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津记忆丨说唱白俊英 —— 曲牌故事

 古稀老人赵 2020-02-25

天津记忆丨说唱白俊英 —— 曲牌故事

天津是曲艺之乡,在这块艺术的沃土上,曲艺名家荟萃,曲种争奇斗艳,名曲源远流长。雅俗共赏、家喻户晓的曲艺不愧为天津非遗项目中的璀璨明珠。喜爱天津曲艺的人们会发现,在各种传统演艺中常出现一个经典角色——白俊英。她是谁?“天津城西杨柳青,有个美女白俊英,专学丹青会画画……”民间传说,白俊英是明清时代了不起的杨柳青乡土画家,并由此衍生了许多传统曲艺说唱《画扇面》。

天津记忆丨说唱白俊英 —— 曲牌故事

《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天津卷》收录有老天津西郊和东郊的《画扇面》。西郊歌由牛亭山演唱(冯零、雪玲记录),分为三段,从“天津卫城西杨柳青(哪),有一个美女白俊英,专学丹青会画画(呀)”唱到“细思想,暗叮咛,一心要画上两座城,显一显手段敬敬明公。”

东郊歌为于润安演唱(王小村、钟文龙记录),从“天津(呀)城西杨柳青,有一个美女白俊英,专学丹青会画画”唱到“心中想,暗叮咛,上面先画两座城。”前些年,由文化部、中国音乐家协会等主办的《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将《画扇面》收录书中。

天津记忆丨说唱白俊英 —— 曲牌故事

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天津卷

《画扇面》的故事以曲艺形式在北方广为传播,“画扇面”后来逐渐成为一种民歌曲牌,唱者主要是半农半艺走乡串镇的人,以及卖针线、卖膏药、卖唱本的小贩等。他们手打响板,唱起来如同吆喝歌,很能招揽顾客。撂地说相声的在开场铺垫时也常用这个曲牌来“圆粘儿”。

天津记忆丨说唱白俊英 —— 曲牌故事

在旧时民间,用“画扇面”曲牌演唱的小调也叫《百忍图》,曾流行于天津西郊,由牛亭山、孙华洲演唱的《公道老爷劝善》中唱道:“混沌初分世难晓,谁知道地厚天有多么高,日月穿梭催人老,要争名,把利捞,难免生死路一条,八个字造就定是难逃。树大根深长的牢,人受教调武艺高,井淘三遍吃甜水,劝明公,忍为高,千万别跟那歹人学,劝君子回头你为善最好。”

直至20世纪40年代,尚未出现“天津时调”一词,当时称“唱时调”,除了几种鸳鸯调外,还有以演唱曲目而定的曲调,如《画扇面》《十杯酒》《绣麒麟》《明月五更》等,均在津流传过,天津时调表演艺术家王毓宝曾表演《画扇面》。

新中国成立后,“画扇面”曲牌被天津曲艺团的曲艺作家陈寿荪改编成“农民乐”曲牌,被单弦和曲艺剧吸收,为人喜闻乐见。

天津记忆丨说唱白俊英 —— 曲牌故事

单弦曲牌可分为叙述曲牌、抒情曲牌、特殊用途曲牌,“农民乐”属于抒情曲牌中带有欢快喜剧色彩的那一类。如60年代的“棵棵绿竹叶儿尖,满山叠翠荡漾无边。社员们锄草在田里面,听那劳动歌儿唱得欢。丰收景象在眼前,伟大祖国好河山。”

民歌说唱《画扇面》原来的教化意味比较浓,在演变成曲牌后便以宣传和抒发欢快情感为主了。近年来,天津歌唱家在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多次演唱《画扇面》,将它推向了世界舞台。

消息来源|天津非遗中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