。

语言应该是发展的,规范的标准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不可能一劳永逸。(选自《王力文集》。有改动。)

1. 通览全文,作者谈论语言运用问题,重点阐述了哪两个观点?(4)【概括分论点】

 

 

2. 文章在论述两个观点时都运用了事实论据,试各选一处分析其作用。(4)【分析论据的作用】

 

 

3. 对于语言规范化问题,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补充论述?(3)【信息提取与概括】

 

 

4. 概括文章的语言特点。(2)【议论文语言】

 

 

三、(2020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4题。(10)

用明德引领风尚

文以载道,士以弘道,是古往今来无数艺术家、学问家的价值追求。一部《平凡的世界》,曾鼓舞多少有志青年“精神上强大起来,变得更坚强”;一本《大众哲学》,让多少人走近马克思主义真理。

《左传》中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这“三不朽”中,立德居首位。致力于人类精神世界完善的人,不仅需要用自己的思考滋养人们的心灵,也需要能实践这样一种精神的修炼,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的确,没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家国情怀,也不会有杜甫笔下沉郁顿挫的诗句;没有呵护“活了一千年的生命”的精神追求,也不会有樊锦诗几十年对敦煌莫高窟的不离不弃。艺术家、学问家的信仰、情怀与担当,正体现在这样一种高远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国情怀之中。

从事作用于灵魂的工作,艺术家、学问家需要站得更高、看得更广。文艺创作不是“一个人的风花雪月”,凡是伟大的作品,必然是陶冶情操、浸润人心的;学术研究也不是“象牙塔里的皓首穷经”,凡有价值的成果,必然是影响社会、引领思想的。个人的艺术追求、学术理想,只有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结合在一起,才能获得持久的生命力;而文艺创作、学术研究有理想、有担当、有家国天下的胸怀,也才能有一种刚健的气质,接地气、强底气、增生气。

对于艺术家、学问家,高尚的职业道德,同样体现在多下苦功、多练真功的勤业精业上,体现在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的执着担当上。曹雪芹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柳青为创作《创业史》蹲点皇甫村14年,这是作品的打磨,更是人格的修炼。坚守“望尽天涯路”的追求,耐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冷清,保持“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努力,才能抵达“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领悟。

明大德、立大德,才能成就伟大的作品和研究,也才能铸就伟大的艺术家和学问家。德艺双馨、德业双馨,说到底,德才是基础。

“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以大写的人,为大写的文;以纯粹的人,做高尚的文,作者与作品、学者与学问相互激荡,方能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领社会与时代的风尚,汇聚起推动时代前行的精神力量。

(《人民日报》201936日,有删改)

1.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概括中心论点】

 

2. 说说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3)【段落作用】

 

 

3. 段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3)【某段能否删去】

 

 

4. 本文在事实论据的选择和使用上有什么特点?(2)【分析论据的特点】

 

 

四、(2020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4题。(11)

成大事者必自律

有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一群小孩子放在同一个房间里,并放上糖果,告诉他们等工作人员回来再吃,然后用隐藏的摄像头观察他们,发现只有少部分孩子克服了糖果的诱惑。通过长期的跟踪调查,工作人员发现,没吃糖的孩子长大成人后在事业上大都比较成功,而吃了糖的那些孩子少有成就,且失业率偏高。可见,自律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

所谓自律,就是针对自身的情况,以一定的标准和规范来指导自己的言行,严格要求和约束自己。现实中,自律像一个导航仪,具有定位、引导、纠正人生航向的功能。一般来说,自律者懂得自爱、勇于自省、善于自控,自律会衍生强大的自我管控能力,让一个人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从而不断地战胜自我、成就自我。

自律是成大事者的必备能力。晚清名臣曾国藩既无显赫家世,也无过人天赋,曾考了7次才中秀才,后来之所以能在9年间连升10级,并担任封疆大吏,一条重要秘诀就是自律。他修身有十三条:主敬、静坐、早起、读书不二、读史、谨言、养气、保身、写日记、日之所亡、月无忘所能、作字、夜不出门。对普通人来说,这些事情要一一做到非常困难,但曾国藩做到了。难怪有人说,你想活出什么样的人生,取决于自己对人生的掌控能力。一个懂得自律的人,才能形成自由行走世间的底气,成就自己想要的人生。

