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史课程内容解读(摘录)

 静观沧海32 2020-02-25

(2015-10-20 17:54:25)

作者:小刘飞转

中国古代史课程内容解读

第1讲 中国古代史教学内容的修订

闫 璟(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学高级)
徐赐成(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学高级)
华春勇(陕西师范大学附中,中学一级)

内容纲目:
一、修订后《课程标准》关于中国古代史学习内容的变化
二、修订后《课程标准》中国古代史内容编排的特点

一、修订后《课程标准》关于中国古代史学习内容的变化

闫:当我们拿到修订后的《课程标准》会发现,中国古代史的内容是按照历史发展的时序,分为七个历史时期,即史前时期、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和明清时期。在每一时期下设有若干学习要点,总共是40个学习要点。那么,修订后的课标在古代史整体介绍方面有那些明显变化?

徐:在古代史的导言部分,主要有三方面的变化,第一,学习内容丰富了。第二学习要求降低了。第三,也是我们认为最突出的变化,即,完整地概述了中国古代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和线索,较实验课标相比,更加详细。

比如先秦史,《课标》表述为“大约在公元前21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建立。迄今发现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商朝开始。商朝的青铜冶炼技术和甲骨文代表了早期中华文明的辉煌成就。西周取代商朝后分封诸侯,对疆域的控制更加稳固。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阶段。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制度渐趋瓦解。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促进了农业发展。各诸侯国的变法推动了社会进步,思想文化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这段话,至少有6个信息点:

第一,夏是第一个王朝。夏的主要特点有了。

第二,商朝算信史时代,国际承认,因为有文字记载。

第三,商朝最主要的成就是甲骨文和青铜器。

第四,西周最主要的制度特点是分封制。

第五,春秋的时代特点是诸侯争霸,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第六,战国是大变革的关键期。农业的铁器牛耕,政治上变法转型,文化上自由开放,百家争鸣。

闫:《课标》的导言概述各个时代最主要的文明成果。之后各朝代都是如此,即高度概括,又能把最基本的历史面貌呈现出来,看过之后,能够形成最基本认识,有所收获。

从学习要点上看,实验《课标》设置了9个专题现在变成了7个,这个变化是怎么能考虑的呢?

徐:在具体内容标准的安排上,修订版《课标》的特点是强调了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按照历史上时期把历史内容分为7个阶段,实验版《课标》,则是在时间为主线的基础上把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单列为两个专题。比如把原来的科学技术专题下“以司母戊鼎等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思想文化下的“知道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放到了夏商周时期“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这种变化不是单纯的着眼于知识的系统掌握而是着眼于展示完整的文明成果。同时删除对汉字演变的要求,化繁就简,体现了课程标准追求的基础性特点,也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

闫:那具体到《课标》设定的各个历史分期的具体内容又有什么变化?大家通过这个表,会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再请两位老师详细地谈谈。

学习板块

增加的内容

删减的内容

中国古代史

文景之治

东汉

安史之乱

宋朝重文轻武

清朝前期的兴盛

元谋人

尧舜禹传说

禅让制

世袭制

《九章算术》

《水经注》

《资治通鉴》

华:在第一专题“史前时期”,《课标》去掉了原始人类、元谋人的要求,增加了“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元谋人的删除多是由于现代考古学的诸多成就,似乎可以断定元谋人并非中国境内最早的原始人类。增加“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旨在拓宽学生的历史学视野,不只是知道历史知识更要知道基础的历史理论和方法。关于河姆渡和半坡的知识点也增加了“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这样的表述也是基于强调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体现了知识方法的统一。

闫:对于中国古代历史的最早时期有多种划分和说法,《标准》为什么将中国古代历史的第一个时期定为“史前时期”呢?在具体的学习内容上有哪些要求?请徐老师给我们谈谈。

徐:将中国古代历史的第一个时期定为“史前时期”是从历史认识的角度上而言的,指的是我国有正式历史记载之前的人类活动时期,亦是国家产生之前的历史时期。其上限从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活动开始,下限至夏朝建立之前,时间大约是一百多万年前至公元前21世纪左右。

根据初中生的认知特点,这一时期的课程内容主要涉及到三个学习要点:一是北京人的发现;二是半坡居民与河姆渡居民的生活;三是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围绕这三个方面的内容,使学生知道中国古代早期历史上具有典型性的史事及传说,了解我国远古时期历史的大致进程。

需要注意的是,《标准》提到使学生“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这是从学生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角度上提出的要求,使学生从一开始学习历史时,就初步了解到:我们所学习的历史是有依据的,是根据反映历史实际的各类材料和信息对历史加以阐述的。从而不仅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历史知识,而且从观念上初步了解到证据在历史探究和历史认识上的重要性。

闫:是的,史前时期的历史,主要是依据考古发掘而重构起来的,根据这些可靠的考古材料,我们才得以了解到我国境内早期的人类活动。所以这个学习要求非常必要。《课标》在这一部分还有一个要求:“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我觉得在教学中也是比较难的。

华:这里包含了两层学习要求,一是知道炎帝、黄帝的古老传说;二是了解传说与神话虽不同于严格意义上的史实,但也传递出某些历史的信息。

中国人十分重视对自己历史的记述及代代相传,炎帝和黄帝的故事在后代的史籍、诗歌以及神话故事中多有记载,由于没有地下考古的实物证明和文字证据,有关他们的事迹仍属于传说,并且富有神话的色彩。但从炎帝、黄帝的传说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些历史的信息,如在我国氏族部落时期,中原地区分布着一些部落,其中炎帝与黄帝的部落通过联盟进而融合,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在他们生活的时代,有很多农业、手工业方面的发明创造,反映出了我国史前晚期的文明,等等。

闫:夏商周时期,最大的变化,主要是对于“百家争鸣”的知识点增加,原来要求是“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修订后的课标是“知道老子和孔子,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学习要求增加了。这么变化的原因是?

华:老子比较偏重于对形而上的问题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由此而建立了他的本体论和宇宙论;我们也可以说,老子是中国哲学的开创者。儒家讲积极的作为,道家讲精神的自由。我想之所以增加老子是因为,老子“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道法自然”的处事原则、“无为而治”的行为方式,道家对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的影响颇为深远,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闫:秦汉时期是变化比较多的,有三点明显变化,徐老师能谈谈吗?

