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朝宗室是拖垮明朝的经济原因吗?试论其对明朝的经济压力

 网洛书城 2020-02-26

一直以来都有朱元璋分封藩王导致朱氏宗室人口庞大、支出庞大拖死明朝的说法。但这个说法一直都没有具体数据和逻辑支持。如明朝宗室人口有多少?每年需要明朝支付多少钱粮?这些都没有明确的说法。

本文就来探讨下明朝宗室俸禄对明朝的经济压力。

明朝宗室是拖垮明朝的经济原因吗?试论其对明朝的经济压力

大明王朝

明朝宗室人口数据记录

目前网络上对于明末明朝宗室人口的说法是:人口高达一百万。

明朝设有宗人府,专门记录明朝宗室人口的谱牒,即玉牒。玉牒10年一修,由翰林院官员专门负责,定期公布。明朝灭亡后,玉牒下落不明。清朝档案记录,顺治初年明朝玉牒还存在,只是不知道是否完整。

目前可知的明朝宗室人口数:

1、 洪武年间58人;

2、 永乐年间127人;

3、 正德年间2980人;

4、 嘉靖8年1529年8203人;

5、 嘉靖28年1549年10000人;

6、 嘉靖32年1553年19611人;

7、 嘉靖44年1565年28840人;

8、 万历23年1595年157000人;

9、 万历32年1604年130000人。

以上数据来源于崇祯朝徐光启《徐文定公集》、嘉靖朝李春芳《宗藩条例》、《明神宗实录》等。

其中以嘉靖44年1565年李春芳《宗藩条例》的28840人和万历23年1595年《明神宗实录》的157000人这两个数据最可靠。

1565年到1595年30年间,人口增长128160人,平均每年4272人,年增长率14.81%。

1565年到1644年为79年,以14.81%年增长率计算,1644年明朝灭亡时宗室人口为337425人。这里不考虑明末灾荒、民变战乱等对宗室人口减少因素。

因此,崇祯朝时宗室人口推算为33.7425万人。由于14.81%的年增长率是建立在嘉靖、万历年间风调雨顺、国内无大叛乱基础上,而崇祯朝有灾荒、战乱因素,33.7425万人的宗室人口,只多不少。

明朝宗室是拖垮明朝的经济原因吗?试论其对明朝的经济压力

大明分封藩王位置图

宗室爵位数量与结构

明朝宗室爵位有亲王、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驸马公主、郡主、县主、郡君、县君、乡君、仪宾(郡主、县主等的夫婿,类似驸马)等15个。

爵位变动情况:亲王儿子除嫡子继承外,其余一律为郡王;郡王除嫡子继承外,其余一律为镇国将军,妾所生儿子一律为辅国将军;镇国将军儿子一律为辅国将军;辅国将军儿子一律为奉国将军;奉国将军儿子一律为镇国中尉;镇国中尉儿子一律为辅国中尉;辅国中尉儿子一律为奉国中尉;奉国中尉儿子永远为奉国中尉。

除了亲王、郡王爵位固定外,其余爵位都每世下降一级。

明朝合计有87名亲王,被废除的有16位,绝嗣的有15位,崇祯帝时实际亲王有56位亲王。明朝合计有924位郡王。

明灭时33.7425万宗室由于时间的推移,大部分应该都是年俸禄400石以下的中尉、郡县主(君)。


宗室爵位俸禄情况

宗室是以爵位给俸禄的,没有爵位的宗室就是庶人。宗室俸禄如下:

朱元璋早期年俸禄:

1、 亲王,米5万石、钞2.5万贯、锦40匹、丝300匹、纱罗200匹、绢500匹、布2000匹、棉花2000两、盐200引、花1000斤;

2、 郡王,米6000石、钞2800贯、锦10匹、丝50匹、纱罗25匹、绢100匹、布100匹、盐50引、茶300斤、马料草10匹;

3、 公主,没有封号的,丝10匹、纱10匹、罗10匹、绢30匹、布30匹、棉花200两;有封号的,庄田一所,米1500石、钞2000贯;

4、 亲王儿子没有封号的,和没有封号的公主待遇一致;亲王女儿没有封号的,待遇为没有封号的公主待遇一半;

5、 郡王儿子凡年过15岁的,给60顷永世免赋税田地,后改为给粮;郡王女儿被封县主和已嫁人的,米500石、钞500贯。

洪武28年规定宗室俸禄:

亲王从5万石米减为1万石,郡王从6000石减为2000石,镇国将军1000石,辅国将军800石,奉国将军600石,镇国中卫400石,辅国中尉300石,奉国中卫200石,公主和驸马2000石,郡主800石,县主600石,郡君400石,县君300石,乡君200石。