自律是一个人的重要品质,保持自律则需要坚定的毅力。一旦作出一个决定,就要义无反顾、心无旁骛地朝着目标前进。村上春树在成为职业小说家后,给自己设定了雷打不动的写稿模式:写长篇小说时,每天凌晨4点钟起床,写作5小时,即使提不起劲,每天也要写满10页,每页400字;即使文思泉涌,也要在10页左右打住。村上春树说:“要让时间成为自己的朋友,就必须在一定程度上运用自己的意志去掌控时间。”一个人若想通过自律来实现目标,既要有“逼一逼”自己的狠劲,更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笃定坚持。没有强大的意志力,自律就是一句空话。

一个人不自律,不仅难以成就事业,更可能毁了自己。在《克雷洛夫寓言》中,有一个关于马和骑师的故事。骑师驯了一匹好马,他认为给这样的马加上缰绳是多余的。有一天,他骑马出去时,就把马缰绳解除掉了。马在原野上飞跑,当它知道什么束缚也没有的时候,就越来越大胆了,一路狂奔,不仅把骑师摔下来,还冲下了深谷,粉身碎骨。现实中,自律犹如给人生套上缰绳,防止误入歧途、身败名裂。

自律的人a.____不一定成功,b.____肯定会比别人走得更远,或者让自己变得更强大。可以说,一个人自律的水平,往往决定着人生的高度。养成良好的自律习惯,生命之花必定会绽放得更加绚烂精彩。(有删改)

1. 在第段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2)

a________  b________

2. 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3. 下面哪则材料可以作为本文的论据?说说理由。(3)【分析论据】

材料一 著名画家张大千说:“我不强调什么天才,也不主张什么刻板的功课。不论学什么,最重要的是兴趣,有人说:三分人事七分天,我赞成七分人事三分天,自己下功夫最重要,尤其是在基础上下功夫最要紧。”

材料二 为了取得一个好成绩,运动员常常要经过成百上千次不断的尝试以及训练,让体能以及反应能够始终保持在很好的状态。著名运动员傅园慧,每天都要坚持练习游泳,甚至为了游泳抓伤自己,终于闻名世界。

 

 

4. 联系实际谈谈应该如何做到自律。(3)【谈看法】

 

 

 

答案:

一、(8)1. (2)A 【解析】由第段可知,引用陆游的名言是引用论证,运用屈原和苏武的例子证明是举例论证,所以B项中“对比论证”说法错误;C项第段最后一句话告诉我们是从“态度”的角度来论证了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紧迫性,所以C项说法错误;文章从四个层面论述了爱国的内涵,第段讲爱国的心志不变,第段讲爱国的以身许国,不存杂念。第段从保家卫国的角度讲,第段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方面讲,因此四个方面是并列的,不是层层递进的,所以D项错误。

2. (2)C 【解析】段是从保护祖国领土完整、保卫边疆的角度来说的,四个选项中,A项詹天佑的例子虽然是爱国行为但不是从保卫边疆的角度来说的,B项是从企业的自强角度来说明爱国的,D项是从“奉献”的角度来说明的,只有C项跟文章第段的论点契合。

3. (4)爱国的内涵是心系祖国(“位卑未敢忘忧国”)(1),以身许国(1),守护祖国(保卫祖国或维护祖国统一)(1),传承文化(继承和弘扬文化)(1)

二、(13)1. (4) (1)文章脱离了口语,脱离了人民大众的语言,就不可能是准确、鲜明、生动的。(2)口语要经过加工才能上升为书面语。

2. (4)示例:文章在论述第一个观点时,以一篇报道中误用“七月流火”形容天气炎热的事例论证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文章在论述第二个观点时,以报刊上一直错误使用词语“最好水平”的事例论证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3. (3)文章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补充论述:一是写文章要有读者意识,既要考虑规范化,又要考虑大众化;二是不要把“约定俗成”拿来作语病的挡箭牌,要尽量规范化;三是规范的标准要适应语言的发展。

4. (2)文章语言朴实自然,又不乏生动。

三、(10)1. (2)艺术家、学问家只有明大德、立大德才能引领社会与时代的风尚。(意思对即可)

2. (3)开头通过《平凡的世界》和《大众哲学》两本书,引出本文的论点;同时作为事实论据证明中心论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顺利展开论述。(答出一点给1)

3. (3)不能删去(1)。第段是对上文的总结,进一步阐述了“德”的意义和价值,也更加明确地指出“德”的作用,突出中心论点(2)

4. (2)①所选用的事实论据均是中国古今的艺术家、学问家的典型事例,十分契合本文的明德、立德的论点;在论据使用上,所选论据都是众所周知的名家,能充分证明论点,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答出一个方面给1分,意思对即可)

四、(11)1. (2)a.虽然() b.但是()