徐:第一是关于“丝绸之路”。原来表述为“讲述张骞通西域等史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现在表述为“通过丝绸之路的开通,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并且增加了“观察丝绸之路的路线图、图片和绘画,诵读相关诗作,想象商旅的艰辛。”表述的角度明显变化:不仅要了解,还要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能力的提高,想象并体会商旅的艰辛。这是一种情感的体验活动,通过对更为丰富的历史资料如图片和绘画、诗作的欣赏,来完成一种心灵的旅行,历史不再是单纯的知识,而是一种和个人的情感体验、认知过程紧密联系的人文学科,这种改变更趋近于历史的学科本质。

闫:第二个变化是关于汉武帝,原课标是“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现在是“了解文景之治,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华:这里面有两个明显变化,第一,增加了“文景之治”的内容,文景之治的出现是汉武帝可以巩固“大一统”王朝的必要条件。同时,增加这一内容使得秦汉的历史表述在课标中显得更为完整,而不是从陈胜吴广直接到汉武帝这样的跳跃突兀。第二,减少了“评价汉武帝”的要求。其实后边唐朝也减少了“评价唐太宗”的内容。这种改变基于如下考虑:评价的基础是对史实的了解。初中对于历史人物了解不多,其实不具备全面评价的基础。

闫:在《课标》实验版征求修订意见的过程中,“东汉”问题是反应最为强烈的一处,《课标》修订后增加了“了解东汉的建立”。把学生心目中缺少的一环补上了,有利于学生对秦汉历史有较为全面的了解。

徐:是的,东汉一朝共196年历史。发生了许多影响世界历史的重大事件,如在东汉大军的打击下匈奴人西迁进入欧洲、造纸术的发明和以“永平求法”为代表的佛教东来,均为深远的影响了中国甚至是世界的大事。东汉是中国古代史上一个重要时期,不能缺少,东汉的建立依靠豪强地主起家,士族的势力一直延伸到唐末,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近一个世纪的政治面貌,是一个大问题,也应该有所交代。

闫: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的《课程标准》增加了“了解北方农业技术的成熟和农历”,明确提出加强对祖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的认识。

徐:魏晋南北朝社会长期分裂对峙,但北方农业仍在向前发展:一、耕作工具和耕作技术有了大的进步,牛耕得到广泛普及,畜力耙及牵引软套都被发明出来,传统的耕—耙—耱北方旱田耕作体系形成。二、继承汉代精耕细作的传统,强调“宁可少好,不可多恶”,发展区种法,重视提高单位面积效益。三、农业中畜牧成分增加,是北方农业适应外部变化的一次重大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农业增收和土地利用率的提高。四、《齐民要术》是北魏时期的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的最完整的农书。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等,对中国古代农学的发展产生有重大影响。总体看来,这一时期农业技术有所突破,对前代的农业技术进行了系统的总结。

闫: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看上去纷繁复杂,政权分立,更迭频繁,但《标准》在内容的选取上择其大要,突出了国家由分裂走向局部统一、民族不断交融与发展的历史进程。隋唐时期在我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唐朝前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鼎盛时期,社会各方面出现繁荣气象,唐朝也是当时世界上名声显赫的大国。隋唐时期,原来的课程要求仅涉及隋朝的科举制度,现在表述为“知道隋朝的统一,了解科举取士制度的创建和大运河的开通;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

徐:总体来说,增加隋朝的三项内容。

第一是隋朝的统一,隋朝统一了全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开创了隋唐统一的盛世时代,为隋唐许多制度的创制创造了有力条件,在历史上有重要地位。第二,大运河的内容。京杭大运河作为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历史上曾起过“半天下之财赋,悉由此路而进”的巨大作用。运河的通航,对于唐朝以后中央王朝的粮食供应、物资保证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南北交通的大动脉,直到近代平汉铁路修成,一直是主要的运输通道,地位十分重要。运河还促进了沿岸城市的迅速发展,加速了南方市镇经济的发展。第三,隋炀帝的暴政,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闫:是的,唐初正是深刻的认识到了隋朝暴政的残酷性,才表现出比较谨慎的统治态度,这部分的强化为唐代贞观之治的讲述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在宋元时期部分,从公元960年北宋建立开始,至元朝的灭亡。《标准》对这一时期历史列有七个学习要点:其中,关于“北宋的政治”学习要点,要求学生“知道北宋的建立,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是新增加的内容,有必要进行解读和说明。

华:赵匡胤建立北宋后,结束了中原和南方地区的分裂割据局面,他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重用文臣掌管军政大权,使得北宋的政治呈现出重文轻武的特点。北宋的重文轻武有其积极的意义,有效防止了唐末以来武将专权弊端的重演,亦使文教事业有较大的发展;但文官政治也有消极的一面,主要是官僚机构臃肿,冗官冗员充斥,办事效率低下,且加重了财政负担。

闫:明清时期:从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至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整体格局进一步巩固,各民族得到进一步的共同发展。这一时期中《课标》变化较大的是在郑和下西洋的内容上有所增加,具体怎么理解呢?

徐:原课标表述为“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现在表述为“了解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壮举;绘制郑和下西洋的航行路线简图,讨论郑和下西洋的意义。”这里的要求有几个层次,第一是了解史实层面,需要学生能够“看”“听”调动耳朵,眼睛,脑子来了解具体的历史信息和细节。了解郑和下西洋的航海过程。第二,历史再现能力,“绘制”则要求学生调动眼、脑、手,表达出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到达地区等细节。第三,形成深刻历史认识,体会历史价值的能力要求。讨论郑和下西洋的意义。讨论,则要思考、表达。调动脑、口,还要对内容深加工,相互辩驳阐述观点,得出历史认识。这种表述是一个由史实到历史认识的逐步深化的过程。

闫:徐老师分析的很到位。清朝初期,统治者注重发展经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长足的发展,当时中国的经济总量居世界首位。同时,君主专制在清代的也得到了极端强化。《课标》要求学生“通过军机处的设置与文化专制措施,认识君主专制在清代的极端强化”。对于这个要点,华老师有什么建议吗?