明仁宗即位后下令每年给没有赴藩的7王每人每年3000石,后成为定制。

正统12年明英宗规定,将军俸禄从受封日开始计算,县主、仪宾等俸禄从出嫁成婚之日开始计算。景泰7年明代宗规定将军子女俸禄计算时间:出阁在前,受封在后,以受封日为准;受封在前,出阁在后,以出阁日为准。

对于没有爵位的宗室,明英宗时“颇给以粮”,嘉靖年间每月给6石,万历年间减少为每月2石或1石。

宗室俸禄执行情况:

1、 朱元璋时期全部给粮食等实物;

2、 朱元璋后期开始半给粮食半给钞;

3、 嘉靖44年李春芳制定《定藩条例》,规定:郡王、将军给钞70%、给粮30%;中尉给钞60%、给粮40%;郡主、县主、郡君、县君、仪宾等给钞80%、给粮20%。

俸禄钞银折现价,并非市场物价,而是另有规定。洪武年间,1石米=1贯钞=1两白银。永乐年间,1石米=10贯钞。明仁宗即位后,1石米=25贯钞。宣德8年,1石米=15贯钞。正统年间,由于钞价贬值,1石米=25贯钞,又强行规定1石米=15贯钞。成化2年再减5贯,1石米=10贯钞,恢复永乐年间传统。此后俸禄有两种发放方式:本色和折色。本色有月米(按月发粮食)、折布(用布匹抵充粮食)、折银(用银子抵充粮食);折色有本色钞(发钞抵充粮食)、绢布折钞(用绢布抵扣粮食)。

简单说,本色就是发实物,折色就是发钞、布绢。

以具有代表性的镇国中尉年俸禄400石为例说明。这里我们以本色折银比例1石米=0.65两计算。

60%折钞(银),即240石粮食,折银为156两白银。

156两白银在崇祯朝价值如何呢?以下是全汉昇《明代北部米粮价格的变动》中的明末九边粮价:

天启元年辽东粮价8两每石、天启3年蓟镇山海关4两每石、崇祯10年宣府4两每石、崇祯10年大同4两每石、崇祯4年延绥4两每石、嘉靖10年延绥5两每石。

明朝宗室是拖垮明朝的经济原因吗?试论其对明朝的经济压力

大明王朝

宗室改革

弘治年间,礼部尚书逆岳就上奏要求减少宗室俸禄数额。

嘉靖41年御史林润给我们描述宗室整体状况的记录:

“天下之事,极弊而大可虑者,莫甚於宗藩禄廪。天下岁供京师粮四百万石,而诸府禄米凡八百五十三万石。以山西言,存留百五十二万石,而宗禄三百十二万;以河南言,存留八十四万三千石,而宗禄百九十二万。是二省之粮,借令全输,不足供禄米之半,况吏禄、军饷皆出其中乎?故自郡王以上,犹得厚享,将军以下,多不能自存,饥寒困辱,势所必至,常号呼道路,聚诟有司。守土之臣,每惧生变。夫赋不可增,而宗室日益蕃衍,可不为寒心。宜令大臣科道集议於朝,且谕诸王以势穷弊极,不得不通变之意。令户部会计赋额,以十年为率,通计兵荒蠲免、存留及王府增封之数。共陈善后良策,断自宸衷,以垂万世不易之规。”

于是才有嘉靖44年规定宗室只能拿20%——40%粮食、其余60%——80%俸禄给钞(银)的定藩条例改革。

改革的结果是国家收支平衡了,但大部分宗室成员生活更困顿了:

“岁出为稍纾,而将军以下益不能自存矣。”

中尉、郡主、县主等生活就更困难了。以嘉靖44年1565年28840人需要支付850万石粮食,平均每人每年296石。以给50%粮食计算,每人每年148石米;改为给20%粮食计算,每人每年59.2石。他们一家子主仆一年的粮食就是这么多。如果风调雨顺,按时发放,生活还可以,如果碰上灾荒之年,地方官手中无粮无钱而拖欠,就无能为力了——因为他们不能离开封地、不能自行谋生。

万历10年1582年制定《宗藩要例》;万历18年1590年颁布《宗藩事例》,允许无爵的宗室可以自谋生路,有爵位的宗室依然不得工作。

天启5年1625年制定限禄法,再次减少对宗室的支出。

明朝对宗室的改革主要措施有:

1、 限制宗室娶妾,减少宗室人口。弘治5年规定,郡王只能取4个妾、将军只能娶3个妾,中尉只能娶2个妾。

2、 禁止擅自结婚。规定宗室结婚,必须经过礼部批准才能结婚。

3、 限制宗支。嘉靖33年规定,3个儿子以上宗室家庭,俸禄减半。

4、 限制俸禄。天启5年限禄法规定王府收支以当年支出总额为准,往后多出的王府支出自理。

5、 减少实物发放。嘉靖44年规定宗室只发放20%-40%的粮食,其余只给钞银。

6、 加强勘察,防范假冒多领。

明朝宗室是拖垮明朝的经济原因吗?试论其对明朝的经济压力

大明王朝

宗室俸禄分析

计算明朝宗室年俸禄数额:

1、 亲王56人,1万石每年,即56万石;

2、 郡王924人,0.2万石每年,即184.8万石;

3、 其余336445人,以将军、中尉、公主、郡主、县主等俸禄为主。

4、 336445人是在籍宗室推算,实际领取俸禄的宗室人数就没有那么多。徐光启记录万历32年1604年:

“隶属籍者十三万,而见存者不下八万”

记录有13万人却只找到8万人,流失率38.46%。

5、 明朝全国粮食税收数据:洪武26年2944.6万石;永乐年间3000万石;弘治年间2679.1万石;嘉靖年间2681万石;万历年间2663.8万石;天启元年2579.36万石。明朝中后期全国粮食税收基本保持在每年2600万石左右。天启元年收入白银355.5716万两,基本上明朝年白银税收不到400万两。

6、 明朝宗室俸禄压力测试。基本数据如下:

A、 宗室年俸禄平均数。嘉靖41年林润提供当年宗室俸禄总数853万石、嘉靖44年宗室人口数28840,即可得出宗室俸禄年均为295.77石/人。嘉靖44年进行改革宗室后,宗室俸禄年均数只会比比295.77石/人更低。

B、 实际领取人口。嘉靖44年前不考虑流失率,嘉靖44年后以徐光启记录的万历32年13万在籍存8万,流失率38.46%,即存留率为61.54%。

C、 粮银发放比率。嘉靖44年之前,50%发粮、50%发银计算;嘉靖44年开始,以人口占多数的中尉爵位发放比例计算,即40%发粮60%发银。

D、 石粮折银比例。以成化年后固定的本色折银比例1石米=0.65两白银计算。

E、 全国粮食税收数目为弘治、嘉靖、万历、天启年间税收数。

F、 全国白银收入数为天启元年税收白银数目。

明朝宗室是拖垮明朝的经济原因吗?试论其对明朝的经济压力

明朝宗室年俸禄压力测试

明朝宗室并不风光

别看是宗室,但风光的是亲王、郡王、将军等,其他爵位的宗室大部分日子并不轻松——因为限制太多。

作为宗室:

1、 只能待在封地,除非事先请求并得到特许否则不得出游。亲王、郡王等虽然有钱有时间,但不能到处游山玩水、结交朋友,只能在扫墓和迎驾时才能出城。明英宗叔叔襄王即便被称赞忠义,也不过被特许每年秋冬之际出城游猎3-5次。因此被封闭在封地的宗室都喜欢招揽宾客,以了解外部世界。

2、 宗室不得参加科考。这就断绝了宗室报效国家的途径。宗室内也有不少有才能的人,但只能在无所事事中虚度生命。鲁府镇国将军朱冕甫,“倜傥有大志”,年轻时“以侠名自名”,后来苦读诗书,名满天下,却发现不管自己如何努力都不能科考,感慨让自己苦读2-3年随便拿科举状元,如今却只能老死而碌碌无为。

肃王朱真淤的边塞诗,被赞誉为明朝的王昌龄。

3、 不得谋生,只能依靠俸禄生活。《世宗实录》记录嘉靖40年镇国将军朱聪浸哭诉自己的困顿:

“臣等身系封城,动作有禁,无产可卖,无人可依。数日之中,不曾一食……有年愈三十而不能婚配,有暴露十年而不得埋骨,有行乞市井,有行乞民间,有流徙他乡,有饿死于道路。名虽宗室,苦甚贫民,俯地仰天,无门控诉。”

这并非夸张,而是明朝大部分宗室日常状态:因为宗室不能当官、不能自谋生路,只能依靠各省地方官发放俸禄。宗室不能和官员交结,地方官员和当地宗室彼此没有交情,一旦地方官员手里没有宽松的存粮,第一个就是拖欠当地宗室的俸禄——反正宗室也不能造反。

南陵王朱睦楧,在嘉靖42年在御史林闰上书后主动上书提出改革宗室的七条建议。李春芳的《宗藩条例》大部分都是各地藩王所提建议的集合体:

“其后诸藩遂稍稍陈说利弊,尚书李春芳集而上焉。及颁《宗藩条例》,多采睦楧议云。”