2. (3)比喻论证 将自律比作导航仪,使论证更加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3. (3)材料二 材料二是关于运动员傅园慧坚持不懈地练习游泳,最后终于闻名世界的事例,这与本文“养成良好的自律习惯,生命之花必定会绽放得更加绚烂精彩”的观点相符。

4. (3)示例:在生活中,做到自律要从以下方面做起:首先,要明辨是非,要知道什么是对的,应该坚持;什么是错的,应该放弃。其次,要用顽强意志力去执行。再次,要从小事做起。最后,要经常反思,经常反省自己的过失,不断积累经验。

 

五、词句理解赏析

一、(2019湖北随州)阅读下面的杂文,完成14题。(11)

生活需要文学蜜饯一下

阮直

作家与文学太需要一个像“护士节”教师节”那样的节日了。文学需要民众的土壤为之滋补,作家的灵魂需在社会的舞台上高蹈,作家的情感更需要生活的蜜饯。

有人说现代化的都市不需要作家,可文学从来没有背叛过生活,都市只要还过着人的生活,你就无法摆脱文学。文学只是想告诉更多的人,大家在肉身疲惫之后,转身享受一下文学之美,用你的心灵过滤一下生活,你才能吧嗒出生活中就盐的滋味。

文学不是让人们向往虚构,作家也不是让大众舍弃财富,文学只是不想让人们的欲火太盛,作家只是让更多的人也能在傍晚的时光用文学的心态去看看树木花草,听听涛声拍岸,让忘记时间成为一种自觉的高贵,让一颗忙碌的心就此归隐。我们不妨假装一会儿懒惰,自觉地选择几件“没有意义”的事情去做,没用的文学就有这个用处。

没用的文学生活状态却有优雅的人生格调,因为文学有梦。高速、奢华、纷繁、喧嚣的都市已经让人们的灵魂疲惫,呼唤文学的回归迟早会成为更多人生活的目标。

放缓我们前行的脚步,为奔波之路点上一个休止符。停顿是美,停顿是诗,停顿是国画中的留白。农民你就走出田野,渔民就把船儿开回港湾,老板们放下几天的生意,不该我们奔波、不该我们干的事情在人生之中太多了,可人们却不知道。人们常说:能今天做好的事情,绝不拖到明天。作家吴亮也有名言:“凡是能拖到明天做的事情,今天就不要去干。”

大家以文学的名义举行一次精神的盛宴吧!灵魂也需要聚会。交流阅读文学的感悟,畅谈虚构的快乐,展望未来的美好……

如今的文学,已走进多元化的时代,它虽然没有繁花似锦,但也绝不会凋敝衰败。文学是能潜入有灵性人内心的,在不同的场合贴着不同的标签,成为可以多元选择的生活方式。在这样一个多元化的社会,谁也无法做到让全民族每一个人都去背诗写诗去热爱文学,但有梦想的人心中的文学情结就是一座活着的火山。

如果作家有了节日,文学就容易发酵。节日能让爱好文学的人们回归到享受精神欢愉的生活方式之中。节日能给作家传递温暖,作家能以激情之火去燎原大众的情感。中国人即便不写诗也是诗人,就连一个姓氏的排名,国人都把它诗化、韵化成“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

中国人是活在亲情与人情中的,文学就是“人学”。这个世界无论哪个国家的文学消失,我们的文学也不会,文学是民族精神中永存的根脉,当下的文学由一度的“庙堂之高”,回到了民间的江湖,而文学总会在自己的土壤里长出属于它的花花草草。

当文学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读者和作家都可以选择的时候,文学才算找到了它的根。但愿每个人心里都有一间房子,里面装颗自由畅想的心。(选自2019510 《中国文化报》)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概括中心论点】

 

2. 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放缓我们前行的脚步,为奔波之路点上一个休止符。

 

 

3. 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对第段加点词语的理解。(3)【词语理解】

如果作家有了节日,文学就容易发酵

 

4. 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文意转述】

A. “没用的文学”是作者说的反话,其实文学在人们生活中极其重要。

B. 呼唤文学的回归必将成为多数人的需要,热爱文学也会成为更多人的生活方式。

C. 作家吴亮的名言“凡是能拖到明天做的事情,今天就不要去干”与作者观点相反。

D. 中国人的文学即“人学”,它是民族精神永存的根脉,是不会消失的。

二、(2020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3题。(8)

感动也是一种力量

近日,2018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揭晓。那些曾带给我们感动的人走上舞台、接受致敬,而体味感动、礼赞崇高的暖流也在网上涌动。