华:清初的中央机构大体沿用明朝的制度,到康熙时设立南书房;雍正时设立军机处,使皇帝更加独断朝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为了维护集权统治,清朝在文化方面实行专制政策,大兴文字狱,摧残人才,禁锢思想,严重阻碍了思想、文化的发展。教学中,需要通过一些具体的细节或历史事件来说明,才能使学生产生理性认识。

闫:以上两位老师对《课标》的变化要点做了详细的解读。中国古代史的课程内容,从时间跨度上来说,是从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开始,到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在《标准》对这一部分内容的导言中,概述了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主要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发展变化,也提出了中国古代史的学习目标。关于《课标》制定的学习目标,两位老师有怎样的理解?

徐:我认为,《课标》古代史部分除了要求学生知晓中国古代历史上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外,突出的是对学生能力方面的目标要求,比较全面。包括:能够识读历史图表,正确地计算历史年代,较为清晰地叙述相关的史事,初步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能够阅读普及性的历史读物等。

《课标》导言在这方面提出了一些基本的要求,如

“识读历史图表”,是指让学生学会识别中国古代史的历史地图,学会读懂有关中国古代史的历史表格,如历史年表、大事年表、王朝世系表,以及各种统计表、综合表、比较表等,并初步学会从这些图表中提取有效的历史信息,运用这些图表说明历史的问题;

“正确计算历史年代”,是指学会计算公元前和公元后年代的方法,初步了解中国古代纪年的方法,如帝王纪年、年号纪年、干支纪年等,并学会与公历纪年之间的对应和换算;

“较为清晰地叙述相关的史事”,是指能够有条理地讲述中国古代史中的某些重要史实,能够用口头或书写方式叙述基本的历史知识;

“初步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包括听课的方法、阅读和分析历史教科书的方法、研习历史文字材料的方法、观察历史图像材料的方法、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论证和评价历史的方法,以及更好地完成历史作业和进行复习的方法等;

“阅读普及性的历史读物”,是指能够学会阅读一些反映中国古代历史的通俗读物,如历史小丛书、人物传记等。

以上这些能力与方法的培养,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指导。

闫:中国古代的历史有着丰富多彩、生动感人的内容,通过学习“认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认识国内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互相影响与交融的重要性,增强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观念”,这也是中国古代史教学的重要目标,就是我们说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华:学生刚进入初中就会面临古代史的内容,学生喜欢和愿意学历史,是他们学好历史的重要前提,是学习最重要的动力。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方面,概括起来就是:通过古代史学习不断增强学习祖国历史的兴趣,激发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加深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二、修订后《课程标准》中国古代史内容编排的特点

闫:中国古代史作为初中历史课程的主要内容之一,从《课标》的设置来看,课程内容在编排上,有哪些特点和原则?

徐:总的来看,中国古代史的内容编排,主要具有以下六个特点:

第一,突出历史发展的主线,强调历史进程的时序性,按照历史发展的阶段和顺序编排具体的内容。这样,通过中国古代史的学习,学生可以对我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有较为清晰的了解,并为以后高中的历史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在内容的选择上,选取最主要的人物和事件,以点带面的概括了中国古代史的基本线索。初中历史课程学时设置非常有限,对于历史的叙述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只能拣最重要的叙述。体现少而精的原则,删除过难、过偏的学习内容。如在“史前时期”部分,原始人类主要是突出北京人,远古传说主要突出炎帝和黄帝的传说,而对于我国境内其他的原始人类以及尧舜禹的传说,则不作硬性规定。比如三代的历史,课标要求“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知道夏、商、周三代的更替,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及其作用。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这一时期,最主要的政治制度就是分封制。最辉煌的经济成就就是青铜器的铸造,而文化成就的典型代表就是成熟的汉字甲骨文。落实课标内容,就抓住了这个时期最主要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总的来看,内容总量有所下降,进一步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华:第三,注重从多角度反映历史面貌。比如,对秦汉课标要求如下:“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了解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知道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知道秦朝的灭亡和西汉的建立。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了解东汉的建立,知道东汉外戚、宦官专权造成的社会动荡;”这些要求侧重政治、“了解‘文景之治’”侧重经济政策经济,“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涉及到统治思想方面。“通过“丝绸之路”的开通,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则强调了这一时期对外交往方面的突出地位。“知道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强调这一时期文化的多元发展。“知道司马迁和《史记》;知道造纸术的发明对传播文化的作用;讲述张仲景和华佗的故事。”关注到了在学术、科技、医学等社会领域的成就。真正落实课标就能够对秦汉形成从上到下的立体印象。

徐:第四,《课标》内容的选择充分反映了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民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第五,凸显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成果,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核心内容。在这方面,中国古代史的教学具有重要的功能,要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解祖国历史的延绵不断,了解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了解历史上杰出人物为祖国发展做出的贡献,从而增强爱国主义的情感和信念。

华:我觉得修订后的《课标》还有第六个特点,就是关注到了“人”。选取各个不同时代个个阶层的代表人物,讲述有血有肉的历史,尤其是站在普通民众的立场歌颂人民群众的创造。以宋元时期的课程标准为例:“知道北宋的建立,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知道辽、西夏与北宋的对峙局面;了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金灭辽及北宋”这些要求的落实都必须通过讲述赵匡胤陈桥兵变,寇准与宋真宗参与的澶渊之盟、杨家将抗辽、元昊建国、耶律阿保机崛起、使宋徽宗宋钦宗蒙尘的靖康之难来落实。“知道岳飞抗金的事迹和南宋偏安。”又离不开岳飞、秦桧的斗争。要落实“知道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这一课标要求,必须看到普通劳动者的辛勤劳动是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动力,北宋灭亡,大量人口南迁是南方经济开发的最主要原因。再比如这一单元规定了“知道宋元时期商业贸易的繁荣;了解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和宋词、元曲的流行。”的课标。这一课标绝不能单纯的例举著名词曲作者,记住其代表作品。而是要通过历史的长镜头走进宋元街市,和文化人在茶楼酒肆对酒当歌,和普通人在瓦舍听书看戏,和小商贩在街道讨价还价。深入的走进宋元人们的日常生活,才能感受商业贸易的繁荣、都市生活的绚丽。对历史才能够有更深的体味。

闫:是的,说到底,历史是一门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塑造人的人文学科,要以是否拓宽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增强学生的人文素质为衡量标准。我们的历史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划书、背书阶段,那样就会降低了我们学习的历史知识的价值。两位老师从宏观的视角对《课程标准》的内容选择做了全面深入的概括。那么为了清楚地规定历史学习的程度和目标,《课标》仍用不同的行为动词表示了不同的层次性要求。所不同的是,修订后的《课标》分了两个层次的要求:第一是识记层次的要求;第二是理解和分析层次要求。

徐:识记层次,就是要求学生知道相关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了解其主要内容。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大量使用“列举”“知道”“了解”“说出”“讲述”“简述”“复述”等行为动词的,皆为识记层次要求。比如。“知道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这些属于识记层次要求的内容,大约占中国古代史内容总量的75%左右。这是形成历史认识和思维能力的基础。

闫:那么,在中国近代史中属于理解和分析层次要求的内容,大约占内容总量的30%左右。徐老师您能否举例说说“理解和分析层次”的要求到底怎样把握呢?

