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有英伦范儿的美术馆

 灯下悦读 2020-02-25

英国艺术之旅7:泰特美术馆里的英伦范儿

最有英伦范儿的美术馆

最有英伦范儿的美术馆

泰特美术馆在伦敦有两个部分,一个是此地的泰特美术馆,英文名为Tate Britain,收藏的是古典主义的作品,年代下限是20世纪;另一个是在河对岸“伦敦眼”下游不远的泰特现代艺术馆,收藏的是20世纪现代艺术的作品。


我们按照从古至今的时间顺序,把第一站安排在了这个古典气息浓郁的泰特美术馆里。


这个馆面积不算大,从外观就可以看得出来,我喜欢这种体量适中的地方,否则必定体力不支。就是因为这个缘故,我们把大英博物馆往后排了排,待充分休息之后再去拜访。


泰特美术馆创建之初就是为了收藏和展示英国本土艺术家的作品,所以这里是原汁原味的英伦范儿。不过,在艺术史上,英伦范儿却并不那么耀眼,甚至显得有点寒酸。


之所以这么说,我们看看泰特美术馆打头阵的艺术家就可略知一二了。


泰特的展厅安排是时间为序,打头阵的是16-17世纪的作品。不用说,年代上比起许多国家来就晚了太多,欧洲这个时代文艺复兴的高潮都过去了,夸张绚烂的巴洛克时代都早已经到来,英国的最高水平还只是几张呆板得很的肖像画,实在是有点尴尬。


泰特里的第一位真正的“大画家”是凡·代克,他是查理一世(也就是后来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被送上断头台的那位国王,也是英国唯一一位被公开处死的国王)御用画家,为国王留下了许多精彩的肖像画。


凡·代克的肖像画水平比起当时英国的那些画家来说,好的就不是一点半点了。而且在全欧洲范围来看,他也算是高水平。


不过,要把他放群雄并起的17世纪,也就是伦勃朗、鲁本斯的世纪,他的差距就显而易见了。


所以大家一般不熟悉他的名字,原因也就在这里,因为他站不到时代的顶峰。17世纪的艺术史也只有英国人来写,凡·代克才会妥妥入选,换了别人来写,他就地位堪忧了。


水平高低且不说,这位凡·代克身份也特别,他根本就不是英国人,他是尼德兰人,也就是现在荷兰一带的人,他是跟着自己的老师鲁本斯来英国,最后留了下来的。


所以,对于一向以文明人自居英国人来说,还有更尴尬的事吗?


最有英伦范儿的美术馆

这是英国本土16世纪的最高水平,大家不妨想一下拉斐尔或者达·芬奇,就知道英国大概差了多远


最有英伦范儿的美术馆


最有英伦范儿的美术馆

这是英国第一位拿得出手的画家凡·代克的作品


关于身份,赶快蒙混过关算了。反正时间过得快,一下子就过了好几十年,18世纪来了。也难怪泰特不需要巨大的空间,因为英国的美术史真是短平快。


这下轮到真正的土生土长的画家登场了。


这位名为威廉·荷加斯,在泰特有他的自画像,看起来特别朴实,简直不像一位画家。荷加斯是以画风俗画出名的,也就是反映生活琐事和市井人情的作品,说起来总显得不是那么“高级”,所以在艺术史上也很难被注意到。


当时被认为高级的作品是那些宗教历史画、神话故事画,比如罗马人和其他民族的战争,基督降生,圣母升天,或者是希腊神话中的阿波罗在天空出行、银河的诞生等等题材。


相比之下,那些风俗画也确实逊色了不少。不过,英国人再也不想坐视这样的状况了。


到了18世纪后期,英国成立了皇家学院,第一任院长名叫雷诺兹,也是一位出色的肖像画家,他比凡·代克更加出色。因为他开创出自己的风格。


他的高明之处在于能把普通人画出某种“崇高的神性”,这种高级PS自然广受欢迎,这里有一幅他的大画,就把几个普通的女性PS成了古希腊式的女神。


不仅如此,他还创造性地把如何画出精彩的具有崇高感的技巧进行了总结,把它们传授给了皇家学院的学生。这本来是件好事,至少让大家有个捷径可以成才,不过艺术这件事一是没有捷径,二是无法量产,所以他的法则其实除了训练出一些平庸的人来,也没太大作用。


法则有时候还会起到另一种坏作用,它很容易被变成一种枷锁和束缚,让大家不敢突破。看到那些胆子大胆敢突破的,法则就又变成了打人的大棒。


在雷诺兹的同时代,就有一位画家庚斯博罗很不服他这些法则,比如雷诺兹说过蓝色这种冷色不能用在画面作为主色调,庚斯博罗偏偏要用,而且用得出神入化,所以你在泰特可以看到庚斯博罗许多穿蓝裙子的女性光彩动人,蓝裙子轻盈闪耀。蓝色的衣裙成了他的标志。


可见艺术哪里有什么法则陈规!


最有英伦范儿的美术馆

好朴实的荷加斯!