“哪里有感动,哪里就会有勇气,就会有信守承诺,更有情也有爱。”感动中国”的舞台,正汇聚着这样一个个有勇气、有信念、有大爱的人。他们,是生活节俭却将几十年积攒的1000万元捐赠出去的退休老人马旭;是面对险情,对战友喊出“你退后,让我来”而英勇负伤的排雷战士杜富国;是在生死关头临危不乱、正确处置,确保乘客生命安全的英雄机长刘传健;是以一根扁担挑起山乡未来,虽是“80后”却满脸皱纹、鬓角斑白的乡村教师张玉滚;是一片赤诚、一生奉献的“两弹一星”功勋程开甲……不管是经年累月的坚守,还是刹那华光的选择,他们都让我们钦佩、感动。在平凡或不凡的人生答卷上,他们书写下对人生意义最宝贵的回答,也标注出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坐标

在各种电视、网络节目竞相涌现的今天,“感动中国”依然能葆有自己的光芒、拥有广泛的关注,就是因为它符合人们的情感需求和价值坚守。通过“感动中国”的舞台,让善被看见,让爱被感知,让更多人知道,在这个社会上,还有那么多感动在发生,还有那么多可贵的品质在闪光,还有那么多美好期待被遇见,就能为更多人带去信心和希望,为整个社会注入正能量。

“只要抱有感动的心,总会看到生活中更多感动你的东西。”将目光从舞台转向我们身边,多少凡人善举,也在不断地上演。在辽宁辽阳,女孩被撞后双腿被压在车轮之下,急救的医生、紧急赶来的交警,甚至不留名的路人,都不约而同伸出援手,构成正能量的群像;在天津,退休女工王娅捐资助人持续近30年,面对来势汹汹的病魔,她坚持捐出自己唯一的房产,用以资助西部贫困的学子;在广东清远,多年前救起小悦悦的拾荒阿婆,住进了养老院,却坚持帮忙打扫卫生、照看老人,她说相信“好人有好报”,希望每个人看到有人摔倒都能上去帮忙……善,一直都在。这种可贵的善良,让哪怕最平凡的人生也能熠熠生辉;我们每个人对平凡生活中温暖与感动的体悟,也能让我们看到光、萌生爱。

古人言,“一德立而百善从之”。其实,无论是一个个“感动中国”人物,还是身边传递着善意的普通人,他们都是价值观的鲜活体现,都是正能量的有形注脚,都能给我们带来心灵的启迪、行为的引导。当我们与他们相遇,不要让感动只成为一瞬间的花火;由感动而心动进而行动,才能发现自己身上的价值和力量。当更多人能够跳出小我的方寸之地,寻求更加饱满的人生意义,我们就能让感动常在,让温暖常存,推动整个社会汇聚起更加强大的精神力量。(选自《人民日报》,20190226)

1. 阅读第段,说说标注着时代的“精神坐标”的是哪些人。(2)【词语理解】

 

 

2. 选文第段列举大量事例,是否累赘?为什么?(3)【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3. 请简要分析选文的论证思路。(3)【论证思路及结构】

 

 

三、(2020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4题。(11)

读书当学古人

“刷屏”时代,手捧书卷的确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面对这种沉稳优雅的生活选择,我们的内心只有由衷的赞叹与景仰,倘若有人还要阐发个人读书方法之类的感悟,就显得太过于矫情了。不过,细心查阅了古人对经典作品的评点、批注、手札、笔记等读书的相关文字,才发现真正的读书,还是要讲求方法的。

读书要读经典。 经典之作经过了生命岁月的淘洗,沉淀着广博的普世情怀;经典之作凝聚着作者的心血情意,寄存着人类的思想智慧。经典的魅力,在于常读常新、愈品愈香。明末清初的文学批评家金圣叹读书,就只认定他心目中的经典,并称其为“六才子书”,即《庄子》《离骚》《史记》《杜工部集》《水浒传》《西厢记》。晚清名臣曾国藩则认为,除必读的“四书五经”之外,还有一些不得不读,且要认真读、反复读的书,其中以《史记》《汉书》《庄子》与《韩愈全集》最为重要。用今天的眼光看来,两位老先生所开出的书单,我们未必能够全部接受,但这些名著经典的特质与价值绝对是不容置疑的。信息繁杂、资源充裕、时间宝贵的当下,我们的读书就更应该有所取舍,古今中外的经典之作正是我们选择的标准。