华:所谓理解和分析层次,就是学生能够对所学内容和概念所体现出的内在意义进行简单的归纳和演绎性的推断,并得出自己的解释。在课程内容的陈述中,凡使用“认识”“概述”“理解”“说明”“阐明”“分析”“评价”“比较”“探讨”等行为动词的,皆为理解和分析层次的要求。这类层次的内容,就要求我们不仅要了解基本史实,还在此基础上进行理性的概括、分析,升华为理性的知识。

例如,《课标》要求“通过商鞅变法,认识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这条课程内容,不仅要知道商鞅变法是一件什么事情,而且要在此基础上,结合当时社会变革时期的大背景,形成对改革的基本态度和认识,在进一步能够用这种认识来分析今天的改革。培养学生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科学素养。

闫:理解和分析层次的要求,对于初中生学习历史而言,是较高要求的学习内容。我们《课标》中中国古代史部分的“理解和分析层次”要求占25%左右,难度应该不是很大。可以说,修订后的《课标》不仅从能容选择上降低了学习要求,从能力层级也降低了要求,努力实践了减轻学生负担的指导思想。以上我们和两位专家一起探讨了第一个专题《课标》修订后的内容变化。下面我们一起针对《课标》的内容和要求,结合案例探讨“中国古代史的教学建议”。

2中国古代史教学建议

闫 璟(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学高级)
徐赐成(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学高级)
华春勇(陕西师范大学附中,中学一级)

内容纲目:
一、中国古代史教学中的重点问题
二、中国古代史教学建议

一、中国古代史教学中的重点问题

闫:中国古代史的内容分为七个历史时期,40个学习要点虽然分布在七个历史时期,但贯穿着几千年中国历史一以贯之的时空线索。这是老师们需要特别注意的。在中国古代史部分,出了我们前面谈到的《课标》增加和变化的内容外,有一些比较重要的问题,需要搞清楚。为了便于老师们理解,在教学中能够更好地应对,我们对一下四个问题做一些梳理和探讨。

1.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课标》要求是了解,请华老师简单梳理一下。

华:在先秦和秦汉时期,长江以北的中原地区开发较早,农业发达,经济重心是在北方;东汉以后,中国的经济重心出现了南移的情况;自东晋后期以来,江南经济的发展速度较快;到唐朝中期以后开始了十分明显的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两宋时期南方的战乱较少,加之北方人口的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使得南方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逐渐超过了北方,长江以南地区成为中国经济最活跃和最发达的地区。经济重心南移至南宋时最后完成。南宋至元朝时期,南方经济突出发展,完全超过了北方。明清时期,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

2.对科举制和八股取士的认识:

闫:如果说中国古代在制度创新方面对世界历史做出过什么贡献,我想科举考试为社会建立的阶层流通渠道应该算是。对于科举制度二位有怎样的认识?

徐:科举制,简单地说,就是用考试的形式选官的制度。这种考试选官的制度兴于隋,盛于唐宋,废于清末1905年,历1300余年,是中国封建社会最重要的政治制度之一。需要说明的是长期有一种误解是以为实行科举制以后,参加科举考试就成为做官的惟一途径。实际上,隋唐至于明清,科举制一直与其他的选任方式并行。比如,按军功大小授官、皇帝征招有名望的人直接授官、门荫授官(就是给功臣后代授官以示皇家恩泽)、捐官(就是花钱买官,《让子弹飞》里边县太爷的官是捐来的)、吏进(就是官员提拔自己的幕僚或帐下的办事人员做官,左宗棠原来是师爷,是曾国藩、肃顺等提拔的)。很多时候,从数量上说,由科举的途径做官的人还不到一半。第二个误解是认为进士及第后就会立即被授予官职。实际上从刚刚实行科举制的唐代开始,人们就认识到背诵经典吟诗作赋与处理实际政务之间还有很大距离,所以对考取的进士还要进行行政能力一类的考察或实习考察。比如,唐代新科进士要经过吏部的复试和挑选,明朝规定及第进士先得到政府机关去“观政”一段时期,然后再根据各人能力才气委任官职。

华:纵观科举制以前的选官制度,可以概括为“三代以上出于世卿,战国至秦出于士,汉以后出于征辟察举,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归纳起来就是世袭和推荐两种形式,这两种形式都有难以克服的弊病。从选拔范围来看得到扩大,即便是布衣百姓亦能通过考试,踏入仕途。

闫:那为什么对科举制有那么多负面评价呢?

徐:其实提科举制首先要区分科举制和“八股取士”的区别。科举制在历史上长期存在,主要功能是积极的,“八股取士”只是明清特定时期,由于统治者文化专制,对于科举制的异化,八股文这种文体有两个特点:一是题目均出自“四书五经”,内容是模仿古代圣人或圣人弟子的口吻来解说儒家经典,叫做“代圣贤立言”,观点必须限制在程朱理学的范围之内,每句话都要有古代经典为理论依据,叫做“无一字无出处”。二是文章形式有严格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出题、中股、后股、束股、收结等部分组成。每一部分每一句话应该怎样写,起什么作用都有严格的规定,甚至字数也有规定,形式非常死板。八股的框框,好处是方便了主考官阅卷,坏处是使文章了无生趣。500年中八股文鲜有佳作。这种考试危害固然不容忽视,当然,科举制免不了要替八股文背黑锅。

徐:还有一点就是要明确,制度本身是否有问题与制度实际运行是不是出了问题是两个问题。从宋代以后科举制设计很严密,出题人隔离、(叫锁院)密封、誊录、临时指派监考,等等,科举制在当时主要作用还是积极的。

华:是的,梁启超说“科举非恶制也”,认为“此法实我先民千年前之一大发明也”,孙中山则说“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胡适认为“(科举)确实十分客观、十分公正…形成了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政府应掌握在最能胜任管治工作的人的手中;政府官员并非天生就属于某一特殊阶级,而应通过某种向所有志愿参加考试的人敞开的竞争性的考试制度来选任”。

科举制在中国比较封闭的社会体系内为不同阶层主要是下层人员的向上流动提供了可能,提供了机会,这有利于社会稳定,和谐的相处,这种贡献也许才是最大的!

