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酒趁年华,无花无酒锄作田,一样的情怀,失意亦是诗意的人生!

 鹊桥生 2020-02-26

人生难免有起伏,《菜根谭》中说,“得意处论地谈天,俱是水底捞月;拂意时吞冰啮雪,才为火内栽莲”,许多时候,惟有在逆境,才能看出一个人的品性,而文人们总是能带给我们心灵上的慰藉,让我们惊喜于原来在人生的低谷里,也可以开出美丽的花朵,并能散发出迷人的幽香。

如果说不负如来不负卿,过于奢望,那么不负春光、不负年华,大抵总是不错的,同样是身处失意之中,北宋的苏轼一句“诗酒趁年华”,仿佛一下子把那些数不尽的烦恼抛诸于九霄云外,举杯畅饮之余,他略带着一丝醉意,醉眼朦胧处,春色依旧宜人,于是,吟哦道: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北宋 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这超然台不过是当时山东密州的一处“废台”,被贬之人身处废台,可想而知,本应是泪眼问花花不语,独对废台,岂不该情绪一落千丈?然而旷达的人,总能于人生的失意中找寻到人生的乐趣,正如千百年后邓丽君所唱的《再来一杯》,“青春时光留不住,似花飘零随流水,不管多少月圆月缺,也要活下去……不要苦脸,不要皱眉,把它抛在云雾里,不管是风,不管是雨,无限柔情无限泪,不伤脑筋只有醉”,因此,尽管烟雨暗千家,东坡先生还是新火新茶,品出了人生“诗酒趁年华”的境界!



苏轼在这山东半岛,在这超然台,在这此前名不见经传,而一经其渲染,便大有天下第一台舍我其谁的超然台,即使比之旧时燕国黄金台,亦丝毫不逊色,超然二字,体现了苏轼的人生境界,也把这密州之韵全体现了出来,风细柳斜、春水城花、烟雨正浓、新火新茶,若不言明,我想好多人会以为是苏轼在杭州作知州时的力作吧?又怎么会与莫言笔下《红高粱》的发生地联系起来呢?

诗酒趁年华,否则,百年之后,即使帝王之陵、富贵人家之墓,也不会再有人来摆花祭酒,所谓“无花无酒锄作田”,墓前无花无酒,都被锄作了田地。当明朝唐寅唐伯虎这么说的时候,他又看透了多少人生的苦乐呢?



唐寅因科举案,功名难遂、失意异常,才子不被重用,心绪自是不平,这种打击对古代的士子来说,是毁灭性的,因此,在别人的眼中,这位大才子是可怜而又可悲的,整日花酒间,枉费了他一身的才气!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唐寅的快乐,别人又怎会知晓呢?他把满身才气转换成了仙气,绣口一吐,自比成了桃花仙人,于失意之中,自得其乐,于是,他的《桃花庵歌》便飘荡在人们耳畔: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         

——明 唐寅《桃花庵歌》



如果说苏轼的“诗酒趁年华”是理论阶段,那么唐寅便把这种理论付诸于了行动,他是用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来践行的,在这种忘我的游戏人间中,他看到了另一种不一样的人生,落拓也好,失意也罢,但他的诗行、他的内心,都在指向一种诗意的栖居!

既然多年之后,无花无酒锄作田,那么,即使是在失意之中,我们也应该及时当勉励,用一种“诗酒趁年华”的诗意情结,来笑看世间的花落花开!苏轼做到了,唐寅做到了,还有无数的文人们也做到了,须知,正如张爱玲所说,生活是一袭华美的袍,里面爬满了虱子。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扫荡那爬满了的虱子,诗意地栖居在这个世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