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极有远见的教育演讲:未来的学校会是什么样子?

 蓝林观海 2020-02-25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

来源 | 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第六届年会



本文是作者在会上的主题发言

原题目:《未来学校的追问与试答——未来学校是什么、从哪来、到哪去》

演讲全文如下:
非常高兴和大家交流,既然谈未来学校,我们首先要弄明白到底什么是学校。


今天,我们熟悉的班级授课、学业制度、管理方式等都带有明显的工业时代烙印。现代学校制度尽管难以照顾个性,却为人类社会从农业时代进入工业时代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源,切合了时代发展的需求。

但是,当人类社会逐渐进入人工智能时代,现代学校的组织优势正在退化,而劣势愈加凸显,尤其是把不一样的学生拉向同样的教育体系中加以培养,造成了千校一面、千人一面。

人们逐渐意识到,现行教育体系无法满足个性化、多样化、复杂化的学习需求,“规模化”与“个性化”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时代发展迫切需要对学校教育进行一场结构性变革

当前,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创新进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活跃期,而教育仍未摆脱“工业化”的印记,以至于有人认为:“我们把机器制造的越来越像人,却把人培养的越来越像机器”。

所以,我们要有一种时代紧迫感,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推动学校改革和教育转型,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尽管“人工智能 教育”带有明显的技术性,但其本质不是“工业”,而是“农业”。技术进入教育绝不是要塑造一个统一的、标准化的教学流程,而是通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让教育变得更有智慧。

前段时间,有学校给学生发了一个类似“紧箍咒”一样的东西,戴上之后就可以知道学生是否专注听讲。我觉得这种做法不能称之为“人工智能 教育”。

新技术应用不是为了监控,而是为了读懂学生、发现规律,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认知特征,对学习中出现的学习困难进行诊断,从而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如果把学生视为机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监控学生的一举一动,其结果必然是把学生培养成了机器,而非创新人才。

二是一所不分科的学校

美国的High Tech High School没有分门别类的科目、也没有上下课铃声,甚至没有考试,学生每天都忙于完成自主选择的项目任务,许多学生为了一年一度的校园展示节而废寝忘食。

学校对传统课程体系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取消了严格的分科教学,更多以跨学科方式建设课程,开发出245个主题项目,比如复耕城市、虚拟楼梯、海湾治理等。
三是一人一张课程表

北京十一学校开展选课走班制,为全校4000多名学生创立了265门学科课程、30门综合实践课程、75个职业考察课程、272个社团、60个学生管理岗位,供学生选择。

在这些课程中,除了少数的必修课外,其余大部分是选修课程,所有课程排入每周35课时的正式课表,学生不仅可以选择课程,还可以选择上课时段,真正做到自主选择,一人一张课程表。

在此基础上,我有一个判断:未来学校将从“批量生产”模式走向“私人订制”模式,学生可以用他们最喜欢、最适合、最有效的方式进行学习,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量身定制的教育服务

欧美文学知识竞赛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