徐:科举制对世界也是有贡献的。18世纪以前,欧美各国文官的选用,或实行贵族世袭制、君主恩赐制,或实行个人赡徇制、政党分肥制,这些文官任用办法不可避免地会导致任用私人。明清时期,来到中国的传教士把中国的科举制介绍到了西方,在西方社会引起了轰动。资产阶级启蒙运动兴起后,提倡“自由,平等”的精神,而中国的科举制正是以公平竞争为核心的,因而受到了普遍的赞扬。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卢梭等都曾称赞过中国的文官制度。1847年,英国人麦杜思在伦敦出版了《中国札记》一书,呼吁建立起向全体英国臣民开放的竞争性的考试制度。此后,西方国家在19世纪前后纷纷建立了文官考试制度。西方的现代文官考试制度所吸收的是中国科举制“公平竞争”的内核,但在考试内容和形式上都进行了脱胎换骨的改变。

3.对明清闭关锁国政策的认识

闫:科举制的确能算是中国的第五项具有世界意义的发明,中国古代曾经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影响世界,但是在近代却落后了,普遍认为这种落后归因于中国实行了闭关锁国的政策,两位老师怎么看待这种政策?

华:这种政策始于明初。是明清政府对外交往的基本态度。主要目的是为了整顿沿海治安,清理走私,保障社会安定。主要就是禁阻民间人士,私自出洋从事海外贸易。

明太祖朱元璋出于政治上防范日本的需要和经济上重商主义的考量杜绝贵金属外流,在对外贸易上除允许部分国家或部族通过“朝贡”的方式进行贸易外,其他私人海外贸易一律禁止。永乐以后,随着中国海防的巩固和社会的稳定,禁令渐弛。郑和下西洋带动了民间的下南洋,明中叶倭寇活动剧烈,又开始封锁沿海各港口,销毁出海船只,断绝海上交通以断绝倭寇的补给。

满族贵族入关伊始,承袭了明末的贸易制度,对沿海人民出海经商,并无明文规定。后来,为了对付占据东南沿海的南明的反清势力,迫使据守台湾的郑成功就范,于顺治十二年(1665年)至康熙十七年(1678年)先后五次颁布禁海令、三次下达“迁海令”,企图断绝大陆人民对台湾郑成功的支援,禁止沿海居民出海经商。但对于外国商船来中国贸易,则不在禁止之列。

康熙平息了三藩之乱,统一了台湾,为废除海禁创造了条件。鉴于主张开海贸易的人越来越多,康熙帝顺乎时势,于二十三年(1684年)正式废止海禁。乾隆二十年(1755年)发生了英国殖民者驾船闯入宁波、定海和天津事件,清政府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宣布撤销宁波、泉州、松江之海关贸易,只允许广州一口对外开放。这就是人们所认为的“标志着全面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时代的开始”。

徐:但是确切地说,清政府也不是完全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因为:第一,中国海商已经形成强大经济势力,并在南洋一带开拓了事业;对于西方国家和友邻国家的来华贸易,清政府无法做到完全杜绝。一般情况下,清政府限制的只是出口货物种类,如粮食、铁器等,而对于丝、茶之类,则不在限制范围。长期以来,清政府对进口货物并无多大限制,以至对后来的鸦片进口失去警惕。第二,清政府规定海外贸易在当时中国最大的港口广州进行,本身就是一种开放,只不过没有全面开放全国的港口而已。第三,当时所谓的只开放广州,主要是针对欧美殖民国家而言,尤其是英国和荷兰等国。至于东洋、南洋地区的国家,仍允许到闽、浙、江海关贸易。“闭关锁国”政策,并不是断绝与海外的贸易联系,中外贸易仍在进行,清政府实行的只是集中贸易和限制贸易而已。

明清的闭关政策一定程度妨碍了海外市场的扩展,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中国减少了与世界各国的交往,中国没能及时与西方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发展生产力进行交流,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4.对明清君主专制的认识

闫:第4个问题是对明清君主专制的认识:《标准》要求学生“知道明朝的建立。通过皇权的强化和‘八股取士’,初步理解皇帝专权的弊端”。要求学生“通过清代中期以来的腐败现象和闭关锁国政策,了解中国开始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徐:关于明清时期的历史,重点是认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同时了解君主专制的弊端,以及清朝中期以后中国逐步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到了明朝时期得到进一步的强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在政治上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了从地方到中央的官制改革,削弱地方的权力,废除宰相,分散朝臣的权力,并设立锦衣卫,以独揽大权,使皇权进一步得到强化。明朝的科举限定了考试的内容和固定了考试的文体,以“四书”“五经”为考试内容,将文体固定为“八股”,亦是强化皇权的表现。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到皇帝专权的弊端,强化皇权更使得皇帝独断行事,不受任何制约和监督,又造成各级官吏的惟命是从,导致官场上因循守旧,官吏不思进取,办事效率低下,官僚主义和贪污腐败的现象层出不穷。

华:清初的中央机构大体沿用明朝的制度,到康熙时设立南书房;雍正时设立军机处,使皇帝更加独断朝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为了维护集权统治,清朝在文化方面实行专制政策,大兴文字狱,摧残人才,禁锢思想,严重阻碍了思想、文化的发展。在清朝的君主专制统治下,官场上普遍存在着腐败现象,机构臃肿,贪腐成风,欺诈百姓。清中期以后,人口增长,土地紧缺,大官僚、大地主和大商人兼并土地,社会贫富分化日益严重。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并盲目自大,不愿意与外国交流,导致国家的发展与世界发展进程隔绝,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历史的经验证明,保守、封闭,与世界隔绝,必然导致落后、愚昧;只有开放、交流才能使国家不断发展和进步。

二、中国古代史教学建议

中国古代史时间跨度大,朝代更替繁杂,内容也相对比较多,前面我们就古代史中的一些重点问题和重要概念做了分析,那么针对这一部分的内容,两位老师能否结合案例谈谈对古代史教学中的一些建议?