武冈王朱显槐,也在嘉靖43年上书,要求设立宗学,以学习成绩作为发放俸禄的依据。

肃康王朱瞻焰,宣德7年因为王府被偷盗,贴榜重金抓贼,却被御史以不符合祖制为由弹劾,后要求宣德帝增加俸禄,因为他俸禄每年只有1000石,但被拒绝。

衡王朱厚燆,曾经把自己的5000石年俸禄赈济宗室。鲁恭王朱颐坦经常捐赠自己的年俸禄给宗室。周宣王朱怀埢捐赠年俸禄给宗室。

嘉靖43年1564年就发生100多宗室包围陕西巡抚,要求陕西巡抚支付拖欠他们的60万石(折算为白银39万两)俸禄,巡抚只能筹集到7.8万两银子——都不知道这些俸禄拖欠了几年!


总结

1、 明朝末年宗室并没有一百万人口。根据嘉靖44年1565年28840人和万历23年1595年15.7万人两个数据,得出宗室年增长率14.81%,估算从嘉靖44年到1644明朝灭亡的79年时,宗室人口为33.7425万人。

2、 明末宗室中,亲王56人、郡王924人,33.7425万人中大部分是300、400石一年的中尉等爵位。由于明朝宗室规矩太多,不能离开封地、不能参加科考、不能自谋生路,碰上地方年景不好时地方官员拖欠俸禄,大部分明朝宗室日子过得并不滋润。富裕的只能呆在家里,不能出门;有才能不能任职报国,空自悲叹;贫困的不能自食其力。

嘉靖40年朱聪浸哭诉自己几天没有东西吃的困顿、贫困宗室行乞、逃离。这也是徐光启记录有13万宗室只有8万人在的原因——5万宗室因为经济原因宁远不要宗室身份也要逃籍。

“名虽宗室,苦甚贫民,俯地仰天,无门控诉”,是明朝贫困宗室的真实描述。别看明末宗室有33.7425万人,真正日子过得滋润、自豪自己是朱元璋后裔的不多。

3、 明朝宗室看似俸禄丰厚,但因为大部分折钞银发放,购买力大减。具体看下表:

明朝宗室是拖垮明朝的经济原因吗?试论其对明朝的经济压力

明朝宗室爵位实际发放年俸禄

天启、崇祯朝时九边重镇的粮价普遍在1石米4、5两白银。朝廷却按照1石米0.65两白银进行折算。俸禄损失约4-5倍收入。

4、 宗室年俸禄压力测试表明:宗室年俸禄数在嘉靖44年以前并没有成为明朝的财政负担,但在嘉靖44年后成为明朝巨大的财政负担。明朝嘉靖44年后对宗室改革,更多是进行粮银发放比例调整,并没有进行结构性改革。爵位俸禄不变,人数在增长,年俸禄数暴增,虽然改革粮银比例,减少实际需要支付的粮食,但导致作为明朝本位币的白银需求暴增,引发通货紧缩。同时美洲和日本的白银因为贸易问题无法输入到明朝,更加重明朝白银的通货紧缩状态。

5、 明朝宗室财政问题,表面上是朱元璋所定制度导致,但实际是明朝没有因时利导进行改革。即便改革,也没有深入改革,只是做些皮毛变动。如进行以下改革:

允许有爵位的宗室自愿谋生,以放弃俸禄换取免除税收,而非仅仅允许无爵位宗室自行谋生;

允许有爵位的宗室进行科考、担任官职,让其在官职俸禄和爵位俸禄之间二择其一;

鼓励富裕的宗室捐赠或赈济地方灾荒等。

6、 虽然明朝宗室俸禄是明朝财政的沉重负担,但并非明朝灭亡的主要因素。从嘉靖44年《宗藩条例》改革来看,明朝各地藩王改革意愿比皇帝更强烈,《宗藩条例》基本上都是各地藩王建议,皇帝和朝廷基本上没有什么建议。因此明朝宗室俸禄问题,责任不在于各地藩王,而在于皇帝和朝廷没有强烈的改革意愿。

另外,虽然从数据上看宗室俸禄占据明朝财政比例很高,但因为负责宗室俸禄的是地方省份而非皇帝和朝廷。地方省份一旦无力支付就会选择拖欠,宗室不大可能每年准时如数得到规定的俸禄。

朝廷不管、地方没钱,被拖欠俸禄的各地无权藩王能向谁哭诉?宗室逃籍的事实,就说明明朝宗室并非如同我们想象的那么风光。明末20-30万明朝宗室对于明朝灭亡的冷漠态度说明了一切。

宗室俸禄,更多是维持明朝皇帝皇家体面的账面数字,难以成为压倒明朝财政的救命稻草。

历史哨声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