读书务求走心。阅读,是读者通过文本与作者“心灵对话”的过程。经典之作的立意高远、思想厚重,构思布局往往“起承转合”草蛇灰线”伏笔万里”,文字用语则是“春秋笔法”锦心绣口”微言大义”,我们唯有用心揣摩,细心阅读,诚心体悟,才能领会作品意旨情趣的真正滋味。古人认为,只有经历了作者多年的“布想”储材”而后得脱于稿”,才能终成经典之作。然而那些读书时只求观其大略、了解故事,忽视文本细节、作者情意的人,古人将其称之为“泛览者”。可见,读书务求“走心”的人,才算得上真正的读者。也许阅读经典的一开始就显得有些“烧脑”,但是我们要坚信“功夫到,滞涩通”,柳暗花明的景象永远属于悉心专注的有心人。

读书应有笔记。“不动笔墨不读书”,古人讲求读书必有“札记”。对于我们国人最熟悉的四大名著,就有在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古代学者的评点版本:《金圣叹批评水浒传》《毛宗岗批点三国演义》《李卓吾评点西游记》《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翻阅这些书卷,小至正文中双行小字的“夹批”眉批”,大到每一章回洋洋洒洒的“回前总评”,或讨论文法,或评点爱憎,或批注感悟——古人的读书态度与笔记方法着实令今天的读者汗颜。在他们面前,我们谁还敢称自己是“读书人”?在阅读中发现真相,在阅读中构建生命,在阅读中重塑自我,也许阅读经典著作的魅力正在于此。古人用自己成功的阅读实践启示我们,圈点勾画、批注点评、心得随笔等形式的阅读笔记,便是通往文本深处,走进作者心灵最便捷、最有效的阅读途径与方法。

“刷屏”时代,读书可贵!读书当学古人,因为读经典才能开阔视野,走心读方得书之精髓,读中记必定沉淀思想。让我们汲取古人的阅读智慧,一起去做真正的读书人! (《北京文学》20194 )

1. 文章题目是“读书当学古人”,从全文来看作者倡导我们从哪些方面向古人学习?(3)【信息提取与概括】

 

 

2. 段在论据的选择和使用上有什么特点?(3)【分析论据的特点】

 

 

3. 选文第段中加横线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2)【赏析句子】

在他们面前,我们谁还敢称自己是“读书人”?

 

 

4. 从作者的观点出发,作为中学生的我们是否需要课外阅读?请结合文章内容和实际谈谈你的看法。(3)【谈看法】

 

答案:

一、(11)1. (2)生活需要文学。(答案唯一)

2. (3)比喻论证。(1)把“文学”比作“休止符”,生动形象地论证了文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或者论证了文学可以让人们拥有优雅的人生格调,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回答论证了中心论点也可。)(2)

3. (3)“发酵”本义为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成比较简单的物质(或利用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制造人们所需要的产品,或比喻事态持续发展)(1分,意近即可)此处的“发酵”是指利用“节日”,爱好文学的人们能回归到享受精神欢愉的生活方式,(1)作家能感受到温暖,并用自己的激情之火去燎原大众的情感。(1)(围绕“节日能让爱好文学的人们回归到享受精神欢愉的生活方式之中。节日能给作家传递温暖,作家能以激情之火去燎原大众的情感”作答,意近即可)

4. (3)C 【解析】 C项表述错误,由原文第段“放缓我们前行的脚步,为奔波之路点上一个休止符。停顿是美,停顿是诗,停顿是国画中的留白。农民你就走出田野,渔民就把船儿开回港湾,老板们放下几天的生意,不该我们奔波、不该我们干的事情在人生之中太多了,可人们却不知道”,可以看出,作者的观点是放缓我们前行的脚步。故作家吴亮的话与作者的观点相同。

二、(8)1. (2)有勇气、有信念、有大爱的人。

2. (3)不累赘(1)。举例充分有力论证了“只要抱有感动的心,总会看到生活中更多感动你的东西”的论点,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2)

3. (3)先通过“感动中国”人物的英雄事迹和身边平凡人的善良,分别论述不论善行大小,感动都会传递正能量(2)。最后通过总结得出我们要让感动常在,让温暖常存,推动整个社会汇聚起更加强大的精神力量(1)

三、(11)1. (3)①读书要读经典。读书务求走心。读书应有笔记。(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三点给3)

2. (3)所用事实论据典型丰富(1),论据选自古代文人的经典事例,有力地论证了“读书要读经典”的分论点,进一步突出了“读书要学古人”的中心论点(2)

3. (2)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1),加强了语气,突出了读书应有笔记的观点(1)

4. (3)示例一:中学生需要课外阅读。因为课外阅读能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拓展知识;可以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各科学习。

示例二:中学生不需要课外阅读。阅读鱼龙混杂的书会毒害我们的思想;中学生学习时间紧,所学科目多,不应把时间浪费在课外阅读上;痴迷于课外阅读,会影响学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