徐:《课标》中国古代史部分的教学建议总共有22个,活动的形式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材料搜集的活动。

开展这类活动的主要目的,一是使学生初步了解到承载历史信息的材料是多种多样的,有文献、图像、实物等各种形式的材料,通过这些反映历史情况的材料,我们能够对历史有更客观、全面的了解,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史证意识;二是引导学生搜集与课程内容学习有关的历史材料,并通过对材料的整理、分析,更好地理解学习的内容,同时锻炼从多种渠道获取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三是通过对材料的运用,对有关的历史问题进行解释和论证,促进学生对历史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组织学生搜集历史材料的活动时,可根据活动的具体主题,将学生分为小组,分别承担不同的任务,然后在班上展示各组活动的成果。

2)阅读与观察的活动。

这类教学活动以学生的历史阅读和观察为主要特征,如:“观察秦疆域图,建立时空概念”“观察丝绸之路的路线图、图片和绘画,以及诵读相关诗作,想象商旅的艰辛”等等。

开展这类活动的目的,主要是提高学生阅读历史地图、历史图片和有关的历史读物的能力,使学生学会从阅读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掌握历史的时空特点,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地图、图片和有关历史读物中的信息对历史的问题进行阐释。教师在组织学生阅读历史读物和观察历史地图、图片等活动时,可结合讨论的活动方式,让学生说说阅读与观察的体会、收获和认识,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与交流。

3)语言表达的活动。

这类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之间对学习内容的交流为主要特征,如“举办故事会,讲述岳飞抗金、文天祥抗元等历史故事”。以学生语言表达为形式的活动有多种类型,如开展故事会、讨论会和辩论会等。这类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表达与交流的能力,运用已学的历史知识和掌握的历史材料,对有关的史事或历史的问题进行阐述,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促进学生们的共同学习。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这类活动时,要注意指导学生做好事先的准备工作,如搜集相关的材料、梳理内容、明确观点等。

4)方法训练的活动。

这类教学活动是以培养和训练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为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历史的一些基本方法,学会计算历史年代,运用历史年表和历史图表来说明历史的问题,进而更好地理解学习的内容。

5)参观考察、观看欣赏等课外活动。

这类教学活动是在课下组织进行的,如:“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参观我国境内的古人类遗址”“有条件的地方,欣赏戏剧、曲艺表演艺术”,等等。我国各地都有一些历史的遗存或历史纪念的场所,因地制宜地组织学生参观与历史有关的场所,如历史博物馆、历史纪念馆、历史展览馆、历史文化遗址、历史名胜古迹,以及考古发掘现场等,可以使学生近距离地接触历史遗留下来的场所和物品,获得更真实的历史感受,以配合学生的课堂学习。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考察与观看等历史课外活动时,要做到活动有目的和有计划,而不是当成一般意义上的游玩、消闲的活动;教师要对这类活动的开展提出相应的要求,指导学生从活动中获取有关的历史信息,提升对历史的感受和体会。外出活动之后,还应组织总结性的活动,如让学生交流考察的体会、观后感等。

徐:在教学中我们还有几点宏观的建议提供给大家参考。

(一)要理清线索厘清概念

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强化渗透历史的时序观念,力求历史的完整性。教学内容严格以时序为线索,较为详尽地列举出各阶段的历史知识,力图选择出反映不同侧面的历史内容。我想教学中我们首要的关键是能够按照历史形成的阶段特征来整体把握形成基本认识。当然,历史本身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对于历史分期,长期以来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先来谈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

夏、商、西周时期在我国传统的历史体系中,通常被称为“三代”,是中国古代国家形成和发展的第一个阶段,考古上称为“青铜时代”。夏朝开始“家天下”统治秩序从此确立,公共权力被私人化,国家职能开始凸显。商朝建立了较为复杂的官僚机构、军队、法律等国家统治职能有了进一步发展,“祖先崇拜”与“上帝崇拜”的合一,使社会笼罩于神权统治之下,所谓国之大事,惟祀与戎,这是其典型的政治特点。商朝的青铜冶炼技术和甲骨文代表了早期中华文明的辉煌成就。西周是一个神权下降、王权强化、人文精神崛起的时代。重视国家的制度建设,包括政治上的宗法制、分封制、经济上的井田制、官制在内的“周礼”体系得以确立。在分封制基础上政治疆域和文化影响区域大大拓展。

华:接下来的春秋战国是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也是重要的历史转折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制度渐趋瓦解。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促进了农业发展。战国的变法运动,造就了一系列新的制度和政策,君主集权制、官僚制、郡县制以及重农抑商政策,纷纷出现并对此后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经济上,伴随着铁器时代的到来,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自给自足的自耕农经济体制逐步确立。文化上,战国“百家争鸣”的辉煌历程,至今仍被国人引以为豪;诗经、楚辞、诸子散文,都在历史上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闫:秦汉是帝国时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时期,学者夏曾佑先生曾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可见秦汉时期,在我国悠久的历史进程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可以说,这一时期是中国的政治基因、文化基因、疆域规模形成的重要时期。

徐:是的,政治上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政体的确立和巩固,确立了中国政治发展的主体方向。经济上尽管长期遭到了战争的破坏但由于汉初统治者实行了比较宽松自由的经济政策,整体而言是发展的。“文景之治”、“武帝更化”、“昭宣盛世”、“光武中兴”、“明章之治”的连续出现,就是最好的证明。文化上儒学的发展和完善虽然不一定能弥补“罢黜百家”的危害但是整个时代却表现出积极进取的风尚。

华:第四个时期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又是一个长期分裂割据的时期。既有残酷的战争掠夺,也有对峙之下的竞争和发展。这是民族交往的重要时期,不同民族文化互相冲突、交流并趋向交融。这也是中过古代制度重要的转型期。如:选官用人制度,自察举、征辟之制经由“九品中正”制向科举制过渡;中央中枢机构,自“三公九卿”制向“三省六部”制转变;军事制度,出现于北朝的府兵制,发展成为隋唐府兵制的根基;赋税制度,曹魏的租调制是隋唐租庸调制的滥觞;土地制度,从曹魏“屯田”、西晋“占田”发展到北魏“均田”,为隋唐“均田制”所直接继承。这些发展中的重要制度,不仅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支撑着国家机器的运转,而且为隋唐盛世的出现提供了制度保证。