最有英伦范儿的美术馆
雷诺兹把贵族女性塑造成了希腊神话中女神的样子,大受追捧


最有英伦范儿的美术馆

雷诺兹笔下的贵族男青年,也超尘绝俗英姿勃发


最有英伦范儿的美术馆

最有英伦范儿的美术馆

庚斯博罗不吃他那一套,蓝色用得出神入化。而且,保持普通人的本色也同样动人


后来,不服雷诺兹的人越来越多,我的研究对象威廉·布莱克就是反对得最激烈的一位,是受伤最重的一位。他身前不名一文,潦倒终身,但历史终还给了他公正。


英国真正获得国际声誉的大艺术家要算JMW.特纳,他也是泰特美术馆最大牌的明星。特纳的作品被单独陈列在一翼,大约有九个展厅之多。


特纳最早的作品和美术学院其他人谨小慎微规规矩矩的画作没什么区别,想不到后来竟然能够自出一格创造出风云激荡的效果,中间的转变多么艰难,只有他自己知道。


一个人要否定自己,谈何容易。


这已经到了19世纪早期了,特纳最精彩的手笔是他竟然能画出空气的氛围,画出风驰电掣的感觉,画出云雾蒸腾的氤氲,说起来多么抽象,但他却能把它们画得这样具体。


《雨、蒸气和速度》是他的代表作,画面深处一列火车向我们疾驰而来,带着蒸气和细雨快要直扑到我脸上。


《暴风雪: 汉尼拔和他的军队越过阿尔卑斯山》,两军在暴风雪中遭遇,风雪混同着军队的嘶吼以及武器的寒光,天地之间风云色变,在这样磅礴的场景里,人成了那样微渺的存在。因为混沌和模糊,反而使画面变得激昂而崇高。


特纳是为英国艺术撑场的伟大人物,所以泰特再怎么优待他也不为过。


19世纪还有一位风景画家康斯泰布尔,他的风景带着英国乡间特有的质朴和诗意,也获得了艺术史的认同。不过,作为写实派的画家,康斯泰布尔对特纳抽象激进的画法抱有成见。我们小伙伴倒说看了特纳,觉得康斯泰布尔像是个乡下人。


这种说法似乎偏心太明显了,哈哈,当然这并不是指题材,而是指画风。二位画家并排,大家不妨自行判断。且不论二位的高下,至少在我看来,特纳的风格代表着未来,康斯泰布尔则代表着过去。


最有英伦范儿的美术馆

特纳的《雨、蒸气和速度》


最有英伦范儿的美术馆

特纳《暴风雨:汉尼拔和他的军队越过阿尔卑斯山》


最有英伦范儿的美术馆
这是《暴风雨》最右下角的小小一块,却包含着这么多细节。连双方砍杀的动作都十分精准


最有英伦范儿的美术馆
康斯泰布尔宁静而充满诗意的乡村


再往后,就到了我特别爱看的拉斐尔前派。这是最具英伦范儿的画家。


拉斐尔前派的作品是泰特最精彩的收藏,也是英国古典美术史的尾声。


拉斐尔前派其实是一群年轻人在1948年组成的一个绘画小团体。他们觉得当时的美术学院只教人根据条条框框“生产”作品,根本不去大自然里写生,也不用画什么真人模特儿,这实在是太假了,所以他们就要回到拉斐尔之前,那时候的画家们很质朴,对自然的表现细致入微,他们要像那样画画。


至于为什么非要让拉斐尔背锅,并不是拉斐尔的错。主要是拉斐尔是古典的极致,所以一直被当成学习的楷模,特别是当时的美术学院一再强调要学他的画风,这才让他成了靶子。


当然,学院里被奉为神明的拉斐尔,是被扭曲了的庸俗化了的拉斐尔。拉斐尔一定觉得自己太委屈。


所以,这群称自己为拉斐尔前派的年轻人,画画的时候就特别注意细节,尤其是自然景物的真实,他们的作品中,花花草草的细节甚至比真实的还要丰富。对于细节的描绘也不厌其烦,所以画面就特别好看。


这些画家也喜欢向诗歌和文学作品取材,画中世纪的题材,特别是悲剧,所以画面又充满感伤气息。那些女主人公都带着忧郁的苍白,还有一丝恹恹的病容,真是我见犹怜。


这一段时间正是英国的维多利亚时代,一般指1837至1901年这一段维多利亚女王在位的日子。


这个时代的女性为了拥有苍白娇弱的气质,连肺结核都成了她们争相患上的”时髦病“。所以,画家笔下也就是同样的气息了。阴沉、敏感、纤弱,这很英国!


说来倒是很有些怪,这个时代是英国在全世界大举殖民的时代,多么凶狠强悍,艺术中却完全是相反的格调。要知道,这时的法国年轻人,都充满激情地在尝试印象派,在对光影进行科学般的研究呢。


所以,拉斐尔前派作为转型时期的英国代表,他们把英国没有带向前,反而带向了古老的中世纪。后来,欧洲大陆的新风格轮番登场,英国人还在那里感伤他们的爱与哀愁。


不过,我倒是特别喜欢这种爱与哀愁,且不去考量它们对艺术的推进,它们就是好看。人物的表情不多,优雅而脱俗,情绪是淡淡的,感伤而克制,背景却细腻异常,繁花似锦。


姹紫嫣红开遍,却都付与断井颓垣。就是这个味儿!


最有英伦范儿的美术馆

最有英伦范儿的美术馆

最有英伦范儿的美术馆

最有英伦范儿的美术馆

拉斐尔前派笔下精致的感伤


一转眼,我看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瓦茨,泰特收藏的这一段历史,也就基本结束了。


他的代表作《希望》赫然在目,但我却想起了另一个人。


韦伦斯基在《英国艺术》一书中写下:“当我们对照国家美术馆里瓦茨画的油画(即《希望》),便能立刻意识到他的成就。我们会看到小小的纸片在对比巨大的画布时立刻就变得无比伟大……”


是的,他说的“他”正是威廉·布莱克,这位17世纪晚期至18世纪早期的艺术家,生前那么安静,死后却声望日隆,被推上了英国艺术的神坛。


他的“小小的纸片”,并没有被放在二楼热闹的主展厅,在这里的英国艺术史脉络里,我们寻他不着。


他一生孤单,所以现在也单独被放在三楼的展厅。


最有英伦范儿的美术馆

瓦茨的《希望》作为泰特的结尾,至于布莱克的作品,我们后面慢慢说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