徐:隋唐时期在中国帝制时代的历史上是一个繁荣发展的时期,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隋朝制定了许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政治经济措施和制度,比如大运河、科举制,都为唐朝社会的全面繁荣奠定了基础。唐朝因为有“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而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但是,唐初立国的社会结构和制度都面临着重大转型,各方面的制度都在发生着深层次的变革。在这种转型过程中,选官问题、军事体制问题、边疆问题、财政问题等都出现了新的矛盾。而唐玄宗晚年的朝政又不理想,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的爆发。

安史之乱在政治上导致了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局面的出现。在社会经济上影响了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唐的繁荣,主要集中在开元年间以前。

华:的确如此,长期以来,都有强唐弱宋的感觉。这种认识对于唐宋而言都是偏颇的。辽、宋、夏、金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民族交流最频繁、民族交融也最深入的时期,这也是这一时期最典型的特征。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密切,边疆民族地区经济进一步开发,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阶段。陈寅恪先生在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两宋之世”,宋代也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一个高峰。当时在两宋境内,社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城市繁荣,海外贸易兴盛。

闫:其实强弱是一个相对概念。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的崛起,对比下,南宋的确显得手足无措。对内南宋政治上多有权臣掣肘,建树不多,对外军事上一直不振,容易给我们一种宋弱的感觉。

华:徐老师说的没错,在和宋对峙中居于强者地位的金,终于还是被更强的蒙古征服。元朝的对外关系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和世界意义,被认为是中国和欧洲东西方之间真正直接接触的开始。

徐: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转型的酝酿期。明朝的建立既是对蒙古族统治的颠覆,又是对宋元统治方式的继承和改创。朱元璋不设丞相,视士大夫如仆隶,通过特务政治控制官僚集团,甚至搞文字狱等,专制皇权走向极端。同时,也出现了异化,明代中后期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愈演愈烈,皇权本身也陷入文官系统的包围和约束之中。清朝建立后,边疆得到巩固,文化事业有了发展,出现了“康乾盛世”。但文化专制也进一步发展,文字狱频繁出现,整个思想文化领域笼罩着皇权的专制权威。此时的外部世界,正在从分散发展走向整体发展。

总体上说,明清时期处于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初期阶段,在走向世界史意义的“近代”的时候,中国从一个固步自封的盛世迅速陷入灾难的深渊。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时段历史特征确定自己的教学主题,如

史前时代—中华文明的孕育和诞生;

夏商周时代—国家的产生和璀璨的青铜文明;

秦汉时期—国家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国家的分裂和民族的交融;

隋唐时期—经济繁盛与社会开放;

宋元时期—文化发达和科技领先;明

清时期—国力鼎盛和衰微初显。

闫:历史概念是对历史现象的本质、内部联系的认识,是历史思维的细胞,在透析历史现象的基础上形成的历史概念就成为人们掌握历史事物的必要前提。因此,教学中也要从突破历史概念开始。如何突破呢?请大家看这样一个案例。

【案例】:如何突破“专制”这一概念?

我们在介绍明清时期的历史的时候都会碰到一个历史概念,那就是“专制”。如何通过课堂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正确理解和把握“专制”这一概念呢?某老师设计出的知识结构如下:

根据突破概念的需要,这位老师拟订了如下教学思路:

(1)引导学生根据已有认识,初步阐释“专制”的含义。

(2)展示图片或者简单易懂的史料,列举出由浅入深的小问题,用任务驱动的方法引导学生自读课本,解答问题。

(3)引导学生通过解读史料、解答问题,分别理解“废除丞相制度”、“设立厂卫特务机构”、“设立廷杖制度”等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以及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4)引导学生在分析历史现象的基础上,分别归纳出“专制”的含义。

(5)汇总“专制”的含义,引导学生归纳出“专制”的一般、本质的含义。

(6)通过具体情景或者问题引导学生对“专制”的含义进行辨析,以深化学生对“专制”的利与弊的认识,和“专制”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的认识。

华:我觉得这个案例有如下优点:

1.教学目标明确,教学主题集中,整节课就是围绕突破“专制”这一概念开展;

2.遵循一般的认知规律,学生的学习活动从分析历史现象到归纳历史概念,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3.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特点。

闫:对于中国古代史的学习,最后还有一个难题就是:学生从小学进入中学阶段,接触历史首先从最久远的古代史开始,距离学生最远,很多问题很难理解,两位老师在教学中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二)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

徐: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历史情境教学法使学生近距离地感受历史的真实,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拉进他们与历史之间的距离。情境教学法主要是通过对历史情境再造、复现、模拟等方式,调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引发他们进行观察和思考。新课程以来,历史情境教学法受到了老师们的普遍欢迎,历史情境有助于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把抽象的事情形象化,把枯燥的事情趣味化,把理性的事情感性化。情境不仅能再现历史,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能力、建构认识。好的情境别开生面、疑窦丛生,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的关注,并且在具体情境中蕴含矛盾和疑惑,造成对学生原有认知的挑战。从而引发探究的欲望。情境教学有利于“活化”历史,使历史具有立体感,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真正活起来。通过情境巧设疑问,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活”起来,通过活动引导,让学生在师生互动中“活”起来。

情景复现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

1.充分运用形象直观的历史材料,运用多种展示的方式和手段;

2.注意学生情感和情绪的调动,促使他们投人到学习活动中;

3.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力,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和进行交流注重迁移和转化工作,引导学生在感受和体验中进行思考和判断,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4.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明确分工与合作,教师要注意控制和调节情景复现的过程和节奏,并注意总结提高的环节。请大家看案例。

【案例】“秦始皇吃过葡萄吗?”

讲述秦汉历史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秦始皇吃过葡萄吗?”这个问题答案不复杂,但它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复杂的问题情境。解答它潜在的问题是——秦始皇是什么时期的人?那时有葡萄吗?葡萄产在哪?秦始皇住在哪?国土有多大?学生对历史学科倍感头痛的问题是记忆繁多的历史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如果提出一堆有关秦汉的时空概念的问题让学生解答,是很难产生与“秦始皇吃过葡萄吗”这一问题相同的情绪的。给定学生一个问题情境,将若干有联系的概念寓于一个轻松活泼的问题之中,收到最佳的印象深刻的效果。

徐:设置的问题要符合要有层次度和梯度,那种简单的“是不是对不对”,或者师生间填空式的问答,是不能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师在设问时,要有意留给学生质疑和释疑的空间。提问中,可以逐步增加问题的难度,而不是提第一个问题就让学生望而生畏,失去学习的兴趣;还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和问题的顺序和层次性,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思维能力也同步地得以训练和提高。

(三)通过探究学习培养能力

闫: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和多元化的评价手段。探究的方式多种多样。有课本剧、历史制作等多种形式。

华:历史课本剧,将戏剧元素融入历史教学活动中,一方面锻炼学生收集整理历史资料能力,另一方面还发挥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表演能力,促使他们感知历史,拓展其了解和学习历史的途径,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小舞台演活大历史。历史剧表演这种方式在教学中颇受初中师生们的喜爱和欢迎。

请大家看一个案例:

【案例】“我演秦始皇!”

以秦始皇在经济、文化方面实行“车同轨、书同文、统一货币度量衡”的统一措施为背景,设计课本剧《秦始皇微服私访记》。

时间:公元221年之后,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的某一时间

地点:原六国旧地

人物:秦始皇、侍卫、商人、县衙县令、民众

学生表演:统一六国后,秦始皇巡游天下。一天秦始皇车队进了以前韩国地界,路上行驶很慢,还发生了堵车现象。因为韩国修了许多路障,不利于车辆通行,而且秦国车辆比较大,韩地的道路只能供韩地的两辆车并行。车队到了前楚国都城,城市很繁华,但市集的商人不收秦钱,而且买的一斤肉,明显地比在秦国少。不久到了吴地的溧阳,秦始皇一行刚进城就傻眼了,一句话也听不懂,写的字也不认识。秦始皇无奈发了一道诏书到溧阳县衙,县衙乱成一团,唯一认识秦国文字的人到出差了。

实行方案:

(1)在幻灯片上显示剧情梗概后,因为剧情比较简单,给出各小组3分钟准备时间,然后选一小组进行当堂表演。

(2)设问:秦始皇微服私访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秦始皇后来采取了哪些措施来解决这些困难?

你认为秦始皇后来采取的这些措施对后世会产生什么影响?

闫:课本剧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教学主题,构建情境,由学生亲自表演,学生更容易理解,生成性的教学元素会更多。但是在教学中一定要避免戏说历史的情景剧出现。剧本要贴近历史,尽量反应历史背景和面貌,做到从历史出发回到历史。才能更好地实现探究的功能和作用。

徐:还有一种探究的方法,就是历史制作。常言道,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亲自进行历史制作,有利于学生体验和感悟历史。对于初中生而言,动手的效果和乐趣超过其他学习方式,在动手的历史制作中学生更容易体会到前人的智慧。请看案例:

【案例】体验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建工艺

活动的内容:

第一课时:介绍都江堰,观看都江堰短片,分组写出活动方案(略)

第二课时:制作都江堰水利工程模型

学生用准备的塑料板或硬纸板,橡皮泥,纸浆,彩色卡纸、细铁丝等制作水利工程模型,通过体验,了解我国古代卓越的工程,认识和体会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认识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三课时:分组评比,发现总结问题

【案例】破解彩陶之谜

制作材料:陶泥、颜料、涂色笔

制作目的:体验祖国远古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走进远古人类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制作过程:

(1)学生在陶艺教室制作远古时代的各种陶器,如水瓶、盆子、陶罐等

(2)学生在陶器上设计反映远古时期人类生产、生活、思想的各种图案。

(3)学生讲解陶器的用途、图案的设计意图

徐:历史制作是一项综合性学习活动,在历史制作过程中学生搜集资料、整理分析、得出认识,把动脑、动手融为一体,有利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整体协调发展,这种生动有趣的学习形式赢得了学生的喜爱。

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可依据《标准》的精神,组织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并摸索和创造新的活动方式,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时,应当努力做到:(1)以学生为本,将学生定位于教学活动的主体,力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学会学习;(2)教学活动要有整体的计划,将其有机地纳入教师的教学设计之中,使之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3)活动的目的要明确,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为主要目标,而不是单纯地追求活动的次数和形式;(4)活动的过程要有精心的设计,包括活动前的必要准备、活动的程序、活动的总结等,以使教学活动提高有效性;(5)开展教学活动,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灵活采用各种活动的方式,努力探索适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活动。

制作过程:

(1)学生在陶艺教室制作远古时代的各种陶器,如水瓶、盆子、陶罐等

(2)学生在陶器上设计反映远古时期人类生产、生活、思想的各种图案。

(3)学生讲解陶器的用途、图案的设计意图

徐:历史制作是一项综合性学习活动,在历史制作过程中学生搜集资料、整理分析、得出认识,把动脑、动手融为一体,有利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整体协调发展,这种生动有趣的学习形式赢得了学生的喜爱。

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可依据《标准》的精神,组织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并摸索和创造新的活动方式,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时,应当努力做到:(1)以学生为本,将学生定位于教学活动的主体,力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学会学习;(2)教学活动要有整体的计划,将其有机地纳入教师的教学设计之中,使之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3)活动的目的要明确,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为主要目标,而不是单纯地追求活动的次数和形式;(4)活动的过程要有精心的设计,包括活动前的必要准备、活动的程序、活动的总结等,以使教学活动提高有效性;(5)开展教学活动,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灵活采用各种活动的方式,努力探索适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活动。

思考与活动

1.修订《历史课程标准》的“中国古代史”部分哪部分内容变化最显著,结合你的教学实际,谈谈你的体会。

2.实验课标中,中国古代史课程内容的主题设计思路,对于当下的中国古代史教学,是否有其积极可取之处?谈谈你对主题设计思路的体会。

3.结合你的教学实践,简要列举视频中你认为分析最深刻、对教学最有帮助的观点或论述。

4.请从中国古代史教学案例评析(1)(2)(3)中任选一节课例,结合案例导读与案例分析,依据新的历史教学理念,谈谈你对该案例的认识和分析(不少于500字)。

材料:修订《历史课程标准》电子文本、视频、视频脚本。

要求:必须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完成作业;切忌言而无物,空洞泛泛;表述规范,逻辑清晰,具有自己的见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